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序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傳統藝術」作為重要的文化資產,不只可做為一種陳列或展示,在致力保存傳承的同時,更該順應著時間的洪流,反映出民間生態的韌性。「傳承」是基本的態度,我們更可進一步透過傳統藝術的保存維護,刺激人文生態場域,重建文化永續的發展模式。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在此前提下,除了重視無形文化資產的研究調查及保存維護,更積極透過不同的跨界合作,建立與大眾對話的可能。
臺北市政府於民國一〇八年登錄張秋山為傳統工藝(糊紙)保存者,為了感謝藝師畢生傳承糊紙工藝的貢獻, 隔年再頒贈「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並舉辦授證儀式暨糊紙工藝特展,一方面透過展覽及傳習工作坊的形式,建立保存、授證、延續、推廣及傳承的模式,深化傳統藝術生態的多樣性;另一方面,透過文化場域的公共空間以及傳習工作坊的互動模式,讓一般民眾體驗傳統藝術並打開與之對話的可能。
傳統藝術透過藝師得以煥發光彩,這是「藝以人揚」的核心精神與價值,文化局秉持這樣的信念,持續落實文化資產普查工作、進行資料建檔、製作保存紀錄、養成傳習人才、辦理推廣教育活動、頒發傳統藝術藝師獎, 同時出版傳統藝術系列叢書,希望透過對藝師的深入研究,突顯藝師生命歷程與藝術創作高度交織的特質,展現傳統藝術在此基礎上如何養成其美學概念並挖掘其底蘊。
糊紙是一種弘揚紙材特質與裝飾手藝之美的工藝,在民間宗教祭典和生命禮俗的場域中,這項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的傳統工藝從未缺席,從中不但反映漢人族群之信仰、宇宙觀,臺灣各地糊紙工藝也具有不同的地方美學與趣味。傳統糊紙工藝在誕生的同時即預告燒化的結果,雖是有形的造型呈現,但最終須以火燒化以發揮功能, 糊紙工藝獨特的特質總令世人感到神祕不可測。
位於大龍峒的茂興齋糊紙店是臺北罕見傳承百年歷史的糊紙世家,歷代傳人曾跑遍大臺北各地受邀施作大型靈厝糊紙,手藝與口碑可見一斑。張秋山先生是茂興齋第三代傳人,為糊紙工藝的繼承與保存貢獻一生,其糊紙作品承襲茂興齋製作傳統,尤其擅長傳統剪花,他的技術熟練,能製作民間所需各項糊紙類型,人物、屋厝的造型比例、用色搭配上皆充滿傳統的美感特質,空間與層次在兼顧比例和諧的同時也有多樣變化,大士爺、靈厝的風格完全體現臺北糊紙藝術的地方色彩。
《紙上乾坤:張秋山的糊紙藝術》書成,在此對於所有參與並協助相關保存研究的人們謹致謝忱。感謝林承緯教授、黃秀梅女士、盧坤輝先生所共同合作完成的這本專書,娓娓道來老店歷史與藝師生命歷程、工藝製作細節及其藝術創作風華,在彰顯藝師個人藝術生命史的同時,微觀糊紙工藝在時代遞嬗中的變化與美學傳承。誠摯邀請您一同重新發現老臺北糊紙技藝的精彩與美麗。
作者序 林承緯
臺北總帶給人都市繁華的印象,事實上在這座看似現代化滿溢的大城市裡,仍傳承不少具文化藝術價值的傳統技藝。世居於老城區大龍峒,好手藝傳承一世紀以上的茂興齋糊紙店張秋山,以及開業於文昌街這條家具手藝巷弄一隅的來成紙藝店李清榮,這兩位司阜精湛的糊紙技藝,經臺北市政府無形文化資產審議,成為傳統工藝保存者,同時也獲頒民國一〇九年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本人有幸於這項傳統糊紙技藝被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的審議過程,以審議委員、提報者的身分參與其中;一方面也偕同敝校出版中心所組成的專案執行團隊,承接臺北市政府為弘揚糊紙藝術文化及傳承延續張秋山、李清榮的糊紙技藝,所委託執行的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授證儀式,舉辦糊紙工藝特展及傳習工作坊,以及張秋山、李清榮這兩位糊紙藝師的生命史書寫。
