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梅默特.奧茲(Mehmet C. Oz)醫師
整合醫學的聲勢日益看漲,並橫掃全美的醫學院、醫院及診所。不論是醫學院的課程還是醫院的實習計畫,都希望幫助醫界未來的生力軍,能夠挑戰現況、跳脫西方社會七十五年來的傳統醫病思維。整合醫學的精神,其實就是綜合考量病人的整體情況施以治療,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在我念醫學院的時代,醫學教育相當傳統,因為教授教我們要把心靈跟身體分開來看,這樣的教育方式至今仍影響著醫界實務,例如各種專科愈分愈細、一般醫療愈來愈少。但是等到我完成畢業後的一般醫學訓練時,當時的主流卻又演變成,要把身體與器官當成個別的實體看待;我原本也打算隨波逐流,幸好身旁多位醫界前輩及時勸阻,其中包括我的岳父、心臟外科手術先驅勒莫醫師(Gerald Lemole)。他們的真知灼見點醒我,讓我不再盲從潮流,並敞開心胸接受當時所謂的另類療法。我開始認真研究醫學院不教的其他醫療方式,各位讀者請別誤會我的意思,我仍衷心相信科學的力量;多年的行醫經驗,讓我醫治過形形色色的病人,他們對於整合醫療都相當認同。
在醫學院念書時,教授教我們要以最先進的技術(而不必執著於此技術的背景來源),治療每一位病患;身為心臟外科部門主管的我,有義務研發最創新的心臟瓣膜更換手術;身為當代醫學計畫的負責人,我支持將瑜伽及冥想靜坐之類的東方醫術,加入我們的整體醫療方法當中。除了盡力擴展可能的醫療工具,我還必須具備完整的臨床醫療全貌,才能夠為病患提供最適當的治療程序與用藥,為他們安排必要的運動與放鬆技術,以及能夠預防與治療疾病的正確飲食。
本書是協助病患與治療者,共同合作達成整體健康目標的寳典,作者是對症飲食的專家,因此本書除了教大家該如何用食物增進健康,還教我們如何利用食物中蘊藏的力量,改變原本很容易生病的體質,這就是所謂的生態遺傳學(註1:Ecogenetics,生態學與群體遺傳學結合的遺傳學分支,研究生物群體對生存環境的適應,以及對環境改變所作出反應的遺傳機制。)(基因研究的一個旁支)。生態遺傳學是一個日益蓬勃發展的領域,它的醫療哲學是,不論是癌症、糖尿病或心臟病,皆可針對病患個人的基因檔案,為其規畫符合個人體質需求的食物,使病人獲得最好的醫療效果。醫生會根據病患個人的體質狀況,安排適合的基因食療,透過攝取富含生物活性的營養素,例如石榴的芹菜素,綠茶的兒茶素,還有咖哩中的薑黃素,就能從DNA的層面,改善個人的健康。基因食療法最有趣的地方是,一旦你開始攝取能夠促進正常基因表達的健康食物,你就再也不會整天想著要吃那些會危害身體的劣質食物,例如高度精製的碳水化合物。
我會與蓋諾醫生結識,是透過他的一位病患,那位病患找我為他動心臟手術。我看到檢驗圖表顯示,此人因轉移性癌症,只能再活幾個月,心裡覺得十分疑惑,不懂他為什麼還要動心臟手術。那人只是笑著要我看看檢驗圖的日期,天呀!那竟是五年多前的事了,我這才明白蓋諾醫生醫好了這名患者。從那個時候起,我便陸續轉介許多棘手的病患給蓋諾醫生,包括我的朋友和家人。蓋諾醫師是蓋諾癌症整合醫療診所的院長,並擔任康乃爾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的臨床講師。蓋諾醫師長期耕耘整合醫療,在腫瘤醫學以及整合醫學領域聲名卓著;他運用正規的醫療方法、結合各種輔助療法治療他的癌症病患,成效卓著,如今更將他從營養層面預防疾病的經驗,集結成書與大家分享。
