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檢驗
在自動控制系統內,最重要的是在各輸出端口收集信號來偵測系統狀態,如系統有狀況立刻會輸出一信號連結到某一輸入端,而藉由調整輸入來調整輸出。人,也應該跟著感測輸出點的「感覺」走,以期能及早發現病變,而縮減療程。那麼有哪些「徵兆輸出」該注意的呢?
(1)喉:喉痛應該注意咳嗽。白天咳為熱咳,通常為感冒引起,另有肺、支氣管炎、胸腹炎、腫瘤、刺激等原因,感冒時也會流鼻水、發燒;夜咳為冷咳,注意滋補身體。有時胃病,也會因酸氣刺激喉部而引起咳嗽。
(2)發燒:為白血球激增現象,服塞退燒劑後迅速就醫,以查明病情;絕不可稍延時刻,以免腦部細胞受損,變為植物人。
(3)口氣:現代科學已可以將人體吐出之口氣收集後分析一個人之健康狀態。一個健康人口氣應為清新,無「火」熱感,無臭味。火氣大,乃肝不佳;口臭,為牙病、肝病或消化系統毛病。
(4)糞便:呈米黃色,不應呈黑、青色或帶血絲,否則為消化或排泄系統病變。
(5)小便:應呈黃色且清澈散開,若黏稠呈血色或咖啡色或有痛感或帶血絲,則為腎臟系統病變。如呈茶色,則可能為黃膽症。
(6)眼晴:眼白呈青或黃色時,代表肝膽病變。眼帶血絲則為肝火大。
(7)皮膚:若呈深黃,亦為肝膽病變,在皮膚病初發前,患處會有癢痛感。
(8)鼻氣:呼吸時鼻氣通暢若息,若呈「喘」相,乃呼吸系統病變。
(9)人氣:練功者身上會出現體香,患癌症者身上會散發特殊味道。白帶或化膿時則出現惡臭。
(10)狐臭:由腋下發出之酸臭味,可改採素食習慣,以降低血液酸度來降低味道或根除,如仍無法斷根,可用手術切除之。
(11)腳臭:染患香港腳時可聞之,可保腳部乾燥、擦藥或浸入黑醋溶液或抹鹽巴以殺菌。
(12)咳血:可能為肺結核、肺癌或支氣管炎。或只單純為因咳嗽所引發之微血管破裂。
(13)嘔酸:為胃病變或單純的吃食酸甜食物所引起之胃酸分泌過多,如在食用鹼性食物中和後仍未改善,則為胃病變。
(14)指趾基部兩側痛感:人體十二經絡的源(終)點穴道位於手(足)指(趾)基部兩側,揉按它如出現痠麻、刺痛感者代表有該經絡的相關病變。詳見︽不藥自癒︾一書。
當疾病臨身時,務請由各感官之不適感依循以上症狀判斷後,依照本書所述各法加以療養,以期能健康快樂,安享天年。
神奇的經穴養生
(1)生死之穴
位於鼻下唇上身體的中心線上,人體有一個凹下之槽,此處即為人中穴,因其具特殊療效與功能,但若施以重力刺擊,亦會致人於死,故道家稱之為「生死穴」,掌握其奧祕,當可瞬間解除病患痛楚,甚至挽救生命,此特殊穴點可視為上蒼送給人類的傑作,就像電腦上有一個「CR」(復始)按鍵般,人體上的人中穴所做的也類似電腦所作的緊急「中斷處理」模式,執行「復始」的功能。總而言之,若一個人身體上有任何的不正常氣血脈動:包括痙攣(俗稱抽筋),心律不整(心跳速率太快),羊癲癇、馬上風、暈車(船、機)目眩、昏沉、緊張、或因貧血而暫時失去意識時,請立即壓按人中穴(力道大小因人而定),約一至三分鐘內,人體即可恢復正常知覺,昏眩感,或抽筋等毛病,所帶來的痛苦也可瞬間獲得解除。而且壓按人中也可產生止血功能。所以它是人體「氣血」的復原鍵。
近代有人做了以下實驗:將兩手置放於鹽水之電解液中,測量兩手之電位差約在五毫伏左右。人體內的間隙相當多,除了靠經絡傳送氣血外,也靠此種生物位移電流傳遞能量及信號,當生物電流流過人體,在其垂直橫切面會誘導出一磁場;而且當電流流過曲狀物時(例如腸子),由於電感(線圈)效應,在此兩端會誘導出電壓,其圈內並有磁場產生,也就是說,人體內充滿了氣,它是由生物電流所形成的電流場、磁場,並隨時受人體的訊息(包括基因碼、思想波)所調變,這就是在圖三中所繪出的人體能場分布圖。而在這些能場線彼此相互交叉點上,形成了漏斗狀的場能漩渦,本迪脫博士將之命為「查克拉」(Chakala),而七個主要的「查克拉」正巧沿著脊椎中心線分布(此與任督二脈理論相合),它乃是分布於百會穴頂、腦部、咽喉、心臟、太陽叢、恥骨、基部,能線在此反覆交叉,形成人體能量中心;而一些交叉數較少之「查克拉」恰與中醫學的「穴位」相對應。也就是說:穴位是人體能線交叉的「節點」(node),也是「電氣阻抗」較低之點,又於交會處形成漩渦凹陷,人體凹點即是穴道點。
