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琳達‧羅騰堡

的圖書
琳達
琳達在北歐神話中,她的出身說法紛歧,一說是女神,或是東方地區的人類公主,一說是名女巨人。她和奧丁生下瓦利,瓦利出生的目的是為了報光明神巴德爾被殺之仇。

奧丁由預言中得知,巴德爾難逃被孿生兄弟霍德爾誤殺的命運。為了報仇,必須由一個算家族又不算家族的人來執行,而奧丁選擇了琳達為這個復仇者的母親,奧丁為了達到目的,用了賽茲魔法才成功讓琳達成為他的情人。在《丹麥人的事蹟》中,故事又更加變化,這裡的琳達寫做Rinda,是路德尼亞國王的女兒。最初奧丁化身為侍衛接近琳達,第二次化身為工藝匠送上諸多寶物,但冷漠的琳達都不為所動。心急的奧丁乾脆以法術讓琳達發瘋,再變成看護者接近她,最後終於如願讓琳達生下孩子。瓦利出生的第一天,尚未梳洗就長大,然後持弓殺了霍德爾。 閱論編北歐神話神祇和其他人物阿薩神族 巴德爾 布拉基 得林 凡賽堤 海姆達爾 赫爾莫德 霍德爾 海尼爾 Ítreksjóð 洛德 洛基 瑪尼 Meili 密米爾 曼尼與摩迪 奧丁 奧德 索爾 提爾 烏勒爾 瓦利 維達 威利和菲 威利 菲 阿薩神族 維茲芬、碧爾和修奇 埃爾 弗麗嘉 芙拉 葛馮 葛德 蓋娜 赫琳 伊登 Ilmr Þorgerðr Hölgabrúðr and Irpa 洛芬 南娜 Njörun 瀾 琳達 薩迦和索克瓦貝克 薩迦 希芙 西格恩 修芬 絲卡蒂 斯洛特拉 蘇爾 席恩 斯露德 華爾 瓦爾 華納神族 弗蕾亞 弗雷 Ingunar-Freyr 英格維 赫諾絲和格爾塞蜜 赫諾絲 格爾塞蜜 古爾維格 克瓦希爾 尼奧爾德 Sister-wife of Njörðr 那瑟斯 巨人 埃吉爾 Alvaldi 安格爾波達 奧波達 巴烏吉 畢利 貝格爾米爾 貝斯特拉 博爾頌 貝萊斯特 艾格瑟 法布提 Fjölvar Fjörgyn and Fjörgynn 佛恩尤特 剛 蓋爾羅德 吉爾林 格嘉普和格蕾普 格莉德 格蘿德 蓋密爾 Harðgreipr 赫爾布林迪 何樂雷格 弗琉莉茲 赫拉斯瓦爾格 Hrímgerðr Hrímgrímnir Hrímnir Hroðr 赫朗格尼爾 赫列姆 希密爾 希爾羅金 伊迪 Im 雅恩莎撒 嬌德 勞菲 萊恩 里特 洛吉 Mögþrasir 納爾弗 史基密米爾 史爾特爾 蘇圖恩 夏基 索克 Þrívaldi 瑟洛特格爾密爾 索列姆 烏特迦·洛奇 瓦夫蘇魯特尼爾 瓦利 Víðblindi Vosud Vörnir 尤彌爾 侏儒 亞爾維斯 安德瓦利 Billingr 布羅克 戴恩 杜林 Dúrnir 杜華林 伊特理 法夫納 Fjalar and Galar 甘道夫 赫瑞德瑪 里特 摩索尼爾 諾德里、蘇德里、奧斯特里和威斯特里 歐特 雷金 伊瓦第之子 英雄 Egil 亞倫格林 Bödvar Bjarki Björn Ironside Guðmundr 海伯德 黑克 赫德雷克 Helgi Haddingjaskati Helgakviða Hjörvarðssonar 海爾吉·匈丁斯巴納 赫爾薇爾 耶爾瑪和英博格 Hlöd Hothbrodd Hrólfr Kraki 英喬德 Jonakr's sons Örvar-Oddr Palnatoke 朗納爾·洛德布羅克 利里爾 齊格蒙 西格魯德 斯瓦弗爾拉梅 辛菲特利 斯塔爾卡德 健碩者史泰邦 斯維普達格 Völsung Weohstan 其他 阿斯克和恩布拉 歐德姆布拉 貝依拉 包爾 布利 貝格維爾 Dís 英靈戰士 埃爾迪爾 精靈 Dökkálfar and Ljósálfar Dökkálfar and Ljósálfar Svartálfar 費瑪芬格 芬里厄 加姆 哈提 赫爾 維茲芬、碧爾和修奇 阿薩神族的馬 阿爾瓦克和阿爾斯維 勃洛度格霍菲 Falhófnir Gísl Glad (Norse mythology) Glær Glenr 格拉尼 古爾法克西 Gulltoppr Gyllir Hamskerpir and Garðrofa 霍瓦爾普尼爾 赫利姆法克西和斯基法克西 斯雷普尼爾 斯瓦迪爾法利 Jafnhárr 耶夢加得 Móðguðr 埃吉爾和瀾的九個女兒 海姆達爾的九個母親 納爾弗 尼德霍格 諾倫 兀兒德 薇兒丹蒂 斯庫爾德 擬人化神 達古 伊里 諾特 Sumarr and Vetr 史基尼爾 斯庫爾 盾女 希亞費與蘿絲克芙 瓦爾基麗雅 列表 沃倫德 雷神之錘地點九個世界 亞爾夫海姆 阿斯加德 約頓海姆 米德加爾德 穆斯貝爾海姆 尼德威阿爾/斯法塔爾夫海姆 尼福爾海姆 華納海姆 冥界 冥界 埃琉德尼爾 地獄之橋 納斯特隆德 Niflhel 尼達山 河流 冰之波 吉歐爾 伊芬格爾 Kerlaugar 科爾特姆和烏爾特姆 Slidr River Vadgelmir 維穆爾 其他地點 亞姆斯瓦提尼爾 Andlang 巴里 彩虹橋 畢爾斯基爾尼爾 布屋瓦拉 布里米爾 芬撒里爾 弗爾克范格 Fornsigtuna Fyrisvellir Gálgviðr 甘德維克 Gastropnir 津利 金倫加 格拉茲海姆 Glæsisvellir 格利特尼爾 格尼巴 Grove of fetters 希敏約格 希恩達爾峰 至高王座 赫尼特比約格山 赫特密密爾森林 艾達華爾 Járnviðr Mímameiðr Myrkviðr Munarvágr 諾歐通 Okolnir 塞斯倫姆涅爾 辛德里 Singasteinn 特隆赫姆 斯羅德萬 索列姆海姆 厄特加爾 瓦拉斯卡爾夫 瓦爾哈拉 Víðbláinn 維格利德 梵格爾夫 泉 赫瓦格密爾 密米爾之泉 兀兒德之泉 紫杉谷 世界之樹 索克瓦貝克 事件 阿薩–華納戰爭 芬布爾之冬 Hjaðningavíg 諸神的黃昏 神器 安德華拉諾特 布里希嘉曼 德羅普尼爾 艾瑞尼爾 加拉爾 格拉墨 格萊普尼爾 永恆之槍 雅恩格利佩爾 勝利之劍 雷神之鎚 梅金吉奧德 米斯特汀 納吉爾法 斯基德普拉特尼 提爾鋒 來源 《丹麥人的事跡》 《埃達》 《詩體埃達》 《散文埃達》 如尼石刻 《薩迦》 提爾峰系列 沃爾松格系列 古諾斯語 正字法 後世影響 社會 Blót Félag 日耳曼曆法 指稱隱喻 赫爾格 迂說修辭 蜜酒廳 Nīþ 北歐異教崇拜 數字 日耳曼異教和神話中的聖樹和聖林 塞德 吟唱詩人 維京時代 維京人 渥爾娃女巫 盧恩字母 參見 北歐神祇 北歐巨人 神話中的北歐人物、項目和地點 日耳曼異教 日耳曼新異教運動 北歐宗教 斯堪地那維亞   這是與北歐神話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琳達&oldid=26608706」 分類:北歐巨人隱藏分類:含有英語的條目北歐神話小作品
  維基百科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不瘋狂,成就不了夢想:自己的事業自己創!

