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要學習研究方法
1.1 基於時間的認知:傳統知識
1.2 基於資歷的認知:權威知識
1.3 不太可靠的知識來源:常識和直覺
1.4 可靠的認知方式:科學
1.5 科學研究的目標
1.6 研究方法的作用:讓你成為一個批判性的讀者
2 研究倫理:如何進行研究才是正當的
2.1 無害性原則
2.2 知情權和自願原則
2.3 尊重隱私原則
2.4 避免利益衝突原則
2.5 研究倫理報告:只有真相,別無他物?
2.6 研究倫理的增強:人體試驗委員會
2.7 研究倫理的融合
3 知識有效程度的檢驗:測量效度、內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3.1 測量效度
3.2 內在效度
3.3 外在效度
3.4 結論
4 測量:從抽象到具體
4.1 概念和研究過程
4.2 從理論到經驗
4.3 概念化
4.4 操作化
4.5 測量尺度(量尺)
4.6 操作定義
4.7 結論
5 閃光的都是金子嗎?測量的評估
5.1 表面效度
5.2 內容效度
5.3 效標效度
5.4 建構效度
5.5 信度檢驗
5.6 再測信度
5.7 複本信度
5.8 折半技術
5.9 雜訊和偏誤
5.10 結論
6 由此及彼:因果分析
6.1 因果模型:通則式解釋和個殊式解釋
6.2 因果關係的先決條件
6.3 因果分析與研究設計
6.4 因果分析和調查研究
6.5 因果關係和田野研究
6.6 結論
7 研究設計
7.1 時機決定一切
7.2 橫剖研究設計
7.3 縱貫研究設計
7.4 分析單位
7.5 結論
8 抽樣:以少數反映整體
8.1 抽樣代表性的障礙
8.2 樣本代表性:隨機抽樣
8.3 非概率抽樣技術
8.4 抽樣誤差的估計
8.5 結論:對於抽樣議題的抽樣介紹
9 問卷調查:我們的好奇本性
9.1 措辭和用語
9.2 問題的結構:封閉式和開放式
9.3 問卷的總體佈局
9.4 前測
9.5 開卷的回收:郵寄問卷的特殊挑戰
9.6 網路調查
9.7 結論
10 訪談
10.1 對話交流
10.2 無結構訪談指南的設計
10.3 訪談手冊
10.4 敏感話題
10.5 電話訪談
10.6 越多越好:焦點團體座談
10.7 訪談員的培訓
10.8 訪談工具
10.9 結語
11 在觀察中學習:田野研究
11.1 首要之務:研究地點的選擇
11.2 田野研究的任務
11.3 非正式訪談
11.4 筆記
11.5 資料整理歸檔
11.6 田野研究的效度
12 資料整理:描述統計
12.1 複習基本原理
12.2 量化資料整理
12.3 總結描述
12.4 統計圖表
12.5 SPSS(社會科學統計套裝軟體)
13 超越描述統計:推論統計
13.1 常態曲線
13.2 重複抽樣
13.3 抽樣分佈
13.4 彙總
13.5 幾個具體的例子
13.6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