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人性本經濟,教養如賽局
二○一○年台灣的生育率來到空前新低,全台僅有十六萬三千名新生兒出生,平均每對夫婦的新生兒出生率降到只有一點零二個,回想民國四十年的這個數字是「七」,真可謂是天差地遠!台灣人不生、不想生,肯定有原因,從經濟學的角度思考必定是生兒育女的誘因不足;換言之,養兒育女的成本太高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生兒育女誘因低不生兒育女,台灣將更快速面臨高齡化社會的壓力,政府的財政負擔將更大,而且經濟的活力勢必快速地下降,最好的例子就是日本。台灣目前的生育率甚至比日本還低,這真是可怕的社會問題。
人的行為背後一定有經濟因素,想要提升台灣的生育率就得從人性、從經濟的角度出發,進而增加生育的誘因。世界各國都這麼做,提高生育的津貼到教育的津貼都是鼓勵生育的誘因,只是誘因是否能大到足以替換生育和養育的成本考量就不一定了。
美國曾有過實證,愈是社經地位高的愈少生育,這件事看起來矛盾。照理說,社經地位愈高者,應該愈有能力養多一點的子女,怎會生育愈少呢?其實從經濟學的角度來思考,就不難理解這件事背後的原因了。原來!社經地位愈高者,覺得把養育子女的時間用來賺錢可能更划算,也就是機會成本考量,愈會賺錢的人,覺得養育子女會占去太多賺錢的時間,所以不如少生點,把時間放在工作和賺錢上。怪不得,往往是社經地位愈低者生愈多子女,但社經地位愈高者,往往只生一胎。
所以,經濟行為反應的就是人性。人做任何事都有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經濟不經濟,以及是不是最大的利己。
用經濟學來教養,效果大無限
本書的作者是位經濟學家,他從生養子女的經驗中體會出許多寶貴的經濟思維,原來「人性本經濟」,即使不懂事的嬰兒也可以用經濟學的理論來教養。例如,如何從誘因出發來引導子女做某些事,而非從處罰來規範子女「不做某些事」,這就好比某位成功企業家所說的:「獎勵永遠是最好的人性激勵!」
賽局理論(Game Theory),有時也稱為對策論,或者博弈論。在賽局中參加競爭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標或利益。為了達到各自的目標和利益,各方必須考慮對手的各種可能行動方案,並力圖選取對自己最為有利或最為合理的方案。父母與子女時常產生目標或利益的衝突,也常暗自打量對方的可能行動方案,並採取對自已目標或利益有利的應對方案。
本書的作者引用賽局理論為教養子女設下許多策略,引導並預測子女可能的行為,這對許多初為人父或人母的家長是很好的啟發。小嬰兒半夜大哭可不要管他 ,讓他哭一哭自然沒事,如果他一哭就去抱他,換來的可能是無止境的哭鬧。因為,從作者實際的經驗出發,嬰兒哭鬧多半是想要得要父母的關愛而已,如果他一哭鬧,父母就馬上去抱他,父母的行為就產生可預測性,小嬰兒就更會依賴哭鬧而預期得到父母的關愛。
這件事我是深有同感,身為兩個孩子的人父,老大出生時沒經驗,一哭就抱,一抱就沒完沒了,反倒是老二,哭了不管,之後自然也不哭了。所以,老人家說第一胎都是照書養,第二胎是照「豬」養,無論如何養,小孩都會長大,太過關愛反而不是好事,累的只是父母。
英國哲學家邊泌(Jeremy Bentham)曾經量化過幸福,公式是「效用∕期望」。養育子女如果期望愈高可能幸福感愈低,不如平常心。教養子女如果多從經濟學的觀點出發,把賽局理論運用上,帶點博奕的性質,應該會有意想不到的效用。
阮慕驊(財經專家、News98「財經晚點名」主持人)
前言
教經濟學的最大挑戰之一,是要讓學生有息息相關感,我的策略是採用大量流行文化的例子,把經濟學理念帶到教室裡。想想影集《六人行》(Friends)裡的莫妮卡和瑞秋如何分擔家事,是什麼維繫住了電影《公主新娘》(The Princess Bride)裡海盜羅勃的名聲,以及《萬世魔星》(The Life of Brian)裡的討價還價禮儀,這些都很容易運用在大學教室裡。但是教商管碩士班時,卻出現了新的挑戰。他們的年齡普遍較高,使得要找到適合他們的突出流行文化例子有點困難,而他們又最渴望所學能和生涯規畫及決策息息相關。當然,我也可以找些商務例子——但通常太受限於複雜性和來龍去脈,因此很難具一針見血之效。
