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的哲學作品往往以對話錄的方式呈現,因此本書作者認為,對話錄的體裁對柏拉圖哲學的表達來說至關重要。本書通過對柏拉圖對話的形式結構、人物塑造、語言和意象的分析,對對話的文學解釋做出貢獻。這些相互關聯的文章中所考慮的對話包括《高爾吉亞》、《會飲篇》、《理想國》和《斐德若》等。本書特別關注柏拉圖的傑出導師蘇格拉底的個性,以及他與對話中其他人物的互動。本書包括對一些特殊問題的討論,如我們對蘇格拉底的了解來源、對話形式的起源、柏拉圖對神話的使用、他對文字的懷疑等。
[英] 理查德·盧瑟福(R. B. Rutherford),牛津大學古典學系教授,主要從事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尤其是前五世紀至前四世紀的文學、歷史和哲學研究。除本書外的其它代表作有:《馬可·奧勒留研究》《古典文學簡史》《希臘悲劇風格:形式、語言和闡釋》《荷馬:卷十八》《荷馬:卷19和20,附導言和評註》等。此外,他在各種期刊和選集中發表過關於荷馬、修昔底德、維吉爾、賀拉斯、塔西佗等的重要論文多篇。
孔許友,福建莆田人,四川大學文藝學博士,北京語言大學博士后,現為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與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文藝理論研究室主任,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四川省文藝理論研究會會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西早期文化與文論、文藝批評等,代表性譯作有:《方圓說:中的開端》《論月面》等,專著有《先秦書寫體制研究》等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