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本書針對新興科技偵查重要手段,包括全球衛星定位追蹤、無人機追蹤位置、國家調取歷史性行動電話基地臺位置資訊及國家植入程式遠端搜索法制,深入分析各新興偵查手段及法律制度之討論及設計。特別是我國於去年在刑事訴訟法新增特殊強制處分專章(科技偵查專章),本書在憲法誡命及保障人民基本權基礎上,解釋及論述新法,提出新法評析與建議。同時,本書更針對未來新興科技偵查手段及法制發展,提出未來法制之基礎理論及配套架構,並點出科技偵查之未來發展及重點。最後,本書旨在提供新興科技偵查之法律學術研究,並提供司法實務理論及思考面向,更可作為研究及考生理論基礎之研讀及重點剖析。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溫祖德
現職:
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專任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學術倫理辦公室副主任
國立中央大學性平會專家委員
學歷: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法學博士(J.S.D.)
後折封口
經歷:
臺北、新北地檢署檢察官、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審查庭法官
考試院典試委員、命題及閱卷委員
司法院憲判刑訴修法等、國民法官子法諮詢委員
法務部、國防部主管相關法律諮詢委員
法官學院量刑調查與量刑程序、特殊強制處分等課程講座
司法官學院科技偵查、證據法課程講座
司法官學院犯罪防治中心兼任研究委員
最高檢察署憲法法庭釋憲諮詢委員
律師懲戒覆審委員會委員
高檢署有罪確定案件再審審查委員
中華民國執業律師
作者序
序言
過去幾年,科技偵查議題,在我國法學界及實務界是個極為熱門的議題,部分主題延續以往偵查實務已經使用的科技,而新興主題則是顛覆外界思考的新興科技偵查手段,因此正在劇烈改變偵查使用的手段及措施,這也不外乎是因應犯罪者不斷進步的犯罪手段,讓偵查及執法者疲於奔命,呈現出偵查者與犯罪者之武器差距,有須要以全新視角看待犯罪手法及行為,並提出相應的新興偵查手段。特別是,我國最高法院在106年度台上字第3788號等判決出爐後,讓執法者驚覺以往偵查實務可以運用的手段,已不具合憲性及適法性,更加速偵查機關須要法律作為刑事偵查的基礎及依靠。從法制上來說,在我國憲法誡命及限制下,本書論述的新興偵查手段,當然會積極干預人民受憲法保障各種類型之基本權,為合於憲法誡命,立法者有積極義務在保護人民基本權前提下,設計此等新興科技偵查手段,也讓偵查機關不至於在執行公權力之際,陷入兩難。
其次,部分全新科技偵查手段之合憲性及適法性,受到立法者諸多的質疑,非常難以取得立法共識而未能通過立法,或許在未來也期待隨著本土犯罪手段的變化,立法者能夠全盤思考世界先進大國之立法趨勢及新興科技偵查手段,該如何面對及因應,並參考本土相關實證統計資料及數據,而能夠正視新興犯罪問題,在積極保障憲法基本權之基礎上,思考承認其他新興科技手段之可行性及必要性,也可同時確認人民基本權的界線。至於本書內容及脈絡性論述在本書第壹章有全面的說明,作者在自序中不再贅述。在此,特別要對諸多師長表達感謝之意。由於刑事訴訟法特殊強制處分專章,才於去年年中通過立法,作者能夠撰書出版,非常感謝國科會(科技部)多年的補助及支持作者持續研究這一系列主題,在此表達無限的感激。其次,在本書主題研究及撰寫過程中,諸多師長的提點、研討會報告、與談及對話、文章邀稿及撰寫、法案相關機關諮詢會議,在在督促及提醒自己跟上時代及持續在此主題進行研究,才能出版本書,在此對諸位師長表達無限的感謝與敬意。出版過程中,新學林出版公司林靜妙副總編輯的全力支持、葉柔彣主編及全體出版社的協助,都是我衷心感謝的對象。