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遊者直面生命之書
眾聲喧譁中一脈淺淺清唱
娓娓道來,淡定溫潤,於味無窮
卜大中、王德威、王盛弘、平路、陳樂融、單德興 真情推薦(按姓氏筆畫)廖志峰此書涉及的範圍極廣,但他很聰明地避開記憶無法規避的政治隱喻,而把自己限制在文化活動上。書中的眾多回憶我們或多或少也有共同經驗,但沒有他那種精細打磨、字斟句琢的講究。所以我願意力推本書,讓它的紀實與知性成為記憶的刻痕,永不抹滅。——卜大中
廖志峰讀書、閱人、觀影三十年
從文藝台灣到映像世界,從蒙迪安諾到小津安二郎
吉光片羽,剎那因緣
文字、光影、親情
娓娓道來,淡定溫潤,餘味無窮——那是《秋刀魚的滋味》——王德威
小津安二郎說,不管電影或人生,都是以餘味定輸贏。廖志峰直面生面之書,樸素、簡白,眾聲喧譁中如一脈淺淺的清唱,勝出的,正是他的餘味無窮。——王盛弘
無論寫父親寫人生寫地景或者寫男人的寂寥,峰哥的筆皆有溫度。淡淡的傷感之中,不時讓讀者覺得近身,一切如在眼眸之前。峰哥在散文中欲言又止,啞謎似的留點殘念,我認為正符合峰哥個性中分寸又節制的特質。——平路
廖志峰看似平易,其實挑書也挑人。對物質生活隨興,但對精神,他磨劍不輟。
這本書寫的不只是書與作家,還是他百分之九十的生活。所有的真善美,他都留在書裡了。——陳樂融
廖志峰是位特立獨行的出版人,隨興巡遊,觸目成趣,這些都與他身為文化漫遊者(flâneur)的角色息息相關。「秋刀魚的滋味」如何,言人人殊。本書由華文世界入行三十年的資深出版家,以人生書海漫遊經驗為素材,精心料理出「人情」、「地誌」、「書話」、「物語」各類佳餚,有請讀者細細品味。——單德興
作者簡介:
廖志峰,出生地台北市,居住地基隆市。淡江大學中文系畢,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分班結業,曾任廣告公司文案、國會助理、編輯,現任允晨文化發行人。喜歡旅遊、看電影、漫步和攝影。於《文訊》撰寫專欄「書時間」(二○一二~二○一四),文章、隨筆散見報章雜誌。著有《書,記憶著時光》、《流光——我的中年生活》。
章節試閱
1.他們的時代
我急著離開位在土城半山腰的裝訂廠,要把剛裝訂成冊的書送到作者的手上,作者下了通牒︰今晚一定要拿到書,不管多晚。門口守衛幫我呼叫無線電計程車行,但這說深不深的夜裡,說偏僻又不真偏僻的城郊,最快也要半小時才有車子載客,我面有難色:「可是我趕時間……。」騎著摩托車正準備離開的裝訂廠老闆看到我還在廠區徘徊,笑了笑說:「跳上來吧,我載你到山下去攔計程車。」很久沒坐在摩托車後座了,安靜的夜,沁涼的山風,好像回到學生時代。到了山下,剛好有一輛正在調頭的計程車,我眼明手快地攔下了,來不及向他說謝,很快地又鑽進車廂,告訴司機目的地。
作者住在萬華的一棟舊公寓,在大馬路邊上,很容易就找到了。路燈黯滅,路邊還沒關門的店家,透出的燈光,成了稀微的光源。我依著地址,按了對講機,作者尚未就寢,請我在大門口等,他找人下來取書。我繼續透過對講機和他談明天發表會的流程。取書的人下來了,又很快上樓了,連臉也沒看清楚,只剩腳步聲在盤旋而上的樓梯間傳盪。沒有人請我上去坐一會兒,喝口茶,也許是太晚了。真是晚了,我對著鐵門和對講機,向作者辭別。
