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美國嬉皮,
三十年後,為什麼變成最虔誠的瑜伽女?
一位女性修行者, 如何走到心靈最深處?
從焦慮、懺悔、沉澱、療癒,
在心靈探索的道路上,為流浪的心找到出口。
「我以虔敬心及愛,在此乾旱的時代,貢獻出我所收集到的水滴。」-瑪莎
這不是一本關於「成功」的書,它是一位現代修行者以熱情及內省所節錄的行者隨記,一位終身投入覺醒道路的瑜伽女,將自己由錯誤、辛苦摸索的學習經驗完整陳述的一本書。
它是一本現代人修行的指南,對於傳統的教法,貢獻出最新的方法,幫助我們在佛教的框架中發現自己;也可以說,作者在書中為我們描繪出事物真實樣貌的色彩,幫助我們確實體認到與生俱來的美麗,包括連承認焦慮也是這道路上很重要的一件事,駁斥了認為「情緒毫無價值」的說法,最後,我們真正的平息了負面的感受。
當然,在這段療癒的過程中,首先,我們需要好好研究我們的迷惑,其次找到工具幫助我們清除一些習性,更進一步的我們學習如何禪修,穩定下來,然後訓練自己以單純的觀點,導引我們成為更好的人,我們可以幽默的面對生活中種種挑戰,最後戰勝它們。
真心推薦
「瑪莎在藏傳佛教最偉大的禪定上師之一(祖古烏金仁波切)的蓮足下生活了十七年,置身各種佛法事件的中心點。她在書中以超凡引人的畫面及許多著名上師的清晰聲音,生動的描述了如甘露般的佛法道路。願此書能與許多人結緣,並在他們的心中,將智慧與慈悲,也就是佛法的真實義點燃。」-東杜仁波切(Tulku Thondup Rinpoche)
「我們總在歷史中尋找典範,反而常常忘記了身邊的傳奇。在這個時代裡,依然有人終身投入覺醒的道路,路上就算有荊棘,但總有那些遵循古法的行者能披荊斬棘到達究竟目的。」-丁乃竺
「能夠閱讀到當今正在修行的人所寫的,關於修行,關於道路,這更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不但能夠看到像你我一樣平凡人在修行道路上的苦與樂,更在他們智慧中得到鼓勵與印證。」-賴聲川
修行十一懺
1我懺悔 未能將迷惑經驗從根剷除。
2我懺悔 對無實性的輪迴執為實有。
3我懺悔 尚未馴服自心。
4我懺悔 浪費了珍貴的人身。
5我懺悔 曾經懷疑上師的必要性。
6我懺悔 違越了菩提心誓言。
7我懺悔 未把自己的心視為佛的心 。
8我懺悔 對本尊的迎與拒。
9我懺悔 在見解中讓行持偏離。
10我懺悔 未能將修行融入生命。
11我懺悔 未能開放的面對當下及其中無限可能性。
作者簡介:
瑪莎德千汪嫫(Marcia Dechen Wangmo)
美國女性,中學時代即參與街頭示威遊行,成長於嬉皮公社,自認血液中流著吉普賽的基因,也是一位馴馬師與環保人士。追隨過許多著名的成就上師,其中包括了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禪修大師祖古烏金仁波切,並在其座下擔任侍者十七年。對現代學佛者而言,她以這樣的身分、角色和思維,對於想要追隨古老上師傳承的學習者而言,提供了相當寶貴的經驗。
繪者簡介
郭娟秋
生於基隆八斗子漁村,畢業於國立藝專,曾為漢聲雜誌社、大地地理雜誌社攝影編輯,是一位跨越攝影與繪畫兩項專業領域的藝術家,曾舉辦「心地風光」、「秋藏,行旅中的風景」、「微塵之光」等多次個展,過著相機與畫筆從不離身的隱世生活。
譯者簡介:
丁乃竺
表演工作坊行政總監。曾擔任藏傳佛法大師的翻譯,包括索甲仁波切、東杜仁波切,亦曾為達賴喇嘛在美演講之引言人,譯作有《無盡的療癒》、《大圓滿》、《修行的第一堂課》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東杜仁波切 (Tulku Thondup Rinpoche)
丁乃竺 表演工作坊行政總監
賴聲川 表演工作坊導演
喚醒全然的醒覺
