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琳賽.菲茨哈里斯

的圖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李斯特醫生的生死舞台:從恐怖醫學院到外科手術新紀元,消毒之父約瑟夫.李斯特的信念與革命。

內容簡介

 讓科學之光照亮無知的黑暗

  本書以1846年英國首場使用麻醉藥的手術開始,展開了當時還只是個醫學生的外科手術消毒技術之父——約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不凡的一生。琳賽.菲茨哈里斯化身為但丁,帶領我們穿越十九世紀駭人的外科世界,以細緻的筆觸描繪李斯特這位醫療史上其中一位最高瞻遠矚的人物,如何竭力把維多利亞時代的屠夫扭轉成專業的外科醫生,開啟人類存活史上最安全無虞的現代世界。

  外科手術在十九世紀前僅被視為一門屠宰技術,血腥、粗暴得令人震撼,醫生在麻藥還沒發明的年代,是以動作快和蠻力而獲取名聲。那也是一個只是斷腿也會導致截肢的年代,醫生施行手術時穿著血跡斑駁的衣服、手也不洗,接連在不同病人身上使用同一套未經清洗的器械,因此有一半病人無法活著走出手術室,術後的死亡率更是今天的十倍。即使是醫生本身,亦很容易於解剖屍體時不慎割傷自己而受感染死亡——踏進醫院無異於走進死亡的通道。當時醫學界的觀念認為傳染病是透過氣體傳播,他們還不知道髒污的環境會讓人類傷口受到細菌感染。李斯特察覺到這點,於是在科學世界所知微乎其微的領域中無畏探索,到底是什麼一次又一次奪走病人的性命。他發表大膽前衛的言論,聲稱細菌即是真正的兇手,一步步揭開傳染病的謎底。

  李斯特最不朽的成就,在於成功地讓消毒學說遍地開花。儘管一開始遭到滿腹懷疑的同業阻撓與誣告,但他積極教導年輕的醫學生,建立起一系列消毒的醫療守則。李斯特的門徒帶著他的概念、方法,以及那無可動搖的信念,堅信只要正確、一絲不苟地實施這得來不易的技術,因手術而拯救的生命,將會大幅超出因手術意外而流失的生命——由此畫下了醫學與科學結合的新紀元,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

  從此以後,知識之於愚昧的優勢、勤勉勝過疏忽的態度,定義了外科的未來。

  內容重點
  * 帶讀者一睹十九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代醫院的骯髒實況,駭人程度超出現代讀者的想像!
  * 被傳統醫學視為異端的新觀念,如何把外科手術從一門殺人技藝變成拯救人命的科學?
  * 這也是刻畫一個繼承前人努力、憑著個人堅強信念尋求真相、將病患福祉放在首位的仁醫,其溫暖人心的傳記故事。

得獎紀錄

  2018筆會/E•O•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PEN/E.O. Wilson Prize for Literary Science Writing)
  2018入圍威爾康好書獎(Wellcome Book Prize)
  2018 入圍沃爾夫森歷史獎(Wolfson Prize)
  2017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年度最佳好書獎
  2017《出版人週刊》秋季十大科學書籍
  2017《衛報》最佳歷史書籍獎
  2017《觀察家報》年度好書
  2017《每日郵報》年度好書
  Amazon讀者評分4.5星

媒體讚譽

  (菲茨哈里斯)描繪了撼動人心的故事,關於一位堅守信念、幽默、最重要的是,博愛的男子⋯⋯《李斯特醫生的生死舞台》全書讀來津津有味。 ——《衛報》

  妙不可言⋯⋯(菲茨哈里斯)以與李斯特帶給他病人、同事及學生的同等驚奇與惻隱之心,注入她對於(消毒)革命周全而細微的觀察⋯⋯記錄下匠心獨具的一段生命與時期。 ——《出版人週刊》

  菲茨哈里斯知道如何讓讀者在醫學歷史美妙與驚人的細節中身歷其境⋯⋯熟練捕捉「科學與醫學集成的新紀元時刻」的同時,作者也點出了重要的提醒,即,儘管多數人將科學視為進步的關鍵,但只有人們願意開放心胸擁抱改變時,科學才能夠發揮作用。 ——《柯克斯書評》

