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2012年11月,我還在寫這本書。
下一篇序文的內容,是我在2009年6月寫的;當時正是近20年來第四波數位出版的萌芽期,我自己在這方面的經驗和文章也累積到了相當數量。但因為自忖應該沒有實體出版商會想出這種書,一來因為讀者群應該不大、而且內容擺明的是跟紙本作對(當時的觀念如此)。
所以站在環保愛地球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最好的出路就是當自己的實驗品。
從那時候開始整理這些文章算起,三年多又過去了。寫這些文章的時候,我在這個領域只能算是失敗過一兩次的評論者和實驗者;但我在2010年時因為一次意外遭遇,又踏進了這個領域,成立了「潑墨書房」這家公司。
近兩年來,無論技術、市場、平台、概念都有非常多的改變,大概每半年就會有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舉例來說,在2010年iPad問世之前,所謂「數位出版」就是「電子書」或「多媒體光碟」;但現在的數位出版早已經遠超過這個觀念的範圍,除了電子書之外,加上互動、影音、地理定位、網路串流、即時資訊的廣義出版品,或是音樂、影片、遊戲,其實都已經在數位出版的範疇之中。
2011年初,所謂「好看的」數位版雜誌,就是每一頁都要有互動、都要有驚喜、都要可以玩,我們當時稱之為「火力展示版」;但這類作法由於成本過高、並不一定能吸引所有讀者興趣,而且更嚴重的是削弱了「閱讀」這件事情的本質,讓讀者往往看過一次就不會有第二次興趣,所以年中之後多半就消聲匿跡了。
2011年中,由於作為主要數位出版銷售平台的蘋果iTunes商店已經漸趨飽和,因此對於數位出版品開始進行總量控管,主要是以下兩項措施:
‣ 禁止期刊或連續作品(例如出了一百多本的「航海王」)以個別單一app上架
‣ 禁止同一作品的不同語言版本以個別單一app上架
因此,上述作品必須改以「書架」(單一app中提供多冊內容)形式出版,這讓原本沒有書架的數位出版者頓時一陣慌亂,紛紛將出版品app改寫為書架形式。
2012年初,蘋果推出iBooks Author製作軟體與iBooks線上書店;除了以簡單易用的免費工具、以及連動的線上書店帶來數位出版界一陣騷動之外,也連帶影響了iTunes商店對於數位出版品的審核政策。
在iBooks問世之後,蘋果對於數位出版品的審查越趨嚴格;除了先前審查技術規格與內容是否違反善良風俗之類的條件以外,對於形式也有更多要求。最近只要是「看起來像書」的數位出版品,蘋果就會透過退件來「建議」你「等待您所在地區的iBook書店開放之後,拿到那邊上架」。
作為目前除了免費下載和盜版之外的最大數位出版通路之一,蘋果iTunes商店的審查規定和需求都會明顯影響出版者的技術策略和經營方式,而它所扮演的這個角色也有很多爭議。
目前由於iTunes商店的送審退件率相當高、審查速度也比過去明顯慢了很多,而iBooks書店又還沒有在中文市場開放,所以目前透過這些通路上架的出版品都有點青黃不接;只有自己架設線上平台、或是早已在營運之中的書架,受到的影響會比較少。
至於直接下載和Android平台呢?依據我的經驗,這些通路對於數位出版營收的貢獻度都比較低;在行有餘力的時候經營、或是作為行銷管道比較適合,但作為市場來經營會比較難以符合預期。
不瞞大家說,我會把這本整理到一半的書再拿出來拂拭一下,是因為最近製作「塑膠鴉片」、「銀行員的異想世界」、以及「禿鷹的晚餐」等三本書的經驗鼓舞,覺得以現在累積下來的製作經驗,要把這些內容拿來以數位方式出版,應該是比2009年時更簡單的事情。
於是,好吧,再把檔案翻出來。
當然,我們當過編輯的都知道,做文章最難的事情並不在「印出來」這件事情,而在於之前對內容的耙梳、整理、校正,編排,這年頭的出版往往只是按個鍵而已。
那麼,就給我一點時間,等著我按下最後那個鍵吧。
究竟我自己都已經等了12年。
2009年序:我,正在寫一本書
我最近在「寫」一本書。
這跟過去賞臉找我出書的出版公司無關,只是我自己的又一項實驗計劃,只是把一些在站上發表過的文章重新整理,用比較類似傳統書籍的方式做成電子檔,然後再發行一次。
之所以會這麼做,是因為看過太多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數位出版理論。我是個急性子的人,只要知道想做的事情有一點可行性,就想立刻實驗看看;如果想到某個網站的創意,當晚就會把網址買下來、幾個小時之內就做好原型推上線。
我是這樣的個性,而且現在越來越等不得。
我不喜歡口口聲聲要做,卻因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遲遲不肯動手、因為「種種限制」而躊躇不前。東風也許會來,但可能只是在門口徘徊不入;阻擋在前的困難永遠會有,但要等到一路暢通再前進也許太晚。這樣的話,今天做是不做?