東杜仁波切(Tulku Thondup Rinpoche)
大乘佛法的追隨者是以二聖諦(兩種真理:相對真理與究竟真理)為基礎,他們終身以累積二資糧為修行之道,為了圓滿自己與他人的需要,而成就了二身(法身及形身)。本書中大部分的訓練都是在此基本範疇中。
基礎
在大乘行者眼中,一切心靈及物質的存在,一切凡夫心中的顯現, 都是因緣法則的作用及現起,這就是相對真理。在覺醒智慧中,了悟到一切的體性就是空性(或開放性,openness),超越二元對立和實存性,這就是究竟真理。它們如何顯現及它們是什麼?就統合為一切萬物的真實特質和真實本性。
道路
透過前五度的學習、分析及禪定,行者以修習善行來累積福德資糧。他們以第六度,也就是訓練自己看待一切的本性為空性(或開放性)來累積智慧資糧。每一個認真的佛教弟子,都必須累積這兩種資糧。
有些行者在道路上快速前進,有些則緩慢,有些甚至中斷或是無法繼續前行。這一切都看他們投入的程度,他們的根性,以及他們心意開放的程度。經由大圓滿(Dzogpa Chenpo)及大手印(Mahamudra)等祕密道路,禪定者可以立即從自己內在本性中覺醒,也就是本覺智慧。然而要到達這個可能性,需要長時間一連串的努力。在佛教裡,有無量的方式來配合無量眾生的無量心態。這些方式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喚醒我們全然覺知的證悟本性。行者的覺知越清晰和圓滿,就越能感受到祥和、喜悅和全知。這也讓他們有更大的能力將他們的感受與他人分享。
目標
經由本覺智慧的醒悟,行者成就了任運現前的究竟佛身,這就是根本智與究竟界的雙融(界覺雙運),本然清淨,遠離任何垢染。透過功德的全然圓滿,他們成就了佛的兩種形身(報身與化身)。示現為報身(Enjoyment body)恆常現前的五個確定面相,是為了幫助十地菩薩。示現為無量的化身(Manifested body),是為了無量尚未覺醒的眾生,只要有一個眾生需要幫助,他們就示現。
《無方浪遊》(Confessions of a Gypsy Yogini)作者瑪莎,在藏傳佛教最偉大的禪定上師之一(祖古烏金仁波切)的蓮足下生活了十七年,置身各種佛法事件的中心點。她在書中以超凡引人的畫面及許多著名上師的清晰聲音,生動的描述了如甘露般的佛法道路。願此書能與許多人結緣,並在他們的心中,將智慧與慈悲,也就是佛法的真實義點燃。
譯者序
身邊的傳奇
丁乃竺
人生一切都是緣份,認識瑪莎接近四分之一世紀,但我們總是在法會中相遇然後匆匆告別。在祖古烏金仁波切眾多西方弟子中,瑪莎是亮眼的一位,不僅是因為她的秀麗,更因為她對上師的虔誠,但在她全心侍奉仁波切的同時,我總能感覺到她內心有一股無法隨意被馴服的倔強。去年瑪莎告訴我,她把自己多年學習佛法的經驗寫成書,我覺得能把這樣一位現代女性修行者的學習經驗與大家分享是令人興奮的。而在我已決定要翻譯這本書的同時,又因為一個小故事更加深了我做這件事的決心。
去年到法國南部,拜訪吉美欽哲仁波切(Jigme Khyentse Rinpoche),住在他為我們準備的小木屋。仁波切特別告訴我們,小木屋裡有兩位成就者曾在此圓寂,一位是我們的老師紐修堪仁波切,另一位是法籍僧人吉哈。對藏傳佛教寧瑪派的弟子而言,都熟悉紐修堪仁波切,但大家對吉哈是陌生的。在那個充滿了法國陽光的午后,仁波切緩緩說出吉哈傳奇的一生,他如何從一位富裕而成功的生意人成為出家人,又如何傾全力迎請所有西藏大師們到法國;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終身修行,前後閉關十二年。最令人鼓舞的是他臨終時,完全保持禪定的狀態,過世後心臟七天依然是溫暖的;火化後還燒出代表身、語、意成就的舍利。仁波切說他之所以要講這個故事給我們,是要告訴我們只要努力修行正法,任何人都可以有成就的。
