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善用你們之間的共通語言
【中標】女性是如何溝通的?
女性在許多方面是比男性聰明,這點我們男性都很清楚,也令我們感到恐懼。有時候女性知道我們在想什麼,而我們自己卻不知道時,更是令人毛骨悚然。男性若做錯某些事情,妳通常不用太在意。他極有可能自動向妳承認錯誤並請求原諒──因為知道瞞不住妳。
這種天分可能是始於母親這角色。所有母親都會讀孩子的心,這是一種女性代代相傳的能力。多年來,我曾見識到妻子巧妙地教導女兒一些有關看透他人心思的小技巧。我甚至曾見過女兒無意識地模仿我妻子的各種直覺本能。現在她已較能得心應手地運用這項有力的工具。看著她有時不知挫敗、有時困惑有時甚至能操縱那些和她約會的年輕小夥子,讓他們為她神魂顛倒。感覺就像觀看蜘蛛網上毫無警覺的獵物們一般。
兩個不同的個體,由於有不同的經歷、價值觀和想法,所以相互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但這同時也是非常艱鉅的工作。一般而言,女性擁有比男性優越的溝通技巧,年輕女孩的右腦比男孩更加發達,因此較擅於言詞、能記憶大量字彙、發音較準確、能較早閱讀,以及擁有較佳的記憶力。
年輕男孩則是左腦比女孩發達,因此有較好的空間視覺邏輯、感知技巧、數學能力、邏輯、解決問題能力、建築技能,以及拼圖技巧。
女性的聽覺及視覺都較男性佳,對於嗅聞和碰觸的感知也比較敏銳,故能輕易從別人表情得知對方當下的情緒。這樣的優勢讓女性在人際關係與溝通上擁有良好的技巧,因為她比男性容易獲取一些非語言的暗示。
「胼胝體」(Corpus callosum)是一束連結大腦左右半球的神經束,研究顯示女性的胼胝體比男性的還大,因此女性左右腦的整合功能及訊息相互交流能力也比男性強。核磁共振(MRI)及其他腦部掃描測試結果,也顯示出女性在談話時左右半腦經常同時處於活躍狀態。
當女性停止說話,她的左腦或右腦仍是活躍的。相反地,當男性說話時,常常只有一邊的腦處於活躍狀態;而男性停止說話時,兩邊的腦就都不再活躍。
還記得每次妳問丈夫或男友「在想什麼」而他回答:「沒事」的時候嗎?其實他很可能是跟妳說實話。男性有能力關閉腦袋,單純呈現「我只是在這裡」的狀態。這情形常會發生在看電視看到出神(特別是進廣告時)或是開車時。妳若曾有過要長時間靜坐等待狩獵的經驗,就會了解這項能力的美好之處。
在同樣的時間下,女性普遍能比男性記住更多字彙,而且每天的使用量也是男性的兩到三倍。其實令我感到驚訝的是,女性非常「喜歡說話」──她們完全樂在其中!藉由對話,她們可以交換資訊及分享情緒;透過談話,她們能夠與彼此變得更加親密。
男性則會找些事情或活動來一起做。當我和好友在一起時,我們會一起「行動」而非「談論」。如果只是坐在那和對方談論事情,我會覺得自己像在與心理諮商師會診。
這些特質讓許多男性在進行言語的交談時覺得自己很失敗。事實上,要男性坐下來與技巧高超的女性面對面談話,確實令他們感到恐懼。我還記得自己有次告訴妻子說:「妳比我更善於表達自己,但這並不表示妳一直都是對的。」其實她真的是對的,但要承認這點仍然令我感到十分沮喪。
【中標】男性是如何溝通的?
