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日本傳統色美學配色事典【圖解案例版】:以竹久夢二、琳派、源氏物語和服、美人畫等頂級珍貴收藏為例,帶你活用283傳統色+175器物實例+260經典組成色號
重現日式幽玄美學必備之書
光有CMYK色號&故事介紹還不夠
▎這一本,色數最多,案例最豐富,滿滿日本文化知識 ▎
日本畫│工藝│染織│竹久夢二│琳派繪畫│東福寺庭園│漆器│甲冑陣羽織│
美人畫│歌舞伎│源氏物語和服│日式庭園│花│鳥│浮世繪│水墨│陶瓷│蒔繪
日本博物館頂級珍貴收藏,一次看
不只是配色書,日本文化底蘊太強大
帶你讚嘆京都貴族極致美學配色˙更學會鑑賞日本傳統文物&紋樣美學
●283傳統色+175器物實例+260經典組成色號●
《特別收錄》──25款源氏物語四季和服襲色目
更認識【日本傳統文化文物】&【日式配色流行演化】
●透過博物館頂級收藏,認識日式配色的美感核心
˙日本傳統配色的美學核心是什麼?為什麼日本配色始於無彩的黑白兩色?
˙「留白之美」如何成為日本重要美感的重中之重?
˙竹久夢二的美人畫,組成色號是哪些顏色?
˙江戶京燒名匠,擅長用哪些鮮豔色彩?江戶琳派有哪些經典之作,如何配色?
˙宮廷女性日常穿著的紅花染,上面有哪些經典紋樣,讓人大嘆氣質爆表?
˙紫色不常單一出現,最常與哪兩色搭配?
˙紅色配銀或淺灰、暗灰,會被襯托得更燦爛?與藍綠搭配,形成強烈視覺?
˙什麼是襲色目?是京都貴族的配色法則?要究極日系配色品味一定要認識?
˙群青和紺青為何最常用在日本美術及裝飾上?青+紅+金黃,是日本傳統基礎配色?
˙黑、茶、朱三色條紋的帥氣配色,曾經是江戶的時尚穿著?
˙日本人特別講究也非常擅長綠色跟互補色紅色的搭配?
書中透過東京國立博物館中最珍貴的頂級收藏,具體解說配色效果及發展源流,原來是這些,成就了日式幽玄美學。
●不只是配色書,滿滿的文化知識,大嘆學會鑑賞日本傳統器物&紋樣
配色牽涉的美學,不只是色彩,更需要對傳統文化及紋樣的認識。
˙紅色為何是歌舞伎的原點?日本貴族用「紫之緣」來表示命中注定的愛情緣分?
˙身為江戶琳派之祖的酒井抱一,他所繪的四季花鳥圖卷,留下60種植物及鳥類?琳派如何為近代日本畫及工藝設計帶來深遠的影響?
˙日本宮廷宮女每天磨練衣服疊穿配色,創造180多種法則,超適合學起來穿衣配色?
˙浮世繪中的藍摺繪,竟是為了對抗政府頒布的「奢侈取締令」?
˙富貴牡丹+青春橘子,是江戶時代深受歡迎的討喜吉祥紋樣?
˙江戶的歌舞伎演員團十郎喜歡茶色,帶動茶色和鼠色的流行,發展了「四十八茶百鼠」?歌舞伎舞台上的好評服裝配色,會被冠上演員名字,在庶民間掀起流行風潮?
˙葛飾北齋哪個時期的美人畫,特別珍貴,如何鑑賞?