內容簡介

人生就是要瘋一下,自己的事業自己創!
全球首位導師資本家,教你化構想為生意,人人都可以當老闆!

  「我天天遇到有夢想的人。也許你在餐廳端咖啡,幻想有一天可以開個釀酒廠;也許你大學已休學,渴望自己開個設計公司;也許你正坐在辦公室思考改進公司的新構想;也許你胸懷夢想,但不知道如何讓夢想成真。或者,你已經開始追夢,但不確定如何更上一層樓。本書能為你指引方向。」

  勇於冒聰明的風險,人人都可以是創業家!
 
  在商業世界裡,「瘋狂」是一種讚美。不少成功人士曾經做出許多「瘋狂」的事,甚至被人稱是「瘋子」,可是他們一點也不在意,仍執意把握機遇,做出他人不敢想的構想與行動,如放棄對沖基金公司優厚待遇,從自家車庫創建亞馬遜的貝佐斯(Jeff Bezos);生產汽車而破產的享利.福特(Henry Ford)屢敗屢戰,最終打造了福特汽車王國。這些人幾近偏執的瘋狂行為,也奠定了成功基石。
  
  在本書中,琳達‧羅騰堡告訴讀者:不瘋狂,成就不了大事!書中揭露了如何在降低風險的情況下,做出最有智慧的大冒險。根據琳達的說法:「如果沒有人說你瘋了,表示你設想的格局不夠大。」

  這年頭,冒險不再是穿帽T的大學輟學生的專屬權利:人人都需要用創業家的方式來思考和行動。我們都需要敏捷、有適應力、大膽──甚至還有點瘋狂──否則就只能望塵莫及。

  但要如何冒明智的風險、卻又不賭上一切?這就是琳達‧羅騰堡精通擅長的事情。她與人創辦了奮進集團,並擔任執行長,輔導創新者二十餘年,這家專門協助高成長創業家的公司如今也馳名全球。自1997以來,他們甄選40,000名候選者,選出1,000位來自20個不同國家的企業家,他們都擁有爆炸性的構想卻無力負擔,於是奮進集團就幫他們實現夢想。

  本書結合精彩故事、第一手研究和實用建議,創造出開始行動與做大事業的指導方針。它生動描述華特‧迪士尼和雅詩‧蘭黛等指標性創業家的故事、揭露奇異電器和Burberry是如何重獲新生,並讓我們認識像蕾拉‧薇雷茲這樣的創業家,是如何從里約市自家廚房建立起八千萬美元的護髮王國。

  琳達寫這本書,是為了那些夢想嘗試新事物的人;是為了那些進入公司、離開公司、創立公司、或在公司裡發動變革的人,還有許多從來沒進公司上班的人;也是為了所有想要冒險、但又不會賭上一切的人。

各界名人熱情推薦

  李仁芳/政大創新管理教授
  張瑋軒/女人迷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楊士範/關鍵評論網總編輯
  雪柔‧桑德伯格/暢銷書《挺身而進》作者、臉書營運長
  麥可‧戴爾/戴爾電腦創辦人兼執行長
  賽斯‧高汀/《紫牛》作者
  亞當‧格蘭特/《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作者
  雷德‧霍夫曼/LinkedIn董事長、《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作者

國內外各界熱情推薦

  「現今,台灣的大企業(民企、國企、外企均然)不太搭新台,也甚少在台灣投資。聰明人無論老少,都得自己找出路。本書作者琳達.羅騰堡表示,人人都得嘗試做創業家。恐怕她是道出了事情的真相。現在,連美泰兒公司(Mattel)都出了創業家芭比娃娃!

