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學校和補習班,對於「出社會後怎麼成功」,什麼都沒有教
日本職棒樂天金鷹隊的名譽教練野村克也,有句常說的名言:「有不可思議的勝利,沒有不可思議的失敗。」
從大學畢業、進入職場一、兩年後,有人在工作上沒什麼成果;有人對於要不要繼續現在的工作開始感到迷惘,正思考是否要換工作;有人因為和上司、同事、來往客戶間的人際關係感到困擾。無論是哪一種,每天「覺得工作不快樂」的人,全都有理由。而最主要的理由之一是:「學生時代並沒有學習到出社會後能有出色表現的知識,也沒有受過相關訓練。」
從事研究工作等專業領域的人,情況也許另當別論,但一般人學習數學、英語、社會、物理、化學等科目,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進入知名大學就讀,從一流學府畢業,經過這過程取得所謂的「學歷」……但從小學到大學,在各位所學到的東西、獲得的知識中,有什麼是「對工作有很大的助益」的嗎?
現在覺得「工作順利」、「工作開心」的人,可能只是碰巧一帆風順也說不定。就像野村克也教練所說的:「有不可思議的勝利」,世上也是有沒有理由但一切順利的情況。但即使現在很順利,如果背後沒有清楚的根據,也許哪天就會失敗。要持續保持勝利的狀態,就需要根據或理由。即使現在沒有問題,也絕不能安心。
在學校學到的事,大致上可分為兩大部分,一個是學科知識,另一個是在學校這個「迷你社會」中,為將來進入廣大社會所做的練習。在社團或學生會活動中學習,做為團體一分子應該有的樣子。學習如何與學長姐、學弟妹、朋友建立人際關係等,也是「社會學習」的一部分。
但是,現在的學校卻成為只是學習學科知識,也就是只為了考試而學習的場域。但這種學習,終究是一個人獨自進行。然而,社會中的企業卻是以團隊的形式在推動商業活動。
在學校裡為了考試而學習的這些人,沒有學到出社會該學的事,因此出社會後不順利也是理所當然。雖然這麼說很嚴苛,但這正是他們成為「失敗組」的最大理由。
所謂的職場分數,是「深厚的學識教養」和「傑出的溝通能力」等
我現在在東京的御茶水一帶,經營一所菁英養成補習班「YSP」。補習班的學員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生都有,也指導大學生的求職活動、公司裡的員工教育等。和其他補習班最大的不同是,我們不只指導學員學業,幫助他們考上明星高中和東京大學等一流學府,也指導他們如何提升職場能力──為了將來成為活躍的社會人士、商務人士,這是必須學習的。
我們在指導學科的同時,也徹底讓學員為了出社會而準備,像是學習「能夠自立的堅強意志」、「深厚的學識教養」、「謙虛」、「禮儀」、「傑出的溝通能力」等。
YSP的很多畢業生在出社會後就有很好的表現,理由之一,就是因為他們在相當早的階段就鍛鍊了將來需要的能力。
「網路經紀公司」(CyberAgent)的社長藤田晉在就讀青山學院大學時,就身著西裝,以廣告超級銷售員的身分創造驚人成績,二十四歲創業後也非常成功。他說:「社會人士的勝負,在學生時代就已經開始。」
不過,就算學生時代沒有準備,也不表示就得放棄。很多成功者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在二十四歲左右發現自己的不足,卯足勁努力,要開拓多少條道路都可以。
很多企業家都是在二十四歲面臨重大轉機
二十四歲前後是很特別的時期。
這麼說也不為過──這個時期選擇了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就決定了之後的人生。
很受歡迎的作家高杉良寫過一本小說,名為《青年社長》。故事主角是明治大學商學系畢業的年輕人,剛滿二十三歲。他辭去會計事務所的工作(這家名為「微型」的會計事務所後來破產),去應徵「佐川急便」公司的送貨司機。這是一九八二年十月的事。
對這個工作半年就離開一流企業、來應徵送貨司機的年輕人,面試官一方面很感興趣,但也不是很能理解吧,他提出了很多問題,詢問理由。而這個年輕人的回答是:「我不想當上班族。」至於為什麼想當送貨司機,他大方地說明動機:「因為我想賺錢,這個工作的月薪有四十三萬日幣,很有魅力。」這段過程的描寫讓人看得很緊張,有興趣的人,請看看這本小說。
這個年輕人從小就以成為公司社長為目標。不過,倘若進入大企業,要成為社長的機率很低,而如果是進中小企業,因為創業者本身都還在努力,所以員工要成為社長的機率也很低。因此,他判斷「要成為社長,就只能自己成立公司。」為了籌措必要的資金,他才來應徵送貨司機。從現在來看,這個年輕人所懷抱的夢想實在很耀眼。
年輕人和面試官的對話持續進行,面試官對他似乎也有好感,這也是因為佐川急便的公司文化能接受像他這樣的年輕人吧。
當面試官問到「你想開什麼樣的公司」時,年輕人表示,他的目標是餐飲業。