那扇沒有進去的鐵門背後,像個私密的禁區,清楚地顯示一種距離。站在一片漆黑的街道上,好像才剛從夢中醒來,一時不知身在何處。萬華的這一帶,我比較熟悉的是再遠些的華中橋和果菜市場。街上幾無行人車聲,彷彿有個時空的磁場在夜晚運行著,把一切吸入黑暗之中,闃寂無聲。糟糕的是,我分不清東西南北。我甚至也弄不清楚剛剛是如何從土城來到這裡,夜晚,讓人意識飄忽。斜行的街道轉角處有公車站牌,但哪一側才是我要離開的方向?在連幢的舊公寓間隙,可以看見遠方一○一大樓閃爍著橘黃色的燈光,那邊是東方吧,我應該要朝西走才是。夜晚的城市像海洋,高樓成了指引的燈塔,而飄動的垂榕樹影則是隨時會絆住船隻水手的海草。我得先找出往台北車站的方向,不然會迷失在更深的夜裡和更陌生的城區。駛來了一部公車,我坐上去,車上沒有幾個乘客。很高興這一天終於結束了,書,有驚無險地趕在發表會之前裝好。不過依照書頁在裝訂機上流動的速度,到了明天中午,也只剛好應付發表會的所需數量。我回想剛剛的過程,作者保持著一種距離的應對,似乎還有著某種戒心,也許不是偶然,而是和他長期以來的遭遇有關。其實離開他的寓所時,我下意識地四下張望了一下。記得他曾說過,那時,馬路對面的公寓頂端也都有人監視著。但是路燈未亮,我什麼也看不到。
我第一次聽到作者的名字是從父親口中,說他曾是加油站工人,那已是很多年前,父親還說了些什麼?不記得了。父親應該是一邊喝著酒,一邊指著電視機的螢幕說著。他們是同時代的人。像大多數過小日子的人一樣,父輩的日子中只有柴米油鹽,在那凝重沉默的時代,什麼也不多想。他後來中風,話就更少了,我從沒問父親他的時代記憶,和他青春的夢想,我但願能及早多聊一些。作者第一次到辦公室來的時候,年輕的同事多半不知道這位聲音沙啞卻中氣十足,自有一派威嚴的歐吉桑是誰。從路口到騎樓,他施然而行,眉梢眼角總掛著淺笑。不管認不認識,他和遇到的每個人都聊上幾句,是習慣嗎?我很好奇。在路上行走時,我通常快步走過人群,不是傲慢,而是不知要聊什麼。當我告訴幾位朋友要出版這位傳奇人物的回憶錄時,大部份的反應都顯得很吃驚︰咦!他還在嗎?好像這個人應該不在了。對於這種一致性,讓我驚訝。我從沒對作者說起這事。當他打電話來說要出版他的回憶錄時,我同感不可置信︰為什麼找我?雖然早在五、六年前,我就知道他著手進行回憶錄的撰寫,他也曾向我探詢一些出版的作業流程。他的回憶錄是值得的,詩人的名字寫在水上,而他的名字會在台灣的歷史記上一筆。
對我來說,回憶錄最容易看的部份是第一章,像牧歌似的,青春氣息洋溢的艋舺堀江町生活,充滿著時代懷舊的氣味,然後進入人生的覺醒和奮起期,調子就開始沉重,越來越沉重,向一個命定的悲劇走去。編輯的過程中,我有時希望可以跳過這段,好像這樣,後來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不知他書寫時有沒有參照交響曲樂章的曲式,但整本書開展起來就是一闋壯烈的時代進行曲,這種因草根而來的生猛力道加深了敘述的悲劇性,壓抑在時代底層的,是那一代人對民主的追求,那也是父親和叔叔們的時代。