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投入十年時間,研究各國教育傳統,找出最適合華人的教養方法,相較坊間譯自西方國家的教養書,更貼近華人社會文化。
★本書提倡「快樂一生」的觀念,比一般只強調如何讓孩子成功的親子書,更符合父母對孩子的期待。
★本書提供各種有效解決孩子教育問題的方法,大至培養各項能力及品格,小至孩子怕生、見什麼要什麼、愛吃零食耽誤了正餐怎麼教等等,實用而全面。
★本書能營造更多快樂的家庭、更多健康快樂的孩子,而父母也不會因此失去自己的事業和人生!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太陽,主要是如何讓他發光。父母有望子成龍之心,更需要有望子成龍之術!本書以「先成人後成才」、「快樂一生」的均衡教育,取代「出人頭地」的競爭追逐,是未來社會孩子最需要培養的本事與價值。
●不必再擔心孩子的未來
孩子,我培養你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你照顧我,而是為了讓你離開我。〈培養快樂孩子的5大訣竅〉,讓孩子能夠自食其力、獨立自主、健康快樂。
●不必再憂心孩子教不好
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把根和翅膀交給孩子〉,在正確美好的道路上起飛。
●這樣教,想變壞都很難
好習慣是父母最好的幫手,有了它,孩子想變壞都很難。把孩子教出優秀的秘密,就在〈善用法寶,一輩子管用〉。
●喚醒孩子內在的力量
沒有內在力量的孩子,就像沒有引擎的車子一樣,永遠不會自行奔跑。〈爸媽,我要的其實不多〉,讓你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力量。
●愛護孩子一個不能少
夫妻結成愛子同盟、父親不能只管生不管教、隔代教養溝通很重要,家庭關係和睦會潛移默化孩子。〈快樂家庭全家一起來〉,要給你一個和樂的家庭。
作者簡介:
王占郡
「我對家庭教育的一切努力,都只源於我想做一個稱職的爸爸。」
作者是傑出教育家、工程師、美國羅倫斯科技大學MBA,創辦過多家企業公司。曾經因為忙於工作而忽視孩子的教育,為了彌補,花費十年時間,研究出適合華人家庭的教育方法,廣獲父母及教育工作者採用。
他所提倡的快樂、均衡教育,主張孩子要先成人再成才、父母應該享受和孩子成長的過程,以及在快樂的環境下磨練孩子,幫助不少家庭解決孩子教養的問題,不僅培養了均衡發展、積極陽光的孩子,同時也讓父母自己的生活更加快樂,營造一個充滿理解、賞識、和諧的快樂家庭。
作者多年來在海內外各教育機關、培訓機構、幼稚園、學校、社區、企業等宣導快樂的教育理念,極受歡迎。此外熱心公益活動,義務提供家庭教育輔導、建立家庭教育示範基地、捐建希望小學等。
育有一兒一女,兒子已上高中,女兒在讀幼稚園。
章節試閱
〈4.7 喚醒孩子內在的力量〉
沒有內在力量的孩子,就像沒有引擎的車子一樣,永遠不會自行奔跑。
女兒兩歲的時候,很活躍,要什麼東西總是高聲喊叫,一副發號司令的架勢。我覺得有必要改改女兒的這種習慣。
一天吃飯時,我故意對女兒高喊一聲:「快吃飯!」然後我對她解釋說:「這就是命令。」我又輕輕地對女兒笑著說:「妳可不可以快點吃飯呀?」接著我又解釋說:「這就是商量。你喜歡命令還是喜歡商量呀?」
女兒想也不想馬上說:「我喜歡商量。」
「妳喜歡商量,爸爸也喜歡商量,媽媽、哥哥、外公、外婆,還有別人都喜歡商量。那以後我們都和你商量,妳也要和我們商量,好不好?我們都不命令,好不好?」
女兒開心地直點頭。
有一天,女兒要吃冰淇淋,大聲高喊著:「我要冰淇淋……給我冰淇淋……。」總司令又出現了。
我立即對女兒說:「哦?妳這是在和爸爸商量嗎?」
女兒像突然想起什麼似的,伸手一把捂住嘴巴,大大的眼睛不好意思地看著我,似乎知道自己做得不對。我會心地蹲下來摟著她說:「那妳商量一個給爸爸聽聽吧?」