聽完了吉哈的故事,我心中有種遺憾,如果吉哈能把自己多年學習的心得與大家分享那該多好!這也加深了我翻譯這本書的決心,我們總在歷史中尋找典範,因此常常忘掉身邊的傳奇。正如本書作者瑪莎所說,這不是一本有關成功的書,但它是一本心懷慈悲、邁向覺醒的書,我們都需要被鼓勵,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知道在這個時代裡,依然有人終身投入覺醒的道路,路上就算有荊棘,但總有那些遵循古法的行者能披荊斬棘到達究竟目的。
推薦序
一位流浪瑜伽女的懺悔
賴聲川
能夠閱讀到過去佛法大師們的開示,那是多麼殊勝與快樂的事情。但有時我覺得,能夠閱讀到當今正在修行的人所寫的,關於修行,關於道路,這更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不但能夠看到像你我一樣平凡人在修行道路上的苦與樂,更在他們智慧中得到鼓勵與印證。
在我的《如夢之夢》中,主角之一的醫生有一位堂姊,是家中的叛逆份子,拒絕醫生道路,流浪到印度、尼泊爾等地跟隨佛法。在醫生碰到生命困難時,堂姐開導了醫生,跟她說了很多關於如何面對瀕臨死亡病人的方法。其實,這位流浪堂姊的原型就是本書作者瑪莎。在我的生命中,我認識很多這樣的流浪瑜伽士與瑜伽女。其中,瑪莎和他的前夫艾瑞克是佛法界著名的翻譯士。許多殊勝的大圓滿開示都是透過他們的翻譯才能到我們手上,尤其他們的上師祖古烏金仁波切所有的作品都是他們翻譯的。在我認識他們的人之前,早就認識他們的譯作,並感恩這兩位為佛法付出生命的修行人。
1990年元月,我和乃竺在加德滿都,已經要回台北了,但突然接到一個通知,我們可以去見祖古烏今仁波切。我們趕緊坐車,前往祖古烏金的寺廟,就是本書中經常提到的那吉比丘尼寺。這個寺廟在加德滿都外圍的山上,車子爬上相當險峻的道路,到達了修女院。我們下車的時候,天空飄下瑞雪,那是多麼吉祥的一種感覺。迎接我們的正是瑪莎。因為時間很趕,並沒有時間跟她多說,我們被快速引進仁波切的房間,也就是書中提到的,仁波切經常接見弟子,給弟子開示的房間。
那時仁波切正在閉關,禁語。我心想,上師禁語,不能跟我們說話,能夠見到他一面就好了,那已經是非常殊勝的。但突然,他對我們開口說話,乃竺才跟我說,閉關禁語是不能說話,除非是『法語』、佛法的開示。於是祖古烏金仁波切對我們兩個說了將近一小時的話。仁波切慈悲,為我們遠來的台灣客人做了一個極殊勝的大圓滿開示,令我感動不已。仁波切話說完了,我們就該離開了。此時,從那小小的房間窗外,我看到腳下的加德滿都盆地,仿佛突然之間雲層散開,陽光普照,無數的水池、水滴,在盆地中閃閃發光,令我難忘。
離開的時候,瑪莎引導我們下山、上車,看到她對仁波切的服侍,無微不至,令我想到,她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她過著怎麼樣的生活?她的過去是怎麼樣?她未來必定位佛法能做更多事情。
後來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中都有遇見瑪莎。她是一個秘密的修行人,接受過無數殊勝的開示與法教,但從來不張揚,非常謙虛的過日子,為眾生服務。有這個機會為她服務,我們也感到榮幸與喜悅。相信這本書能夠利益眾生!
名人推薦:東杜仁波切 (Tulku Thondup Rinpoche)
丁乃竺 表演工作坊行政總監
賴聲川 表演工作坊導演
喚醒全然的醒覺
東杜仁波切(Tulku Thondup Rinpoche)
大乘佛法的追隨者是以二聖諦(兩種真理:相對真理與究竟真理)為基礎,他們終身以累積二資糧為修行之道,為了圓滿自己與他人的需要,而成就了二身(法身及形身)。本書中大部分的訓練都是在此基本範疇中。
基礎
在大乘行者眼中,一切心靈及物質的存在,一切凡夫心中的顯現, 都是因緣法則的作用及現起,這就是相對真理。在覺醒智慧中,了悟到一切的體性就是空性(或開放性...