另外,也非常感謝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鍾國允教授對學術生涯的提點及國立清華大學科法所所長蔡昌憲教授、新北地方法院李宇銘法官的鼓勵,還有諸多學術界師長、司法實務界先進等意見交換與討論,在在促使作者思索書中的爭點與解決之道。另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研究生陳怡臻、張嘉恩協助校對、李騌源協助行政事項,在此一併致謝。當然,必定要感恩我的家人,父母、弟弟、弟妹支持,作者才能安心的走向學術道路。
最後,本書出版,倉促付梓,尚有疏漏,尚祈先進讀者不吝指正,並感恩於諸位先進。
2025年3月於中大湖畔
序言
過去幾年,科技偵查議題,在我國法學界及實務界是個極為熱門的議題,部分主題延續以往偵查實務已經使用的科技,而新興主題則是顛覆外界思考的新興科技偵查手段,因此正在劇烈改變偵查使用的手段及措施,這也不外乎是因應犯罪者不斷進步的犯罪手段,讓偵查及執法者疲於奔命,呈現出偵查者與犯罪者之武器差距,有須要以全新視角看待犯罪手法及行為,並提出相應的新興偵查手段。特別是,我國最高法院在106年度台上字第3788號等判決出爐後,讓執法者驚覺以往偵查實務可以運用的手段,已不具合憲性及適法性,更加速偵查機關須要法律...
目錄
序言 i
第壹章 新興科技偵查法制導論 1
壹、前言 3
貳、本書章節安排及扼要內容 8
參考文獻 24
第貳章 使用GPS追蹤監視之特殊強制處分及憲法審查──兼論美國聯邦最高法院Jones案及馬賽克理論 29
壹、問題意識 31
貳、GPS追蹤器運作原理 33
參、GPS追蹤監視偵查與馬賽克理論 52
肆、從GPS追蹤監視偵查探討我國相關法制對於隱私權保障 62
伍、高科技世代之隱私權說──未來GPS追蹤監視偵查之立法規範 71
陸、結論 100
參考文獻 103
第參章 無人機追蹤位置條款 111
壹、前言 113
貳、空中監視之科技運用及聯邦法制規範 115
參、傳統空中觀察、拍照與增修條文第4條憲法意義搜索及適用 117
肆、美國無人機使用之州立法規範探討──以維吉尼亞州及北塔柯達州為例 127
伍、我國無人機追蹤位置條款之法律解釋及評析 139
陸、結論 144
參考文獻 146
第肆章 偵查機關調取歷史性行動電話基地臺位置資訊之合憲性審查──從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檢視我國法制 149
壹、前言 151
貳、調取歷史性行動電話基地臺位置資訊之憲法定位及令狀原則 153
參、本案判決之評析與啟示 182
肆、結論 216
參考文獻 218
附論──偵查機關調取歷史性行動電話基地臺位置資訊與大數據偵查之未來 224
第伍章 國家植入間諜程式遠端搜索之法制 229
壹、前言 231
貳、美國國家植入間諜程式遠端搜索科技類型與干預之基本權 235
參、美國國家植入間諜程式遠端搜索之增訂提案及立法 258
肆、美國國家遠端搜索之新法分析 266
伍、我國未來國家植入間諜程式遠端搜索之規範架構之討論 281
陸、結論 297
參考文獻 299
第陸章 結論 307
參考文獻 311
序言 i
第壹章 新興科技偵查法制導論 1
壹、前言 3
貳、本書章節安排及扼要內容 8
參考文獻 24
第貳章 使用GPS追蹤監視之特殊強制處分及憲法審查──兼論美國聯邦最高法院Jones案及馬賽克理論 29
壹、問題意識 31
貳、GPS追蹤器運作原理 33
參、GPS追蹤監視偵查與馬賽克理論 52
肆、從GPS追蹤監視偵查探討我國相關法制對於隱私權保障 62
伍、高科技世代之隱私權說──未來GPS追蹤監視偵查之立法規範 71
陸、結論 100
參考文獻 103
第參章 無人機追蹤位置條款 111
壹、前言 113
貳、空中監視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