【BOX】有關如何跟女性爭論的理論有兩種,但沒有一種能真正奏效。──威爾.羅傑斯
要與男性溝通,有個重點是要了解他們如何思考。因為男性不擅長言語交流,也不太重視這項技能;而這也許就是男性傾向不遵守承諾或認為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原因。要評價一位男性,應該要看他的行動而非言語。我的妻子曾指出,這些年來當我說了某些(其實可能很多)令她感到憤怒的言語時,她會停下來仔細思考,最後總能從我的行動中發現我仍是愛她的。
對男性來說,行動勝於言語;但女性似乎相信言語勝於行動。因此從一般女性的觀點而言,男性所說的話比他的行動值得信任;男性則會從行為而非言語來判定一個人。因此,妳得讓「透過行為而非言語來測試男性的特質」成為妳的拿手強項。我不斷看到某些女性總是選到差勁的男性。她們解釋:「但他說會處理好關係並和我結婚!」「他說他愛我!」但不幸的是,這些男性的行動和所宣稱的並不一致。請從男性的行動而非言語來判定他的人格。
而我在觀察哪些事情傷女性最深時,發現另一個女性將言語交流凌駕於行動上來衡量的例子。許多女性因為丈夫慣性欺騙或沉溺於色情刊物而離婚。這些女性告訴我,丈夫對她們說謊所造成的傷害遠比行動來得嚴重。我猜大多數的男性在角色對調時,會覺得妻子的行動比謊言更能擾亂自己的心神。
【表格】
溝通須知
男性
.誠意─他們想知道這主題對妳很重要。
.單純─他們希望直接聽到事實並指出重點。
.敏感度─他們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會比較容易敞開自己。
.穩定度─他們希望在溝通時雙方能保持冷靜並且不崩潰。
女性
.注意力─她們希望自己說話時伴侶能全神貫注。
.同意─她們不希望爭吵導致她們和伴侶之間的隔閡。
.欣賞─她們希望伴侶能看重她們與她們扮演的角色。
.約定─她們希望伴侶尊重兩人要進行溝通的地點和時間。
男性不太會明確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事實上,大多數男性並不善於處理或確認自己的情緒。男性在有情緒時往往會變得笨拙或感到羞愧,這也是為何當女性一哭泣就令他們感到手足無措。
男性需要練習在言語表達前先弄清楚自己的感受為何。我和妻子在溝通時,她常會期待我可以立刻對她的疑問給出答案或評論,而我通常必須告訴她:「等一等,我並不清楚自己現在的感受。請讓我思考一下,才能釐清自己「真正的」感覺是什麼。」有時我甚至需要花費一整天思考過所有事情,才能確認自己對特定議題的想法並做出決定。
女性可以在同一時間內說話、感受並思考,男性則不行。男性天生就無法像女性一樣同時活絡左右腦。因此在發生爭執時,男性通常會保持沉默,甚至在尚未得出解決方法前就離席;這並不表示男性不在乎或不想解決問題,而是他們的腦袋此時已經超載,需要暫時關閉並處理自己的感受。如果這時還繼續逼迫他,妳將發現他們會發怒或變得沮喪。一旦受到過度刺激,多數男性最終會選擇對他們的女人置之不理。女性常抱怨男性不聽她們說話,但有時男性只是因為被太多訊息充滿,再也無法接收了。
這延伸出一個有趣的議題:男性是否比女性不敏感?也許吧!但我不認為這代表男性比女性不關心事務;他們只是被教導不能太敞開地表達自己。男性會認為抱怨或產生問題是懦弱的表現;如果他沒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那麼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就不算是個男人。因此,男性傾向不表達自己,有時甚至不願說出自己需要什麼。
男性的表達方式也和女性不同。當男性和別人交談時,通常是為了建立自己的權威或控制對方,確定彼此地位的優先次序或需求順位。男性透過言語來交換資訊──通常只是和事情本身相關的資訊。他們可能會將自己的難題或擔心的事情拿來說笑,藉由大聲的嬉鬧讓事情看起來沒那麼嚴重。男性們能了解彼此真正要表達的意思,但女性可能完全無法理解。
【中標】我們為何要談話
女性喜歡敘述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男性則喜歡在思考後以行動解決問題,交談重點則是如何解決難題。