二十二歲時就宣告「二十四歲要成為公司社長」,並朝著目標確實準備的這個年輕人,就是渡邊美樹(一九五九年生)。就像他所說的,他在二十四歲成立了「渡美商事有限公司」。之後更名為「和民餐飲服務公司」,一九九六年公司股票上櫃,二○○○年股票上市。
「Panasonic」的創立者松下幸之助(一八九四年生),是在二十四歲創立了松下電氣器具製作所,之後,公司在一九三五年改名為松下電氣產業股份公司,也就是今日的Panasonic。
一九九○年代,「軟體銀行」的孫正義、「保聖那」集團(PASONA)的南部靖之、「H. I. S.」旅遊公司的澤田秀雄三人,被稱為創投三劍客,經常被媒體報導。之後這三家公司的壯大,我應該不必再多說了吧。
這三個經營者中,南部靖之(一九五二年生)在創立「保聖那」的前身「日本短期中心」時,是二十四歲,而為日本資訊通信界帶來革命的孫正義,是在一九八一年成立「日本軟體銀行」,那時他也是二十四歲。
至於我自己,我第一次換工作是在大學畢業後的隔年秋天,那時我也是二十四歲。有家大型補習班因為希望讓公司股票能公開交易,所以要將會員數和營業額都提升三倍,所以他們的社長希望我跳槽去擔任經營幹部。之後,這家公司的股票也順利上市。
在出社會的第二年,徹底告別學生心態
為什麼二十四歲左右的這個階段很重要?因為,在這個年齡前後,正是了解社會整體和商業世界的結構,並認真思考,自己之後應該如何生存的階段。
如果高中畢業後直接讀大學,二十四歲正是從大學畢業、進入社會的第二年。進公司的第一年,雖然有很多辛苦,但也會陸續體驗到很多超過辛苦的發現和驚奇。第一次領薪水、拿到獎金時,因為學生時代沒拿過這麼大筆的金額,會單純覺得很驚奇、很開心。
不過,第二年也就習慣了,同時也會慢慢看到社會和公司的現實面。而到了第二年五月的報稅季節,還要開始向政府繳交所得稅,因此即使有加薪,拿到的錢還是有變少的感覺。這時候,會第一次實際感受到納稅的負擔,也開始有了身為一個納稅人的意識,在看政治應該有的樣子和社會運作時的角度,或許也會變得比較嚴格。
此外,進入社會的第二年,在個人層面上也會開始有點變化的跡象。
在生活層面上,只要想到公司調薪時的那一點點加薪幅度,在思考之後的薪水目標時,就可以看到現實的數字。至於領到的獎金,因為和第一年讓自己吃驚的金額幾乎一模一樣,所以,也就能大概計算出自己這個上班族將來的生活情況。想到不會增加的薪水、獎金,就知道這樣下去,怎麼也無法申請到購買一間房子的貸款……,很快地,也許有人就會自我放棄了。
在工作上也是,這個階段已經可以思考自己所在的產業、公司,以及自己做為一個商務人士的將來。同時,也會開始思考,要讓事業前進,什麼事是重要的,要在商業社會中成功,又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在這個階段,能否認真思考自己的能力、適合做的事、工作內容、將來等問題,能否確切意識到「為了創造自己更光明的未來,我應該做什麼」,之後的人生將會有很大的不同。
學生時代所累積下來的陳垢,在這個階段,一定要乾脆地把它清除掉。這正是轉變成優秀的社會人士、商務人士的時期。
提升職場分數的教科書
將二十四歲左右的階段視為人生重大轉機的,不只是商務人士。
讓我們把時間往回推一大段來看,音樂家莫札特(一七五六年生)是在二十五歲時,做了人生的重大決定。他為了能自由創作,離開原本能提供安定地位和收入保證的薩爾斯堡的親王大主教,前往音樂之都維也納。
在這之後,莫札特雖然在經濟上很辛苦,但徹底捨棄了「安定」,讓他得到靈魂上的「自由」。於是,他創作出經過兩百多年後的現在,仍讓世界各地人們感動的這麼多傑作。
如果是二十四歲左右的社會人,就必須要有這樣的覺悟──過去自己為了考試所學習的知識,和因此所帶來的學歷,都非得捨棄不可。只要在商場上待個一、兩年,應該就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了,也會知道,想在商業世界中生存,不能光靠學歷,若是緊緊抱著學歷,就沒有將來可言。
要在商業世界中勝利存活,就一定要提高「職場分數」。不過,提升這職場分數的方法,在學校和任何補習班裡幾乎都學不到。因此,是否能意識到它的必要性,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有些人已經感受到提高「職場分數」的重要性,知道不得不改變,本書就是為了他們而寫的「教科書」。各位讀者在這本教科書裡學到的基礎知識,如果能對實際工作多少有點幫助,我將會非常高興。
此外,即將出社會的學生,在第一次認真面對商業社會、進行求職活動之際,本書的知識應該也能有所幫助。如果能預先知道學生時代和商業世界的常識之差異,就能憑著這一點和競爭對手拉開距離。
「社會人士的勝負,在學生時代就已經開始。」請盡早為了「轉變」而有所行動。而行動的起點,就是將自己的頭腦從「學生腦」轉變為「社會人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