作者序
前言
這不是一本有關成功的書,它是一個以熱情及內省所節錄下來的行者隨記,傳統上我應該告訴大家我在佛法上學習的經歷,我的老師、傳承,我所接觸過的法教,以及我做過的修行,同時說明我閉過幾年的關,來加強大家讀這本書的信心。然而,因為我完全沒有把上師、傳承、法教以及閉關的功德內化,所以就連承諾我會這樣去做也是一種我慢的表現,因此我要自我隱藏。我要以懺悔做開始。確實,我有非常多幸運的機會能夠在修行道上進步,但怠惰以及負面的一些念頭讓我無法進步。我幾乎放棄自己,但也許我從這些偉大上師處所學到的開示,對某些人是有幫助的。當然,如果我認真練習的話,這些法教對我都是有幫助的,對我而言,法教沒有任何的妨礙,只是我欠缺練習而已。就算有著得勝的潛力,但尚未發生。作為一位有著願心的瑜伽女,我感覺到自己坦白的觀察,也許可以對某些人有幫助。很多朋友要我把經驗與他們分享,我盡其所能的以純淨動機,將此奇妙旅程的風光,以素描方式獻給讀者。
雖然有著那麼多的失敗及挫折,但我可以肯定這個道路,因為我所學習到的以及我希望能夠揭示的是我們精神的力量,是做為人對自己能力的信心。我們凡夫能夠超越自己的限制及成長,以一種正面的方式來改變。我們可以與自己內在最純淨的基本本性相連結,然後戰勝任何的挑戰。無論我們是誰,我們已經是圓滿而完整的,但我們尚未與這樣的內在潛力相連結。為了治療我們已經陷入低潮及恐慌的破碎自我,我們必須與內在潛能連結上。我這個結論是由經驗得來,不只是個人的經驗,更強烈的是因著我與那些已經掌握了內在潛能的人相處,在黑暗的時期,他們綻放著光明。
你也許會好奇,一個平凡的美國女孩怎麼會踏上這個道路,進入到這樣一種生活型態?我的背景中沒有任何的癥兆或是因素顯示我會傾向心靈生活。事實上,我的早年生活非常平凡及無趣,我甚至認為自己來錯了地方,或出生的醫院弄錯了。我總是覺得自己生活的情境是有瑕疵的,但是因為我沒有任何的參考點,我不知道究竟欠缺了什麼。
我有一個很早的記憶是在四歲的時候,坐在自己家的起居室,我用一種瑜伽的雙盤式坐著,卻發現沒有任何人對我所做的事情感到興趣,甚至沒有引起什麼注意。雖然我覺得有點奇怪,我只是一個孩子,但是我並沒有想太多,也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太久。後來在我長大的過程中,我有過幾次很難用一般正常方式解釋的經驗。在我還是青少年的時候,我對於俗事生命以及一般的現實生活,絲毫不感興趣。那是一個前嬉皮時代,所以也很難對我早期的經驗或反應下正確的結論。
十七歲的時候,在一家地方的醫院做志工,當我從旋轉樓梯滑下來的時候,有一個天啟的經驗,我希望自己「能夠覺醒」來利益所有的眾生。在沒有任何前兆下,我內心中生起這個崇高的想法。在沒有任何外力的影響下,我直覺性的產生這個奇妙念頭,很自然的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佛法的修行者。好玩的是,多年後有一天我回到這家醫院,想要重訪我轉化的關鍵場景,我在大廳中走來走去,卻找不到這個樓梯,於是我就問接待員他們是否重新裝潢過這個地方,他說是的,接著我問他為什麼把那個樓梯打掉了,他的回答卻是:「這裡從來沒有樓梯哇。」不管是否有樓梯,我的天啟經驗是非常清晰,而且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因為當年,在沒有任何外在壓力或誘因下,我有了覺醒的心意。
後來在各種教法及訓練中,我明白到生命中那一剎那的開放及覺悟,是我整體佛法道路的一部分。回想起來我當年種種來錯地方、不屬於這裡、與別人不同的感覺,以及我童年時一些奇怪的表現,都顯示出我過去生曾接觸佛法。我無法從自己家庭或周圍影響來解釋這樣的感覺;因此我只能說這必然是我過去多生多世以來的一些經驗在此生成熟了。這並不是說我有多特別,事實上正好相反,我一點都不特殊。但是法教上告訴我們,我們此生能夠認識到佛法,必然是我們過去世所帶來的。