  《李斯特醫生的生死舞台》是本令人敬畏的成就——生動描繪的動人故事,這位真實英雄在恐怖維多利亞時代所抵抗的年歲與劇變,媲美威爾基.柯林斯所寫過最恐怖的時刻。 ——約翰.J.羅斯《華爾街日報》

  《李斯特醫生的生死舞台》是最發自內心又鮮活生動的醫學史故事。它會讓你永遠感恩拯救我們免於手術無消毒時代的恐怖的男子約瑟夫.李斯特;還有琳賽.菲茨哈里斯,給十九世紀醫院的死寂景象、聲音、氣味的恐怖賦予生命的女子。 ——凱特琳.道堤《煙霧迷漫你的眼》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Lindsey Fitzharris(琳賽.菲茨哈里斯)


  醫療歷史學家。牛津大學科學醫藥與科技歷史博士。她的人氣網站「外科醫生的學徒」(The Chirurgeon’s Apprentice)多達150萬的點擊率,7萬個訂閱者。她也在YouTube上主持一個很受歡迎的節目Under the Knife,以幽默的角度帶領觀眾認識醫學歷史。她為多份報章雜誌撰寫專欄,包括:The Guardian、The Lancet、New Scientist、Penthouse和The Huffington Post等;亦曾受邀上以下媒體的節目:PBS、Channel 4 UK、BBC、National Geographic。

譯者簡介

蘇文君


  文藻外語學院畢業,曾就讀師大翻譯研究所會議口譯組,現從事口筆譯工作。興趣是無時無刻與人打招呼⋯⋯「Hi 讀者們」。

  熱愛電影,iTunes選了shuffle模式還是會一直跳歌。譯有《動物也瘋狂:動物精神創傷與復元的故事》、《疼痛是一道我穿越了的牆: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自傳》等。
 
 

目錄

前言:悲痛的年代

1. 顯微鏡片下的世界
2. 死亡之屋
3. 大型手術處女秀
4. 理想與躊躇
5. 外科界的拿破崙
6. 約瑟夫、賽姆小姐與鋒銳的手術刀
7. 像親王一般地對待病患
8. 石炭酸的神奇特性
9. 捲進懷疑論者的風暴
10. 與志同道合者一同抗戰
11. 女王的膿腫
後記:當黑幕掀起,遍地開花。
 
誌謝
註解
 

前言

悲痛的年代


  一八四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午後,倫敦大學醫院(London’s University College Hospital)的梯形手術室湧入上百名觀眾,城裡最知名的外科醫生正準備在眾人面前施行大腿中段截肢手術。湧入的人潮絲毫不知,他們即將見證醫學史上的一大轉捩點。

  教室擠滿了醫學院學生與好奇的觀眾,其中多數人身上就這麼挾帶著維多利亞時代倫敦的污垢與煤塵踏入。外科醫師約翰.弗林特.紹斯(John Flint South)說,當時手術室裡擠得水泄不通,一點也不輸人們爭搶劇場廊道包廂和正廳後排座位的樣子。他們就像魚籃裡的鯡魚擠在一起,坐在後排的人視線一旦被擋住就會大喊:「前面的頭、頭。」有些時候,若沒部分清空過度擁擠的手術室,外科醫師根本無法開始手術。儘管當時是十二月,教室通風仍糟到近乎令人不適。擠成一團的觀眾讓這空間熱到令人煩躁。

  觀眾由各方人馬構成,有些人甚至根本不是醫學專業,也不是醫科學生。 手術室前兩排坐了滿滿的「醫院助手」(hospital dressers),這一詞彙是用來泛指陪在外科醫生身邊的人,他們負責替外科醫生傳遞包裹傷口所需的材料。助手的身後則是學生,他們在後排座位不斷彼此推擠並喃喃低語,除此之外,受邀的貴賓和一般大眾也是如此。

