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世界主義會不會成為全球性資本主義的產物?極端化的世界資本主義,是否已經摧毀了文化多樣性與政治自由的源泉?全球化的資本主義,會不會成為以世界主義方式更新民主的倡導者?
請與社會學大師烏爾里希‧貝克對話,對西方傳統的現代化理論進行質疑與批判,並探索西方社會主流觀念和制度,在全球化時代所遭遇的挑戰及其前景。
在世紀之交,「全球化」的相關論述如巨浪狂潮,從世界席捲台灣。在百家爭鳴中,德國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所提出的「風險社會」、「全球化危機」、「第二現代」等概念,尤其獲得國際與台灣學術界的高度重視。
貝克以宏觀的視野和長期的研究,觀察到現代化的異化現象,以「風險社會」的概念點出「高科技」與「高風險」之間的關連,提醒世人應該以「整個全球」的視野,在開放而彈性的思維模式下,對社會風險的來源與後果進行風險管理。貝克更提出「第二現代」理論,主張現代化的發展必須轉變為以「反省」為主要內涵,在國際社會學界奠定大師級地位。
本書是德國資深記者與貝克的對話錄,在簡明而精要的對談中,為貝克的各項重要概念作一次總整理,並由貝克教授的高徒——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周桂田教授為讀者進行精闢的導讀,是接觸當代社會學大師、進入貝克思想世界最佳途徑。
作者簡介
烏爾里希‧貝克(Ulrich Beck)德國著名社會學家、慕尼黑大學教授,長期從事社會發展和全球化問題的研究,並提出許多獨到的見解和概念。貝克透過宏觀、敏銳的觀察,提出「全球主義」、「解民族國家化」、「世界社會」等趨勢,主張人類應以「整個全球」的視野,來處理諸如生態、核武、貧富差距等全球性課題。
貝克也指出近二個世紀的現代化所衍生諸如SARS、AIDS、禽流感、狂牛症、金融風暴等種種「副作用」,已經對人類造成不良影響。他與英國社會學家紀登斯、法國社會學家拉許共同提出「第二現代」理論,主張必須進行以「反省」為主要內涵的「第二次現代化」,在國際社會科學界獲得注目。此外,貝克的「風險社會」概念也點出「高科技」與「高風險」之間的關連性,主張世人應該在一個開放的、允許充分彈性的新思維模式下,全方位地認識風險的各種可能來源與可能後果,並加以管理。
主要著作有《什麼是全球化》、《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巨流)、《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商務)、《自由之子》、《全球化的政治》、《反思性現代化》、《世界社會的前景》等重要社會學與全球化論述。
約翰內斯.威爾姆斯(Johannes Willms)德國著名歷史題材記者和編輯,現任《南德意志報》執行編輯,著有《德國病》等在德國極具影響力之著作。
作者簡介
路國林,中央編譯局馬列部譯審,譯有《全球化與道德重建》、《全球化與政治》、《不要恐懼全球化》、《尼采傳》等大量德國哲學、社會學和文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