一九九八年,我們有了第一個孩子,突然間,我們的生活變成一個很大的經濟管理問題;不是每個父母都有這樣感受,卻都面對同樣問題。我班上比較成熟的學生對此既有同理心,也有共同處境。於是,慢慢地我蒐集起自己的經驗,開始用養兒育女的例子來解說經濟學觀點。
我有很多課程都是涉及預測,譬如當兩個或以上的人互動之際,你引進了改變,結果會怎樣;這是市場上和公司裡每天都發生的事。有一種這類情況是,一個人(經濟學術語叫做「委託人」)想要另一個人(代理人)做某件他們通常不願意做的事,例如雇主想要雇員賣命工作。可以說,光是這情況就足以用來形容做父母的日子;你是委託人,想要設法讓孩子,也就是代理人,去做各種事情,從睡覺、吃飯、大小便到不說謊使詐偷竊、不對人施暴。問題在於經濟學(很為誘因操心)是否對做父母(也很為誘因操心)有用。
非經濟學家可能會有這樣的錯誤觀念,認為經濟學家過分迷戀誘因,以及誘因會為這個世界所帶來的後果。說真的,再沒有比這想法更離譜的了。沒錯,誘因運用得當、用對了情況,的確可以激發出一些好結果,這是真的。但往往不是這麼回事,要把誘因放對位置是很冒險的事,因為很多時候會出錯。舉例來說,要是你以銷售業績為準來支付雇員的薪水,結果發現不景氣時你會失掉這些雇員,要不就得付他們更多薪水作為補償;或者,要是你規定雇員今年業績比去年好就可以分紅,那麼如果他們挪移了業務順序或送貨時間以便確保業績比上一年成長,你也不用感到驚訝。
就在我解說誘因會出錯的情形時,我個人的養兒經驗也不斷脫穎而出。雖然我講的並非全都是這個,但似乎是班上學生最記得的部分。多年後再見到這些學生時,他們會重提我訓練女兒大小便的故事,由於大小便之後就有獎賞,於是女兒就坐在便盆上直到有結果為止。學生告訴我,這個故事的確改變了他們接洽合約或人事管理的方式,倒不是他們把對方當小孩對待,而是這個故事所要傳達的經濟學信息深印在他們腦海中。
而且還不只是我的學生,連我的同事們似乎都特別欣賞包含在我個人養兒難題中的經濟學。他們從中學到的還不及笑我手忙腳亂、感同身受的時候多,或者把這當成娛樂機會,看著經濟學家在現實世界裡如何生存。經濟學家同行兼好友凱瑟琳.德馮特內(Catherine de Fontenay)慫恿我把這些經驗寫下來,過了一段時間,但我終於接受了這項建議,開始寫起部落格,當做新年新志願,寫經濟學和養兒經,我在二○○三年一月二日貼出了一篇長文。然而,寫部落格就是這樣,開了部落格寫了這篇之後就丟在那裡,直到二○○六年我才認真寫起部落格來。幾個月後,累積的文章似乎夠出一本書了,當初催我寫下來的人,現在又催我在部落格之外更進一步,於是這本《父母經濟學》就誕生了。
儘管如此,我要先做幾點免責聲明。我的日常工作是經濟學教授,這意謂幾點:一是通常我寫東西都是經過資料蒐集、研究,多少可以稱得上精通,然而這本書遠非學術著作。雖然我稱得上精通你隨後會讀到的經濟學,但養兒是另外一回事。
除了以門外漢身分閱讀一些新手父母書籍之外,我從來沒有研究過育兒學和兒童行為學。關於兒童心理和相關訓練的研究多得是,卻不在我專精能力所能消化吸收的範圍內,也無法提供這方面權威的評論。書中提到的很多理念都不是我原創的,所以也不想居功。
此外,我的育兒經驗也不能拿來作準。我有三個孩子,所以此書提到的經驗最多只是根據這三個孩子得來的而已。這可不是能讓你看出一般情況或很科學的經驗。
反而,我的目標謙卑得多。此書志在延續我的使命,教導這個世界經濟學以及經濟學能做的事。我會講解各種不同的經濟學觀念,可是只講那些和育兒扯得上的部分,也就是說,我所涵蓋的經濟學部分是隨意又不完整的。儘管如此,我謹希望透過閱讀此書,你會多知道一點關於經濟學和經濟學家——以及他們的局限。我很樂意見到我的磨難能讓你覺得閱讀過程很好玩。
我希望日後回顧這本書時,可以視為經歷人生一個特別重要階段的思維紀錄。此書是很個人的,你閱讀時,會知道很多關於我兒女和太太以及我的事。偶爾你也會知道我朋友的事,或其他一些把自己的故事公諸於世的朋友。你會發現我看事情有很鮮明的經濟學眼光,甚至覺得有點太不掩飾了。
但說真的,不宜將此書視為育兒手冊。我會提供建議,因為很難不提。但是身為學者,我要提醒你不可全信——你還是要自己做出育兒選擇。
話雖如此,這本書就像所有這類書一樣,可能會激發你深入思考為人父母時面對或將面對的選擇。我所提供的是個新鮮看法,看待育兒議題的眼光是不同的、分析的,可能甚至還挺有用的;要不最起碼,還挺好玩的。我很喜歡閱讀別人的育兒經,所以這點大概增添了此書的豐富多樣,產生出本身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