說到這裡,就想起我最喜歡的三國演義段落之一:
飛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
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
是啊,卻是何故?
也許因為我個性太急、太喜歡實驗,所以幹不成什麼大事;我當初自己創業、創辦電子雜誌,都是為了這個原因。
目前在收集的文章是以數位出版(當然)、雜誌、編輯相關的類型為主。其實文章的內容並不是很重要,只是反正已經寫好放在那邊一陣子,剛好拿來當做現成的實驗材料;重要的是,我想自己再實驗一次從文章到電子書的過程,包括收集材料、編輯、改寫、格式轉換、檔案製作、發行、收集回應等等。
這本「書」的製作過程、改版、以及更新過程,都會在網路上公開,如果有任何回應或意見回饋,也會放進書中,成為內容的一部分。
如同任何現有的電子書產品,製作技術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麻煩;目前遭遇的問題反而是做任何書都會碰到的:
‣ 要收集那些題材的文章呢?範圍窄了變成主題書、範圍寬了變成自選集,兩者的味道是完全不同的。
‣ 要不要把網站發表時的讀者回應討論放進去呢?放的話多少會牽涉版權問題,不放的話又可能會漏掉比主文更精采的內容。
‣ 內容的互動性要做到什麼程度呢?PDF檔放連結是沒問題的,但如果讀者一按連結跳出主文的話,會不會影響到閱讀的動線呢?
‣ 要使用製作最方便、目前閱讀相容性最高的PDF檔呢,還是其他的電子檔案格式?
‣ 有些文章已經寫成五六年、甚至更久,究竟要以補註還是改寫的方式增修內容呢?......
‣ 應該使用怎樣的版型和編排方式,才能讓讀者有不同於網站的感覺呢?
‣ 如果有機會以實體方式出版,要怎樣才能簡化電子書到實體書的轉換工程呢?
‣ ......
這不是我自己這本小書的問題,而是電子和實體出版的過渡期間,每一本書都可能會碰到的問題,而我實驗的目的,就是為這些問題找到不見得標準、但至少可行的答案。
雖然我常掛在嘴上說「今天許多數位出版的觀念,跟我近十年前說的其實沒有太大差異」;不過這句話僅限於觀念,至於技術和平台已經不太一樣了。然而說實在話,除了PDA逐漸走入歷史、進步最多的智慧型手機、以及老而不死的電子書硬體之外,變化也並不是那麼大就是了。
除了急性子之外,引發我編纂這本書的動機有兩個:其一是2009年5月20日晚上,我在TaipeiMac社群聚會中的簡報提到了過去辦電子雜誌的事情,獲得了很多在場朋友的迴響,還有人過來告訴我,他們當年就是讀者,很期望看到雜誌復刊。
其二則是最近出版界成立了「台灣數位出版聯盟」,我的朋友、也是雜誌編輯前輩龐小姐在其中擔任副秘書長,很努力的對出版界推展未來的數位出版趨勢。對於新科技相對較不熟悉的傳統出版界,遲早必須調適和面對全新閱讀的環境,數位出版聯盟也非常辛苦的調和鼎鼐,希望在其中扮演好過渡的角色。
作為一個不在業界已久的前編輯,我在這部份使不上太多力氣、也等不及在「面對未來出版趨勢」和「等待政府給錢才做」的拉扯中等待。我曾經在不久前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手上握著一堆版權、卻不願意做電子版,佔著方便拿到政府預算的良好關係、卻讓真正想做又懂得做的人苦哈哈的有關方面,才是讓數位出版沒辦法起飛最大的絆腳石。
我沒有什麼背景或預算,但我也沒有什麼包袱,而且至少有自己作品的版權。基於「什麼人玩什麼鳥」、「自己的鳥自己玩」的最高指導原則,有嘴講別人就得自己拿點東西出來;這些關於電子書的文章,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論述,但正是最理想的實作試驗品。
這些從2000年初的第一篇「電子書的過去、現在、未來」開始,一直到最近的相關文章;我會在定好範圍、選輯完畢之後開始校讀補註、並且盡可能查證文章中提到的連結是否還有效,希望能讓多年前寫的內容不至於太過時。如果您也有興趣的話,歡迎提供想法、或是在釋出測試版電子檔之後給我意見。
這些互動過程將會成為我增修時的材料、讓電子書版本比網站版本更具可讀性。因為個人能力和文章品質的關係,即使做出成品,這也不會是一本很重要的書;但最重要的是,希望這次的實驗能為下個階段的數位出版找到一些有點意義的答案。
在電子書成為主流的理想實現之前,無論成功或失敗,我們做的一切都在為完成這個理想做準備。以後回頭來看,這些也許都只是很淺陋的觀念、或是不必要的操心,但至少這些年來我們做了、看了、懂了;無論是當做未來的基礎也好、留作歷史紀錄也好,都代表著曾經經歷的階段、曾經花的心思、曾經貢獻的觀念。