  尤其,琳達特別提到『蝴蝶』型微創業,對台灣當前正流行的微型/中小型生活產業、服務事業特別貼切適用。

  就算蝴蝶,也需要展趐。琳達經過二十年的經歷,審查四千多位申請人後,提煉出實證智慧,在本書提出如何勇於經由『銳化構想、冷處理批評、招募支持者與應付挫折』等過程,來冒聰明的風險,是極為扎實的洞見與指導。」─李仁芳,政大創新管理教授

  「非常開心能為琳達.羅騰堡這本書推薦,對我來說,這不僅是一本書,完全是我這幾年來的體會和心得。這裡頭沒有高大上教你怎麼寫商業企劃書,沒有冷眼旁觀地說你失敗了就要學會如何站起來,沒有硬邦邦的教條和規勸,也沒有虛華誇耀地炫耀什麼才是所謂的創業家。這本書,讓創業者心有戚戚焉,讓非創業者看得心癢難耐。這本書真真實實、貼貼切切地,從認識自己、建立心態、面對失敗、迎接成長、調適團隊,到回歸本位,每一個層面都讓她剖析地絲絲入扣。琳達把她的觀察和經驗無私分享給讀者。

  我無法停止閱讀這本書,是因為每一頁都是我自己的生命經歷。『如果沒有人說你瘋狂,也許你的格局並不夠大。』我看到這句話就微笑了,我想著這一路以來,從女人迷成立的第一天到現在,我最常聽到的也許就是『你們太瘋狂了』。從一開始的擔心害怕,到後來坦然以對,與瘋狂共舞,與恐懼並存,與脆弱共生,化有感的情緒(emotion)為真正的行動(action),把每一天視為第一天,把每一刻回歸於原點,找尋自己的導師,培養更多人材,重視生命中重要的存在,不猶豫花時間跟自己重視的人相處。這些都是最真實的經歷,也都是最重要的轉捩時刻。

  生命無法重來,每一天都是第一天。

  不要害怕瘋狂,擁抱脆弱與勇氣並生的時刻,每個人都有能力創造自己的想望! 無論是對於你的事業,或是你的家庭,甚至你的人際關係,或是自己生活態度的養成,當我們能用創業家精神面對,我相信每個人都能改變現狀,產生有意義的行動!」─張瑋軒,女人迷(Womany)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琳達探討的是極為重要的議題──這年頭人人都需要更具創業精神。她以令人刮目的個人紀錄和啟發人心的故事,讓我們了解如何克服恐懼、採取明智可行的步驟來改善組織。」─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挺身而進》作者暨臉書營運長及LeanIn.Org創辦人

  「你們大可說我瘋了,但我想琳達的這本書很不得了。她憑著她傳奇性的風趣和率直震撼的見解,證明每個人都可以像創業家一樣思考和行動。」─麥可.戴爾(Michael Dell),戴爾電腦創辦人兼執行長

  「近二十年來,琳達和全球最大膽的創業家們教學相長。在這本精彩絕倫的書裡,她與讀者分享如何駕馭事業草創期的混亂,還有如何在今日快速變化的工作環境中發展自己的事業。」─理德.霍夫曼(Reid Hoffman),LinkedIn董事長、《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作者之一

  「本書堪稱寶庫。琳達.羅騰堡本身就是傑出的創業家,她還指導全世界許多最偉大的創業家,並提供無價見解。不僅針對新興公司,一般企業、非營利事業、政府和學校也能受惠。如果你有構想或想要創新,我強烈推薦你熟讀本書。」─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作者

  「瘋狂在一般人眼中,是格格不入的同義詞。我們都需要多像琳達一樣的瘋狂。她慷慨、好奇、關心別人、立志要改變世界。這些精神全都收錄於本書當中。買下它、讀通它、活出它的精髓。」─賽斯.高汀(Seth Godin),《夠關鍵,公司就不能沒有你》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琳達‧羅騰堡 Linda Rottenberg


  奮進集團(Endeavor)合夥創辦人暨執行長,獲《美國新聞》(U.S. News)評選為「全美頂尖領導者」;入選《時代》雜誌百大「二十一世紀創新者」。

  奮進集團(Endeavor)合夥創辦人暨執行長,獲《美國新聞》(U.S. News)評選為「全美頂尖領導者」;入選《時代》雜誌百大「二十一世紀創新者」;湯瑪斯‧佛里曼(Tomas Friedman)稱她為全球首位「導師資本家」。她與擔任作家的先生布魯斯‧法勒(Bruce Feiler)住在布魯克林,兩人育有一對雙胞胎女兒。

譯者簡介

劉復苓


  明尼蘇達大學新聞暨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曾任《經濟日報》記者,現旅居比利時,專職翻譯。 

  明尼蘇達大學新聞暨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曾任《經濟日報》記者,現旅居比利時,專職翻譯。其譯作獲兩屆經濟部金書獎,以及政治大學科管好書Top10。譯有包括《華頓商學院的高效談判學》、《開始》、《為什麼經濟會搞砸》、《散戶大反擊》等六十餘本。個人部落格:「Clare的文字譯站」(blog.xuite.net/clarefuling/tw),以分享海外生活趣談和旅遊經驗為主。
 

目錄

引言 人人都是創業家
創業精神不再是創業家獨有/創業精神的祕密醬汁/不穿帽T,也可以成為創業家

第一部分 開始行動
第一章 進入第一天
兩耳之間的距離/我該成為什麼樣的人?/煽動鬼火/停止計畫,開始行動
第二章 降低風險
不要賭上家產/是朋友,就不會找朋友實驗構想/跟隨群眾/失傳的跟蹤藝術
第三章 混亂是創業家的好麻吉
敬敵人一杯香檳/擁抱熊市/承認你搞砸了/很久很久以前/變動在所難免
 