  醫學上的窺淫癖並不稀奇。它緣起於文藝復興時期,在燈光昏暗的梯形教室裡,遭處決罪犯的屍身在眾目睽睽下被用作解剖演示,作為其所犯下罪行的附加懲罰。買票的觀眾看著解剖學家劃開正在腐爛的屍體肚子,湧出的不只是人血,還有惡臭的膿液。這般駭人的展演,有時會有輕快卻違和的笛聲旋律伴隨。當時的公開解剖就像劇場表演一樣,是一種與鬥雞或鬥熊熱門度不相上下的娛樂形式。不過,並非所有人都看得下去。法國哲學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曾提到這樣的經驗:「解剖劇場的景象真是駭人!發臭的屍體、化膿的青灰肉塊、血液、令人作嘔的內臟、恐怖的骨骸、瘟疫般的水氣!相信我,這絕不會是[我]尋求娛樂的地方。」

  倫敦大學醫院的手術室和城裡其他醫院的沒太大差別。裡面有架高的手術台,環繞手術區的半圓形座位,上頭有個讓光線穿透的大天窗。在厚雲遮蔽了陽光的日子,裡面會點燃巨型蠟燭作為照明。手術室中央是一個木製桌檯,上面滿是過去施行手術所洩漏的痕跡。木檯下方撒滿木屑,用來吸附截肢後即刻流出的血液。多數日子,在刀下掙扎發出的呼叫聲會與日常街道能聽見的噪音不協調地混在一起:孩童嘻鬧聲、人們的聊天聲,還有馬車經過的聲音。

  在一八四○年代,外科手術是一門隱藏危險的骯髒生意,應該不計代價能避則避。由於風險殊多,許多外科醫師選擇乾脆不動手術,只將他們的醫療範圍限制在處理皮膚狀況或是淺傷這類外部小病痛。侵入式手術的案例少之又少,這也是眾多觀眾在手術當天湧入手術室的原因之一。舉例來說,一八四○年代的格拉斯哥皇家醫院(Glasgow’s Royal Infirmary)僅展示了一百二十次手術。  當時動手術一定是最後手段,而且只有在生死攸關之際才可能進行。

  醫生湯瑪斯.帕西瓦爾(Thomas Percival)建議外科醫生,在手術與手術間更換他們的手術袍,並且清理手術台與用具,但並非是出於衛生考量,而是為了避免「任何可能激發恐懼的事物」。 聽他建議的人並不多。穿著沾滿血的手術袍、不怎麼洗手或清理手術刀、而且總是帶著一股絕對錯不了的腐肉味的外科醫生。在外科界,這是人們所讚揚的「老牌醫院臭」。

  在外科醫師認為膿汁只是康復過程中的自然現象、而不是可怕的敗血症徵兆的年代,術後感染是造成多數死亡的原因。手術室就是死亡通道。在家動手術都比在醫院安全,在醫院施行手術的死亡率比在家高出三到五倍。遲至一八六三年,弗羅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才宣告:「醫院的確切死亡率,尤其是高度擁擠的大城市中的醫院,同一類疾病在院內與院外治療,前者的死亡率比我們統計的遠遠高出許多。」 然而,在家接受治療卻費用高昂。

  感染與髒亂不只是唯一的問題。手術本身也很痛苦。數個世紀以來,人類都試圖減輕手術的疼痛。雖然自從化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於一七七二年首次合成一氧化氫以後,「笑氣」就被公認為止痛劑,但在手術中使用的情形並不常見,因為使用結果並不穩定。催眠術(Mesmerism)—— 以一七七○年代發明催眠技術的德國醫生弗朗茲.安東.麥斯默(Franz Anton Mesmer)命名——  也未能在十八世紀被主流醫學領域視為止痛方法。麥斯默的擁護者相信,當他們在病人面前揮手,就會對病人施展出某種物理影響。這股影響力量能營造正面的生理變化,幫助病人康復,還可以帶給人超自然的力量。當時多數醫生都無法相信。

  催眠在一八三○年代的英國又短暫流行了一陣子,當時約翰.艾略森(John Elliotson)醫生開始在倫敦大學醫院進行公開展演,他的兩位病人,伊莉莎白與珍.奧基(Elizabeth and Jane O’Key)預告了醫院內其他病人的命運。在艾略森的催眠影響下,她們聲稱看見「死神」(Big Jacky)在另外兩名病人的床上盤旋,後來她們也真的過世了。不過,任何對於艾略森手法的認真關注也都沒持續太久。一八三八年,世界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編輯騙了奧基這對姊妹,讓她們承認這場騙局,揭露艾略森不過是個江湖郎中。