《紙上乾坤:張秋山的糊紙藝術》一書,由本人及黃秀梅助教、盧坤輝先生所合著,透過循序漸進的五大章節內容鋪陳,構築張秋山司阜的糊紙工藝生命紀實。書籍從認識無形文化資產這項當代興起的土地與文化記憶的措施來起手,再進入張秋山與百年老店茂興齋的糊紙世界。從這家位在臺北大龍峒的糊紙店傳承及匠藝延續, 一探張秋山司阜糊紙藝術的根源,老司阜一甲子紙糊延藝展現的糊紙類型、糊紙材料、糊紙工具、糊紙工法, 更將糊紙具有的豐富文化能量及無比的生命力淋漓展現。可惜的是,這些出自傳統好手藝的糊紙作品,甚少有機會被世人們看見,多數的糊紙製作都為燒化之用。所幸塵封於茂興齋老店內的老相簿,將張家數代兢兢業業打造成型的糊紙群像,透過一張又一張黑白寫真、全彩照片加以盡收眼底。本書特闢專章來展示這批珍貴的傑作,讓讀者翻閱瀏覽即可輕鬆悠遊於傳統糊紙造型文化的百年風華。
與張秋山結識十餘年來,老司阜溫文敦厚的性情、謙和待人的風範讓人如沐春風。永遠記得在十年前,朝枝師慷慨接納本人的指導學生坤輝作為其研究對象的神情,他不僅敞開茂興齋大門,慷慨無私地接納一位素昧平生的研究生,多次前往糊紙店叨擾,更不厭其煩給予我們提點指導,如此難得的緣分,彷彿為這本著作誕生埋下堅定的伏筆。
作者序 黃秀梅
能有機會參與此番張秋山藝師專書的撰寫,十足是因緣際會,感恩於北藝大文化資源學院林承緯院長承接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授證特展暨生命史保存計畫,提供筆者參與藝師生命史撰寫的難得機會,經由拜訪張秋山司阜的經驗,累積藝師相關的歷史背景及糊紙製作紀錄,讓這項實際存在我們周遭卻常被忽視或避諱的臺灣民間傳統糊紙技藝,能盡一己棉薄之力協助完成。文化局針對其所傳承的糊紙技藝進行專書製作出版計畫,讓這項兼具藝術性、傳統性、地方性、歷史性、文化性、特殊性的糊紙無形文化資產,得以被更多人看見,並同時喚起各界的重視及認識,進而達到文化資產教育與推廣之目的。
長久潛藏於民間的傳統糊紙工藝,在過往是臺灣民間人們生老病死、生命禮俗都會觸及的民俗工藝,臺北目前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糊紙老店茂興齋,即由張秋山的祖父張根乞所開創,自光緒二十一年/明治二十八年創立於臺北大龍峒,這塊百年招牌歷經清代、日治、國民政府到戰後,已超過一百二十六年的星霜淬鍊,目前傳承至第四代張秋山之子張忠信。從茂興齋的興衰演變,我們多多少少可藉以觀察到是時大致的社會、民俗發展風貌, 亦見證了北臺灣部分的社會脈動。張秋山之弟張徐沛繼往開來,於新莊設立的新興糊紙店亦已歷史悠久,家族成員兢兢業業於糊紙工藝的傳承製作,難免因市場需求有起有落,但都堅毅不拔的度過,持續將臺灣糊紙工藝發揚光大。
從田野訪查紀錄張秋山藝師的經驗中,令人動容且記憶最為深刻的部分,莫過於能親眼目睹一位已高齡八十歲的老司阜,仍可細膩熟稔的手握刀剪剪出含有吉祥寓意的牡丹花圖樣,輕巧地示範糊紙的剖竹基本功,不假思索地將糊紙材料糨糊拿捏得恰到好處,或搓或揉,完成糊紙作品。這是張秋山司阜畢其一生真功夫之展現,在這位老司阜身上,我們紮紮實實地看到傳統糊紙存在之價值意義,如果說在張秋山司阜臉上刻劃閃燦著文化容顏,亦一點也不為過。透過張秋山家族自其先祖至今四代,戮力不輟於糊紙工藝的傳承及製作,其糊紙作品老照片及反映出的歷史背景故事,讓我們得以一窺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在大稻埕或臺灣北部大致文化映像。
面對當前日新月異的新科技以及時代觀念的轉變,臺灣傳統藝術是否能服膺時代需求進行調整,如何保存及存續實為一大課題。不可諱言,傳統糊紙技藝亦面臨了空前的挑戰,如何將這項傳統糊紙技藝轉化或運用於當前時代較能接受,甚至讓當代人較願意去欣賞或親近的表現形式。我們也看到了張秋山胞弟張徐沛之一雙兒女張宛瑩及張徐展的努力,他們勇於將傳統糊紙藝術推向國際舞臺,或結合新媒體科技的創新手法,將糊紙技藝以另外一種形態及生命延續創生,可說是為傳統糊紙技藝的延續做出最佳的詮釋與示範,同時也為糊紙工藝找到一個再生的出口,這是何其難能可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