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現存中國和世界軍事理論史上最早形成戰略體系的一部兵學專著,共分十三篇。
導讀者王守常教授認為《孫子兵法》一書共13篇,只有6000字,而關於道、境界、道德這一類的辭彙,儘管字數很少,但卻體現了《孫子兵法》的精髓和核心思想。閱讀《孫子兵法》時,要理解兩個概念:「道」和「器」。這兩個概念出現在《易經》當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即說有形的上面就是「道」。那麼「形而下者謂之器」的「器」就是指具體的東西。也可以用「術」來直陳,「術」就是理性認知的具體運用方法。「道」與「器」、「術」之間的關係是「道在器中,器不離道」,這是中國哲學的根本思考方式。在中國文化中一直認為「道」是「本」,「術」是「末」;「道」是「體」,「術」是「用」。另外,孫子倡導「全勝」、「智勝」是因為他看到了戰爭的殘酷性,因而提出了「慎戰」的思想,並提出從五個方面去考察戰爭問題:「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孫子兵法》幾千年流傳下來,成為中國兵學的經典,就是因為《孫子兵法》並非只講具體的戰術或謀略,而是對戰爭本質的深刻反思,凝集了中國兵學思想的精萃。
作者簡介:
導讀者:
王守常
現任北京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文化書院院長、東方文化叢書中國文化編主編、中國國際教育交流協會常務理事。著有《心書》校點、《十力語要》校點、《熊十力著述行年略考》、《新唯識論》等。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哲學史、中國佛教、中國近現代哲學。
2.0繪圖
蔡志忠
1948年2月2日生。1963年起開始畫連環漫畫,1971年任光啟社電視美術指導。1981年拍攝卡通作品《七彩老夫子》。1983年四格漫畫作品開始在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報章長期連載。1985年獲選為全台灣十大傑出青年。1986年《莊子說》出版,蟬聯暢銷排行榜榜首達十個月。1987年出版《老子說》等經典漫畫,還有《西遊記38變》等四格漫畫,譯本更包括德、日、俄、法至今已達二十餘種語言。1998年開始閉關鑽研物理和數學,並研究出從沒被物理學家發現的時間方程式。著作:《大醉俠》、《肥龍過江》、《自然的簫聲──莊子說》、《智者的低語──老子說》、《御風而行的哲思──列子說》、《仁者的叮嚀──孔子說》、《尊者的棒喝──襌說》、《曹溪的佛唱──六祖壇經》、《博大的學問──大學》、《六朝的清談──世說新語》、《兵學的先知─孫子說》、《大學》、《中庸》、《論語》、《史記》、《菜根譚》等等。
章節試閱
《孫子兵法》一書共13篇,只有6000字,而關於道、境界、道德這一類的辭彙,儘管字數很少,但是它卻體現了《孫子兵法》的精髓和核心思想。在講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只就《孫子兵法》來講不行,應該有比較和對照。這樣我以德國的17-18世紀非常著名的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寫的《戰爭論》與《孫子兵法》對照比較。《戰爭論》一書,共124章,是西方軍事著作當中的經典文獻。我們看到《戰爭論》的第一觀點是「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沒有固定模式,每一次戰爭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各不相同。但從戰爭與政治的關係看,政治是戰爭的母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把戰爭看成獨立的東西,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為政治服務的。戰爭爆發之後,並未脫離政治,仍是政治交往的繼續,是政治交往通過另一種手段的實現,是打仗的政治。當政治不能解決時就需要用戰爭來解決。這個觀點大概成為我們解讀戰爭現象時一個很重要的依據。
因此,可以說這個觀點是對戰爭本質性的一個精確的描述。那麼,我們看看《孫子兵法》裏面有沒有這樣的思想呢?《孫子兵法》開始就講:「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個「兵」就是講的戰爭,戰爭是國家最重大的事情,因為它關乎百姓生死,國家存亡的問題,因此每一個統治者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觀察、分析、研究。我想這話和《戰爭論》裏面的話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說2500年前的孫子已經認識到了戰爭不是獨立的現象,而是國家最重大的事情。所以孫子說,對戰爭的問題一定要慎重地對待,這就是「慎戰」的思想。孫子說「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孫子告誡統治者對待戰爭要慎之又慎,因為「死者不可以複生,亡國不可以複存」。
孫子更加強調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慘痛的危害以及大量財產的浪費。那麼,如何考察戰爭問題呢?孫子提出從五個方面去認識:「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所謂「道」,是指「令民同意」既是指君主要關心民眾,符合民眾意願,達到目標一致,如此可以同生共死。「天」指晝夜、寒暑、四季。「地」指地勢高低,路程遠近,地勢險要,戰場的廣闊狹窄。「將」指軍事指揮者足智多謀,賞罰有信,關愛部下,勇敢果斷,軍紀嚴明。「法」指組織結構,人員編制,管理制度物資調配。孫子特別把「道」放在首位來考察,這也是荀子在《議兵篇》指出的「善附民也」之意。我們可以認為二千五百年前的孫子已經對戰爭問題作出了深刻的反思。
《戰爭論》的第二觀點是「戰爭的根本目的是徹底消滅敵人」。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因此戰爭的政治目的即是消滅敵人,而消滅敵人必然要通過武力決戰,通過戰爭才能達到。戰爭是一種比其他一切手段更為優越、更為有效的手段。而孫子並不以為戰爭是解決問題第一選擇。孫子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在孫子看來:最佳的軍事行動是用謀略挫敗敵方的戰爭行為,其次就是用建立同盟,以外交手段戰勝敵人,再次是用武力擊敗敵軍,最下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為之,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所謂「伐謀」,就是「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這些謀略是對以往戰爭中的經驗事件的高度概括與總結。
孫子把「攻城」視為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在孫子看來士兵像螞蟻一樣盤梯攻城,死傷三分之一,還不能成功,是重大災難。孫子在用兵之法上主張使敵人舉國降服是上策,用武力擊破敵國就次一等;使敵人全軍降服是上策,擊敗敵軍就次一等; 使敵人全旅降服是上策,擊破敵旅就次一等;使敵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擊破敵卒就次一等。即「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由此,孫子提出「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百戰百勝,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用交戰的方式就能降服全體敵人,這才是最高明的。
《孫子兵法》一書共13篇,只有6000字,而關於道、境界、道德這一類的辭彙,儘管字數很少,但是它卻體現了《孫子兵法》的精髓和核心思想。在講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只就《孫子兵法》來講不行,應該有比較和對照。這樣我以德國的17-18世紀非常著名的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寫的《戰爭論》與《孫子兵法》對照比較。《戰爭論》一書,共124章,是西方軍事著作當中的經典文獻。我們看到《戰爭論》的第一觀點是「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沒有固定模式,每一次戰爭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各不相同。但從戰爭與政治的關係看,政治是戰爭的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