在人體內之五臟:心、肝、脾、肺、腎,包括心包(心臟節律點的跳動體系),
其功能為儲、運,其主內涵不變,為被動性,屬陰;而六腑為胃、大腸、小腸、膽、膀胱、三焦,主為消化、吸收、排泄、傳運等功能,具主動性,屬陽;當人飲食後,經胃吸收,精氣蒸發上升至肺,由肺始,經十二正經,營養五臟六腑及肢骸。十二經脈,「內屬於腑臟,外終於支節」。陰經屬臟絡腑、陽經屬腑絡臟,行經手、足,各有陰(都分佈在內側)、陽(都分佈在外側)三經,計十二經,合稱十二正經,它們分別是手太陽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及足陽明胃經、足大腸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其重要性恰如「靈樞經」所謂:「所以決生死、去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其循行圖見拙著︽不吃藥的方法︾。
經脈乃血氣營運之道,有血流動必生「氣場」,但氣場可互相感應生成,所以有氣所在之處,並不一定要為血液流通之路,故稱其為血氣營運之通道,其縱向者稱經脈,橫向者稱絡,只有在人活著,氣血運行時,它才存在著,當人死被解剖後,當然無法觀其路線,所以明朝之李時珍才在「奇經八脈考」中說:「內景隧道、唯返觀者能照察之」。內景,指的是臟腑:隧道,指的是經絡;唯有明心靜性(禪定)時方可觀察到。
睡眠的過程與功效
人們常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最近的科學研究顯示:睡眠,是為了使人可以活得更美、更健康、更長壽及更有智慧。睡眠,有其特殊的生理機制及功效;睡眠,絕對有其必要性;睡眠,絕對不是一個懶人的藉口。
怎麼說睡眠可以使人活得更美呢?由於在睡眠(夜間)時會分泌一種名為黑色素細胞抑制素的荷爾蒙,如果一個人一夜未睡,其皮膚層內的黑色素細胞未受此種荷爾蒙的抑制調節,則皮膚立刻會顯得黯淡無光、眼圈黑化、醜態畢露。當一個人通宵玩樂,一夜未眠,而於次日如倦鳥歸巢般返家時,你絕對可以從他手上、臉上皮膚的黑化無光澤情形,判斷出其徹夜未睡。所以,唯有透過夜間睡眠,才能擁有光亮傲人的肌膚,才有美感。而一個長期夜生活的女人,常需要靠化妝品以修補日益黑化的肌膚,此即夜間玩樂者通常需支付較昂貴的費用是合理的,因為,相對的,陪他們玩樂應酬的女郎(或男人)賠上的是她(他)們的青春。
此外,根據科學研究,睡眠的過程為緩波期(又稱無快速眼動期)後接上睡夢期(又稱快速眼動期,由於在這階段,都伴隨有眼珠快速移動現象,而且如果當人在此眼珠子快速移動之睡夢期被喚醒的話,往往他們都處於夢中,故又稱睡夢期。)
當人入睡時,先是進入緩波期的淺睡狀態,此時稍微一點聲音、光波之刺激,人就會覺醒。約一個小時後即進入緩波期之熟睡期,此時很不易被吵醒,然後就進人眼珠迅速移動之睡夢期,此種「淺睡、熟睡、睡夢」之過程稱為一週,一般約一個半小時左右,重覆四至五週後,人就會醒來。熟睡與睡夢期間的長短,會隨著年紀的逐漸增長及心理壓力的增加(包括憂鬱、緊張、興奮、生氣等壓力)而縮短,所以老人一般睡的短,因其「老來無夢」,而且不再長大。而且人也唯有在鬆、靜、自然下,才會擁有一個美好的睡眠。
為什麼夜間睡眠為人體健康的必要條件呢?由研究顯示,緩波期內人體做的是準備工作,也是一種靜態工作,由於前一天內細胞或激素(荷爾蒙)有所耗損,所以在這段期間做的是修補前一天所失去的精元,在熟睡階段,人體會大量的分泌生長荷爾蒙,以製造蛋白質分子(細胞之主要成分)及遺傳基因(去氧核醣核酸,又稱DNA),以供修補組織,促進發育並提供隔日所需的能源,此外,也會分泌乳腺荷爾蒙以催化母體分泌乳汁,並供合成某些物質之用。
還有一種相當重要的荷爾蒙,稱作「腎上腺皮質素」,可以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以提供人體第二天所需之活動力,但其分泌要件乃在「夜間」睡眠之緩波期內方能為之,此即夜生活的人較易老化之主因。因為如果一個人長期睡眠不良,那麼必導致生長激素缺乏,新陳代謝失調,又有何健康可言?
