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田軍主編

的圖書
你應該知道的200件佛像-故宮收藏
$ 200 ~ 342
你應該知道的200件佛像-故宮收藏
作者: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李靜杰田軍主編 
出版社:藝術家
出版日期:2007-11-20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304頁 / 18K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圖書介紹5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你應該知道的200件佛像

內容簡介

  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國,佛教美術則出現於東漢中晚期,至漢末、三國時期則較廣泛地流行開來。佛像藝術在中國的發展,除了對佛教教義精神的追求之外,也受到不同時代審美變遷的影響。

  中國形式的佛像在五胡十六國時展露端倪。到了十六國至北魏初期,漸漸漢化的佛像除了已呈現其藝術價值外,並表現出傳統的審美情趣。北魏佛教大興,深入民間,形成了以鑄造小型佛像以祈求福澤之風氣。雲岡石窟的開鑿,更使中國佛像藝術走進繁榮期,此時期的佛像,我們可以從其製作的優劣,來推測出佛像施願者的身分。進入隋之後的中國佛像承繼北朝遺韻,「薄衣貼體」則為唐代佛像的特色。到了宋代,佛像具有飽滿瑰麗的作風,以及圓熟的手法,姿態自然或更為精緻。

  綜觀中國佛像藝術,初期以西來的鍵陀螺,秣菟羅風格為主流,其後逐漸漢化;北朝及唐為中國佛像形象轉變的兩個重要時間點,同時佛像也慢慢地脫離了佛教原有的色彩,至宋朝時則徹底的退去宗教的色彩。

  本書附錄的「佛教單體造像諸問題」,闡述:一.最初的佛像、二.早期金銅佛像、三.青州風格佛像、四.定州系白石佛像、五.唐代的倚坐彌勒佛像、六.羅漢、祖師與神僧像、七.後期的觀音像。

  本書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授權台北藝術家出版社,同步出版系列「北京故宮珍藏文物」中的一冊,全書以200幅彩色圖版(另增局部特寫圖版)與解說對照呈現,圖文並茂。

  200件佛像以精美畫質呈現,是一本提供研究中國佛像「毫無爭議的標準器、去偽存真的試金石」的重要專書,更是愛好收藏及審美人士不可缺少的參考書籍。

主編簡介

  李靜杰∕中國北京大學考古系考古專業,歷史學碩士;日本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美學美術史研究室博士。任職北京故宮博物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為佛教圖像學、佛教考古學專家。

 

目錄

前言 中國佛教造像的主旋律

南北朝、隋唐 佛像造像77件(包括圖文)

宋元明清 佛像造123像件(包括圖文)

附錄一 佛教單體造像諸問題
附錄二 參考文獻

 

漢末三國兩晉時期孕育中的佛教造像

  兩漢之際,中亞大月氏使者傳來印度佛教。東漢晚期及三國,來自中亞、西亞、南亞及東南亞的佛教佈道者們,開始系統地將佛教介紹到中國。至兩晉十六國,得利於異域高僧的努力及中國高僧的積極參與,佛教終於發展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宗教。

  漢末三國,在中國傳統的神仙道教信仰土壤中,接受並容納佛教神祇,中國佛教造像產生了。這一時期佛教造像,往往與東王公、西王母等神仙圖像組合在一起,甚或帶有某些神仙像特徵,呈現佛像與神仙像混淆發展的狀態。

  兩晉十六國,佛教造像逐漸走向獨立發展道路,成為教徒禮拜的偶像。這一時期,金銅佛為造像的主流,這種情況與域外金銅佛像粉本的傳來不無關係,特別流行禪定佛像,亦見有彌勒菩薩立像等。禪定佛像的流行,應為肇始於西北印度,強烈波及中亞、西域及中原北方,重視禪定與禪觀實踐的產物,作修行者形象的彌勒菩薩立像,則是犍陀羅雕刻的流行形式。金銅佛像造型深受西北印度犍陀羅美術影響。然而這些佛像已是華夏民族面孔,接受外來文化過程同時也是民族化過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後趙建武四年禪定佛像,則脫離犍陀羅雕刻模式,發展為後來長時間延續的程式化中國式佛像。

南北朝隋唐時期發達的佛教造像

  進入南北朝,本土僧侶成為佛教事業的主要參與者,南北方出現若干佛教學派,義學研習興盛一時,並在隋唐之際促成各個佛教宗派,佛教中國化基本完成。佛教義學更成為隋唐學術的主體。加之皇室貴族的大力宣導和推動,佛教與佛教造像活動盛極一時。石刻造像為南北朝隋唐佛教造像的主流,分為石窟造像與單體造像兩種,石窟造像發達促使單體造像繁榮。