第二部分 做大事業
第四章 你的創業家性格
鑽石/明星/改革者/火箭/你的創業家性格
第五章 白板
一、關上門/二、開除你的岳母/三、微創新/四、放下原子筆/五、做大夢,但從小處著手/六、一次一口,吃掉大象
第六章 領導力3.0
敏捷/可親性/自覺/真實
第七章 導師圈
幫自己找個毒舌評審/剪斷臍帶/打電話給亦敵亦友/導師不一定有白頭髮/餵食小魚
 
第三部分 回歸家庭
第八章 標竿職場
精神獎勵/文化俱樂部/無法打敗的,乾脆就加入他們/擺出全家福照片
第九章 做大而且回家
開始行動/做大事業/回歸家庭/許下願望
瘋狂團隊
參考資料
 

序言    

人人都是創業家


  我要告訴你蕾拉的故事。

  蕾拉.薇雷茲(Leila Velez)生長於里約熱內盧的貧民窟,媽媽給人幫傭,爸爸當警衛。一九九○年代初期,蕾拉在麥當勞打工,可是,她心懷夢想。

  當時市面上找不到任何美髮產品、適合她這種滿頭捲髮的非裔巴西女子使用,她很失望。「愛美之心,窮人也有。」蕾拉告訴從事美髮業的嫂嫂,姿卡。一九九三年,這兩個門外漢把蕾拉家的地下室改造成瘋狂科學家的實驗室。兩人還把他們的另一半當作首批產品的實驗對象……兩個男人隨即大量掉髮。

  蕾拉和姿卡繼續埋首改善配方,並開了一間髮廊。他們的髮廊位於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在陰暗的巷弄裡,面積只有三百平方英尺。「在這種鳥地方怎麼會成功呢?」朋友質疑。可是,妯娌兩人繼續努力。沒多久,想預約美髮的里約市女性得等上四到六個小時,而且顧客紛紛稱讚他們的產品不僅改善髮質,還能提高自尊。

  我每次對朋友提及這個故事,他們都說:「這又是一個女人小型創業的美好故事。」可是,蕾拉的故事一點也不微小。不消幾年,她的公司,貝雷薩自然(Beleza Natural)美髮沙龍,開始在旗下幾家「美髮診所」販售各式美髮產品。到了二○一三年,貝雷薩自然美髮沙龍每個月顧客多達十萬人,員工兩千三百人,年營收八千萬美元。

  蕾拉是怎麼做到的?她如何從麥當勞的計時員工晉身為百萬企業的大老闆呢?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以她為師、勇敢活出豐富的人生?

  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

  首先,這個故事提醒我們,用全新視野看待世界有多重要。零售界的傳奇巨擘山姆.威頓(Sam Walton)說過:「當眾人皆順道而行,反其道而行必能覓得利基。」蕾拉了解,其他人只是在賣美髮產品,而她賣的是自信。她稱之為利基口紅心理學。

  許多優良創意的成功,都是因為滿足了別人沒有注意到的需求。一九二○年,二十八歲的厄爾.狄克森(Earle Dickson)還是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的棉花採購,他太太喬瑟芬常常在烹飪切菜時受傷。喬瑟芬採取標準的止血方式,用繩子把一小塊布綁在傷口上,但那玩意兒很快就會脫落。於是,她先生居然為她(後來也是為公司老闆)胡亂發明出新產品:一種中間有棉花的自黏繃帶,也就是後來所謂的OK繃。該產品並沒有立刻暢銷,後來公司把試用品免費送給屠夫和童子軍,自此厄爾的發明銷售數量達百億之多。

  其次,我們可以學到,面對風險時,心理學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成功的最大障礙並非結構性,也非文化性,而是心理和情緒層面。你往往會遇到某人(或者,更可能的是,每一個人)說你和你的想法很瘋狂。創新者的職責就是推開反對者,設法繼續前進。蕾拉溫柔又害羞,不善於冒險、對抗或表達意見。她得先找到自信,然後才能幫助別人找到信心。

  最後,我們了解到,冒險者鮮少獨行。那些亟思打破現狀的人需要別人的支持。財務資源儘管很有幫助,但並非唯一的支持。他們更需要旁人的協助,提供面對恐懼的建議、評估弔詭的業務成長決策,以及拆解艱鉅的任務。史蒂夫.賈伯斯(Steven Jobs)創業之初,也曾請益微晶片合夥發明人、人稱「矽谷市長」的羅伯特.諾依斯(Robert Noyce)。賈伯斯無所不用其極地利用這段關係,就像他做每一件事一樣。他會騎著摩托車、不請自來,或是半夜打電話。諾依斯氣到對太太說:「如果他再打電話來,我就不接!」

  只不過,諾依斯總是接了電話。創業家果真神通廣大。

  那麼,蕾拉要從何處尋求她所需要的支柱呢?

  這就是我的故事開始和她有交集的地方。一九九七年, 我與人合夥創立了奮進(Endeavor)集團,專門協助像蕾拉這樣的夢想家。近二十年來,奮進集團共審查了四千多位申請人,並從六百多家成長快速的公司行號中,挑選出一千多人加入我們的網絡。我們在最不可能的地方找到了這些創新者:南非的網路咖啡、墨西哥的三明治店、土耳其的女性專屬健身房、印尼的電玩俱樂部、美國的檸檬醃魚店。我們和各種領域的先驅者合作,像是眼球生物辨識、蝸牛農場、醫藥特許經營和風力發電機製造等等。我們協助勇敢人士闖蕩艱困環境,例如貨幣危機下的雅典、革命高潮的開羅和緊縮乍現的邁阿密等等。