舉例來說,如果女性友人或機構裡的義工有私人問題,我的哲學是除非對方詢問我意見,否則就不關我的事;但我的妻子和其他女性則會慷慨提供忠告和幫助。身為一位男性,若是其他男性恣意給我建議,會讓我有被冒犯的感覺──我會覺得自己不受尊重,並認為對方似乎斷定我無法自己解決問題。
女性藉由與朋友、愛人談話變得更加親密,但這卻不是男性使用的方式,因此他們難以理解為何女性總是不斷說話。女性喜歡彼此討論問題。身為男性,每當妻子向我述說她的問題時,我會理解為「她需要我的建議」,並提供她解決之道。想當然爾,當我這麼做的時候,妻子就認為我根本沒真正在「聆聽」;但我認為這樣是在幫助她,因為男性不太會彼此聊自己的困擾,除非真的很需要解決方法。男性會認為述說困難只是在抱怨,完全不能理解女性只是想建立親密關係──藉由互相敞開自我。我想妳可以考慮改跟女性友人分享妳的難題;但如果妳想透過這種方式與妳的男人「變得親密」,除非妳真的想解決所述說的問題,否則恐怕只會造成反效果。男性不會使用這種方式來增進親密感,如果硬要這樣做,很可能使雙方都感到沮喪。
身為女性,若能使妳的男人敞開說明自己的需求、難題及困擾的事,並且不會覺得自己不像個男人而感到羞愧,那他會非常感謝妳。然而,「絕對不要」在吵架時用這些資訊傷害他。如果妳這麼做,將會使他不再信任妳。我知道女性會藉由與其他女性討論她所知道的訊息來釐清想法,但妳必須了解,這樣做對男性而言是沒幫他保守祕密的表現。如果妳與女性友人討論婚姻或個人議題,或是告訴她們妳男人的弱點或害怕,他將會非常憤怒。
對女性而言這樣是表示關係親密;但對男性來說這是示弱的表現。所謂的親密關係指的是「卸下所有的心防並完全敞開自己」,要這樣做必須對他人有足夠的信任,並讓對方有機會傷害自己,這是與男人天性相違背的事。
第九章
男性最讓女性抓狂的十件事
【引言】
在一段關係中,女性發怒的次數通常比男性多,普遍來說女性對配偶生氣的頻率比男性高,生氣的時間也更長,並且也需要比較久的時間從憤怒中回復。
男性通常在宣洩完怒氣後很快就能釋懷。大多數情況下,男性對配偶和家庭的要求就是穩定、平靜。他們希望家裡很乾淨、孩子乖巧、家電狀況良好,並有位開心的妻子,這就是他們可以安心休息和放鬆的地方。如果男性回家得面對一位憤怒的妻子,就會因為不知該怎樣讓妻子滿足而感到沮喪。
我妻子和其他女性分享:「當妳滿足丈夫的需求後,會更容易滿足自己的需求。」因為當雙方都有需求,就比較不會有心情去迎合對方的需求。而男性大多是比較單純且容易滿足的生物,因此女性若希望男性滿足自己需求,不妨先滿足他的需求。這說法十分合理,總要有人先跨出第一步。我知道女性在關係中已背負大部分的壓力(如:養育孩子),但主動或許就是生命的簡單道理,它能幫助妳解決大部分在關係中所經歷的沮喪。
接著讓我們抱持輕鬆的心情,一同來看女性們投票選出男性最令她們抓狂的十件事(事情的先後順序與名次無關)。
【小標】一、他不幫忙做家事
我最常被以下評論砲轟:「男性工作完回到家,似乎就覺得他們的一天結束了;但女性的一天永遠沒有完結之時。」另一個較貼切的說法是:「男性對於他們所造成的混亂無感,而且他們要不是假裝不懂,就是清楚定所謂『乾淨』的定義為何。」
男性似乎真的有辦法跨越地上的髒衣服,並且忽略水槽中的髒碗盤。他們對乾淨的定義似乎比女性要馬虎許多。大多數男性在能力所及內不願意幫忙做家事的確是事實,但我們真的有努力在改進了。
最近的研究顯示,丈夫目前大約分攤了四成的家事工作量。
同時,男性比較想在家庭之外工作有個很好的理由:因為這樣比較安全。美國心臟協會近期研究發現,認為自己是家庭主夫的男性,其死亡率比在外面工作的男性多了 82%。
以下是一位女性總結許多女性對此議題的看法:
女性希望男性作為保護者並表現出傳統的「男士風度」,但在今日的社會中,男性似乎更在女性原有的責任上加倍要求,他們希望女性變得全能。我需要清理院子、把車開去保養、負責所有和醫生或老師的預約行程、清洗衣物、修理家中物品……。請問男性在一天中除了工作外,還做了些什麼?我已經工作了一整天,還要試著做完所有的雜事。與我相比,他只是回到家,然後就什麼都不做!
另一個更簡單的說法:「他空閒時就只會坐在電視前。」
前天晚上我看了一個電視節目,它介紹一個亞馬遜河沿岸的原始部落。主持人透過翻譯人員和當地人溝通,部落的女性抱怨所有男性在打獵回來後就只會坐著對營火發呆。看來有些事在世界各地都是相同的,不是嗎?