書中,以大量文物舉例,一件一件詳細說明背後的紋樣美學及傳統知識,就像上了一堂日本文物鑑賞課。11篇的專欄,更挑出日本文化的核心關鍵,讀了驚呼,哈日無上限,日本文化底蘊太強大。
【日本傳統色文化專欄】
歌舞伎服裝的色彩
歌舞伎演員的色名
源氏物語.襲色目
突顯氣勢的戰鬥服
配色新穎脫俗的寬文小袖
庭園.組成的色彩
花的色名
鳥的色名
浮世繪中的BLUE 北齋.廣重.英泉之青
琳派.風雅的色彩
水墨.墨與幽玄之配色
●來自日常生活及季節感的日式配色邏輯
日本自古以來就常見到對比強烈的配色。像是節慶上使用的紅白饅頭及婚喪喜慶時穿的黑白服裝等。此外,日本人對季節的感受敏銳,春天欣賞盛開的山櫻花,秋天為染紅山林的紅葉嘆息,正因爲擁有對大自然的感應力,日本人更懂得讚賞這些色彩對比與配色之妙。
●水墨與琳派等日本繪畫,注入日式配色美感的靈感活水
日本傳統色彩搭配中,特別懂得欣賞較低彩度,優雅又溫柔的一面。東洋特有的繪畫藝術「水墨畫」只以墨色濃淡展現,雖是來自中國,至今在日本依然受到高度評價,被認為是最能打動感性的美術類型。另外,由俵屋宗達與本阿彌光悅創始,於尾形光琳集其大成的藝術流派「琳派」擅長使用鮮豔色彩,巧妙運用金泥與銀泥,達到絕妙的色彩比例,以近代的新穎美感追求豐富裝飾及設計之美。
●入手8大經典色系
紅‧配色
運用於宗教及避邪˙展現熱情、活力、雍容華貴|往前突出
紅鳶×深緋×蘇芳香×胡粉.胡粉×紅梅色×黑橡×鶸萌黃×金色.紅×淺蔥色×白練.甚三紅×退紅×黑紅.赤紅×代赭色×憲法染×御召茶.銀朱×呂色×胡桃色.鉛丹色×青丹×白群
紫‧配色
貴族僧侶專用˙代表高貴,為所有顏色中的王者|不常單一出現
紺青色×菖蒲色×葡萄鼠.藤色×楝色×紅緋.半色×白綠×黑色.紺桔梗×紅藤×二藍×柳染.梅紫×藤紫×赤香色.紫紺×黃朽葉×柳染
藍‧配色
神秘的象徵˙代表天空與水|後退感
水色×綠青×纁.青×墨色.瑠璃紺×白綠×砥粉色.青碧×紅鬱金×苔色.紺×白.花淺蔥×天鵞絨×海松色×洗朱.葡萄色×杜若×柳染.藍色×鶸茶×蒲色
綠‧配色
生命復甦˙代表年輕、青春、大自然|講究和紅色的搭配
麴塵×深支子×勿忘草色.青磁色×黑色.萌黃×黃蘗×黃海松茶.綠青×黃櫨染×藤煤竹.綠×舛花色×刈安色×.沈香茶×鐵色×焦茶.熨斗目花色×青朽葉×似紫
黃‧配色
生命之色˙聖俗兼具|視覺對黃色特別敏感,適合襯托其他顏色
黃橡×白群×弁柄色.玉子色×珊瑚色×鈍色.花葉色×白綠×呂色.藤黃×鐵紺色.鬱金色×錆鐵御納戶.玉蜀黍色×黃土色×牡丹.黃蘗×芥子色×桃色
茶‧配色
熟悉的自然色˙樹幹、土地、岩石|色彩範圍廣泛
桑染×退紅×猩猩緋.山吹茶×紅檜皮×栗梅.江戶茶×薄青×鳥之子色.樺茶×朱色×蒸栗色.白茶×煤竹色.白練×黑鳶.砥粉色×吳須色×柳煤竹
黑白‧配色
墨非五色,純潔無瑕白˙任何色彩原點|包含所有顏色,化解強烈顏色的不協調
墨色×銀色.黑橡×鐵御納戶×赤紅.鳩羽鼠×利休茶×深川鼠.呂色×金色×鴇唐茶.鱉甲色×銀色.藍墨茶×白練.消炭色×利休鼠.白×雀茶×白綠
金銀‧配色
至高無上,永恆不變˙太陽月亮,極樂淨土|裝飾性強
金色×紅葉色×綠×生壁色.伽羅色×金色×白金.青鈍×素鼠.黑紅×金色×紅.紺×胡粉×銀煤竹.金色×綠青×墨色×鉛丹色
作者簡介:
濱田信義(Hamada Nobuyoshi)
1952年生於三重縣伊賀市。曾任職京都書院、AMUS ARTS PRESS,現為青人社編輯室負責人。從事美術圖書企劃、編輯,內容從染織、工藝品、繪畫到現代美術。主要編、著作有《江戶美麗生物畫集》、《新版 日本色彩》、《欣賞戲畫》、《美麗的日本傳統色彩》、《日本的家徽與設計》等(以上書名皆為暫譯)。