在稍後的章節我會談到此生曾擁有的各種不同身分(類似激進學生、嬉皮、馴馬師及環保人士),在這不同時期,好運一直都在,最後終於引領我認識佛法及我的老師祖古烏金仁波切(Tulku Urgyen Rinpoche)。他是這一個時代中最有成就的大圓滿瑜伽行者之一。我無法談論他的證量,但我可以說說他的大慈悲、熱情及謙虛。任何人來到他的面前,就感受到大悲及慈愛。從他的行為,特別是他的開示中,他讓「認識心性」③看起來如此自然和容易,這點是他所有學生們都公認的。他對我們能力的肯定是如此強烈,那是有傳染性的,就像陽光般溫暖,他所展現的愛能開啟我們,這股愛及悲憫是無限的。我們都希望能像他一樣,能具有他的特質,同時又如此謙虛,他的高見解及低姿態是完美的,他的見解和行持是無懈可擊。
真正能突顯祖古烏金仁波切並說明他真誠的人道精神及慈愛,是在他遇見每個人時如何向他們致意。大部分地位崇高的喇嘛在遇見人的時候,會以他們的手,或是拿著一個法器、一本經書、一尊佛像或長壽箭來加持我們。祖古烏金仁波切會以自己的前額與每位來到他面前的人的前額碰觸,這種致意的方式是一種最大的肯定,代表著平等和接納。他完全不在乎高或低,清淨或污垢這些概念。在他眼中,每一個到他面前的人,都是值得尊敬和無分別的禮遇,當他向我們每個人彎腰回應時,他是很喜悅的向所有人表達他的愛。
藏傳佛教中最重要的開示是大圓滿法教,祖古烏金仁波切是在西藏外第一批傳授大圓滿的上師之一。他的大圓滿教導充滿了睿智,他以甚深的禪定證量,以及準確、清晰、幽默的傳授風格著稱。他的方式是「透過每個人自己的經驗來開示」。他用非常少的語言直指心的本性,揭示出覺醒的自然單純性,讓學生可以碰觸覺悟的核心。他隱居的寺廟是在加德滿都山谷上方的拿吉比丘尼寺(Nagi Nunnery),許多來到這兒的佛教修行者,都因他生命有了改變。
根據仁波切的開示,佛法道路的核心就是連結到我們自己的真實本性,這個道路是一條實際可行的道路,能帶來幸福和快樂,去除負面和悲慘,是一個身體和心靈的高等科學。我們學習檢視行為、行動和它們所帶來的結果,學習探索自己的心是如何作用,而對所揭露的內容不會太情緒化;我們會找到如何判斷什麼是有益及什麼是無益,也能找到如何去信任這份開放性及潛能。然後我們可以實際的與自己本性面對面,並學習如何去保任它。這是我們一直在迴避的,我們已經養成一種無能,就是無法認清自己內在的本性。沒有任何東西比本性更為崇高,而除了內在,此外哪裡也找不到。
如果是這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那個從不可能搞丟的是如何被錯置了?事實上,它從未被遺失過,只是被隱藏起來。在覆蓋基礎狀態上的那層無明沒有被去除前,它會一直被隱藏住。我們有一種根本的需求,就是與自己的本性相接觸,妨礙我們這樣去做的是二元對立的執著心,以及被制約的心理作用。我們所有的經驗都遍藏著一種隱然的不安。一個無意識的觀察者在寫劇本,不了解自己真實內在的睿智,它為了保護及掌握這份無知,製造了各種情境,創造了看似舒適的畫面,以藥物、酒精、禪定、新時代心靈、娛樂、政治及運動來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任何能把我們帶離當下的開放性,就成為一種可能的選擇。我們可以花一輩子時間,讓自己在游游蕩蕩中離它越來越遠。我們向外投射自己的自然能量,照顧他人,看著孩子長大,照顧花園,修理房子,工作。這一切都沒有錯,但對於有心靈傾向的人這是不夠的。不能了解到這一點,會讓我們到處找尋答案。矛盾的是:我們需要的只是認識自己內在本性,卻往往從外在下手。