  十二月二十一日午後,當知名外科醫生羅伯特.利斯頓(Robert Liston)宣布要在他的病人身上測試乙醚的功效時,參與倫敦大學醫院手術演示的人們心中仍清楚記得這樁醜聞。「我們今天要來試試洋基佬的把戲,各位紳士們,要讓人失去知覺!」 他一面走向舞台中央一面宣布。他一開口整間手術室頓時安靜。當時使用乙醚就像催眠一樣,人們覺得那是讓人進入意識抑制狀態的一種外來可疑手法。之所以被稱為洋基佬的把戲,是因為最先將乙醚用來做全身麻醉的是美國。乙醚在一二七五年就被發現,但其麻醉效果一直到一五四○年才由德國植物學家暨化學家瓦勒瑞斯.柯達斯(Valerius Cordus)合成出來,他創造出將硫酸加入乙醇的革命性配方。與他同代的帕拉塞爾蘇斯(Paracelsus)把乙醚用在雞身上,他記錄當禽鳥喝下液體時,就會進入延長的睡眠期,醒來後也毫髮無傷。他對這種物質的結論是:「平息各種苦難而不造成任何傷害,還能紓解各種疼痛。」但乙醚用於人類測試卻是數百年後的事。

  一八四二年,這一刻到來了。克勞福德.威廉森.朗(Crawford Williamson Long)是文獻上首位使用乙醚施行全身麻醉的醫生,手術內容是移除病人頸部的腫瘤,進行的地點是在喬治亞州的傑佛森市(Jefferson)。遺憾的是,朗一直到一八四八年才公開他的實驗結果。而在一八四六年九月,波士頓的牙醫威廉.T.G.摩頓(William T. G. Morton),已經因為替病人拔牙時使用乙醚而聲名大噪。無痛拔牙的成功事蹟登上報紙,因而促使一位知名外科醫師找上摩頓,請他協助在麻州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進行病人下顎大腫瘤的移除手術。

  一八四六年十一月十八日,亨利.雅各.畢格羅(Henry Jacob Bigelow)醫生在《波士頓醫學外科期刊》(The Boston Medical and Surgical Journal)中寫下這開創性的一刻:「在外科手術中施予減緩疼痛的方式一直是醫學上的重要議題。因應此議題的有效藥劑終於被開發出來了。」 畢格羅更寫下摩頓在手術開始前,給予病人他所謂「忘川水」(Letheon)的樣子。這是以古典神話中的忘川(Lethe)命名的一種氣體,忘川能讓亡者的靈魂忘卻他們在世的記憶。手術後不久,摩頓就獲得這個氣體成分的專利,但部分成分是祕密,就連外科醫師都不知道。然而,畢格羅卻透露,他能夠從那股令人作嘔的甜味之中聞出乙醚。這個能夠讓人們在手術時失去意識的神奇物質迅速風靡全球,各地外科醫生都想在自己的病人身上測試乙醚的效果。

  回到倫敦,美國醫生法蘭西斯.布特(Francis Boott)收到來自畢格羅的信,上面記載了波士頓發生的重大事件。布特感到非常新奇,於是說服了牙科外科醫師詹姆斯.羅賓森(James Robinson)在他眾多拔牙手術中使用一次乙醚。實驗結果獲得空前成功,因此布特當天就飛奔至倫敦大學醫院告訴羅伯特.利斯頓這個消息。

  儘管心存懷疑,利斯頓卻不想錯過在手術室嘗試新作法的機會。就算沒效,至少也能做出好的舞台效果,就這點來說,他的名聲也是全國皆曉的。於是他同意在下場手術中使用乙醚,時間就安排在兩天後。

  利斯頓那個時期的倫敦是「仕族醫生」掌權的時代,他們對醫學界有著深遠的影響力。這些人有一部分是領導菁英,醫學界金字塔的頂端由他們組成。因此,他們扮演了醫學領域中守門員的角色,只接受他們認為出身良好、具有高道德規範的人。這些仕族本身都是念書型,缺乏實際經驗,治療病人時靠的不是雙手,而是大腦。他們接受的教育是全然古典派。當時醫生沒有實際看診而直接開藥的案例司空見慣。沒錯,有些醫生完全不替病人問診,只透過書信開立醫囑。