這是個走過的人還不太多的領域;先來不一定贏,但代表我們夠勇敢。
導讀
「數位出版」這個系列文章開始時的2000年,其實已經算是電子書的第三波流行;依照我的定義,第一波是從個人電腦流行開始,並以1988年蘋果HyperCard軟體引領的「互動式文件」為代表;第二波則是1993年的蘋果Newton個人數位助理(也就是後來變成通稱的「PDA」)、以及1994年WWW全球資訊網開始流行之後,分別帶動攜帶式內容和網路連結內容的普及。
在前兩波流行之中,互動式內容、圖文並存、多媒體、大量儲存媒介等觀念和技術陸續建立,讓各種內容的結合得以實現;然而也因為技術不夠成熟,讓這些觀念無法成為主流產品。
大約2000年前後,數位媒體、筆記型電腦、網站、行動運算、無線通訊等技術逐漸成熟,使得電子書再度成為商業應用的「新」話題。同時,由於印刷媒體大量採用電腦排版系統製作,內容原本就有數位格式,所以如何以最輕鬆的步驟,讓傳統印刷和數位媒體使用同一份內容,針對不同的讀者族群設計各種媒體呈現方式,就成了出版業希望打破未來發展僵局的希望。
從2000年至今,有人將印刷媒體內容搬上網路、也有人將網路媒體變成實體印刷作品;從觀念的角度來看,九年來除了技術進步之外,數位出版(包括實體印刷和電子內容的雙向轉換)的觀念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但往好處想,我們還是累積了許多經驗,作為未來成功的基礎。
其實,除了成品在外觀上有某種程度的類似之外(究竟都是「閱讀」這回事),印刷和數位出版是幾乎完全不同的兩套學問;從圖文材料的準備、編輯、視覺設計、動線編排、媒體呈現、讀者互動等等,都有各自的技巧和竅門;把兩者當做同一回事來處理,往往事倍功半。
舉例來說,早期的電子雜誌往往只是把印刷用的排版檔案直接轉換為PDF或Zinio之類的數位格式,保留了印刷版的底色、圖片、多欄版面、文字比例等等;畫面美則美矣,閱讀起來並不舒服,尤其以當年的800x600或1024x768標準解析度、再加上不考慮中英文筆劃多寡的差異,閱讀起來必須整個畫面放大縮小、挪來挪去,只能以「痛苦」兩字形容。
當然,這樣的形式對於無法購得實體雜誌、想節省收納空間或長久典藏、或是有快速檢索需求的人而言,確實非常方便,但究竟難以和人們累積數百年的閱讀習慣匹敵。
或許現在螢幕解析度變高了、電腦速度變快了,這個問題可以得到某種程度的緩解,但看到這種形式的電子雜誌(尤其是中文的),我的立即反應會是:
‣ 這家雜誌的老闆或編輯頭腦還是沒轉過來。
‣ 換成手機之類螢幕沒這麼大、速度沒這麼快的閱讀媒介怎麼辦?
總之,數位出版不是格式轉換一下這麼簡單的事情而已。在開始轉檔之前,有更多關於心態、版權、設計、讀者心理、語文差異、週邊技術等因素必須思考;在轉檔之後,則有通路、行銷、收費機制(如果要錢的話)、版權管理之類的事情得操心。
遺憾的是,雖然實驗作品眾多,但目前還沒有太多能夠通盤考量並解決上述這些問題。而且由於目標讀者和廣告主的觀念需要時間轉換,即使是不錯的作品也不見得能形成獲利模式;即使市場觀念和技術先進如日本,難以為繼的這類刊物仍然所在多有。
時至今日,網路普及、行動運算裝置推陳出新、閱讀習慣改變、媒體多樣化、言論發表的民主步調、甚至經濟景氣影響出版商的成本分配和營收比例,都可能成為出版數位化崛起的機會;反之,數位媒體也會有向傳統形式靠攏的機會(例如本書),如果出版者能夠善用,或許能活化印刷書籍的形式和內容來源、甚至重新創造更多商業機會。
但我也仍然相信,傳統和數位出版的技術和成品融合,進而成為市場主流,只是時間問題。往後的實體書籍也許觸感和紙張相同,但使用電子顯示技術;而數位閱讀媒體能幫助我們典藏、顯示、探索過去千百年累積的智慧。
這個系列的文章將從2000年的第三波電子書流行開始介紹,一直談到由Amazon.com推出的Kindle DX電子書閱讀裝置,以及2008年之後由蘋果iOS所帶起的第四次數位出版革命。同時,也會提到我的兩次實驗:以PDF型態發行的MacZin雜誌、以及由部落格轉為實體出版的BPP計劃;這兩個實驗都不算成功,但都是難得的經驗累積。
本書有全本電子書版本,免費下載聯結如下:
http://ebook.taaze.tw/do/mobile/ebook.aspx?pid=11100647785
http://puomo.tw/books/free(潑墨書房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