  我們把這些企業主稱為「高影響力創業家」,這是奮進集團在二○○四年創造出的用語,指的是有遠大構想,以及最有可能以此創業成功、並激勵他人的人。我們延請這些人加入我們的網絡後,就會竭盡所能地協助他們,從組織顧問團隊到尋找資金、從募求賢才到磨練領導力,並鼓勵他們培養與指導下一代。

  如今,奮進集團的據點遍及全球四十五個城市,共有三百五十名員工,志願創業導師名單有五千人之多。儘管也有一些企業後繼無力,但多數都以驚人速度成長。西元二○一三年,我們所投資的創業家共計創造近七十億美元的營收、提供四十多萬個工作機會。

  我的經驗告訴我,人人皆可胸懷大志,不限國籍、年齡或性別。每個人都會想要採取行動、當自己的主人、進階人生、改進世界。

  不過,遭遇路障也一樣無人能倖免。

  我花了二十年的時間,找出創新者企圖讓構想成真時,最常犯的錯誤和遇到的絆腳石。
我設法分解出具體步驟、策略性支援和情感勉勵,以滿足他們發展構想的需求。我也學到什麼時候該為這些創新者提供慰藉,什麼時候又該鞭策他們。

  例如,我初見蕾拉時,她急著拓展業務、但又忙著滿足需求,為此感到焦頭爛額。我們的協助方式,就是介紹幾位導師幫助她發展事業。我們鼓勵她和她嫂嫂擬訂一份股東協議。蕾拉離婚後,甚至還在我們的創業家網絡裡認識了第二任丈夫。(她得到了我們所謂全套服務的待遇!)

  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讓她知道,她並非古調獨彈,而是走在風行今日全球的大趨勢當中。這銳不可當、穩固不移的趨勢,指的就是人們力求改善生活,同時也改變了周遭世界。
她是創業家。

  創業精神不再是創業家獨有

  之所以寫這本書,是因為我相信,我們的內心都有個小蕾拉。

  我天天遇到有夢想的人。那些人就像蕾拉一樣,也像你一樣。也許你在餐廳端咖啡,幻想有一天可以開個釀酒廠;也許你大學已休學,渴望自己開間設計公司;也許你正坐在辦公室,思考改進公司的新構想;也許你已經有了一套改善環境的計畫;也許你在家帶小孩,想出了新的手機應用程式;也許你已退休,想要開家民宿。

  你胸懷夢想,但不知道如何讓夢想成真。或者,你已經開始追夢,但不確定如何更上一層樓。

  本書能為你指引方向。
 
  我將傳授我從蕾拉和千百位像她一樣的人身上所學到的經驗。我將揭露奮進集團和貝恩管理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共同努力多年、深入研究的結果。我將說明我對近年《財星》(Fortune)雜誌五百大企業的觀察,因為它們也不斷追求創業精神。我還會分享我自己是如何在起起伏伏當中,創立(偶爾還得重建)一家成長快速、營利與非營利性質兼具的集團。

  特別是,我會讓你明瞭,不管你現在做什麼;不管你展開或拓展的是什麼夢想,你都需要這些經驗教訓。

  你思考和行動的方式需要更像個創業家。

  我們在一九九○年末期創立奮進集團時,「創業家」一詞不怎麼流行,多數創業者甚至不用它。「Entrepreneurship」(創業精神)這個字來自法文,意思是「去從事」。當時僅是學術名詞,各國很少使用這種說法(或任何類似的說法)。即便是美國人,多半也視創業精神為特殊的用法,只適用於快速成長(或快速倒閉)的企業創辦人身上,而且顯而易見的是,這些人多數都是年輕、從事高科技業的男性。

  如今,這個刻板印象已經被打破。創業精神不再侷限於成立高科技公司,而是泛指從事一切大膽的冒險活動:從改善社區環境,到販賣你在自家地下室製作的手工藝;從讓家族企業現代化,到在公司內提出新發展建議,全都涵蓋在內。其技巧包括銳化構想、冷處理批評、招募支持者與應付挫折,幾乎任何工作領域都適用。

  創業家精神的定義是:敏捷、創意破壞性與樂觀的力量。它已成為廿一世紀的重要解決問題技巧。若說外交官、金融家、軍人或政治家曾先後紅極一時,則現在要屬創業家最夯。說它是當紅炸子雞,聽起來或許有些誇張,但若上網查詢、瀏覽企業年報、造訪大學校園,或是聆聽接送小孩的爸媽閒聊:每個人都在談論如何發揮瓦解力、嘗試全新方法,成為變革推動者。Reddit公司創辦人艾歷克斯.歐哈尼安(Alexis Ohanian)說得好:「『我開了一家公司』已取代『我成立了一個樂團』,成為新潮流。」現在就連童子軍都有創業精神獎章,美泰兒公司(Mattel)甚至還出了創業家芭比娃娃!

  這項轉變背後的原因很複雜,但卻可以歸結為一個簡單的現實: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無論是我們的經濟、我們的公司,還是我們的工作,都已經不再安穩。改變成為常態。要生存下去,就需要具備不斷改造自己的技巧。冒險無可避免,否則就只有被時代淘汰。

  好消息是:現今任何人都能當變革推動者,完全沒有門檻。沒有服裝規定,也沒有祕密投票。

  人人都能具備創業精神。

  但壞消息是:我們還沒有適當的語言,來討論這個追求創業精神的廣泛現象。

  「創業家」一詞以往太少人使用,現在卻又面臨過度使用的危險。因此,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開始將各式各樣的修飾語加諸其上,讓它顯得更加笨重。突然之間,有「社會創業家」來描述那些公益組織創辦人,他們的使命從人權到環境,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有「微型創業家」來描述生活產業的創業素人;有「社內創業家」來稱呼大企業裡的改革者;有「夫妻創業家」來形容共同創業的夫妻;甚至還有「媽媽創業家」、「爸爸創業家」和「小孩創業家」等名詞。這些字愈變愈長,現在大家在推特上已經懶得寫「創業家」,而簡稱為「# 家」了。

  @*#&!