  反之,外科醫生則是長久以來都接受學徒制訓練,其價值大大取決於師父的能力。他們做的是腳踏實地,藉由感知與實例學習的工作。許多十九世紀初期的外科醫生都非大學出身,有些甚至連字都不會寫。在他們之下的就是藥劑師,負責調配藥劑。理論上,外科醫生和藥劑師兩者有著明顯的劃分。但實際上,曾任外科醫生學徒的人也可能擔任藥劑師,反之亦然。這於是就形成了一個非正式的第四類別,「外科醫生—藥劑師」,類似現代的家庭醫師。窮人生病最先找的就是外科醫生—藥劑師,尤其是在倫敦以外的窮人。

  遲至一八一五年,醫學圈才出現了一種系統化的教育形式,部分原因是因應歐洲的變化,以及統一國內分散系統的需求越來越大。對外科學生而言,這股改革帶來的變化包括必須出席課堂與巡視醫院病房,至少要六個月才能取得主管單位皇家外科醫學院(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頒發的執照。首都的教學醫院如雨後春筍出現,最先是一八二一年的查令十字(Charing Cross),倫敦大學醫院與國王大學醫院(King’s College Hospital)也分別在一八三四年與一八三九年設立教學醫院。如果想要進一步成為皇家外科醫學院的一員,至少必須花上六年進行專業研究,其中三年必須待在醫院;交出至少六起臨床案例書面記錄;經歷累人的兩日考試,考試中可能需要進行解剖或在死屍身上動手術。

  十九世紀最初十年的外科醫生開始進化,從訓練不足的技工變成現代外科專家。身為倫敦新建教學醫院的教授,羅伯特.利斯頓也參與了這波進行中的轉變。

  身高六呎二,利斯頓比一般英國男性平均高了八吋。他的名聲建立在蠻力與速度之上,這在當時也是攸關病人存活的關鍵。來見證手術的人要是往其他地方看了一下,就可能錯過一切。利斯頓的同事曾說過,當他在截肢時:「你看見他拾起手術刀的光,之後馬上聽到刀鋸的聲音,這兩個動作彷彿是同步發生。」 據說他的左手非常強壯,他把左手當止血帶用,右手執刀。這等技藝可是需要莫大的力量與熟練度,因為病人通常會因為恐懼或疼痛,掙扎著躲避外科醫生的攻擊。利斯頓只需要不到三十秒就能截肢一條腿,而且為了好好運用雙手,他在手術時通常會靠牙齒咬住鮮血淋漓的手術刀。

  利斯頓的速度同時是天賦也是詛咒。有一次他在截肢病人大腿時,不小心連病人的一顆睪丸也切下來了。他最有名的意外(也可能是虛構的)是在某次手術中,因為動作太快,不小心切斷了他助理的三根手指,而且還在更換刀片時劃破了其中一名觀眾的大衣。他的助手和病人後來都因為壞疽死亡,而那位不幸的旁觀者則是當場嚇到斷氣。這是手術史上唯一一樁死亡率達到百分之三百的案例。

  確實,在麻醉技術出現之前,驚愕與疼痛限制了外科治療。十八世紀一段關於手術的文本寫道:「對這個領域中真正有能力的人,痛苦的方法一直是最終手段;但對於知識侷限在操刀技藝的人,痛苦卻是第一、也是唯一的方法。」絕望到求助於刀下的人都承受了難以想像的痛苦。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616836
  • 叢書系列: SPOT
  • 規格:平裝 / 324頁 / 14.8 x 20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NO猥婦NO LIFE!【黑條修正】
作者:chin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0-30
$ 27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18-11-01
$ 276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作者:杉井光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4-09-30
$ 284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牽衫尾
作者:葉國居
出版社: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0-17
$ 27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劉金獅回憶錄:勇敢堅韌的革命者
作者:劉金獅口述、張文隆著
出版社:前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1-20
$ 224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牛津通識課31】黑洞:扭曲時空之地
作者:凱薩琳.布倫戴爾
出版社:日出出版
出版日期:2024-10-09
$ 245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滿洲鴉片小隊(04)網路限定版
$ 17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獨旅的浪漫
作者:換日線/Sunline
出版社:線在創作設計工作室
出版日期:2024-11-18
$ 420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