我有時感覺是一個後輩在書中追尋彼時父叔輩的青年背影,意識到此時便覺得揪心。看到書中出現萬華車站、圓環、中華商場,和復興橋的老照片,我忍不住多看幾眼,這都是童年時走過的地方,烙印著記憶,尤其是圓環。於我,那簡直就是當時台北城繁華的中心,而現在的圓環,就算不是路障,也像座環形紀念碑,雖用現代感的玻璃帷幕和霓虹燈裝飾著,但沒有生氣,也抹去庶民的氣味,好像在舊圓環被怪手剷平時,也把記憶連根刨除了。
我其實不認識過去的他,也不知道真正的他,一起工作時,只是提供簡單的茶水或便當,他沒有架子,總是和氣地聽著我說話。我佩服他的,是他的準時守信和那一口生動漂亮的台語。他對新事物也保持著興趣,我安排他在國際書展中進行一場演講,他爽快地答應了。第一次走進台北國際書展的會場時,他不動聲色,只說:「嗯!這和我們龍山寺的夜市差不多嘛。」我們那時正穿過直銷書區。我曾和他約在國賓飯店喝咖啡,我提早在大門口等他,時間到了還沒看到人,不像他的作風,於是我到咖啡廳裏去找人:第一次沒找到,又找了一次,這次,我看到了,他早就坐在角落裡等我。那個位置是有學問的:背靠著牆,看得到進來的人,但剛進來的人,卻不容易看到。每個作者在有意無意間都在幫我上課,調整我的視野。他的人生中,也充滿著良師益友,其中一位是文化界的前輩王詩琅先生。他說,王詩琅先生的書房和他家的廚房只隔著一個僅一人寬的巷子,他隨時可以向他請益,有時半夜起來上廁
所,看到老先生的書房還亮著燈,他會忍不住探頭看,視力已弱的老先生拿著放大鏡,一個字一個字地在燈下讀書。長年如此。
編輯的生涯中,如果有一本書要獻給我的父親一讀,那就是這本回憶錄了,他沒有辦法說出的時代故事和感懷,都在書裡。這不單只是一個個人的回憶,同時也意味著一個世代的人物身影,和公義追求。當然父親不會出現在街頭,他躲在騎樓裡或門縫間隙,看著時代從他面前轟然而過,就像看著一部有著雪花光斑的黑白電影,嘩啦嘩啦地搬演著,一個模糊而又眾聲喧譁的年代。他沒被捲入歷史的抗爭中,只是無言的旁觀者。我應該在發表會的現場留一個座位給父親,一張空座椅,他一定希望和他那一輩的人,坐在一起,聽著台上慷慨激昂的演講,感動著、激動著,重新回想著他們的青春歲月,而後,默默地流著說不出是什麼滋味的淚來。
二○一四年五月十五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1.他們的時代
我急著離開位在土城半山腰的裝訂廠,要把剛裝訂成冊的書送到作者的手上,作者下了通牒︰今晚一定要拿到書,不管多晚。門口守衛幫我呼叫無線電計程車行,但這說深不深的夜裡,說偏僻又不真偏僻的城郊,最快也要半小時才有車子載客,我面有難色:「可是我趕時間……。」騎著摩托車正準備離開的裝訂廠老闆看到我還在廠區徘徊,笑了笑說:「跳上來吧,我載你到山下去攔計程車。」很久沒坐在摩托車後座了,安靜的夜,沁涼的山風,好像回到學生時代。到了山下,剛好有一輛正在調頭的計程車,我眼明手快地攔下了,來不及向他說謝,...
