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土埕、池塘和蟲魚鳥獸,
在竹北溝貝童年廣場玩出蓬勃的生命力!
.
榮獲國際遊戲協會(IPA,International Play Association)
二○二三年「世界兒童遊戲貢獻獎」殊榮!
.
粘巴達假日學校是一所致力帶給孩子快樂童年的非典型學校。
學校裡有大樹、有土埕、有動物、有池塘、炊煙裊裊,是一間鼓勵孩子自由玩耍,只有周末和寒暑假才敞開大門的學校。
落腳竹北溝貝的童年廣場占地一千三百坪,從泥土大埕、四座茅草屋、十七座樹屋、玉米迷宮、大沙池、吊床區、天空步道、竹子溜滑梯與盪鞦韆,到創作桌、生火區、香蕉園與西瓜田、養狗養鴨養魚、環保廁所……是粘巴達校長與老師們全力復育台灣遊戲文化的「童年夢想國」大本營。
粘巴達校長主張,在田野玩耍最能培養兒童生命力和第一手經驗,想恢復孩子生機盎然的生命力,想讓孩子依照自身感官需求發展敏銳的知覺和感覺,就要讓他們自由自在地玩耍。
假日學校採用「直接進入情境」的整體學習模式,從爬樹、野炊、玩泥巴、木工創作、烹飪、玩遊戲、捉蟲到建造樹屋,以童年廣場為核心,從「蛋蛋相撲大賽」玩到「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從樹葉偶、竹刀劍玩到「童年高爾夫」。
擁有足夠的混齡玩伴、充裕的時間和安全的開放式遊戲場域,能夠親近土地的田野環境和各種蟲魚鳥獸的孩子,就有機會找回失去的本能,重新擁抱旺盛的生命力、發亮的眼睛和燦爛的笑容!
粘巴達校長創校十四年第一手經驗分享!
作者簡介:
粘峻熊
外號「粘巴達」,彰化福興鄉粘厝庄人,有一個快樂的田野童年。
一九九二〜二○○四年是森林幼兒園的老師和園長。
二○○三年出版十年幼教經驗《我和我的那些小野獸》。
二○○四年創立粘巴達假日學校,以「父母放假、孩子下課」為宗旨。
二○一一年落腳竹北溝貝開創「童年廣場」,致力於將一九七○年代的田野快樂童年遊戲文化傳遞給今日的孩子。
二○一六年完成〈台灣孩子的童年廣場〉一文,完整論述童年的失落,以及復興的遊戲文化與空間建造。
二○二三年粘巴達假日學校獲得國際遊戲協會(IPA,International Play Association)三年一度世界大會「世界兒童遊戲貢獻獎」殊榮。
網站:https://nhs132465.pixnet.net/blog/post/438335071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RetroplaceofChildhood
章節試閱
〈粘巴達假日學校是什麼?〉
二○○四年創辦的粘巴達假日學校是一所帶給孩子充滿創造力和生命力快樂童年的學校,利用假日帶領孩子上山下海、玩耍和創造。
這所學校希望爸媽能有屬於自己的假期、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孩子能有完完整整、像下課時間那樣玩耍的一整天。
換句話說,假日學校就是「爸媽放假、小孩下課」的學校。
這來自我當老師第十年的深刻體驗,那時我需要的假期一年比一年長,休息時回顧課程,原來許多兒童行為一直無法解決是我自己的問題,赫然發現「幼教是高焦慮汙染工業」。
同樣道理,許多親子問題無法調整,原因同樣出在家長處於過勞狀態。
創辦一所能讓「爸媽放假、小孩下課」,老師只有假日上課的學校,就是實踐「你好他好我也好」。經過一整天的身心紓解,將提升親子之間的相處品質。
相較於一般的分科才藝學習,粘巴達假日學校採用直接進入情境的整體學習模式,爬樹、野炊、玩泥巴、木工創作、烹飪、玩遊戲、捉蟲、建造樹屋等,致力於帶給孩子們豐富又有趣的古早遊戲文化。我認為在土地田野玩耍最能培養小孩的生命力和第一手經驗。兒童的整體抓取能力非常強大,絕對可以同時發展出各種能力。
█童年廣場是什麼?
指的是孩子放學後一起玩耍遊戲的所在、一座田野兒童遊戲場。
一九八○年代以前的台灣孩子大多有放學後一起玩耍的地方,可能是街頭巷尾的空地、柑仔店、三合院大埕,也可能是廟口前的廣場,大家一起玩跳格子、捉迷藏、爬樹、玩彈珠、跳橡皮筋。
在這樣的地方,孩子學會了邊玩邊照顧弟妹、處理遊戲糾紛、懂得打抱不平、知道如何Call人來玩、怎樣處理受傷、如何應付無理取鬧,學會不計輸贏以玩得盡興,並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出優異的體能……很多很多能力!