在這本書中,「懺悔」並非在暴露一些八卦消息,而是承認自己的過失及無能依著法教修正行為。透過暴露自己的弱點,我希望能引導讀者探索並正確的投入。這本書的原文副標題是「Experience through Mistakes」(由錯誤中體驗),指的是以比較困難的方式學習,之所以困難,大多數都是因為犯了錯誤,就算人們知道怎麼做比較好或不好,卻依然犯錯。通常我對於佛法也有著好的理解,但在困難的情境下卻無法應用它們。我無法聲稱自己每一剎那都擁有掌握正念的能力,只有當這些困難壓過我的頭,我才會注意並醒過來。
也許從我在道上迷途的地方,可以做為提醒大家的例子,因此我用這本自傳式的導覽,幫助他人也幫助自己。這是一本紙本的鏡子,反映著方法及建言,也是一個對鏡中影像提問的論壇。書中所討論到的每一個主題,都是依循著佛陀教誨的架構。我相信它能引領你看到事情的真相,幫助你審視並驗證自己內在的美,克服負面並找到正向。
首先我們需要研究自己的迷惑,然後找到能去除這個迷惑的工具。我們學習禪定,來開啟治療之路,在這一路上會學習到許多方法,我們會看到自己不再自私並學到關懷。希望我們能了解到自己的敵人就是紛飛的念頭的和覺受,這些敵人是如何吞噬及欺騙了我們,然後我們學會檢驗和戰勝它。
透過簡單的方式來訓練,我們可以瞥見一個超越不快樂的浩瀚開放性。我們學會處理自己的經驗,最終我們會了悟到如何利益他人。這本小書似乎提供了許多,但並無法保證。雖然這樣說,還是有可能做得到,或至少開始這樣去做。這完全要看我們在實踐這些訓練時是否夠努力,以及面對挑戰時是否夠認真。
最後我要說明的一點是,以我這樣一個平凡的背景和成長的經驗,之所以會有別於其他相同背景及經驗的人,是經過多年來涉獵了禪定的練習以及不同的生活型態,我下了決心,要終身投入心靈道路,並由此協助其他人。我希望自己能做到徹底放棄世間的目標及輪迴的追尋,但事情不像一刀兩斷,我將兩種經驗相混。在三十年之後的現在,我依然遊戲於相對世界,同時也未完全認為它是無用的,但至少我已承認沒有任何東西比佛法更珍貴、更深邃及有意義。我對上師、法教以及它們本有價值的信任持續增長,而且是確信的,雖然我無法提供任何奇妙的了悟體驗,但至少我以毫不保留的喜悅獻出這份信任,這喜悅是來自找到道路以及遇見真實指引。佛法確實是最殊勝的禮物,只要我們能打開自心,而且不求任何回報。
本文取自《無方浪遊》前言
前言
這不是一本有關成功的書,它是一個以熱情及內省所節錄下來的行者隨記,傳統上我應該告訴大家我在佛法上學習的經歷,我的老師、傳承,我所接觸過的法教,以及我做過的修行,同時說明我閉過幾年的關,來加強大家讀這本書的信心。然而,因為我完全沒有把上師、傳承、法教以及閉關的功德內化,所以就連承諾我會這樣去做也是一種我慢的表現,因此我要自我隱藏。我要以懺悔做開始。確實,我有非常多幸運的機會能夠在修行道上進步,但怠惰以及負面的一些念頭讓我無法進步。我幾乎放棄自己,但也許我從這些偉大上師處所學到的開示,對某些人...
目錄
原序 喚醒全然的醒覺 東杜仁波切
譯者序 身邊的傳奇 丁乃竺
推薦序 一位流浪瑜伽女的懺悔 賴聲川
前言
1失樂園
2紅色或藍色的藥丸
3行人寂寥的幽徑
4靜思
5上師的重要性
6菩提心
7禪修
8以度母來療癒
9行持
10融合
11迎向所有的可能性
感謝
附錄一:觀禪
附錄二:度母儀軌
原序 喚醒全然的醒覺 東杜仁波切
譯者序 身邊的傳奇 丁乃竺
推薦序 一位流浪瑜伽女的懺悔 賴聲川
前言
1失樂園
2紅色或藍色的藥丸
3行人寂寥的幽徑
4靜思
5上師的重要性
6菩提心
7禪修
8以度母來療癒
9行持
10融合
11迎向所有的可能性
感謝
附錄一:觀禪
附錄二:度母儀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