  南北朝隋代,舉國上下沉迷於佛教熱忱之中,建寺造像蔚然成風,除石窟寺院外,當時地面寺院數量也極其可觀,惜均無所存。至今留下數量巨大的佛教遺存,特別是南北朝後期至隋前期的六世紀,佛教遺跡與遺物幾近總量的半數。目前所見者多為石刻造像,以黃河流域最為密集,南方則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南北朝石刻造像,可以分作中原北方、南方二系列。

  中原北方是南北朝隋代佛教造像最發達的區域,期間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滅佛運動,對當時佛教造像事業產生一定影響,而整體處在興盛發達狀態。屬於北魏早期的遺存鮮有發現,目前所見者幾乎是北魏中期以後遺存。特別在北魏晚期及以降的百餘年間,佛教造像隨處可見。中原北方系列又分成東部與西部兩個組群。東部地區大型石窟的發展脈絡清楚,即雲岡期到龍門期,再到響堂山期石窟。受大型石窟影響出現了一批中小型石窟,比較重要的有義縣萬佛堂石窟、鞏縣石窟、太原天龍山石窟、青州雲門山與駝山石窟、安陽小南海石窟等。西部地區重要石窟有永靖炳靈寺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固原須彌山石窟、慶陽南北石窟等。伴隨石窟的發展,東西兩地區各自出現大批單體造像。

  進入唐代,佛教造像呈現新時代風貌。整體來說,佛像通常身體比較強悍,注重肌肉和量感的表現。菩薩像較普遍地採用三曲法造型,胸腹部肌肉隆起顯著。佛像普遍流行北齊出現的裹身垂領袈裟式樣,通肩式袈裟及右肩半披式袈裟也佔有一定比重。

  中原北方地區石窟以龍門石窟、天龍山石窟、彬縣大佛寺石窟、固原須彌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為代表,單體造像數量眾多。該地區石窟及單體造像流行於初盛唐,盛唐數量已經大幅下降,中晚唐基本衰歇。造型可以大體分作長安風格與洛陽風格兩個組群。

  四川為唐代另一個佛教石刻造像發達區域。大體可以分成三個小的發展區域,即川北地區、成都周圍、川東重慶。

五代宋元時期充滿人間情趣的佛教造像

  宋元時期,佛教義學衰落,富於民間情調的禪宗興盛一時,西夏及元代藏傳佛像也比較發達。就廣大漢文化地區的普遍情況來說,佛教造像走出以往濃厚的宗教氛圍,日益接近民眾的社會生活,身體造型逐漸靠近現實中人,形成充滿人間情趣的佛教造像。這一時期,佛教石窟開鑿僅限於杭州、陝北、大足等局部區域,山西有一定數量地面寺院保留下來,單體造像遺存則相對較多。地面寺院除泥塑外還有部分木雕造像,單體造像較少採用石刻形式,更多應用金屬鑄造、木雕、瓷塑等形式。

  在造型方面,不同政權控制區域,呈現顯著的民族及地域特徵。

明清時期民俗化的佛教造像

  進入明清,佛教造像不再強調宗教的莊嚴,與民眾的社會生活融為一體,造型注重藝術化處理。貼近現實生活,為人們喜聞樂見的羅漢像、觀世音菩薩像流行一時。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7034670
  • 叢書系列: 北京故宮文物收藏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6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博客來 - 今日66折
修煉(全套5冊)
作者:陳郁如
出版社:小兵
出版日期:2019-03-14
66折: $ 1188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解密「你」的大腦設計圖:你的大腦為何與眾不同?神經科學家帶你深入你的腦袋,解開它的設計與運作之謎
作者:香蒂爾.帕特(Chantel Prat)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24-01-04
66折: $ 317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小學生必備英語圖解字典
作者:希伯崙編輯團隊
出版社:希伯崙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10-17
66折: $ 329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櫻桃男孩 讓我咬一口? 無修正 ※DAV
$ 253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
作者:小梶沙羅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29
$ 30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新.朋友的馬麻 (上) 無修正
作者:gonza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17
$ 261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終末的後宮 16
作者:LINK、宵野小太郎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5-27
$ 133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魔法之家-01
作者:高尾滋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6-07
$ 111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中年之路:穿越幽暗,迎向完整的內在鍊金之旅
作者:詹姆斯.霍利斯 (James Hollis)
出版社:楓樹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6-05
$ 379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明明我喜歡巨乳,卻轉生到BL的世界 04
作者:尚月地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5-27
$ 119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