女兒就輕輕地又說了一次:「爸爸,我想吃冰淇淋,給我冰淇淋吧!」
看著聰明伶俐的女兒有如此大的變化,我很感動。
在改掉孩子喜歡命令這個不大禮貌的習慣中,我沒有講過一句大道理,也沒有一句批評,只是引導著孩子自己去感受,開開心心地就轉變了她的做事方式。具體來說,大事命令,小事商量;急事命令,慢事商量;少命令,多商量。夫妻之間也應用這個原則。
長期堅持下來,商量讓我們家更加從容,以更加吻合的方式溝通,提高了家庭快樂指數,也提高了孩子和父母之間、夫妻之間的滿意度與和諧度。
〈傳播生活的快樂和陽光〉
說教和嘮叨、數落一樣,不只讓人覺得乏味,也有不信任的感覺,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會不勝其煩的。說教者往往看不到對方的優點,也不習慣理解對方的感受。說教者自身往往也承擔著沉重的生活壓力,卻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和希望,他們播種生活的壓力和痛苦,卻無法傳播生活的快樂和陽光。
引導,與說教完全相反,它體現了對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只有胸懷寬廣的人才能做到,他們擁有享受生活、傳播快樂的能力。
當然,在家庭教育中,說教有時也是必須的,因為說教雖不受歡迎,但可以馬上傳遞父母的意志,所以往往能在短時間起到作用。而引導若要起到效果需要一定的時間,父母需有足夠的耐心。因此,父母們應多引導,少說教;平時多引導,萬不得已時可適當說教。
說教一開口往往立即引起孩子的警覺,繼而抵觸;而引導,卻會讓孩子感覺不到你在教育他。在聊天和遊戲中,能夠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學到知識、悟出道理,不比一本正經地向孩子灌輸、硬塞給他們更有效。
之前說過,和說教不同,「引導」需要父母的理解、同情和等待,很多時候更加需要父母按捺住火氣。若父母失去了耐心,像點燃的鞭炮一樣爆發、不計後果地教訓孩子,不但孩子的問題沒有解決,甚至比以前更變本加厲。
因而,要善用引導,父母要時刻控制自己的情緒,盡量把所謂的大事看成小事,而不要把小事看成大事。
〈不說教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孩子感覺不到的教育。
有一次媽媽帶我步行到十幾里路外找舅舅,臨走時我悄悄拿走了舅舅家門上一把老式門鎖。半路上,我一邊走,一邊偷偷在口袋裡摸著鎖頭,不小心被媽媽發現了。媽媽讓我把東西拿出來,她一看就明白了。媽媽沒有罵我,也沒有打我,輕輕地說了一句:「走,我們送回去給舅舅。這是別人的東西!」
我於是和媽媽掉頭又走了半個多小時,回到了舅舅家中,把鎖頭還給了舅舅。媽媽似乎沒有「教育」我,但是這種「教育」卻讓我終生難忘。
引導的教育方式,沒有一句說教,就適當地提醒了孩子做人的道理,也解決了問題。孩子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對,悟到了道理,同時「感情帳戶」裡沒有失去大額存款,不是很好嗎?可見,不說教的教育,很多時候比說教的教育更深入人心…………
〈4.7 喚醒孩子內在的力量〉沒有內在力量的孩子,就像沒有引擎的車子一樣,永遠不會自行奔跑。女兒兩歲的時候,很活躍,要什麼東西總是高聲喊叫,一副發號司令的架勢。我覺得有必要改改女兒的這種習慣。一天吃飯時,我故意對女兒高喊一聲:「快吃飯!」然後我對她解釋說:「這就是命令。」我又輕輕地對女兒笑著說:「妳可不可以快點吃飯呀?」接著我又解釋說:「這就是商量。你喜歡命令還是喜歡商量呀?」女兒想也不想馬上說:「我喜歡商量。」「妳喜歡商量,爸爸也喜歡商量,媽媽、哥哥、外公、外婆,還有別人都喜歡商量。那以後我們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