推薦序
紀實與知性成為記憶的刻痕/卜大中
廖志峰出這本散文集是做善事,讓沒時間回憶台灣老鎮的中壯年人,可以有個回憶的線頭,抽出線頭後,一下子可以拉出一長條記憶的線索,並立即墜入回憶之網。就像本書寫到巴黎時很具象地說:「巴黎人把地鐵路線當作備忘錄,當作一種記憶。」
廖志峰是當下的網紅,他博覽群書,不吝分享,對新出版的書飢渴若狂,閱讀完立刻撰寫心得報告刊登在各種文化報刊,好讓沒時間找書、買書、讀書、評書的人,可以很快獲得新書的資訊並做出選擇。
本書分為兩大部份:一,主觀上個人的台灣城鄉回憶;以及二,客觀上敘述、解讀、評論我們社會的文化活動,尤其是出版、新書和電影。
個人的城市回憶目前在世界文壇上很受重視,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波爾(出生於英屬千里達、大半生居住英國)和帕慕克(土耳其人)都很細膩地描寫他們對生活過的城市記憶,那種鉅細靡遺的工夫,好像明天就得阿茲海默老人痴呆症,什麼都忘記般的緊迫。廖志峰顯然要繼承前輩文人的志業,把從童年到如今的回憶,當作一種長期生命記錄的開端,或至少表現出台灣庶民生活的浮世繪。
記憶比較容易凝結出榮格所謂的「集體無意識」,記憶於是與國族有關。廖志峰此書涉及的範圍極廣,但他很聰明地避開記憶無法規避的政治隱喻,而把自己限制在文化活動上。書中的眾多回憶我們或多或少也有共同經驗,但沒有他那種精細打磨、字斟句琢的講究。
所以我願意力推本書,讓它的紀實與知性成為記憶的刻痕,永不抹滅。
紀實與知性成為記憶的刻痕/卜大中
廖志峰出這本散文集是做善事,讓沒時間回憶台灣老鎮的中壯年人,可以有個回憶的線頭,抽出線頭後,一下子可以拉出一長條記憶的線索,並立即墜入回憶之網。就像本書寫到巴黎時很具象地說:「巴黎人把地鐵路線當作備忘錄,當作一種記憶。」
廖志峰是當下的網紅,他博覽群書,不吝分享,對新出版的書飢渴若狂,閱讀完立刻撰寫心得報告刊登在各種文化報刊,好讓沒時間找書、買書、讀書、評書的人,可以很快獲得新書的資訊並做出選擇。
本書分為兩大部份:一,主觀上個人的台灣城鄉回憶;以及二,客觀上敘...
作者序
跋
釣台小語
不知不覺中,寫了許多篇文章,其中不少只出現在一天的報紙上,隨後就被扔進了字紙簍,就像昨天的花,開過了,也就開過了。有一些文章雖出現在週期較長的週刊、月刊,或更長的網站上,但我很懷疑讀過的人,還會回頭讀。文章的生命真的只有一天嗎?
書寫的出發點當然不只是為了一天的存在,甚至也不只僅具一天的意義,我相信它們在更長久的時間裡,還有被閱讀和探掘意義的可能,於是我開始整理從二○一三年起寫的文章,但並非全部,收錄在這本集子裡的,是自覺比較重要的作品。然而,這些文章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還要等到讀者閱讀後,真正的意義才串連起來。在我一己的閱讀經驗裡,所有作家個人私密的掙扎,創痛,愛憎,記憶,在進入讀者心中後,引起了某種化學反應般地共感,連結產生了,意義於焉浮現。
文章寫的雖然是一己的所歷所思,不希望過於濫情或矯情,因此我採取一種較平淡的方式來書寫,在平淡中或能讀出一種韻味,這樣的平淡也就真實了,也許會更持久。這和我觀人的方式,取徑相同。從二○一五年起,每兩年出版一本書,這已是第三本了,每本文思、寫法或有不同,關懷仍不外閱讀與時代雜感;而時代又綰繫著身世記憶,題材難免駁雜。當我開始為文章分類時,忽然想起大學時讀的一本奇書,《世說新語》。《世說新語》的分類和寫法,別出心裁,讓人十分著迷。雖然書寫形式和內涵,與原書毫不相涉,權借為分類參考,把全書五十八篇文章分為四類:人情第一,地誌第二,說書第三,物語第四,總成一書。