譯者簡介:
邱香凝
曾任職唱片公司、出版社、電腦娛樂產業,目前為專職譯者。喜愛閱讀與書寫,用翻譯看世界。
Instagram:hsianghsiang3.0 做翻譯的人
章節試閱
紫色基調配色方案
自古以來,紫色就是象徵高貴的顏色。這個觀念隨著佛教傳入和中國隋唐服制的傳播而進入日本。所謂服制,就是按照冠服種類顯示官員在朝廷上的位階高低。在這套制度中,紫色屬於最高位階的顏色。這是因為紫色染料不易取得,染法也極為困難。染得愈深的紫色價格愈高昂,紫色因此被視為最高位階的象徵色,也成為一般人禁止使用的「禁色」。
一如《源氏物語》理想的女性角色「紫之上」,紫色對日本人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顏色。王朝貴族賦予紫色特殊意義,將其稱為「緣色」,用「紫之緣」來表示因命中注定的緣分而產生的情愛。明治時期之後,紫色才從上流階級的獨占色變成人人皆可穿戴的顏色。
以藍色和紅色疊染而成的紫色,既不是紅色也不是藍色,因應紅色與藍色的不同比例,紫色也有各式各樣不同的變化,可說是擁有紅、藍雙方特質的難以言喻之色。因為紫色融合了熱情的紅色與冷靜的藍色,彷彿同時反映出喜悅與悲傷,帶來不可思議的感受。本該互不相容的兩種對比色融合為紫色,正適合用來暗示在哀戚的情愛中搖擺不定的心理狀態。
以配色而言,紫色通常不是單一出現,就是與白或黑色搭配。與對比色的黃、橙等色彩的搭配雖然也不錯,但總給人儀式或祭典之類太過誇張的印象。
就色彩心理學的層面來看,紫色淬煉感性,帶來豐沛的情感,是能彰顯直覺及心情的顏色。此外,紫色也富有藝術性及神祕感,適合作為想提高感受力時使用的顏色。
染織與浮世繪的嶄新配色
這是一件紫色縮緬布料做成的衣服,整件都繪製了琴柱(支撐箏弦的部位)和楓葉的圖案。深色底布上的金線刺繡鮮明浮現,底色與楓葉的鹿子染也形成明顯對比。腰部以上,衣袖到衣身的圖案中融入「琴」、「嵐」、「落」、「葉」、「含」等漢詩文字,設計靈感或許來自平安時代中期歌人源順於天德三年(九五九年)「殿上詩合」吟詠的律詩第三韻「隨嵐落葉含簫瑟,濺石飛泉弄雅琴」(《和歌朗詠集》上卷.秋)。
江戶紫
意為「在江戶染的紫色」,是一種帶有青色調的紫。此外,相對於傳統使用紫根染成的京紫,以蘇芳染出的紫色在當時也很常見,稱為江戶紫。最具代表性的江戶紫是歌舞伎《助六由緣江戶櫻》,助六頭上纏的頭巾顏色。
黃朽葉
色名取自落葉呈腐朽狀態時的顏色,是一種帶有褐色調的黃橙色。平安時代《落窪物語》可見「朽葉之唐衣」、「朽葉薄布包裹」等語句,由此可見朽葉色是當時受到民眾喜愛的衣物顏色。平安時代的襲色目使用過這個色名,織色中,以紅線為直線、黃線為橫線交織而成的顏色也叫黃朽葉。
柳染
與柳葉的顏色相似,帶點淡淡灰色調的黃綠色。平安時代柳色是襲色目或織色的顏色,但找不到關於染色的柳色文獻。襲色目對柳色的描述是「表.白,裏.青」(《雁衣鈔》),織色則是「經線.萌黃,緯線.白」。當時貴族喜好柳色,柳色的服飾也屢屢出現在文學作品中。
梅紫
梅指的是紅梅的紅,梅紫色是一種彩度較低的紅紫色,也可以說是比紅藤再紅一點的顏色。另一方面,這裡的梅也來自「梅染」,意指以梅染方式染出的紅色。「梅」是用來形容紅色的修飾詞,同樣有個梅字的「梅鼠」出現於江戶時代末期的染色範例書,相較之下梅紫算是比較新的色名。
藤紫