我沒有敏銳的洞察力能了解為何男性不願多做點家事……我們就是不想做。而妳也許可以透過某些比嘮叨更好的方式,激勵男性幫忙做家事。
一位女性表示:「對大多數女性來說,丈夫若能幫忙做家事和照顧孩子,這會是非常浪漫的事,要知道:『性愛從廚房開始』。」
我不清楚這種說法的真實性,但我可以保證大多數男性都沒意識到這事實。妳大可直接對他說出妳的想法,別擔心這樣會讓他受傷。我很肯定大多數男性若知道常幫忙清洗衣服和洗碗盤,就能有效提升行房的機會,相信他們會更有動力在被提醒前就多做家事。
【小標】二、他會封閉情緒
很多女性表示,男性經常不願或不能分享自己的感受,也不想聊自己遇到的困境。她們覺得男性若需要時間將事情分門別類整理一番,也應該先說一聲,並且承諾過了一段合理的時間後再來談這件事。
要標明並處理自己的情緒對男性是非常困難的事,他們表達情緒的方式和女性不同。舉例來說,男性會為女性做些事來表達自己對她的在乎,像是幫忙洗車或換機油來表明自己有多愛她。我總會定期為妻子確認她車子的所有燃料、輪胎,以及車子的運轉情況。為妳做事是男性訴說愛的方式。
男性對於情緒有一部分是出於恐懼,因為不了解而無法控制情緒。對男性來說,沒有什麼比被情緒掌控還要恐怖;另一部分是因為男性成長過程中並未培養情緒處理的能力。男孩被教導要堅強、能屈能伸及自給自足。在這過程中男性學到自己必須隱藏生理和心理的痛苦,他們被期待不能像女孩一樣哭泣,也不像女孩一樣學習如何標明、了解自己的情緒。或許是因為男性在語言技能發展上比女性緩慢,因此並不如女性健談,也可能是因為男性外表比較粗野,人們自然認定男性的內在也與外在一樣堅強。
男孩覺得示弱是羞恥的事,於是學會沉默應對並隱蔽自己的情緒。男性在小時候就學到:「表現出痛苦或恐懼,會遭受同儕的批評、辱罵或嘲笑。」這些不成文的潛規則讓男性知道必須將需求、寂寞、無力及恐懼深藏心底,永遠不能因為遇到困難而抱怨或哭泣。他們學習將自己的痛苦隱藏在堅忍的面具之後;更糟糕的狀況是以憤怒的面具遮蔽痛苦。他們「學會有技巧地戴上面具,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這樣做」。
不幸的是,情緒的面具阻礙男性學習認識自己真實的一面。尤其是某些曾忍受充滿創傷童年的人,這些他們用來隱藏軟弱的保護殼同時也凍結了自己的情緒。
我還記得自己曾為了「成年後長達二十年沒掉過一滴眼淚」這件事自鳴得意;但其實我凍結了自己的情緒。以致無法感受除了憤怒以外的任何事。我像是一個防禦系統般有技巧地掩蓋了自己的情緒。直到上帝開始醫治我內心的傷口,祂似乎融化了我冰凍的心靈。現在我變得十分多愁善感,只要有事發生就會哭哭啼啼──我想這是因為那些冰融化產生的水總得有個出口。
男孩們所面對的情緒考驗,大多是為了磨練出存活並成功所需的男性特質和技能。不幸的是,被母親過度保護的男孩由於缺乏生活的打擊,很難學到成為完整男性所需要的堅忍特質,並以此來保衛並供養家庭。若缺乏正確的引導,這些情緒考驗可能會被曲解為痛苦的折磨,並造成毀滅性的後果。最理想的情況是,男孩在考驗中被強化,變成如橡木般堅強的男性以領導家庭;最糟的情況則是,他們在情緒風暴中被摧殘殆盡。
這就是為何男性會封閉情緒。
因此,女性該如何運用自己的影響力,以幫助男性情感變得更加堅強呢?我有個聽起來頗傻卻有效的簡單方法,就是做一個把不同表情對應到情緒名稱的圖表。妻子把它放在我們家的冰箱門上,並告訴我這是為了幫助兒子了解自己的感受為何;但我有點懷疑這同樣也是針對我做的。不過這種視覺回饋確實能幫助男性探索自己的感受。
【小標】三、他不聽我說話或忘記事情
我收到的回信有很多人說男性有「選擇性」聽覺,而且溝通能力低落。此外,有個非常清楚的看法是:「男性傾向在了解所有問題前就提供解決方案,以至於他們總是試著『解決』問題而非傾聽。」
「宣判有罪!」男性確實不善於傾聽而且總想解決問題;但或許還有一部分問題是出在訊息傳遞的方式。要記得,如果妳沒有立刻說重點,男性的心思可能很快就會飄走。
