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今全國長照與失智共照制度下,創意十足、百花齊放的活動設計盛況,本書提供一個可以全面思考的範例,高齡與失智照護的非藥物介入,在未來幾年,仍將會是主流。
作者簡介:
作者
白明奇
成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熱蘭遮失智症協會理事長
羅玉岱
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主治醫師
周妮萱
臺灣創意高齡推動發展協會創辦人、七分熟創齡行動平台共同創辦人、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所博士班
潘襎
亞洲大學美術館館長、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兼任教授、臺南市美術館前館長
林端容
Assumption University Thailand助理教授
黃百川
國立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助理教授
黃婉茹
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
張玲慧
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副教授
郭立杰
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老年學研究所教授
楊金峯
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吳怡潔
戲劇治療師
張乃文
東海大學音樂系碩士班音樂治療組專任助理教授、東海大學環境療癒中心與臺中榮總失智症日照中心合作之音樂治療指導老師、臺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創會會員及現任理事
程芝鳳
舞蹈動作治療師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主編的話
當藝術開始飛行
白明奇
成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熱蘭遮失智症協會理事長
2021年6月初,在送審四個月後,成大出版社捎來喜訊,準備出版這本教科書《藝術與高智》。隨後,美國FDA宣布阿茲海默新藥aducanumab通過審查,這項訊息讓阿茲海默症受到更多的關注,儘管藥物不能翻轉失智者大腦中受到變性蛋白十幾年的摧殘,引起關注就代表人民素養的提升,這也意味藝術介入在失智照護有更多的可能與角色。
這本書的出版是一個醫學與藝術的邂逅。2019年春天,經由成大前校長翁政義教授的引介,我在臺南市美術館頂樓餐廳結識當時的館長潘,當觸及老人與失智議題,我們相談甚歡。隨後兩人書雁往返,車來馬往,演講簽署,交流熱絡,經過審慎規劃,並邀請本校職能治療學系郭立杰教授與藝術研究所楊金峯所長加入陣容,我們有了共識,由老年學研究所、藝術研究所、職能治療所與臺南市立美術館共同策劃,開設一門有系統性的課程來介紹藝術在老人與失智照護的介入。授課老師包括神經學教授、失智症專家、老人醫學專科醫師、老年社會學教授、職能治療專家、藝術研究所所長、美術館館長與業師,從生理、心理、藝術、疾病層面探討藝術介入老人與失智者的成效,並提供實際案例分享。
2020年春天疫情中、在成大特別的講堂舉辦記者會,宣布「藝術介入老人與失智」這門課的創舉。值得一提的是,這門課也獲得本校教育推廣中心辛致煒主任的青睞,安排逐堂錄影,這時,新冠肺炎全球流行,師生遵守戴口罩、梅花座、實名制的安排,選修同學來自校內外、跨科系所,在2020年7月2日期末報告後,完成了這項歷史任務。上完一學期的課程,再回過頭來看非藥物介入老人與失智的照護,就十分清楚了。
籌備開課之間,我們就決定日後要出版一本教科書來當作這類課程的指引,雖然不能稱得上完備,但我們深信會越來越好。我們也深知,治療藥物的臨床試驗都有很好的設計、監控指標及受測者選擇與保護,這在非藥物介入通常是不容易做到。舉例來說,累積越來越多資料與仔細分析之後,許多從事多年有關運動介入的研究者,都不敢斷言運動對於改善認知功能的有效證據。儘管如此,對於日益增多的老人與失智者,運動、互動、做家事仍是我放在診間勉勵照顧者的建議,藝術介入也是一個安全、不貴、有趣,接受度高的方式。
2021年6月臺灣真正遭受新冠肺炎的威脅,全國三級防疫下的人們,正體驗從所未有的生活型態,這個時候出版此書,別具意義。本書取名高智,乃取高齡與失智的意涵,正如審查委員所言,具有反襯、絕妙的意義。
感謝以下老師,白明奇、楊金峯、潘襎、郭立杰、羅玉岱、周妮萱、翁慧卿、余若君、吳怡潔、程芝鳳、張乃文、林端容、張玲慧、黃百川,也恭喜各位作者。本書的出版,特別感謝成大出版社的同意出版、審查委員的美言以及鄭郁蒨與周采縈小姐的協助編輯;尤其,潘館長設計封面,讓這本書看起來越發美麗,令人賞心悅目。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主編的話
當藝術開始飛行
白明奇
成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熱蘭遮失智症協會理事長
2021年6月初,在送審四個月後,成大出版社捎來喜訊,準備出版這本教科書《藝術與高智》。隨後,美國FDA宣布阿茲海默新藥aducanumab通過審查,這項訊息讓阿茲海默症受到更多的關注,儘管藥物不能翻轉失智者大腦中受到變性蛋白十幾年的摧殘,引起關注就代表人民素養的提升,這也意味藝術介入在失智照護有更多的可能與角色。
這本書的出版是一個醫學與藝術的邂逅。2019年春天,經由成...