和藤花的顏色一樣,比紫色濃一點,並帶點藍色調。從明治末期到大正時代,藤紫是使用頻率非常高的顏色。化學染料傳入日本後,染得出彩度更高的鮮豔顏色,藤紫也隨西方文化的傳入,成為日本人喜好的色彩。無論是樋口一葉到夏目漱石等明治文學作品中的女主角,或是日本畫家鏑木清方等人筆下的美女,都經常穿著這個顏色的衣服。同樣有個「藤」字的色名還有薄藤、紅藤、若藤、小町藤、青藤等等,都是陸續掀起流行的色彩。
赤香色
赤香色是指帶有紅色調的香色。使用丁香或木蘭等香木的木心為染料,染出的顏色就是香色。香與佛教淵源深厚,香色作為僧衣的顏色,位階僅次於紫色。按照染色方式的不同,香染能染出各種濃淡的香色,淡色稱為薄香,偏紅的稱為赤香。由於香木價格昂貴,一般都是拿紅花加梔子的淡染來代替。
源氏物語.襲色目
襲色目是一種配色法則,用和服的表側與裏側重疊的方式,展現各種隨季節更迭的不同配色。此外,也可用來指和服重疊時袖口、衣領與下襬等處露出的顏色。同樣的顏色在不同季節穿著時名稱可能不同,同一個色名在搭配不同衣物時也可能改變配色,或者根據每個家族的傳統習慣呈現不同的變化。平安時代,男子穿著直衣、狩衣和下襲,女子穿著唐衣、袿、細長等服裝。無論男女都會依照季節和年齡的不同來決定服裝的表裏配色,選擇五重衣、單衣等疊穿衣物的顏色搭配。宮廷裡的宮女每天都在磨練衣物疊穿時的配色品味,爭妍鬥豔並以此為樂。平安王朝的人們喜愛感受季節變遷,常以當季花卉名稱作為襲色名,創造了多達一百八十多種的襲色配色。江戶時代的小袖可說繼承了王朝衣飾的層疊之美,巧妙運用兩件或三件疊穿的方式搭配出美麗的色彩。此外,襲色目的精神在友禪的暈染技法也看到了體現。
春
紅梅
表.紅梅/裏.蘇芳
穿著時期:冬春、喜慶節日。少年人可穿至正月十五。
此一襲色目模仿的是早春開花的紅梅花色。賞梅之際,白梅賞的是花香,紅梅賞的是花瓣鮮豔的色彩。與紅梅花色相關的襲色目有「紅梅匂」、「莟紅梅」、「裏陪紅梅」、「雪下紅梅」等。
梅
表.白/裏.蘇芳
穿著時期:十一月到隔年二月。
在早春依然刺膚的寒冷空氣中盛開的白梅花色,也能應用在襲色目上。表衣的白是花色,裏衣的蘇芳色是用來展現梅樹枝幹的顏色。與梅字相關的襲色目還有「一重梅」、「梅重」、「裏梅」、「白梅」等。
樺櫻
表.蘇芳/裏.赤花
穿著時期:春季。
樺櫻是上溝櫻(註:灰葉稠李)的古名,因為樹皮顏色和樺木很像而得此名。這個襲色目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是來自花瓣的顏色,另一個說法是來自檜木工匠在接合彎曲的木板時使用的櫻樹皮顏色。
柳
表.白/裏.淡青
穿著時期:冬季到春季。
形容初春之際貓柳發芽時,枝頭長出白色絨毛的新芽顏色。柳的襲色目又稱薄柳,因為展現出來的顏色是淺綠色。與柳相關的襲色目還有「面柳」、「黃柳」、「青柳」、「花柳」、「柳重」等。
白藤
表.淡紫/裏.濃紫
穿著時期:春季。
名稱雖然來自白花藤這種藤花的變種,但襲色目的表衣並非白色,而是同為紫色系的淺紫。然而,平安文學中找不到名為白藤的衣物,這或許是後世才出現的襲色目。
櫻萌黃
表.萌黃/裏.赤花
穿著時期:春季。
這應該是想展現隔著枝頭大片萌黃色的嫩葉望見的山櫻花。赤花也就是紅花,窺見葉縫間的紅花時,其中想必也參雜了剛抽芽時帶有一點紅色調的嫩葉。根據服裝種類,裏衣有時也會穿上紫色或二藍。另外,也有將櫻萌黃定義為「表.青/裏.縹」的說法。
夏
蓬
表.淡萌黃/裏.濃萌黃
穿著時期:夏季。