  相信我,我參加過數不清的「前瞻創業家精神」座談會,我知道我們需要一個新詞彙。

  在本書中,我想嘗試一個新做法,一種更清楚,而且也絕對更好玩的方式。我為每一種類型的創業家都取了不同的名字。這些名字簡單、易懂,且能反映他們各自的專業領域。它們代表四種不同的物種,而且都需要協助才能實現夢想。當中一定有屬於你的類型。

  瞪羚
 
  這是典型的創業家,他們成立了新創事業,並期許它大放異彩:像是家用補給站(Home Depot)、臉書(Facebook)、珍妮.克雷格瘦身中心(Jenny Craig)、安德瑪服飾(Under Armour)和Instagram等。高成長是主要目標。我在奮進集團合作的那些創業家,就是屬於這個類型(或者至少也是志在於此)。

  「瞪羚」一詞(gazelles)由經濟學家大衛.伯奇(David Birch)於一九九四年首度引用,意指營收每四年增加一倍的高成長企業。雖然在美國只有百分之二到四的公司符合這種類型,這個迷你族群卻幾乎霸占了所有私營企業的就業機會。當你聽到政客說:「小型企業創造了絕大部分的新工作。」他們其實是指那些年輕、成長性高的公司,也就是所謂的瞪羚型公司。伯奇選用瞪羚這種動物,是因為它們動作快、跳得高。

  你也許以為瞪羚型公司已經深諳成功創業之道,但依我的經驗來看,事實並非如此。的確,他們知道如何創業,但可惜的是,他們會持續犯同樣的錯誤:拓展太快、經營失焦、與合夥人糾纏不清,又放不掉控制權。(沒錯,我自己也犯過上述所有錯誤,接下來我會一一說明。)我不斷見到人們重蹈覆轍,因而在此整理出瞪羚最常犯的錯誤與教戰守則,幫助你避開這些陷阱,如願讓你的新興公司發展成大企業。

  鼬鼠

  「內部企業家」(intrapreneur)一詞最早出現在一九七○年代,並於一九九二年首次被收錄進《美語傳統字典》(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其定義是,大企業裡負責「透過有把握的冒險和創新,將構想轉為可獲利成品」的人。儘管現今這個字詞已經失寵,但其概念卻變得更受歡迎:鼓勵人們在企業裡更獨立、更有創意,已成為迫切訴求。

  西元二○一三年,我受邀在戴爾世界年會(Dell World)演說「顛覆」這個主題。當時,該公司創辦人麥可.戴爾(Michael Dell)才剛剛結束和股東的長期抗爭、成功將公司私有化。他表示,這是為了保存公司的創業DNA,回到當初在德州大學杜比中心二七一三號房發跡的精神。麥可在為六千人與會的年會揭幕時,說:「歡迎來到全球最大的新興公司!」

  不過,鼓勵員工多多冒險說來簡單,要他們堅持下去卻很困難。「有些人害怕改變,」麥可後來對我說。「在任何快速變革的企業裡,這份阻力多半是一條不歸路。」他說,動作不快,就得滅亡。

  企業主企圖重尋公司的創業精神,麥可並非唯一一人。全球龍頭企業的執行長多半明白,他們得在別人逼他們改變之前,先一步自行顛覆。可是,不知怎麼的,這個概念卻未能得到多數員工的認同。如果你現在任職於一家大企業,擁有周全的福利和退休金,則你也許覺得自己很安全,創業活動不是你需要去做的事情。但你錯了。

  雖然創新必有風險,但不創新同樣也有風險,而且程度不相上下。假裝工作穩定、公司牢靠,其實會讓你身陷危境。若你認為冒險很危險,則不冒險更危險。

  首先,你的公司並不牢靠。一九六五年到二○○八年間,大企業失去業界龍頭地位的翻覆率已經倍增。一九二○年代,標準普爾五百指數新掛牌公司可望撐個六十五年依舊屹立不墜;到了二○一二年,掛牌公司平均壽命已減為十八年。光是過去五年,標準普爾五百指數主流公司像是漢斯(Heinz)、斯普林特(Sprint)、莎莉(Sara Lee)、無線電屋(RadioShack)、柯達(Kodak)、辦公室補給站(Office Depot)和紐約時報公司(New York Times Company)都已紛紛下市。

  就算貴公司永續發展,你的生存能力也要看你創新的本事和意願。這年頭想要保住工作,就需要擁有和優秀創業家一樣的特質:靈敏、想像力、毅力和執行力。換句話說,不求自身改變,就得被迫適應。

  成為鼬鼠(shunk)吧! 這個名詞來自於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 Corporation)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專門建造戰鬥機的一個祕密部門,叫做鼬鼠工廠。謠傳他們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員工長期加班、衛生習慣又不佳,而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卡通片《亞比拿奇遇記》(Li’l Abner)裡的月光工廠。(據說月光是碾磨死鼬鼠製造出來的。)無論緣由為何,涵義都很清楚:大企業裡的創業家為公司費盡心力,就算發臭也在所不惜。

  海豚

  過去十多年來,關於社會部門必須更具創業精神的概念引發舌戰。非營利事業需要運用更多商業技術。慈善事業需要更創新、更度量導向。我介入這波趨勢已經二十五年,並且有幸能和兩位箇中先驅共事。

  西元一九八九年,我自願協助溫蒂.卡普(Wendy Kopp)招募大四學生加入她的新興組織「為美國而教」(Teach For America)。當她提出創立全國性教師組織這個概念做為畢業論文主題時,她的指導教授回答:「我親愛的溫蒂.卡普,你顯然瘋了。」可是溫蒂並未因此斷念。如今,「為美國而教」每年接獲五萬多件申請,年預算達三億五百美元。

