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小熊告訴媽媽說他再也不想要「晚安親親」。因為他覺得他已經長大了,「晚安親親」是小孩子的專利。他想了一大堆的理由來拒絕親親。「好吧!」媽媽說,「那從現在開始,我只好親你的熊寶寶了來代替囉!啾!」媽媽離開房間後,小熊覺得房間變得比平常還要暗。他開始覺得房間裡好像有什麼怪東西在偷看他,一切都變得十分可怕。「媽媽!」小熊忍不住大叫。「沒有親親,房間裡變得好暗,」小熊說,「有親親房間才夠亮,我才睡得著。媽媽,再親我一千下好嗎?可是……你不可以告訴別人喔!」繪者以生動、逗趣的卡通造型勾勒出一個一隻小熊想「長大」的故事。故事內容簡單,卻成功反應出小朋友的心理狀態,一如暢銷書《米米說不》一般,透過孩子不斷的答覆,加強戲劇效果,讓小朋友藉由閱讀過程認識自己、懂得什麼叫「長大」,同時卻又有著溫馨的結局。
作者簡介:
這是作者ManuelaMonari的第二本書。作者表示:她小時候都是跟一群妖魔鬼怪、巫婆、恐龍、小精靈還有公主一起住,長大後,他們都溜進她的筆裡,要她寫他們的故事。這就是她成為童書作者的原因。她的第一本作品“Lavarsicheimpresa!”(Washingup,whataventure!”)即將在韓國出版。繪者VirginePerrot是個全職的法國童書插畫家。她的畫風很法式,色彩及線條都很活潑、具有童趣,沒有匠氣。這兩位的作品都沒有在台灣出版過,這是頭一本。法文版也即將推出。
推薦序
「我不要親親!因為親親是小孩的玩意兒。」「可是,睡覺前沒有親親會好害怕!」這是《我不要親親!》這本書中主角小熊的話。很多小孩都喜歡睡前親親,但是故事裡的這個小熊覺得自己長大了,想要用一種方式讓自己覺得自己是大人了,於是有了戒掉睡前親親的想法。但是,睡覺前沒有親親他卻覺得害怕,怕黑、怕不知道的怪物、怕孤單。為什麼睡前親親可以讓小孩不害怕呢?孩子出生後到能走路前,都是由父母全天候照顧。在他們漸漸學習獨立時得先經歷跟父母分離的過程:要開始獨自睡覺、獨自上廁所,甚至獨自去上學。在這些時候,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深怕爸媽會不見,於是他們會不安、會害怕,甚至會抗拒。幼兒為什麼會有分離焦慮呢?有幾個可能的因素。第一個因素跟幼兒的認知發展程度有關。當孩子7、8個月時,記憶力發展更加良好,開始能辨認媽媽和其他陌生人的不同,所以就會對陌生人有陌生焦慮,一旦他熟悉的媽媽離開,自然也會產生分離焦慮。第二個因素與認知發展中的「物體恆存概念」有關。在有「物體恆存概念」之前,如果有物體不見,孩子並不會去找。大約5、6個月開始,孩子會逐漸了解物體從眼前不見並不是永遠消失,還可以在他處找到,所以假如媽媽離開他的視線,他就會開始尋找,如果找不到就會有分離焦慮。第三個因素跟前兩個因素都有關聯,是孩子跟母親之間的「依附關係」。孩子自從認得那個一直呵護他與照顧他的人之後,一旦這個人離開他的視線,孩子就會想念,也會想去尋找,所以母親的離開就會產生孩子的分離焦慮。總之,分離焦慮是一種心理反應,與生命中越重要的人分開時,個體越可能產生不安與孤單的情緒。所以,要如何讓孩子可以安心睡覺呢?一、平時的訓練:在孩子約5-6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當孩子獨處時可以常發出聲音,讓他知道你在身邊。例如,留他們在另一個房間玩耍或睡覺時,可以開著門;或是不時查看孩子等等。二、給一段分離緩衝期:對於陌生或未知的事情,因為認知能力不夠,所以就會有些害怕的情緒。對孩子會害怕的某些人、事、物,或是環境,用漸進式的引導,協助他們逐步認識與了解、敢去接近或嘗試。例如幫助孩子熟悉自己的房間、藉由手影遊戲幫助孩子認識影子並不是可怕的東西等等。三、給予孩子信心的安慰:很多父母在要哄孩子睡覺前,會先有一些「儀式」──送小孩上床、為他們蓋被子、說床邊故事、在額頭上或臉上親吻、互道晚安,然後為孩子關燈。這些「儀式」可以讓孩子知道父母親是愛他們的,就算他們暫時離開,一定還是會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出現,因此可以為孩子們增加了很多安心與勇氣,免去分離焦慮。四、在必要時堅定地離開:不要擔心分離焦慮會對孩子產生長遠的影響,如果親子關係夠親密,讓孩子對父母的愛有信心,那麼孩子會學會分離只是短暫的。
「我不要親親!因為親親是小孩的玩意兒。」「可是,睡覺前沒有親親會好害怕!」這是《我不要親親!》這本書中主角小熊的話。很多小孩都喜歡睡前親親,但是故事裡的這個小熊覺得自己長大了,想要用一種方式讓自己覺得自己是大人了,於是有了戒掉睡前親親的想法。但是,睡覺前沒有親親他卻覺得害怕,怕黑、怕不知道的怪物、怕孤單。為什麼睡前親親可以讓小孩不害怕呢?孩子出生後到能走路前,都是由父母全天候照顧。在他們漸漸學習獨立時得先經歷跟父母分離的過程:要開始獨自睡覺、獨自上廁所,甚至獨自去上學。在這些時候,孩子都會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