和前兩本不同的是,這次還放膽請了幾位師友為拙著寫推薦語,除了以壯聲勢,也作為從業三十年的紀念,然而,我更想知道的是他們的想法和讀法。這些推薦者,認識多年,亦師亦友,平時互動不少,知我較深,寫來應會更為深刻,或許也有助於讀者理解。朋友們知我向不輕易開口,這次為自己開口求序,有如自薦,難免尷尬不安。所幸,不以為忤,無一推辭。推薦語不論長短,精到入理,有醒題之助。衷心感謝卜大中、王德威、王盛弘、平路、陳樂融、單德興諸位師長畏友,實是厚顏。
我在一九九○年三月某日走入的大樓,從沒想到,其後的三十年,我會在此度過大部份的青春。三十年的概念是什麼?時間跨度上,從青年到中年;而在變動快速的人生中,它也已比許多人的婚姻都還來得長。這份沒有合約的合約效力到底如何產生,我不太明白。記得剛進到這棟大樓時,一次遇到大樓陳主任,他一時興起看起了我這個大樓新鮮人的命盤,之後,給了我四字結語:「堅守釣台」。我當時一心想離開,心裡暗哼了一聲,並沒當真。三十年過去了,我竟還在這裡。我真該問:釣台之後呢?
回首來時,我衷心感謝我的老闆吳東昇博士,如果不是遇到他,我應該不會在這裡停留這麼久;如果不是他的寬容和信任,許多沉重而精彩的書,不可能從我手上編輯出版。曾有一次,他笑著對我說:「你編的書也太恐怖了。」我懂他所說的,「恐怖」的意思;他應該想了很久。我也要感謝所有支持允晨的作者,我在編輯台上所經歷到的風景,其實是我人生的壯旅,我從沒想過可以走這麼遠,甚至走到天涯海角,追尋作者的足跡。書中提到的作家片段,絕無冒犯之意,只是想藉此分享我透過作家所看見的世界。我更要感謝所有支持我的朋友,沒有你們默默地支持,出版這條路,我應會蹣跚而行。
人到中年,不能免俗地回顧起自己的人生,許多消失的風景,只能在文字裡復現追憶,希望不會過於耽溺;書和電影是我最樂意分享的事,寫下觀影或閱讀當下的感動,也是寫給自己的備忘。當我在二○一四年婉辭了《文訊》的專欄後,以為自己自由了,但是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真正的自由其實要一直到最後。說到底,我們其實擺脫不了字的咒力。這本書之所以能結集成書,其實是許多同行敦促而成,如果不是他們約稿,許多文章根本不會寫出來,也要感謝他們提供寶貴的版面刊登。謝謝《聯合報》宇文正主任、王盛弘副主任,《自由時報》藍祖蔚副總編輯、蔡素芬主任,《印刻文學生活誌》初安民總編輯、簡白副總編輯,《文訊》封德屏總編輯,《OPENBOOK 閱讀誌》的周月英總編輯,《財訊》康文炳副總編輯、邱奕嵩主編,《安可人生》高有智策略長,《想想論壇》賴秀如,《思想坦克》蔡其達,《鏡週刊》林文珮,《幼獅文藝》李時雍前主編,以及《書香遠傳》、《人間福報》、《新書月刊》,謹此致謝。希望沒有遺漏。
即將進入出版的第三十年,就算不是賽車場上的最後一圈,也是倒數幾圈了,我和所有的出版同行,其實一直在相同的環型跑道上競逐,說不上來這是一種怎樣的心情,有一種必須不斷奮力向前的奔馳,又帶著宿命的磁吸力互相牽引,直到終點。文字書寫成了一種記錄見證,也是編輯台下的副產品,聊記吾曾。這本文集以「秋刀魚的滋味」為題,難免新意不足,然而,確是我真實的心情,謹以此書獻給我的 父親,感謝他給予我足夠的自由,追尋自己人生的道路,無論風雨。
是為跋。
二○一九年三月,基隆
跋
釣台小語
不知不覺中,寫了許多篇文章,其中不少只出現在一天的報紙上,隨後就被扔進了字紙簍,就像昨天的花,開過了,也就開過了。有一些文章雖出現在週期較長的週刊、月刊,或更長的網站上,但我很懷疑讀過的人,還會回頭讀。文章的生命真的只有一天嗎?