推薦序
推薦序
推薦序
醫藝技工科——為《藝術與高智》寫序
蘇慧貞
國立成功大學校長
白明奇教授告訴我,2021 年第五屆台南失智照護博覽會的主題為「醫藝技工科、照護好高智」,這中文譯自原本要在大阪舉行的世界老年精神醫學會的口號,鼓吹優雅的高齡照顧要靠MATES(Medicine, Arts,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Science),當我看到藝術已經堂而皇之的穩居其中,不禁也想為成大的「藝術介入老人與失智」這門跨校、跨領域的創新課程而鼓掌。
在德國,藝術被視為科學的基礎,絕不允許被忽略。成大是工科起家的綜合研究型大學,這九十年來陸續成立的十大學院已經讓這個特色大學在各領域表現不凡:同時,成大也率先成立一級單位藝術中心,並設有藝術研究所,創造許多藝術美化校園、進入師生內心深處的效果,如今看到藝術正式介入老人與失智到照護,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
白教授號召這麼多教授、學者及專家共同開設這門課程,繼而集結課程精華而編輯成一本名為《藝術與高智》的教科書,由成大出版社出版,具有時代的意義,這不僅是成大另一個值得講述的亮點,也是臺灣高齡與失智照護的一個新里程碑。
推薦序
沈延盛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院長
在成大醫學院走過三十八個寒暑,正式成立高齡醫學學科及人文暨社會醫學科的今年,聽聞本書出版,可謂洽合其時。「知識分子應該先做文化人,再做專業人。」是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長,同時也是我的恩師——黃崑巖教授——時常對學生耳提面命的成醫理念,耳濡目染之下,也成了我念茲在茲的信念。
所謂文化,是歷史足跡的積累,需要建立在對自身與周遭人、事、物的反思和體悟上。這無疑必須兼備真摯熱誠的情感、敏銳細膩的觀察,以及縝密明確的思考,而此種種,終歸是一份關懷與在乎。這與從事教育工作者必然知曉的一句格言:「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實有異曲同工之妙。細讀書中不同作者不同人事時地物,或反覆思索過往、或謹慎凝視現況、或發想規劃未來,無論是面對廣大社會或周邊環境、從生人到至親,無一不體現此精神。
而作為醫者,除了深刻的人文感觸與情懷外,科學的不斷辯證是必不可少的。是故當看到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集結討論,一個又一個理論實證交互檢視剖析對照,著實令人興奮欣喜。如同白所長說的,雖稱不上完備,但深信會越來越好。能以聯想和籌劃為骨,知識和經驗為肉,觀察和行動為皮,終為筋節相助聯絡,力求長進突破,得以前行。
想像力勝過知識。本書以藝術為名,實則誠如「鍛鍊一生受用的心智肌耐力:創意高齡 Creative Ageing」中蘇格蘭點亮創意高齡藝術節總監Anne Gallacher 所說:「真正目標是要誘發人們與生俱來的創造力與想像力。」面對高齡化社會,致力活化和復甦生命與能量,是身處現今世代的我們,懇切當負的期待與責任,是所當行的,也是不可不行的。
推薦序
船歌——忘川流域的美麗風景
蕭瓊瑞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臺灣美術史學者
藝術和醫學邂逅,一點都不奇怪,因為兩者面對的都是生命本身。生命有出生、就有死亡,有強健、就有衰老;生命之河,有記憶、就有遺忘,有智慧、就有失智。藝術和醫學共同面臨這條生命之河的曲折、流淌……,乃至枯竭。
白明奇是當今失智症的權威醫師,但更年輕的時代,我們曾是成大藝術中心共同努力的夥伴;藝術和醫學的邂逅,似乎在那個年輕的歲月,就已然種下日後繁茂結果的種子。