蓋諾醫師成功運用傳統與另類療法治療病患,本書不但提供許多實用的建議,還收錄了豐富的保健品資訊與蔬果汁食譜,有心的讀者可以馬上在家開始實行健康飲食。讀者透過本書可以一窺醫療的演化,了解如何利用食物改變你的基因藍圖;書中還提供了大量的科學資料,證實傳統療法搭配另類療法,能夠成功連結東方與西方的醫術。運用傳統的西方醫學,搭配擁有實證效果的另類療法,給予病患整體性的治療,乃是邁向醫療全球化相當關鍵的一步。
(本文作者為紐約長老教會醫院哥倫比亞大學院區外科部副主任、教授,以及《You—你的身體導覽手冊》﹝YOU: The Owners Manual﹞健康系列叢書合著者。)
審定序
謝明哲醫師
健康不難:搞懂基因習性,並善待它
審訂《標靶營養飲食法》這本書的過程,如同認識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本書作者蓋諾醫師倡導的觀念,比如:只要營養均衡(不必偏重或偏廢),自然會打造強健的身體;若想額外取得某些必要的營養素,服用營養補充品最快也最方便,以及無論如何身體要保持一定運動量等等,都與我常年呼籲並身體力行的健康之道,不謀而合。
這些明明是終極的健康之道,很多人也懂,但就是沒有動機去做,一直是我們這些推動者最大的難題。很高興看到《標靶營養飲食法》這本書問世,蓋諾醫師從人體基因運作的層次切入,深入淺出的說明,這會讓大家因為了解背後的原理,而主動想要追求這樣的養生之道。就像了解機器運轉的結構原理之後, 自然會用正確方式使用它,就算故障,也會知道怎麼修護。
蓋諾醫師所提出的原理,簡單來說是這樣的:我們並不是某一天「突然」生病了,或者「突然」老了,而是每一天都在「邁向生病與老化」的過程中。因為從基因的層次來看,人體為了運作,時時刻刻都在更新細胞,而每次的細胞複製分裂,都有可能出錯,而一出錯,或許不會馬上出事,但卻一點一滴「奠定了生病的基礎」。作者在書中也有提到,許多癌症患者,便是在身體細胞第一次出這種錯的20、30 年「之後」才變成癌症的——也就是說,這過程中的每一天,都有可能逆轉這個命運。
怎麼做?當然就是想辦法讓它盡量不要出錯!我們暴露的環境、所吃的食物,甚至我們的心情狀態,在在都會影響基因運作,讓它負擔加重、頻頻出錯。所以,與其在生病之後,才用「藥物」去控制基因及身體運作,蓋諾醫師主張,我們應該平日就供應正確的「營養」,來保養基因與身體細胞。書中也詳細地說明各種出錯的原理,並且大篇幅羅列出各種情況下,建議使用的營養食療方法,非常值得閱讀參考。
我個人非常享受閱讀本書。蓋諾醫師為了讓一般人搞懂這些專業醫學知識,用了許多惟妙惟肖的比喻,比方說,在解釋糖尿病形成原理時,他把細胞比喻成一間工廠,粒線體運作的過程當作一條生產線,去描述粒線體在細胞中如何運作、一切又是如何出錯的,⋯⋯這樣場景一設定出來,要搞懂這複雜的學理,竟然就像看一齣戲一樣簡單。不僅如此,由於擬人化的描述,也會讓人對這些辛勤工作的身體結構,產生感情,自然想要去呵護它們。這些段落讀來,不僅一般讀者易於理解,我相信連專業醫療人士來讀,都會受益無窮。
最後我想強調,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書,並不是說有了這本書我們就不會生病,照著做就不必看醫生。事實上,正好相反。你會因為在本書學到關於基因的知識,學會主動自己掌握基因的命運,這讓你平日就注重我常說的「三養」:營養、保養、修養,而且在生病時,會更樂於跟醫生建立良好關係,與之討論合作,共創個人健康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