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Preface
隨著教學對象和教學目的的不同,世界各地的中文教學呈現出不同面貌。作為國際都市的香港提供均衡而多元化的學校教育,不同學校的中文課程也體現出因材施教、與世界接軌的多樣化特點,為觀察和研究中文教學的發展態勢提供了參考經驗。近年來國際文憑課(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簡稱IB)在全球各地發展迅猛,香港有越來越多的國際學校、本地學校和直資學校開始引入IB課程,並在大學預科項目(Diploma Programme,簡稱DP)中獲得全球矚目的佳績。
香港教育大學(教大)是香港唯一以師範教育為本的大學,教大中國語言學系擁有陣容強大、經驗豐富的本地與國際中文教育和漢語語言學領域的專業教學及研究團隊,重視與包括本地在內的大中華地區和國際中國語言學及中文教育學界的學術交流,致力促進和推動國際中文教育研究的現代化和國際化。學系主力承擔教大國際漢語教學文學碩士課程(MATCIL)和漢語二語教學學士課程(BATCSL)的教學任務,在國際中文教育研究的基礎上,推動IB中文教學的發展和研究。
教大國際漢語教學文學碩士課程(MATCIL)已開設十餘年,為全港同類型課程的先行者。課程於2016年12月通過認證,成為IB教學證書認可課程,這使得香港教育大學成為亞洲第二所具有IB教學證書認可課程的大學,也使得畢業生資歷更具國際認受性。在此基礎上,中國語言學系於2018年開始舉辦「IB理念和國際中文教學高級研討坊」,邀請活躍於教研前線的IB專家學者、IB資深考官、國際學校校長等擔任講者,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員共同探討IB理念及其在中文教學中的應用,為學員提供了一個與資深IB教育者和研究者交流的平台。
在成功舉辦四屆「IB理念和國際中文教學高級研討坊」之後,我們邀請大中華地區的IB專家和主講嘉賓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研心得,並集結成書,希望讓更多的IB中文教育者和有志從事這一事業的讀者因而受惠。
國際文憑課程(IB)是順應教育全球化的產物,目前已發展出一套較為獨特且完備的課程架構,並被全球教育界認可。誠如專書中一些作者所言,IB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為傳統的中國語言和文學的教學帶來了全新挑戰,也帶來了不同的視角。圍繞IB課程的理論探討和針對教學實踐的研究,對中文課程的發展、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內容的編排以及教學策略、教學方法、考核評估、師資培訓等方方面面都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專書的各位作者在IB中文的教學和研究領域術業有專攻。全書共收錄十五篇論文,分為課程與教材、語言A、語言B、教師認知研究四個面向。
有關語言A的研究,主要圍繞新大綱公佈後學習內容、教學及評估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因其面向中文母語者,可為傳統中文教學研究提供參照。
有關語言B的研究,包括結合 IB 課程特色討論語言作為思維的工具、IB教學理念對海外華文教學的影響以及評估考核的研究,這些內容均為面向非母語者的國際中文教學提供了新的理論和視角。
課程與教材研究,詳細介紹了雙語國際學校借鑒IB課程等經驗編制校本課標的方法與過程,並探討了新課標的發展變化及其理論依據,為同類學校和研究者提供了參考經驗。教師認知研究,研究的對象包括準教師和教師,研究他們對不同教學方法和教學成效的認知,能協助教師提升教學效果和專業發展,也為師資培訓提供了參考依據。
有關教材的研究,由IB課程只有大綱沒有指定教材的特色而展開,貫穿了對IB理念、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的討論。
教育反思部分是對 IB 課程的整體性反思,如何在語言教學中培養高階思維和表達能力,又如何通過文學教學突破第一和第二語言教學的框限,如何營造語言語文學科的良好「學習生態」,同時幫助國際教育者樹立正確的「文學觀和文化觀」,這些思考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跳出每日教學細節,在更高更廣闊的層面思考IB中文教學的機會。
本書內容緊隨IB中文教學的最新發展和要求,可作為IB中文教育者、研究者、師資培訓者的參考書。專書出版正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幸得各位作者迎難而上,完成文稿,在編寫過程中又得到諸位學術顧問和評審專家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致謝。期盼本書能成為繼「IB理念和國際中文教學高級研討坊」之後搭建一個更寬廣且影響深遠的平台,凝聚更多IB中文教學的同好,共同致力於IB中文教學的研究及發展。教大中國語言學系也將藉著IB中文師資培養和教學研究的良機,總結並分享香港、粵港澳大灣區、中國內地,以至全球的IB中文教育的經驗,為擴展中文教育在國際教育中的影響力,為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承及與世界多元文化的溝通理解,擔當重要角色、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