  後來,我又有機會為人稱「社會創業精神教父」的比爾.德雷頓(Bill Drayton)工作。

  比爾創辦「阿育王」(Ashoka),透過這個組織來資助社會創業家,誠屬這方面的先驅。比爾抱著無論何地、無論何人都可以成為變革者的信念,已經資助了全球三千多名非營利事業創新者。他說:「人人都有參與的資格。」

  儘管有這些創造趨勢的先例,還是有諸多非營利事業、社區團體和社會服務組織在這個顛覆的年代裡苦苦追趕。他們缺乏願意全力發揮創業技巧的領導者,所以無法全面落實構想、擴大影響力。他們需要更多海豚。

  海豚指的是非營利事業或公共部門裡的逆向操作者,他們願意突破傳統、鼓吹真正的改變。為什麼叫做海豚呢? 因為海豚很聰明,又高度社會化(牠們群居生活,稱為小群體),而且是少數會互相幫助的動物。不過,牠們也不會輕易讓步。若傷害了牠們的小群體,你就要小心了!今日,就連非必要的私營部門解決方案,都準備好接受創業精神震撼教育。海豚要來興風作浪了。

  蝴蝶

  還有最後一種需要了解這些道理的創業家種類,他們可能是成長速度最快的族群,名為中小企業或生活產業創業家。

  第一種屬於這類型的是獨資經營者——水電工、瑜珈老師、自由作家、有機農夫、藝術家等等。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The U.S. Census Bureau)估計,絕大多數的美國企業都沒有支薪員工。百分之四十的美國成人在職涯中曾獨立工作,而到二○一八年,預計還會再多出兩千四百萬名自雇人士。若以全球來看,獨立合約員工更可望在二○二○年達到十三億人。

  這些領域之所以蓬勃成長,是因為它們對所有人開放:母親、父親、奶奶、二十幾歲,甚至十幾歲的青少年,都可以在自家地下室、轎車裡或浴室展開微創投。(沒錯,浴室釀造廠又回來了!)就像嘻哈天王傑斯(Jay-Z)所說的:「我不是商人;我本身就是生意,老兄。」

  這個族群的第二種擁有寥寥可數的員工。全美有七百萬家公司雇有員工;其中有九成,員工人數不到二十人。這當中,有些公司志在發展成為成長快速的瞪羚型企業,但多數都樂於維持小型的地方性公司。

  我將這種類型稱為蝴蝶,是因為蝴蝶種類很多(全世界至少有一萬七千五百種不同的蝴蝶),而且它們追求自由、強調個人主義。無論是東西方文化,蝴蝶一直都是靈魂的象徵,尤其是在經歷化蛹時期後,又得以重生。蝴蝶除了象徵蛻變之外,也對周遭環境非常重要,是整體幸福的指標。蝴蝶愈多,表示生態環境愈健全。

  乍看之下,這個族群不像會具有突破性創業家所擁有的技巧。你在農夫市集賣自製乳酪蛋糕時,真有必要突破、創新嗎?答案是:有必要!尤其是,你的競爭對手可能已經進駐全食超市(Whole Food)、用手機讀卡機刷信用卡,而且還發展出網購事業。販賣藝術、手工藝和食物的網路平台Etsy上,已經有超過一百萬家的「製造者」直接販售成品給消費者。就算是蝴蝶也需要展翅。

  另外,在這個翻覆的時代,蝴蝶擁有獨特的定位。混沌理論(chaos theory)裡的「蝴蝶效應」,意指改變能來自各處。中央公園的天氣可能會受遠在南非的一隻蝴蝶揮動翅膀所影響。

  我就曾於超級颶風珊迪來襲前夕,在布魯克林自家附近親眼見證蝴蝶的敏感和勇敢。當晚我到我最喜愛的烤透麵包店(Bien Cuit)買麵包,市長才剛宣布要大家撤離。「我猜你們要準備關門了。」我對櫃台後的男子說。

  「絕不會,」他回答。「這裡的居民需要我們。我們會整晚營業。」

  別低估了蝴蝶的堅持。

  我四處搜尋創業家已經長達二十年。如今,各類型的創新者隨處可見。他們不會苦等改變憑空發生;他們每天主動創造改變。

  無論你的志向為何,從以上動物選出一種,開始寫下你自己的故事。或者,你也可以冒險當個鴕鳥,把頭埋在沙裡。

  創業精神的祕密醬汁

  可是,你決定要當個變革推動者之後,要如何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呢?

  又該我上場了。

  我要邀請你參觀我的臥房,你會發現許多有趣的事物。我出國旅行買回來的非洲床組。

  我先生向我求婚時寫的一首詩。我的床頭櫃上,有一整排讀到一半的書,內容全都是關於創業精神。

  我熱愛創業精神,但我不喜歡它的相關文獻。我開始寫這本書時,列出了所有我不希望這本書最後呈現的樣貌。它不會教導讀者如何擬訂創業計畫、發展行銷策略或讀懂創投條件書。它不會是講述創業精神歷史的入門教科書。它不會是充滿提神元素、鼓勵人心的畢業演說。它也不會是個人追求成功的故事。如果你想要看這類書籍,不妨改讀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的《Starbucks咖啡王國傳奇》(Pour Your Heart Into It)、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的《維珍顛覆學》(Like a Virgin)、謝家華(Tony Hsieh)的《想好了就豁出去》(Delivering Happiness),或是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的《賈伯斯傳》(Steve Jobs)。這些書我都讀過,也很喜歡。

  這本書的主旨是:描述許多人——瞪羚、鼬鼠、海豚和蝴蝶的創業路程,以及我們如何向他們學習。我想要把一段看起來很了不得的過程,分解成一連串可達成的步驟。我企圖回答這個問題:這年頭既然人人都得冒險,你要如何確定你冒的是聰明的險呢?