我認為男性的確會傾聽;只是沒有總是聽女性說話。有時我們已經被占據了,而這會和我們腦袋運作的方式有關。男性腦中有個不斷「尋找並摧毀」的程式,會一直尋找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選擇性傾聽,只因為想搜尋癥結所在,並思考如何解決,至於其他的部分都是些雜訊。坦白說,要男性在每天與女性的會話中留意所有細節真的很困難,因為我們覺得有些事彼此似乎根本沒關連。
同樣地,當男性沒有與妳眼神交會,並不代表他就沒在傾聽。有些男性在四目相對過久後,反而會無法思考被告知的訊息。
溝通和兩性關係專家約翰.格雷說:「當男性在傾聽時,他的本能是看向別處以思考對方所說的話。……男性在聽女性分享感受時,若是單純直視女性的雙眼,他的心思會漸漸變得空白並且出神。」
另一個常被女性重複提及的重點問題還包括了「男性的記憶力差」,很多女性認為這可能和聆聽技巧差有很大的關連。我假設那些抱怨男性記憶力差的方面是:記得妻子的生日、結婚紀念日、妻子在第一次約會時的穿著、去學校接小孩等事情。
男性的記憶力真的很差嗎?恐怕是的。雖然我並沒有記不住體育統計的困擾,也不會忘記定期更換汽車油料。而每個四十五歲以上的美國熱血男性一定會記得,當卡爾頓.菲斯克(美國著名棒球捕手)在 1975 年世界大賽對辛辛那提紅人隊的比賽中擊出致勝全壘打時自己身在何處。因此,男性的記憶問題可能是出在那些事物實在無法引起他們高度的興趣。
所以,如果記住某些事對妳來說非常重要,妳可以依照下述方式幫助丈夫。我知道女性認為男性記得紀念日或生日,就代表他很愛自己;但男性其實更注重行動。也許妳可以多次提出挑戰,讓他試著記住即將到來的紀念日,這樣能製造出他喜歡的競爭感;但前提是妳要用能打動他的東西作為賭注,以便讓他將紀念日放在優先位置。
在我們二十六年的婚姻中,我妻子多次為我做過她那舉世聞名的義大利麵,她烘烤貝類,並塞入以下幾種食材作為餡料,包括:美味的義大利臘腸、碎牛肉、菠菜及三種起司,接著再淋上她手工特製的紅醬(由小火慢燉一整天製成),並且灑上碎起司,烘烤成金黃色,搭配大蒜麵包一起吃。哎呀!我得記住她和她親友們的生日,好能吃到她自製的義大利麵,這就是我記住紀念日的動機和期待!當然性也很棒,不過我現在是個「老傢伙」了,因此食物在這幾年來似乎已變成對我最有效的激勵工具了。
【小標】四、他做事不體貼且自私
相傳這是男性最讓女性感到困擾的部分。諸如:「不體貼,常得多次要求才會去做某事」、「自私,優先滿足自己需求」、「在某些情況下不顧他人」、「規畫事情卻沒想過要花多少心力付諸實現,尤其是期望我做到這些事情時」或「對自己所言或所行不負責任」等評論,有如洪水般淹沒了我的電子信箱。
而我所收到最可笑(也最真實)的評論或許是:「男性會選擇『懶惰處事』,就算這選項的機率只有十萬分之一。」
不好意思,我合理懷疑這是男人被設定好的 DNA,好在不狩獵時節省能量消耗。從前若是狩獵失敗就會挨餓致死,因此節省精力以確保在打獵或與掠食者對戰時獲勝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為了劈柴、採摘野果、清掃洞穴而弄得筋疲力盡,將可能錯過獵捕晚餐的機會,或是太累以致無法保護家人免受熊的攻擊。所以男人並非真的懶惰;只是儲備能量以備必要時使用。就算妳不認同,嗯,我想這至少是個合理的說法。
是的,男性容易變得懶惰。如果女性願意,我們會讓(甚至是鼓勵)她們為我們做事。若有不滿就去責怪我們的母親吧!她為兒子做事的態度是造就他人格發展的重要原因。想一想妳如何對待自己的兒子。
有時男性並非故意表現出不體貼。就我的經驗,我知道女性通常對事比較敏感,尤其是對於男性在對話中提及的事情或不假思索的評論。男性常被其他事情充塞思緒,以致沒跟上妳的話題,而自己也不體貼或不敏感甚至渾然不覺。通常只要妳願意告訴我們,妳為何及如何認為他不夠體貼,男性就會為自己解釋或改變自己的行為。再提醒一次,我相信妳的丈夫是想討妳開心的;只是需要知道該怎麼做。
我收到的回覆也有許多關於男性不履行承諾和保證的評論。我認為重點是記住大多數男性不像女性那般重視言語的溝通,這也是為何我們必須從男性的行動而非言語來評斷他;但這完全是另一個類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