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簡志勝等作的圖書 |
$ 6000 | 我國產業附加價值之分析
作者:簡志勝等作 出版社:經濟部ITIS專案辦公室 出版日期:2007-12-01 三民網路書店 - 財經企管 - 來源網頁   看圖書介紹 |
|
近年來台灣經濟面臨相當多的挑戰,導致人均GDP增長速度遲緩,因此國內產業發展之方向,除了重視「產值」成長之外,更應該關注「附加價值」內涵之質的轉變。本研究將由「國家觀點」的投入產出概念,解析台灣產業附加價值的組成,並找出提升附加價值之關鍵因素。
產業附加價值(Industry Value Added;IVA) 的概念來自於國民所得帳的國民生產毛額(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行政院主計處定義「國民生產毛額」是本國常住居民經營之生產機構或單位,在國內及國外從事生產之結果。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是國內生產活動之結果。GDP(或GNP)是先以貨幣單位來表達不同廠商的生產結果,然後再加總出來的總產值;而這總產值也常被視為一國在這期間內所創造出的財富。加總國內所有廠商的生產結果為GDP;加總一個產業所有廠商的生產結果是該產業的附加價值總值。換言之,IVA(Industry Value Added)就是該產業所有廠商之附加價值的總和。
根據經濟學定義,附加價值=產值–中間投入,所謂附加價值率即是附加價值佔產值的比重。由產出面來看,附加價值係指企業從事生產活動時,在原物料及半成品等中間投入上所新增之產品或服務的價值,也就是產值扣掉中間投入。另一方面,企業在創造產品或服務價值的過程,必須雇用「生產要素」才能進行生產活動。因此,生產所創造出來的附加價值必然分配成各生產要素的報酬或所得,包括勞動報酬、企業盈餘、固定資本消耗、間接稅淨額,此即從所得面衡量之國內生產毛額。
企業所生產出來的財貨最終仍是被經濟體系內不同部門所消費,最終需求包括家計消費、政府消費、固定資本形成及淨輸出,此即從支出面衡量之國內生產毛額。無論從生產面、所得面、支出面所計算出之附加價值必然相等,此即一般所稱的國民所得三面等價原則。
本研究FY96探討包括:IC產業、大尺寸TFT LCD產業、汽車產業、石化產業、工具機產業、LED產業、醫療器材產業、紡織產業等八項產業的產業附加價值。研究內容涵蓋各產業結構概述、國際間附加價值比較與分析、附加價值排名以及提升附加價值建議。
第一章 緒 論 4頁
第二章 附加價值概述 14頁
第三章 台灣半導體產業附加價值分析 16頁
第四章 台灣大尺寸TFT LCD面板產業附加價值分析 32頁
第五章 台灣石化產業附加價值分析 32頁
第六章 台灣汽車產業附加價值分析 27頁
第七章 台灣工具機產業附加價值分析 26頁
第八章 台灣LED產業附加價值分析 25頁
第九章 台灣醫療器材產業附加價值分析 46頁
第十章 台灣紡織產業附加價值分析 44頁
第十一章 參考文獻 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