  為好好回答這個問題,我將本書分為三個部分:「開始行動」、「做大事業」,以及「回歸家庭」。

  在「開始行動」這個部分,我會展開成為創業家的路徑:從對抗內心恐懼、抵擋懷疑者,到跟蹤支持者、善加利用混亂。這個部分的主題是態度:如何擁有正確態度、驅逐錯誤態度。

  在「做大事業」中,我會說明如何評估你的構想。我會協助你了解自己的創業家個性、避免菜鳥會犯的錯誤、找到適合的創業導師,並學會如何領導。「領導力3.0」是我發明的名詞,它是吸引並留住今日高連結、高技巧與高敏感人才的必備新技巧。

  最後,在「回歸家庭」這個部分,我會討論活出創業精神的真義。這包括如何讓工作產生意義,以及如何將工作與家庭整合。若說前兩部分是創業精神的技巧,則此時已經臻於藝術。這個部分也最讓我感到心有戚戚焉。我深深相信,創業精神發揮到此,是為了啟發並提攜後進。而且,我既要管理大企業、又要當個好媽媽,這一路上,我努力維持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和諧,我鼓勵我的員工也做到這一點。

  總而言之,以上內容綜括我這二十多年來在創業路程起起伏伏的經驗,它們都是我想要寫這本書的原因。不過,還有另一個讓我此時提筆的原因。

  不穿帽T,也可以成為創業家
 
  二○一二年,我受威爾克斯大學(Wilkes University)之邀,講述創業精神。這個生氣勃勃的校園,座落在賓州中部的古老礦鎮。到了演講最後的問答部分,後方有人舉手。「我喜歡你那些創業家的故事,」他說,「但我不確定這種事會不會發生在我身上。我沒有大夢想,又不認識什麼有辦法的人。而且,我也不住在矽谷。」

  我當下有一點洩氣與失神(我知道我七歲的女兒正在家等我回去),我脫口說出心中閃出的想法:「別擔心,你不穿帽T也可以成為創業家。任何人都可以。」這答案效果還不錯,但在我回家的路上,腦中一直揮不去這個問題,對於自己華而不實的回答也愈來愈失望。

  奮進集團成立早期,每次我遇到有人不了解我們的業務時(也就是說,多數人都不了解),我總是歸根結柢地說:「我們把矽谷奇蹟發揚到其他有才能、有構想,但又一直不認為自己有能力美夢成真的人身上。」我一直認為,這只適用於像蕾拉這樣的人。

  如今,人人都需要一點這樣的矽谷奇蹟。

  在人生中,我們都需要一點蕾拉的精神。

  當晚我返回布魯克林家中,就決定寫這本書。我要為賓州那群學生而寫。我要為熬夜等我回家道晚安的一雙孿生女兒而寫。我要為那些有夢卻不知所措、想結合熱情與生活、想對公司、社會或整個世界做出貢獻的人而寫。

  茱莉雅.柴爾德(Julia Child)在其著作《精通法式料理藝術》(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裡寫道:「只要有正確的指導,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烹調出法國風味。」她自己就是個創造風格、打破極限的創業家,而她這本書對於做大夢、勇於改變也有類似觀點。

  我以前深信,創業家是「天生、無法靠後天努力」這樣的箴言。現在我則相信,創業精神也像偉大的廚藝一樣,只要有心學習,就可以透過實踐和磨練而來。(而且,就像大廚一樣,即便是最厲害的創業家,也一定曾經摔過鍋子或打破幾顆雞蛋。)

  最後,精通創業藝術不光是開間公司就夠了,還要勇於冒險、克服疑慮、管理風險、處置混亂、培養員工、坦然面對挫折和成功、兼顧工作和家庭,以及傳承下去,確保下一代也能做大夢。

  而且,你還得明白,大家都說你瘋了,其實是一大恭維。

  讓我們開始吧!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208341
  • 規格:平裝 / 35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颶光典籍首部曲王者之路上下冊套書
66折: $ 659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手工餅乾的基礎:忍不住就想烤來吃!從口感、口味、夾餡到造型,簡單做出專賣店般的美味曲奇
作者:金多恩
出版社:台灣廣廈有聲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4-13
66折: $ 317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高效健身解剖書:熱銷3萬本!史上最完整!你最想知道的「體重管理飲食法則」與「肌肉成長運動戰略」
作者:文碩氣(FITVELY)
出版社:瑞麗美人國際媒體
出版日期:2022-07-07
66折: $ 263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升級UPGRADE
作者:布萊克.克勞奇
出版社:寂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03-01
66折: $ 31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2025限量暢銷特典版】:淡泊一點也無妨,活出快意人生的99個禪練習!
作者:枡野俊明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18
$ 26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魔王的貞操,千鈞一髮★~從1000年的沈睡中醒來,世界變成了色情遊戲世界觀!(全)
作者:都みめこ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5-08
$ 11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miffy潔膚柔濕巾-20抽(黃)
作者:新台
出版社:新台圖書
出版日期:2023-08-30
$ 23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寶可夢 伽勒爾圖鑑(全)
作者:構成:川島潤二(十八VAN PLANNING) 設計:はやしだこーじ(CORNFLAKES)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3
$ 351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鬼速縮時:世界最大廣告公司電通實戰 8 鐵則,砍掉 60% 超時工作,打造極速高效團隊!
作者:小柳 肇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5-05-07
$ 294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心靈時刻:亞隆與22位來訪者的一期一會【博客來獨家書封版】(首刷限定:歐文亞隆印簽及給台灣讀者的一段話)
作者:歐文‧亞隆 (Irvin D. Yalom , Benjamin Yalom)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25-05-01
$ 379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從詩人的眼睛看世界(4):元明清【給中小學生的語文啟蒙書】
作者:知中編委會
出版社:晴好出版
出版日期:2025-04-30
$ 224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阿甘節稅法:全方位理財第三堂課,讓你隱型加薪,退休金翻倍
作者:闕又上
出版社:萬化企業
出版日期:2025-04-25
$ 395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