此一襲色目所要展現的是夏季期間成長的蓬葉(艾草)的顏色。生長在山野裡的野艾有一股特有的氣味,自古以來都是用來袪邪的植物。在日本,端午節時會拿艾草與菖蒲一起插在家門口,也有拿來泡澡的習慣。
杜若(燕子花)
表.淡萌黃/裏.淡紅梅
穿著時期:夏季,四、五月。
此一襲色目展現的是初夏時分,從群生於溼地的劍狀寬葉中長出的紅梅色杜若花。杜若花一般都是深紫色,但是在襲色目中會以淡紅梅或二藍來呈現。
橘
表.濃朽葉/裏.黃
穿著時期:夏季。
這個襲色目表現的是橘子果實的顏色。日語中的「橘」是紀州蜜柑或柑子蜜柑的古名,京都御所紫宸殿南階下西側的「右近橘」(註:紫宸殿是京都御所的正殿,是歷代天皇舉行重大典禮主要場所。殿前左右各種植櫻花與橘,稱「左近櫻」、「右近橘」)即是。日本有很多吟詠橘的古歌,但平安文學中倒是沒有看到關於橘色衣物的描寫。
百合
表.赤/裏.朽葉
穿著時期:夏季
模擬初夏時分山中盛開的姬百合花顏色。姬百合的花色分為紅黃兩種,展現在襲色目時表衣仍以深紅為主,不是像笹百合那樣的白色。百合是百合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長在溫帶地方,多為園藝栽培種。
夏萩
表.青/裏.濃紫
穿著時期:夏季。
展現夏萩從綠意盎然的茂密小葉間綻放紫紅花朵的模樣。萩是秋天的花,夏萩卻提早於夏季盛開,因此特別受到珍視。吟詠秋萩的句子在詩歌中很常見,夏萩則比較少。
撫子
表.紅/裏.淡紫
穿著時期:四、五月。有時六月也會穿。
展現從夏季到秋季,山林之間野生撫子楚楚可憐的姿態。撫子又稱「大和撫子」、「河原撫子」,因為開花時期很長,也有「常夏」的別稱。以撫子為名的襲色目還有「白撫子」、「花撫子」、「韓撫子」及「撫子若葉色」等。
秋
女郎花
表.經青緯黃/裏.青
穿著時期:七、八月。
夏末到秋天,女郎花會開出許多黃色的粒狀小花,這個襲色目呈現的就是女郎花開花時,黃中帶點綠色的模樣。「女郎花」的漢字或許會令人以為這是如遊女般的花,不過,這裡的女郎沒有遊女的意思,單純指的是年輕女性。
萩
表.紫/裏.白
穿著時期:六、七月。
此一襲色目展現出秋季盛開於山野間的紫紅萩花。萩對日本人而言,是特別能從中感受到秋意的植物。平安時代之後,服飾及日用品上常見萩花的描繪。萩花圖案的蒔繪、螺鈿和友禪染都是日本人喜好的高級藝術品。
龍膽
表.淡蘇芳/裏.青
穿著時期:秋季。九月到十一月初。
龍膽生長在山野間,每到秋天就會開出藍紫色的吊鐘形狀花朵。這個襲色目展現的正是龍膽花盛開時的模樣,表衣使用淡蘇芳,比真正的龍膽花色更為華麗。龍膽根具有殺菌作用和滋補強壯的藥效。
朽葉
表.濃紅/裏.濃黃
穿著時期:秋季。
此一襲色目呈現如枯朽落葉般的顏色。朽葉色系可分紅、黃、青三個系統。這裡舉出的是作為基準色的黃橙色。狩衣和袙衣的裏衣都是黃染,表衣則根據朽葉色調的不同分為黃朽葉、赤朽葉和青朽葉。
紅葉
表.赤色/裏.濃赤色
穿著時期:秋季。
呈現了晚秋時分,楓葉遇霜轉為紅黃時的模樣。種種樹木之中,楓葉的紅葉特別美麗,故以此為名。紅葉的日文讀為momiji時,有「植物內部美麗的顏色慢慢滲出表面」的意思,原本指的並非特定樹種的紅葉。
紫苑
表.紫/裏.蘇芳
穿著時期:秋季。
紫苑是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山間的草地上,秋天開出許多淡紫色的花朵。紫苑色的襲色目呈現的就是這種花的顏色。因為顏色很美,經常以觀賞植物的姿態出現在庭院中。在古代,紫苑作為一種藥用植物,從中國和朝鮮引入日本,現在已成為日本當地的植物。
冬
冰
表.白/裏.青