書寫的出發點當然不只是為了一天的存在,甚至也不只僅具一天的意義,我相信它們在更長久的時間裡,還有被閱讀和探掘意義的可能,於是我開始整理從二○一三年起寫的文章,但並非全部,收錄在這本集子裡的,是自覺比較重要的作品。然而,這些文章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還要等到讀者...
目錄
紀實與知性成為記憶的刻痕/卜大中
吉光片羽,剎那因緣/王德威
餘味無窮/王盛弘
秋刀魚的肖想/平路
所有的真善美他留在書裡/陳樂融
文化漫遊者眼中的風景/單德興
人情第一
他們的時代
柏林的昨天
早秋
倉庫之外
何處不相逢
生命中的鐵道時光
秋刀魚的滋味
郵筒的物語
又見麵茶車
〈瓶中時光〉的時光故事
淡水的山居歲月
一則關於快樂的記事
地誌第二
我城基隆
書報攤
旅人的書街
我的北門
公園裡的銅像
我的台南小旅行
回不去的圓環
哈佛三日
赤峰街,新風情
富錦街,都會裡的異國小鎮
牯嶺街的城南舊事
貴陽街的時代地圖
小鎮電影院──我的文青時代
書話第三
巴黎迷走──《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
活著去說的故事
血液裡的海洋澎湃
異鄉人的異鄉
記憶的文學地圖
青春的火焰
聽聽海洋的呼喚
偉大的編輯和他的偉大時代
父親的眼淚
片刻卻永恆的靈光
一時多少風流──回首我們的
文學時代
一本寫給台灣的備忘錄
異境的名字──艾可的最後驚奇,《異境之書》
為生命的肖像
故事流成一條河
青春難以承受之重:金宇澄的文革敘述
風雲如幻──讀《霧起霧散之際》
人生應是不斷探求真理的旅行
中年出走──《意外的旅程──我的都蘭農舍生活》
一個編輯的心靈之旅
物語第四
文字的迷宮
字裡行間的生活
文學不廢,江流萬古
人文編輯的這堂課
書評,為了反芻閱讀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我看《醉.生夢死》
簡單過生活──我看《小森食光》
為了探戈的人生──我看《探戈情未了》
初心──我看《郵報:密戰》
心靈角落──我看《街角的書店》
生命中無言以對的荒涼──我看《大佛》
新潮文庫的啟蒙──記一段青春歲月
謝謝金庸,豐富我青春歲月的浪漫夢想
一個很久以前的夏天──那一年
我許過願
跋──釣台小語
紀實與知性成為記憶的刻痕/卜大中
吉光片羽,剎那因緣/王德威
餘味無窮/王盛弘
秋刀魚的肖想/平路
所有的真善美他留在書裡/陳樂融
文化漫遊者眼中的風景/單德興
人情第一
他們的時代
柏林的昨天
早秋
倉庫之外
何處不相逢
生命中的鐵道時光
秋刀魚的滋味
郵筒的物語
又見麵茶車
〈瓶中時光〉的時光故事
淡水的山居歲月
一則關於快樂的記事
地誌第二
我城基隆
書報攤
旅人的書街
我的北門
公園裡的銅像
我的台南小旅行
回不去的圓環
哈佛三日
赤峰街,新風情
富錦街,都會裡的異國小鎮
牯嶺街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