但是,睡眠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即是記憶與學習。由於在白天裡(或非睡眠時段)累積相當多的經驗、知識、技術……等,人體必須加以消化、篩選、記憶、學習,甚至去蕪存菁後加以創新,這些工作都是在人體接收到緩波期之代表「準備工作完成」之脈動指令後開始進行的,也就是說在「睡夢期」進行的,此時人體做的是:先將白天所經歷過的所有歷程重新播放一遍,然後再將其中以前未曾經歷過的「新」的經歷篩選出來,透過一種更快速播放的流程,將此種新的經驗反覆播放,再藉由此種「反覆播放」的流程,在腦部記憶區規畫出新的網路,由此,人們得到了對白天事件的記憶,並經由此種「學習」,獲得了智慧,有時將白天所遇見的難題,透過此種歷程後,在此段時期,人體會激發潛能,找出問題的對策,所以有些科學家在睡眠時找出了數學難題的解答,或「夢」見了新的方程式的出現。
英國劍橋大學之調查報告指出,百分之七十的科學家是從睡夢中得到啟示。日內瓦大學有次對數學家之調查分析也指出:六十九位數學家中有五十一人是在睡眠中解決難題。而且一些瑣碎的,不快樂的白天經驗也被壓縮、刪減後存入記憶區的深處,以防人體記憶容量飽和,不堪負荷,並達到保護自己之功。
所以,學生若想要有優異成續,一定是「睡的好,睡的飽」,研究人員想要接收新知,甚至創造發明,也要「睡的好,睡的飽」,推而廣之,每個人,唯有睡的好、睡的飽,才能發育快速,生長良好,肌膚美麗,身體健康,更有智慧而且更不易老化,也就是說更能長命百歲了。故石天基在其︽養生論︾中說:﹁服藥千朝不如獨睡一宵。」
睡眠的姿勢
睡眠時的姿勢以採右側臥為佳。
古人曾謂:「坐如鐘臥如弓。」採側臥時,心臟不似伏臥般會被壓迫,導致呼吸不暢而做惡夢,若我們採仰臥雖可避免心肺受壓,但若將雙手置於心胸,會壓住心臟,形成夢魘(故若採仰臥,必須將雙手平置身體兩旁),且仰臥時舌根易往後墬縮因而打鼾(易患此症者宜選用較高枕頭墊高頭部),且由於胃與十二指腸的連結開口處是在身體右側,如採右側臥,睡時胃內消化物較易進入十二指腸(身體重心移向右側),使胃可以多些休養期,故較左側臥睡為佳。而且採左側臥時,會使重心左移,心尖向左移結果,臨近突出之胸壁,也會使心臟受到壓迫,同樣亦作惡夢。綜合上述,睡姿以右側睡臥為最佳。
採用右側臥時將兩腳伸直,雙手可仿「臥佛」之「吉祥臥」睡姿,將左手平放,右手托右腮,不論何種睡姿,以「穩當舒服」為原則,例如當你覺得弓膝較舒服時,亦大可不必伸直兩腳。
談夢當然,迄今為止,睡眠的奧祕還並未全部為人所發現,就拿睡眠中的「夢」來講,人們也莫衷一是。也許夢是白天潛意識的浮現,如人們常在夢中夢見久不見親愛的人,又如雖然某個人在白天的一些思想、行為不被允許實踐,亦即被壓抑住,但是在所謂的潛意識裡卻會潛藏著它,也就很有可能在睡眠中被其反覆的重播:但透過睡眠時的寧靜狀態,人的潛能似乎更容易被發掘,常因此透過夢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有些卻是殘留影像(包括前世今生的記憶)的重播。
﹁高於我們層級的人,如神明或未來的人,也可能在人類睡眠時給特殊人們輸入某種影像或思維,以引導自己或周遭的人們往歷史該運行的軌跡前進,甚至邪靈也可以透過夢境,藉著波束場傳遞訊息與﹁指示﹂。
所以要想有一個美好的睡眠,必要條件為行善積德,遠離邪惡,做到「半夜敲門心不驚」,也就是反璞歸真,順應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