穿著時期:冬季。
白色令人聯想到寒冬中結凍的冰。表衣和裏衣的白,乍看之下或許以為是單調的顏色,其實會在顏料中加入用蛤貝研磨的粉末,用木槌敲打布料或以上漿方式使其產生光澤等,做出種種變化。
枯色
表.淡香/裏.青
穿著時期:冬季。
這套襲色目表現的是冬季放眼望去植物枯萎,花草變成淡淡茶色的情景。冬天穿上時,能讓人感受到秋季的餘韻。從前,人們也會趁溫暖的冬日到枯朽的原野上走走。
雪之下
表.白/裏.紅梅
穿著時期:冬季到春季。
雪之下襲色目表現的是紅梅花被一層薄薄積雪覆蓋的模樣,也稱「雪之下紅梅」。平安文學中雖未提及這種服色,室町時代的《御伽草子》倒是有這樣的句子「少年感到開心(略),在積雪的紅梅下想起了這段日子以來的種種」。
冰重
表.鳥之子色/裏.白
穿著時期:冬季。
襲色目中的「冰重」表現的是結冰的模樣,和「冰」想展現的內容其實差不多。不過,冰重的表衣是鳥之子色。鳥之子色是一種帶有淺灰色調的黃色,透過和白色的搭配做出變化。
四季通用
松重
表.青/裏.紫
穿著時期:四季。
松樹有常磐木之稱,這個襲色目不分季節都可穿著,表現的正是四季常綠的松樹。表衣為青葉色,裏衣的紫色比喻樹幹。松樹一年四季長青不變,是文學與美術常見的主題。
葡萄
表.蘇芳/裏.縹
穿著時期:四季。
此一襲色目展現出山葡萄果實的顏色,從平安時代起就是日本人喜歡的配色。染色時以紫根染出帶有紅色調的淺紫,織色則是以紅色或赤色為縱線(經線),紫色為緯線(橫線)織成,兩者略有不同。
蘇芳香
表.蘇芳/裏.黃
穿著時期:四季。
這個襲色目模擬了染色中的蘇芳香色。蘇芳香是在蘇芳的紅中加入了黃色染成的紅褐色,因此在配色時使用了黃色的裏衣。蘇芳香原本是以蘇芳和丁香染成的顏色,後來通常拿黃色染料來代替丁香。
紫色基調配色方案
自古以來,紫色就是象徵高貴的顏色。這個觀念隨著佛教傳入和中國隋唐服制的傳播而進入日本。所謂服制,就是按照冠服種類顯示官員在朝廷上的位階高低。在這套制度中,紫色屬於最高位階的顏色。這是因為紫色染料不易取得,染法也極為困難。染得愈深的紫色價格愈高昂,紫色因此被視為最高位階的象徵色,也成為一般人禁止使用的「禁色」。
一如《源氏物語》理想的女性角色「紫之上」,紫色對日本人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顏色。王朝貴族賦予紫色特殊意義,將其稱為「緣色」,用「紫之緣」來表示因命中注定的緣分而產生的情愛。...
作者序
前言
配色指的是組合兩種以上顏色,產生出新的色彩效果。透過絕妙的組合,創造更美麗的色彩。當配色的比例讓我們感到愉快時,就代表顏色處於協調狀態。反過來說,若對配色產生不愉快的感覺,就代表搭配得不協調。這種對色彩產生的愉快或是不愉快的感覺,並沒有一套客觀基準。追根究底,只能說是來自每個人的主觀與喜好。
我們在看顏色的時候,不會只看單一顏色,往往會與周圍顏色的色彩比例一起看。協調的配色看上去美觀,不協調的配色給人不好看的感覺。
話雖如此,必須被多數人喜歡,才稱得上是令人愉快的配色。就這層意義而言,或許仍需要一套能夠客觀判斷色彩的基準。不過,色彩是否協調沒有絕對法則,重要的是在不同的時代與潮流中,均衡地納入統一與變化的要素。
吸收所有顏色的白與反射所有顏色的黑,日本的配色基本上以這兩種色彩感覺為中心。或者,說日本的配色始於無彩的黑白兩色也不為過。此外,「留白之美」亦是日本的重要美感之一。留白之美不只體現在空間及圖案配置上,在配色的世界裡,也可說是一個重要概念。
