序
用一本小冊子來介紹一位重要的哲學家時,人們必須去蕪存精。對羅爾斯生平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其思想的發展上。而這些便是我的關注之處,尤其是占用他五十年精力的社會正義理論。該理論是政治哲學裡一項璀璨的成就,也是最棒的一個。它有著獨特的蓬勃雄圖,且發人深省。現實世界中關注社會正義的人們,沒有一個可以不深入研究它。
我的希望是,此書能夠幫助非專業人士更好地理解羅爾斯的理論。當然,該理論經得起一番嚴謹而縝密的批判,我在其他地方也一直試圖這麼做。可是,在這裡,頭等的任務是達到對該理論清晰的理解,幫助讀者把它看成一個整體,感受它的魅力、獨創、優美和自成一體。只有對該理論達到這樣的理解,批判才是富有成效的。
羅爾斯大部分重要思想體現在他一九七一年的著作《正義論》裡。我們過去常常用「TJ」來稱呼這本凝結了二十年心血的暢銷書,有時也會把它叫作「綠色巨獸」,暗示它的篇幅和初版的顏色。此書確實不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書,可是,某人一旦吃勁地讀完其中幾章,便可發現自己站在了一個優美且驚人嚴謹的智慧結構前。該結構和諧地重組了複雜的政治價值和原則,而且取自這樣一個基本思想:我們現代民主社會中的公民應該依據一個公共正義的標準來制訂社會基本規則,此標準是未來深謀遠慮的公民代表們在無知之幕下一致同意的。
《正義論》對二十世紀哲學界有重大影響。它表明:除了擺弄自己發明的問題之外,(道德主張可以有真或假嗎?人們有可能知道外部世界的存在嗎?)哲學怎樣才能做到更多——哲學可以對每一位成年公民正在或應該認真思考的重要問題進行徹底的、創造性的研究。讀完此書,很多人認為,它值得再次被閱讀、研究、講授和撰寫。在學院哲學中,它因其明晰性、建構性、饒有助益而成為一個典範。這是一本讓業內人士引以為傲的書,尤其它的作者還是這樣一位非常善良、討人喜歡的人。
在感受羅爾斯和他的成就時,我有一個幸運的優勢,那就是我曾經當他五年的學生,而且是他兩門課程的助教。如同很多其他的學生,我從羅爾斯的教學和榜樣中受益甚多。他的課堂講座脈絡清晰,卻豐饒凝鍊,要想完全弄懂,即使全神貫注,也非易事。羅爾斯精心閱讀了新近的重要作品,這些作品涉及其主要教學和研究領域:倫理學、政治哲學、法律哲學、思想史、憲政史(包括典型的司法判決),以及由傑出人物造就的美國歷史。他對閱讀過的內容做了條理分明的記錄,並且熟記其概要。
與歷史上其他著名的哲學家不同,羅爾斯既不認為其作品是一個革命性的新起點,也不覺得它是某個課題領域內的最終定論。相反地,他深入細緻地研究其前輩——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黑格爾、密爾、西季威克和馬克思,並力圖在自己的作品裡將他們的最佳思想作一發展。對於同時代的人,羅爾斯也是如此。比如哈貝馬斯,羅爾斯十分熟稔他的著作,還與他進行了一場範圍廣泛的公開發表辯論。
我不曾有過這樣的印象,即這種嚴謹是自然地出自他本人,或者給予了他極大的快樂。羅爾斯並沒有一種照相機式的記憶力,也不是一個熱烈的嗜書人。我倒覺得,他時常發現閱讀有關自己作品的二手資料是一件苦差事。於是,我相信,羅爾斯淵博的知識和其作品的超凡質量大部分歸功於嚴格的自我約束,以及在他認為(無論是對他本人還是在道德上)至關重要的主題上投以智力關注。
在哈佛哲學系充滿自信、令人景仰的諸位中,羅爾斯是不尋常的一位。他對學生和訪問學者的噓寒問暖,他的謙遜,他在討論時惴惴不安、息事寧人的態度(人們會以為他是來自鄉間的一位訪問教授),不亞於其聲名卓著、才華橫溢的同事奎因、古德曼、普特南、諾齊克、德雷本和卡維爾。羅爾斯令人訝異的謙遜並非源於他的不知情。他十分清楚自己寫了一本經典著作,未來幾十年內仍會被人閱讀,而其他多數學者卻遠遠達不到這樣的成就。可是,在他看來,跟政治哲學的任務相比較與其他人相比有意義得多。而且,這種比較在某種程度上必定總是讓人汗顏。
我曾勾勒過一位嚴肅者的畫像,這實質上就是真實的羅爾斯。他這一生,在一大堆人面前總是不自在,尤其是碰到陌生人,當他自己(也許在公開講座的場合)成為注意的焦點時,情況更為嚴重。在這些情形裡,他看起來有點害羞,或者局促不安,有時還受到口吃的困擾。然而,在哈佛講堂,這些問題幾乎看不出來,特別是在開學一兩個星期之後。那時,聽眾變得熟悉起來,羅爾斯甚至會偶爾開一個玩笑——由於總是面無表情,學生要花點時間才能領會。在非正式的場合,譬如跟一位(或幾位)同事共進午餐時,羅爾斯可能會自在些,謹慎而溫和地聊起對方的生活和問題,或者任何天南地北的話題,如政治、天氣、學術生涯、健康食品、或最近一部關於美國在越南戰爭的電影。在這些時候,他可以生氣勃勃,甚至有些戲謔,實在是愉快得很。大概只有我們幾個年輕人才了解他個性中的這一面。我知道這一點,只是在我完成博士論文以後,特別是在為準備此書跟他進行的交談中。
