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農業淨零專書內容主要包括農業淨零之策略、管理、技術及推動(Strategy,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Action of Agricultural Net Zero)等相關之內容。為實現「2050 淨零碳排」目標,各國必須齊心積極為減碳做出貢獻,制定更具體且有效之政策,以高效降低全球碳排放量。首先,各國須深入分析各產業之碳排放結構,於部分農業出口大國(例如:美國、澳洲)農業部門之碳排放量尤其顯著,甚至超越工業製程及產品使用部門,因此實現農業淨零至關重要,減排潛力更是不容忽視。
首先,我要感謝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潘述元教授,他的團隊彙整並研析世界各國之農業減碳政策,旨在了解各國減碳政策之具體內容、施行成效、階段性減量目標及相關推動成果。透過各國減碳政策之全面分析,國內外政策制定者可針對產業結構、技術現況、經濟條件等層面進行適當之地域性調整,提出適用各國之可行方案,進而有效促進全球農業部門之減排效果,推動農業轉型,實踐循環經濟,為實現全球氣候目標做出貢獻。於溫室效應引起之極端氣候威脅下,各國除致力於制定碳排減量目標,更須積極制定調適(adaptation)方案、設立提升城市及國家韌性(resilience)之各類政策以及進行人為活動環境影響之緩解(mitigation)措施。
自2021 年下半年開始,農業委員會(2023 年8 月1 日升格為農業部)開始蒐集各縣市、各產業界、各大學與農業試驗研究等單位之專家與學者們對臺灣未來農業淨零執行之建議,經過彙整與歸納後,於2022 年2 月9 日召開全國性研討會總結論大會,提出以減量、增匯、循環與綠趨勢等四大主軸策略規劃未來推動之行動計畫依據。經過2022 年與2023 年各大學及農業試驗研究與改良場所等機構的研究,已彙整許多國際實務田間試驗成果及累積國內外研究成果之檢討與評估,可以提供農業部在農業碳淨零推動之依據,本專書許多之內容與經驗成果也部分來自農業部農糧署之經費補助,特別表示感謝的意思。
本書能夠出版,我要特別感謝農業部農糧署給予經費補助「財團法人台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研究計畫(計畫編號:111 農再-2.2.2-1.7- 糧-049(5)),讓「彙整國際增加土壤碳匯與減少土壤碳排之管理技術與耕作制度及評估在臺灣推動之策略與效益」計畫得以順利進行。同時感謝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許正一特聘教授,土壤調查與整治研究室吳卓穎、黃胤中、楊家語、范惠珍、吳柏輝、吳睿元、黃思穎等多位研究生協助蒐整與翻譯國際重要文獻。同時感謝台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林冠妤與洪珮容研究專員協助彙整國際重要科學文獻,並針對文獻重要內容予以歸納;感謝徐鈺庭、葉怡廷研究專員協助蒐整國內外水稻田有助於減排及增匯之田間管理方法相關文獻及成果,執行農民調查問卷之發放與回收並完成問卷之統計分析;感謝鍾岳廷研究專員協助彙整臺灣水田與旱田輪作效益相關研究及提供政策及未來推動方向之參考;感謝劉哲諺研究專員協助針對水稻轉作效益進行評估與討論。在整理與繪製臺灣土壤碳匯資料整理與土壤碳匯分布圖繪製成果方面,特別感謝農試所農化組郭鴻裕前組長提供近13 萬點座標之資料庫,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系簡士濠特聘教授土壤調查及保育研究室陳俊元、劉冠男、江詠歆等三位助理協助,進行臺灣土壤碳匯資料整理與土壤碳匯分布圖繪製。後來同時感謝台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謝宏鑫研究專員也繼續精進與美化臺灣土壤碳匯資料整理與土壤碳匯分布圖繪製之工作與成果。
這本書的出版,我要感謝許多人,除了各章之責任作者外,還要感謝許多共同作者的努力,包括第一章:鄭又綺、潘述元;第二章:張必輝、陳逸庭、簡靖芳、游慧娟、許正一、陳尊賢;第三章:羅朝村;第四章:郭鴻裕;第五章:簡靖芳、謝宏鑫、簡士濠、賴允傑、郭鴻裕、陳尊賢;第六章:郭鴻裕;第七章:鄭又綺、潘述元;第八章:張必輝、陳逸庭、簡靖芳、陳尊賢;第九章:林冠廷、袁美華、張翊庭、郭鴻裕、黃妤婕、潘述元;第十章:郭鴻裕。
本書一共分成十章,首先第一部分介紹國際淨零農業政策發展趨勢(第一章),國際土壤管理技術對土壤碳匯影響(第二章),與節能減碳的微生物應用與開發(第三章)。接著第二部分介紹臺灣水田低碳耕作管理技術(第四章)、利用現有土壤資料庫評估臺灣農地土壤碳匯分布地圖(第五章),與旱作低碳耕作管理技術(第六章)。最後第三部分介紹農業剩餘資材再利用及其減碳效益(第七章)、臺灣農地土壤碳匯增加潛力與面臨的問題(第八章)、農業生態系服務價值與綠色環境給付(第九章),與生物質的負碳技術發展(第十章)。
本書內容經四位負責作者的編輯與修改,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各位學者、專家及讀者不吝提供寶貴修正意見,作為臺灣農企業與農民能在因應氣候變遷下,對未來執行與推動農業淨零計畫之修正,並作為臺灣農業淨零計畫之產業因應與政策推動之重要科學參考資料。
陳尊賢 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