2016 年,白醫師主持的熱蘭遮失智症協會,邀請朋友在包場的夢時代戲院中,觀賞茱莉安.摩爾主演的《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那位曾經意氣風發的女教授,在罹患失智症後的一連串挫折中,甚至為自己安排了結束生命的計畫;然而在影片結尾,回來陪伴的女兒為她朗讀文學作品,形容在地球破碎的臭氧層之外,所有受難的靈魂,結成一個巨大的網,永不消失!她緩慢地回答:那就是「愛」。
藝術不是技術的磨練與展現,而是生命的面對與回應;可以是文學、繪畫、手工藝、舞蹈、音樂、戲劇⋯⋯,藝術和醫學本質一致,是一種生命的面對與陪伴。《藝術與高智》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學理與實務兼備的引導之路,白明奇醫師和他的課程夥伴共同耕耘下,讓生命之河的忘川流域,譜出了美麗的船歌,讓生命沒有遺憾。
推薦序
走出忘川流域的徘徊
徐崇堯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神經學科教授
2001 年6 月,世界神經醫學大會在倫敦舉行,我與白明奇教授在那裡相遇。會議之外的閒暇時間,明奇兄請我帶他逛逛倫敦,我說:「好呀!逛倫敦最方便的就是搭地鐵。」明奇兄竟然回我:「不!我們走在地面上,才能經歷不一樣的倫敦。」當年我有點驚訝,那卻是二十年來我唯一的一次「慢行倫敦」,看到這本書之後我才恍然大悟,一個想要經歷不一樣倫敦的人,才有本事帶領整個團隊經歷不一樣的失智症照護。
失智症,特別是阿茲海默症的藥物治療,目前醫學界幾乎束手無策。在後現代化的過程當中,人工智慧逐漸成為主流,藝術這個與人類文明肌膚相親的核心價值,反而逐漸被邊緣化了。即使在神經認知科學的領域中,藝術被認為是非優勢大腦的重要機能之一,臨床上失智症的診斷和治療,也只侷限在空間顏面的辨識和操作,無法在「藝術涵養」上下功夫。相較之下,藝術在精神疾病的領域反而著墨較多。因此我極力推薦這本讓「高智」能夠走出忘川流域的徘徊,返回藝術本質的書。
本書的前兩章起筆於銀髮族主體社會結構的來臨,從高齡與老化出發,勾勒一個「健康老化」的概念,強調「靈性照顧」在「健康老化」的角色,而「靈性照顧」的體現,就是參與藝術活動,成就下一個章節的「創意高齡」。我認為從「健康老化」到「靈性照顧」到「創意高齡」,是一個非常有趣而且重要的線性發展。作者特別提及蘇格蘭點亮創意高齡藝術節,蘇格蘭是全世界舉辦國際藝術節最有特色的地方,我留學五年親身經歷其藝術饗宴,看到蘇格蘭不只以主流藝術為根基,逐漸融入非主流藝術,並隨著高齡化的變遷,讓銀髮族在漫長寒冬中走出戶外參與活動。作者接著將藝術的視野從蘇格蘭擴展到整個英國,這個遍地佈滿美術館的日不落國,最吸引我眼光的一個標題:「老男人們,來策展吧!」引導讀者進入「失智與藝術的共創」,並引述英國演員Carey Mulligan 的一句發人深省的談話,文章讀來引經據典,充滿好奇心和說服力。
接下來的章節開始進入本書的核心,從紙上談兵的理論,一步一步在文化古都臺南市踏出失智症照護的腳印。「臺南熱蘭遮失智症協會」在國內是一個充滿文化藝術氣息的失智症關懷團體,原因在於十年有成的時候,能夠突破醫學的枷鎖,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合作,大膽走出自己的創意之路,有別於單純以多媒體操控的失智症「懷舊治療」。成大老年所並積極開設創新課程,培養各個領域的新血投入失智症的照護。作者以一系列的實例和照片,記錄這一路運用藝術在失智症輔助治療成長的過程。這是一場需要龐大人力、物力、財力和社會資源的失智症整合照護,對一位身處醫學中心忙碌於臨床和教學工作的白明奇醫師而言,無疑是一項艱鉅的考驗。我深深知道那是從文青時代就必須打下的根基,增生的白髮絲毫不減當年的熱血。這儼然成為一頁失智症照護的歷史記錄,撰述集結成書以文字相傳是絕對有其必要性的!
