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食品黑手黨:揭露食品產業黑心結構、食安問題連環爆的真相
請廠商自我管理根本就是請鬼拿藥單!
鳥瞰利益掛帥的全球食品產業結構,找到自保之道!
食品產業是德國第四大產業,僅次於汽車、機械和化工。德國人對於食品安全、環境保護和社會正義的高標準,讓一般公民對食品產業背後的官商勾結的利益結構有相當的警覺和好奇。這也促成兩位有食品科技專業訓練的資深記者整理相關資料,寫成這本揭露黑暗內幕的書籍。
本書的重點在於提醒大眾,食品工業早已不是簡單純樸、農村經濟的想像,而是全球化資本產業鏈中的一部分。我們餐盤上的食物不只是個人腸胃問題,還是複雜政商結構的產物,牽涉到的面向包括:大量工業化生產、精密的成本獲利計算、複雜的科技調控機制、農業政策制定的協商、商業利益團體的遊說、跨國之間的經貿協定等。甚至,富裕地區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往往影響貧窮地區的廣大民眾的生存利益。例如,歐盟的農業補助政策導致歐盟地區的農業產品大量銷往第三世界國家,造成第三世界的小農陷入困境。而大量單一的生產和農藥的使用,不僅耗損珍貴的水資源,也破壞了生態平衡。
在全球化無遠弗屆的穿透之下,食品產業面臨資本利益極大化的龐大驅力,但是相對地,法律的監督管控趕不上資本的自由流動。長久的治本之道,並非寄望於政治人物和法律,也非繁複的國家管控機制,而是公民自發自覺的運動和改革,從消費飲食習慣的改變開始,進而推動另類農作經濟、生態保護、有機種植和動物友善養殖畜牧等。
本書作者對大型食品產業在利益掛帥之下的運作現況,提供淺顯易懂的整體性介紹,同時思考你我可以自我保護和改革現況的方法,這些德國公民食品消費運動的經驗,值得當前擔憂黑心食品的台灣讀者參考。
周桂田 臺灣大學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胡忠信 歷史學者、政治評論員
——誠摯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在現實狀況和道德理念之間,提供了紮實報導和整體鳥瞰的視野。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