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這本國文教材獲得教育部105年度全校型中文閱讀書寫課程革新推動計畫經費補助,由文藻外語大學應用華語文系四位教師編纂而成。
本書目標有二:一是使學生深度閱讀本書編選的十二篇現代散文。讓他們藉此審視自我生命的特質,進而體會人本價值的意義。二是提升學生的書寫能力。讓大一學生經由本書的寫作引導與練習,深化其高中時代的書寫能力。
選文上,係基於文藻外語大學培育學生國際觀之需求及「敬天愛人」之校訓精神,環繞於「認識自我」、「愛」與「生活」三大主題。其內容旨在闡釋青春期的生命發展與世界公民素養得以融合的倫理原則。全書一共四大單元。前三個單元依序展現前述三大主題,第四單元從大學教育的目的回歸「認識自我」之議題,呈現物我一體的生命關懷面向。
細言之,本書第一單元「我的來時路─自我生命書寫」,以個人生命歷史的歡欣憂悲,讓學生了解其生命特質,找到啟動生命意義的鑰匙。第二單元「悅親戚之情話─給家人的情書」,內容介紹華人社會對親人之愛的展示方式與倫理特性,讓學生透過與家人對話的機會,重新接上血脈相連的情感臍帶。第三單元「生活停看聽─生活議壇」,導引學生從各種角度觀察環境與社會的共生方式,進而以全球化的視野,思惟社會生活的價值。第四單元「認識自我─大學生身影」,藉由三位事業有成的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淡江大學校友的求學回顧,使學生探索大學教育與實現自我、通德類情的連接點。
每個單元均有寫作引導與活動,包括敘事文(第一單元)、書信寫作(第二單元)、議論文(第三單元)、日記寫作(第四單元)。希望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對散文寫作有不同於高中時期的體驗。
再次感謝教育部對本教材的經費補助,讓本系同仁能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逐漸運用於書寫活動之際,藉由本書主題式的文本安排與教學活動,重新凝聚本系教師對中文閱讀與書寫課程的使命感。也因為教育部的這項計畫支持小班式教學,改善了多年來大一國文課程的一些問題。至於教育部計畫辦公室舉辦的多場研習活動,讓文藻計畫團隊在課程設計與教學活動上,吸收了許多與時俱進的觀念,在此一併感謝。
陸冠州
謹識於文藻外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