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延伸到臺南市立美術館,這個古都美麗的角落,已經成為臺南市的地標和全國各地民眾經常前去拍照打卡的熱點。城市美術館的本質就是親民,因著失智症議題逐漸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成大老年所接著與南美館簽約,更進一步鼓動銀髮族的熱情,也為失智症開立了一帖藝術處方簽。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老年所的研究生帶動年輕族群的參與,成為未來的志工和失智症照護的中堅分子。書中文字的書寫具有高度的故事性,不但提供專業人員做為失智症整合照護的參考,也非常適合普羅大眾閱讀。
隨著章節的發展,細膩闡述如何開立失智症藝術治療的處方,也就是各種技巧的傳授,包括音樂、美術、舞蹈、口語、冥想、陶藝、肢體活動、閱讀和寫作,甚至生命回顧,涵蓋所有可能的藝術層面,證明藝術治療除了強化非優勢大腦的機能之外,對於優勢大腦的機能,包括記憶和語言障礙也是有所助益的。作者並從神經認知行為科學的角度,提出藝術治療療效的科學證據。以著色畫為例,討論失智症選色的傾向,作品的特徵與病程的關聯性,比較健康對照組和兒童對照組的數據,建立一套具有信度和效度的量表,提供未來研究失智症的學者使用。書中更以條列式整理歸納失智症活動設計的九大重點,清楚分明。有趣的是,作者還加入個人經驗,有一個章節完全
以他的外婆為實例來做分享,外婆的藝術治療,不外乎「畫作」與「毛衣」,在這個高齡社會裡,每一個外婆都不一樣,每一個失智的外婆也都不一樣,讓我有閱讀小說的感覺,也讓本書不會侷限於研究論文的框架。
本書在末後的章節提及,「莫札特效應」有沒有效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藝術治療到底治療了什麼?因為臨床上認知功能的評估通常與藝術脫節,所以作者提到的也是讀者讀到後面必然產生的疑問。作者以三個面相來說明藝術治療的作用,簡潔而有力。接著作者特別以獨立的章節論述「戲劇」、「音樂」、「舞蹈」治療在高齡族群的運用,三者都具有感官激發和情緒調節的效果,其中戲劇可以藉由角色投射,音樂可以藉由情感連結,舞蹈可以藉由語言之外的身體意象,進一步強化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作者同樣也以實例解釋這三種治療的過程並做經驗分享。在舞蹈治療的標題之下,更以蔣勳的一句話開場,讀來真摯動人。是的,大腦的記憶會遺忘,而身體的記憶卻成為永恆的烙印。
這本書,是一段段紀錄,是一個個故事,也是一本工具書,讀完之後,我不禁對整個成大老年所和熱蘭遮失智症協會的付出肅然起敬,臺南市這個文化古都,充滿了現代化博物館和美術館的熱情,高齡和失智的藝術治療,正從這裡萌芽,從這裡建立典範!
推薦序
推薦序
醫藝技工科——為《藝術與高智》寫序
蘇慧貞
國立成功大學校長
白明奇教授告訴我,2021 年第五屆台南失智照護博覽會的主題為「醫藝技工科、照護好高智」,這中文譯自原本要在大阪舉行的世界老年精神醫學會的口號,鼓吹優雅的高齡照顧要靠MATES(Medicine, Arts,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Science),當我看到藝術已經堂而皇之的穩居其中,不禁也想為成大的「藝術介入老人與失智」這門跨校、跨領域的創新課程而鼓掌。
在德國,藝術被視為科學的基礎,絕不允許被忽略。成大是工科起家的綜合研究型大學,這九十年來...
目錄
推薦序 醫藝技工科——為《藝術與高智》寫序/蘇慧貞
推薦序/沈延盛
推薦序 船歌——忘川流域的美麗風景/蕭瓊瑞
推薦序 走出忘川流域的徘徊/徐崇堯
主編的話 當藝術開始飛行/白明奇
訂做熟齡樂活身心靈/羅玉岱
鍛鍊一生受用的心智肌耐力:創意高齡 Creative Ageing/周妮萱
藝術介入失智照護的臺南經驗/白明奇
臺南市美術館的失智友善平權計畫/潘襎
高齡者藝術治療:失智症介入之技巧與成效/林端容
著色畫作品特徵與失智症/黃百川、黃婉茹
失智者的活動設計與安排/張玲慧
手、腦、藝術與職能/郭立杰
被誇大的效應:莫札特效應(Mozart Effect)/楊金峯
穿梭於現實跟想像間的載體戲劇治療與高齡族群/吳怡潔
歌聲中我記起自己:音樂治療介入失智症心態與準備/張乃文
與歲月共舞,身體還記得:舞蹈動作治療在失智的應用/程芝鳳
推薦序 醫藝技工科——為《藝術與高智》寫序/蘇慧貞
推薦序/沈延盛
推薦序 船歌——忘川流域的美麗風景/蕭瓊瑞
推薦序 走出忘川流域的徘徊/徐崇堯
主編的話 當藝術開始飛行/白明奇
訂做熟齡樂活身心靈/羅玉岱
鍛鍊一生受用的心智肌耐力:創意高齡 Creative Ageing/周妮萱
藝術介入失智照護的臺南經驗/白明奇
臺南市美術館的失智友善平權計畫/潘襎
高齡者藝術治療:失智症介入之技巧與成效/林端容
著色畫作品特徵與失智症/黃百川、黃婉茹
失智者的活動設計與安排/張玲慧
手、腦、藝術與職能/郭立杰
被誇大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