日本自古以來就常見到對比強烈的配色。像是節慶上使用的紅白饅頭及婚喪喜慶時穿的黑白服裝等。由此可知,這些彩度對比或明度對比強烈的配色,有時也來自日常生活。
此外,日本人對季節的感受敏銳,春天欣賞深山裡盛開的山櫻花,秋天為染紅山林的紅葉嘆息,正因擁有對大自然的感應力,日本人更懂得讚賞這些色彩對比與配色之妙。
日本傳統色彩搭配中,也有懂得欣賞較低彩度,優雅又溫柔的一面。東洋特有的繪畫藝術「水墨畫」只以墨色濃淡展現,雖是從中國傳至日本的表現手法,至今在日本仍受到相當高的評價,被認為是最能打動感性的美術類型。
另外,由俵屋宗達與本阿彌光悅創始,於尾形光琳集其大成的藝術流派「琳派」擅長使用鮮豔色彩,巧妙運用金泥與銀泥,達到絕妙的色彩比例,以近代的新穎感覺追求豐富裝飾及設計之美。以繪畫為中心,亦可窺見包含書法與其他各項工藝在內的綜合美感。
本書將使用來自傳統繪畫、工藝及染織等作品中的傳統色彩名稱,介紹日本傳統配色的流行演化。
前言
配色指的是組合兩種以上顏色,產生出新的色彩效果。透過絕妙的組合,創造更美麗的色彩。當配色的比例讓我們感到愉快時,就代表顏色處於協調狀態。反過來說,若對配色產生不愉快的感覺,就代表搭配得不協調。這種對色彩產生的愉快或是不愉快的感覺,並沒有一套客觀基準。追根究底,只能說是來自每個人的主觀與喜好。
我們在看顏色的時候,不會只看單一顏色,往往會與周圍顏色的色彩比例一起看。協調的配色看上去美觀,不協調的配色給人不好看的感覺。
話雖如此,必須被多數人喜歡,才稱得上是令人愉快的配色。就這層意義而言,或...
目錄
紅‧配色
紅色基調配色方案
繪畫中的朱彩
漆藝的近代化配色
陶瓷器.筆致精巧的赤繪之美
染織與浮世繪的鮮豔配色
【專欄】歌舞伎服裝的色彩
紫‧配色
紫色基調配色方案
繪畫中的靜謐色彩
染織與浮世繪的嶄新配色
【專欄】源氏物語.襲色目
藍‧配色
藍色基調配色方案
繪畫中的妖豔配色
陶瓷器.吳須的色澤之美
染織與浮世繪的洗練配色
【專欄】突顯氣勢的戰鬥服
【專欄】浮世繪中的BLUE 北齋.廣重.英泉之青
綠‧配色
綠色基調配色方案
繪畫中的沉穩配色
陶瓷器.綠釉的華麗之美
染織與浮世繪的穿搭之美
【專欄】庭園.組成的色彩
【專欄】花的色名
黃‧配色
黃色基調配色方案
繪畫中的亮眼配色
蒔繪.鮮明襯托的黃瀨戶
染織與浮世繪中的鮮明配色
【專欄】鳥的色名
茶‧配色
茶色基調配色方案
繪畫中的高雅風貌
陶瓷器.溫暖的備前配色
染織與浮世繪的濃厚配色
【專欄】歌舞伎演員的色名
黑白‧配色
黑白基調配色方案
繪畫中具有深度的配色
漆器的深邃色彩
陶瓷器.渾厚的織部色彩
染織與浮世繪的嶄新配色
【專欄】配色新穎脫俗的寬文小袖
金銀‧配色
金銀基調配色方案
繪畫中的豪華絢麗金屏風
漆器的幽玄之美
染織莊嚴的色彩
【專欄】琳派.風雅的色彩
【專欄】水墨.墨與幽玄之配色
紅‧配色
紅色基調配色方案
繪畫中的朱彩
漆藝的近代化配色
陶瓷器.筆致精巧的赤繪之美
染織與浮世繪的鮮豔配色
【專欄】歌舞伎服裝的色彩
紫‧配色
紫色基調配色方案
繪畫中的靜謐色彩
染織與浮世繪的嶄新配色
【專欄】源氏物語.襲色目
藍‧配色
藍色基調配色方案
繪畫中的妖豔配色
陶瓷器.吳須的色澤之美
染織與浮世繪的洗練配色
【專欄】突顯氣勢的戰鬥服
【專欄】浮世繪中的BLUE 北齋.廣重.英泉之青
綠‧配色
綠色基調配色方案
繪畫中的沉穩配色
陶瓷器.綠釉的華麗之美
染織與浮世繪的穿搭之美
【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