然而,進入一九八○年代後,隨著汽車增加與馬路開發、課後補習、電視與電動玩具的出現,放學後的孩子打電動、看電視,或被送入安親班、補習班、才藝班,逐漸不再聽到孩子遊戲時忘我的笑聲,大埕上開始找不到玩伴,台灣的遊戲文化漸漸出現斷層,童年一年又一年地消失。
粘巴達假日學校二○○四年就矢志將快樂田野童年帶給現今的孩子,二○一一年終於意識到重新找回童年廣場的重要性,在竹北溝貝建造了台灣第一座童年廣場,希望透過這座童年廣場傳遞童年遊戲文化和精神,整理童年遊戲文化,累積實踐經驗,喚醒社會大眾看見往日童年遊戲文化的重要與價值,一起努力找回遊戲空間、玩耍時間,與自由開創的精神。
█打造童年夢想國
透過竹北溝貝的童年廣場,假日學校希望恢復並升級往昔讓人印象深刻的巷口空地,增加更多好玩的角落,打造一個童年夢想國,開展復育台灣孩子快樂童年的艱鉅工作。
二○一一年來到竹北這一千三百坪的蠻荒農地時,我們以北面防風林附近的那棵小苦楝樹為中心點開始拓荒,整理出空地、泥土大埕,開始建造茅草屋和廚房,蓋環保廁所、水塔與樹屋,增設大沙池、吊床區,保留茅草迷宮與各種野生樹木,種植果樹與麻竹,蓋溜滑梯和盪鞦韆,挖水池養魚。所有的建設都不使用水泥和防腐劑,採用原始自然的方式。
布置這些空間都有著和孩子童年的聯結,也因為有這些空間的奧援,師生能夠進行更令人感動和更生動的主題。
到二○二五年為止,假日學校已經有四座茅草屋和十七座各種形式的樹屋,小農場種了西瓜與香蕉圈,還有玉米迷宮,也養狗養鴨養鴿,把動物帶進孩子的童年,將來還打算養羊,期盼生態豐富性能夠帶給孩子童年更深遠的影響。
童年廣場非常適合各類孩子的參與,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信也恢復得特別明顯。原來,孩子都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缺乏適合讓孩子發展的觀念和空間。在童年廣場,孩子們可以自由遊戲,找回他們失去的本能,重新恢復旺盛的生命力、發亮的雙眼和燦爛的笑容!
〈粘巴達假日學校是什麼?〉
二○○四年創辦的粘巴達假日學校是一所帶給孩子充滿創造力和生命力快樂童年的學校,利用假日帶領孩子上山下海、玩耍和創造。
這所學校希望爸媽能有屬於自己的假期、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孩子能有完完整整、像下課時間那樣玩耍的一整天。
換句話說,假日學校就是「爸媽放假、小孩下課」的學校。
這來自我當老師第十年的深刻體驗,那時我需要的假期一年比一年長,休息時回顧課程,原來許多兒童行為一直無法解決是我自己的問題,赫然發現「幼教是高焦慮汙染工業」。
同樣道理,許多親子問題無法調整,原因同樣...
目錄
I.認識篇
.粘巴達假日學校是什麼?
.歡迎來到竹北溝貝童年廣場 !
ll.玩耍篇
.大埕遊戲:過五關、占柱子、跳格子稱王、貓抓老鼠、救兵
.跟火玩:玩火、烤地瓜、煮白米飯、烤麵包、火把DIY
.跟水玩:潑水大戰、池塘亂玩
.跟土玩:沙地、土丘、泥巴藝術家、泥巴溜滑梯、泥巴大戰
.跟動物玩:養狗、養鴨、抓魚、廣場上的原住民
.跟植物玩:爬樹、樹葉偶、樹枝劍、朴子槍、西瓜三部曲、花生、甘蔗、土檨仔、可食地景
.DIY:超級小刀、盾牌、弓箭、彈弓、竹刀劍
.民俗技藝:風箏、打陀螺、彈珠台
.節慶:過農曆年、元宵節提燈籠、元宵節炸煙火
.柑仔店:兒童俱樂部、打工
.大灶廚房:炸薯條、蛋蛋相撲大賽、石頭湯
.戲劇: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荊軻刺秦王、獵野豬、童年寶馬
.自我發明:陷阱、祕密基地、獨輪推車、鬥雞仔
.冒險與挑戰:刀戰、竹槍大戰
.運動競技:相撲比賽、童年高爾夫、邊吃香蕉越野賽、童年野球
.童謠
lll.探討篇
.童年廣場的故事
.台灣孩子的童年廣場
.自由與安全、發展與危險
.認養我們自己的遊戲文化
I.認識篇
.粘巴達假日學校是什麼?
.歡迎來到竹北溝貝童年廣場 !
ll.玩耍篇
.大埕遊戲:過五關、占柱子、跳格子稱王、貓抓老鼠、救兵
.跟火玩:玩火、烤地瓜、煮白米飯、烤麵包、火把DIY
.跟水玩:潑水大戰、池塘亂玩
.跟土玩:沙地、土丘、泥巴藝術家、泥巴溜滑梯、泥巴大戰
.跟動物玩:養狗、養鴨、抓魚、廣場上的原住民
.跟植物玩:爬樹、樹葉偶、樹枝劍、朴子槍、西瓜三部曲、花生、甘蔗、土檨仔、可食地景
.DIY:超級小刀、盾牌、弓箭、彈弓、竹刀劍
.民俗技藝:風箏、打陀螺、彈珠台
.節慶:過農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