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兒童的管理與心靈的塑造如何兼顧?
教育應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還是道德信念之上?
赫爾巴特為你重新定義「教育」的核心意義!
兒童的管理與心靈的塑造如何兼顧?
教育應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還是道德信念之上?
赫爾巴特為你重新定義「教育」的核心意義!
【現代教育學的奠基者──赫爾巴特】
赫爾巴特,西元1776年生於歐登堡,其父為政府高官,其母是醫生的女兒。當赫爾巴特西元1841年在哥廷根去世時,他留下的著作不僅證明了他是一位系統性的哲學家,同時也是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理論家,其思想後來影響了心理學和教育科學的發展。在教育學方面,人們把19世紀後期的所謂的赫爾巴特主義歸功於他,赫爾巴特主義的教科書影響了德國乃至世界的教師的專業化。
▎四段教學法與心理學相結合
赫爾巴特最具代表性的貢獻之一,是其著名的「四段教學法」:明瞭、聯想、系統、方法,這套理論至今仍影響深遠。在本書中,讀者可以看到這一教學法與赫爾巴特對教育心理學的整合實踐。他認為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心靈的塑造與人格的培養。因此,教育者不應僅滿足於表面的秩序與紀律,而應致力於學生思想與意志的引導,使其成為有德、有識、有行的人。
▎在紀律與啟發之間
本書特別強調赫爾巴特對「兒童管理」的獨到見解。他區分了「管理」與「教育」的不同功能與目的,指出管理是維持秩序與生活常規的必要手段,但不能代替真正的教育。赫爾巴特主張教師應以「權威與愛」為根本,透過建立穩定的信任關係,引導學生自我約束、自主發展。他批判單純以懲罰與威脅為主的管教方式,認為那將壓抑兒童心靈的自然成長,甚至造成反效果。
▎多元興趣發展與道德教育
在赫爾巴特的教育觀中,「興趣」與「道德」是培養完整人格的兩大支柱。本書闡述他如何將學生的多方面興趣發展與道德性格養成結合,強調教育的目的不應只是知識技能的累積,更在於促進學生對於生活、社會、人類的廣泛理解與關懷。赫爾巴特指出,真正的教育應能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使其自我成長,並在未來成為能自我決策、有責任感的社會公民。
➔經典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
雖然赫爾巴特的著作誕生於十九世紀,但本書所呈現的思想對今日教育現場仍具高度啟發性。從教學設計、課程規劃到教師與學生關係的本質反思,本書不僅適合教育工作者參考,更是教育學、心理學、哲學等領域讀者理解教育根本問題的重要文獻。
本書特色
本書精選「現代教育學之父」赫爾巴特的代表性教育論述,闡述其關於科學教育、實踐教育的理論精髓。赫爾巴特以心理學為教育學的基礎,首創四段教學法,強調教育應兼顧學生的道德發展、心智啟迪與個性養成。本書內容涵蓋兒童管理、教學步驟、教育目的等核心議題,幫助讀者深入理解赫爾巴特的教育理念及其對後世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