羅爾斯最打動我的是他用非凡的智慧、道德的真誠和嚴謹來追求其正義理論的發展。道德語言無處不在我們身邊——人們讚揚和譴責善或惡、對或錯、正義或非正義、英雄主義或恐怖主義。可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類語言只是被用來促進個人或群體的利益,而沒有作出任何保證的努力。之所以避免證成,乃是因為它迫使說話者採取更一般的道德承諾,而這樣的承諾容易遭受批判性的反對,並對說話者施加規範性的負擔。羅爾斯追尋的恰巧是許多人要避免的。他在講座和印刷作品中,公開將自己的道德信念互相關聯起來,並與不同的經驗、方法論信條相聯繫。由此,羅爾斯讓他的道德信念、假設和推理受最嚴格的檢驗,最後只贊成經過公開批評、而且能被整合成一個完整正義理論的道德判斷。和最終產生的道德理論相比,更讓人欽佩的是,這種努力不懈的道德反思。羅爾斯修改、提煉、擴展其理論,直到最後。在理解他的社會正義理論時,我們能夠明白,某人在其徹底想通的道德觀下作出真實可信的道德判斷意味著什麼。感謝羅爾斯對這一研究工作的貢獻,我們由此得以了解到成為一個正義人的基本要素。
羅爾斯的理論,因其所涉甚廣、盤根錯節,故在簡述時不可能不帶半點缺失。我試圖作一清晰闡明,並深刻關注社會正義理論的核心部分(作為公平的正義),以便讓讀者盡可能地理解。這意味著我必須將許多頗有趣味的作品暫且擱到一邊,例如,羅爾斯關於道德和政治哲學史的著作,他對公民不服從和良心拒絕的看法。我只微微觸及到他在道德理論、政治建構主義方面的論述,並簡略談了一下怎樣用他的理論來處理關於弱勢群體和歷史錯誤(特別是對婦女和有色人種)的主張。我並沒有討論羅爾斯將其理論延伸至國際關係的近期論述,因為我還不能對此給出一個令人心悅誠服的敘述。沿用羅爾斯的作法,我也暫且不考慮人類對於動物和其他自然物種的道德義務。最後,像羅爾斯一樣,我在過渡性問題上談得很少,也就是:如何從我們現在所處之地到達那個理想社會,正義對這一過渡有些什麼要求。
雖然我在闡述羅爾斯的觀點時儘量切中要領、清晰明瞭,可是對於不太熟悉政治哲學的人來說,此書並不是那麼容易閱讀。研讀羅爾斯作品的學生,必須慢慢消化它的結構,記住關鍵的理念,在頭腦裡重構這個作為公平的正義之複雜結構,從而理解各知識點是如何環環相扣的。在這裡,和書中內容一起遊戲會有很大的幫助。這和學習國際象棋有點類似:為了了解每一步棋,人們必須思考大量從未碰到過的可能步法。此處是大同小異:為了理解羅爾斯複雜論證的每一步,人們必須理解他沒有走出的那些步子、他試圖避免的異議等等。我試著在通篇提出問題、質疑和反對理由,以激發這樣的遊戲。讀者可以思索如何來回答,當然,也可以設置進一步的質疑和反面論證。我的目的是,要一直像羅爾斯那樣來對待這個理論,即:不是把它當作陳列在博物館天鵝絨後面的壯偉機器,而是把它看成正在建造中的一件作品,人們可以根據新的論證和異議、新的知識和技術、新的政治發展來改進、調整、發展和運用它。
以這種方式研習羅爾斯著作的讀者,即便發現羅爾斯信奉的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一種道德判斷,也不會誘使他們放棄這個理論。比較好的回應是:去研究那個有疑問的判斷是如何在他的理論中深深紮根的,以及對該理論可以作怎樣的改動以避免此一判斷。學習羅爾斯並不要求人們接受其理論的鉤、線和鉛墜。它頂多意味著,用羅爾斯在畢生工作中所投入的智慧嚴謹、道德正直去追求某人自己的道德觀。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可能(甚至時常)發現,羅爾斯有深刻而重要的理由得出他留給我們研究的那些結論。
此書最早是在德國出版,名為《約翰.羅爾斯》(一九九四)。它寫於我在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價值中心作訪問學者之時,該中心在我訪問期間(一九九三~一九九四)提供了諸多美妙的支援和智力激勵。Tom Nagel閱讀了德文版後,熱忱地推薦給牛津大學出版社。Michelle Kosch則將它出色地翻譯了出來,對此,我深表感謝。我在澳洲國立大學應用哲學和公共倫理中心時,利用它宜人的學術環境之便,仔細地通讀了這個譯本,並且在Rekha Nath, Ling Tong和Leif Wenar的大力幫助下,更新、修改了大量內容。任何與德文版有出入的地方,無論好壞,均是我個人的責任。
讓我再次向約翰.羅爾斯表達我由衷的感謝。他花了許多時間和我談他的生平,在古舊的珠寶盒裡尋找相片,回答更多有關其經歷和思想細節的問題。第一章的傳記主要基於一九九三年夏天對他進行的錄音訪談。他本人閱讀、評議了這一章。他的夫人瑪迪.羅爾斯也是。在對原文作修改、更新至現在這個版本時,她不遺餘力、不厭其煩、欣然地幫助我,還找到和挑選了這裡所展示的部分照片。為此,我向她致以最誠摯的感謝,感謝她這些年來的熱情。
謹以此書紀念我親愛的朋友和同事Sidney Morgenbesser,他分享了我對羅爾斯的欽佩和對其理論的著迷。我們在二十二年間用了大量時間討論羅爾斯的著作。Morgenbesser比羅爾斯小半歲,於二○○四年八月去世。
湯馬士.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