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兩位南加州大學的權威教授以親身經驗,實證「學習共同體」的概念,說明「玩樂、發問、搜尋」的學習方式已成為21世紀教育的主流,我們需要新的方法和行動,尤其是現代父母、老師、教育政策制定者與關心孩子未來的人。數位媒體種類很多,善用數位媒體來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找回發問的能力。
例如:
1.社群蓬勃發展,擇優積極參與,可以讓孩子學會分享,增加表達能力,並融入團隊;
2.孩子若喜歡玩線上遊戲,不用太過緊張,只要慎選遊戲,可以讓孩子反應變快、邏輯通順,增加擬訂策略的能力,並從失敗中學到經驗。
許多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案例,只要我們換個角度去思考,發揮創意,改變做法,學習將會變得非常主動又充滿熱情!
數位學習新時代,教育本就是充滿趣味,
從學習共同體開始,找回熱情與提問的能力。
獻給父母、教育工作者與每一位關心未來的文化人。
現代父母、老師、教育政策制定者與關心孩子未來的人請注意!
美國兩位南加州大學的權威教授親身經驗告訴我們,
21世紀的學習方式,並不是發生在教室裡,
你可以透過玩樂、發問、搜尋,來經歷這個世界!
這是一件攸關終身興趣的事,它會持續更新、改良,讓你意想不到!
是什麼理由讓J.K.蘿琳所寫的《哈利波特》風靡整個兒童世代?
是什麼誘因讓經典線上遊戲「魔獸世界」付費用戶超過1150萬人?
書、網頁、社群、維基百科、部落格、同人小說、電影、遊戲、新的音樂流派等,
別吝於參與和分享,
只要有熱情、渴望、勇氣、直覺、預感、靈感,和一點點的天賦,
學習將會變得有趣又容易!
作者簡介:
道格拉斯.湯姆斯(Douglas Thomas )
南加州大學傳播及新聞學副教授,長期投入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數位媒體學習團體與安納伯格學院傳播中心的研究工作,著有《駭客文化》、《技術的願景》、《網路犯罪》等多本與科技、遊戲與文化相關的作品。
約翰.思利.布朗(John Seely Brown)
南加州大學訪問學者與教策顧問,德勒優勢創新中心及學習研究機構(IRL)的共同創辦人,曾任全錄公司(Xerox)首席科學顧問。熱衷從遊戲與人際的互動中發現並實行學習的本質。著有《拉力,讓好事更靠近》、《組織的故事時間》、《看見不同》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學習是目的,不是手段
林之晨
appWorks 之初創投合夥人,《Jamie 流行銷》作者
從有印象以來,臺灣社會就開始灌輸給孩子這樣的觀念:「你要好好讀書,才能夠考上好高中、好大學,找到好工作,然後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似乎學習只是一個手段,一個在人生的階梯上「晉級」的方法。
然而,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之後,王子與公主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了嗎?當然不是。上班第一天,你會發現以前在學校學的東西,拿到真實社會用途有限,所以公司得先給你為期三個月的新人集訓,接著再分配一個導師給你,負責帶領你在頭幾年漸漸步上軌道。
但人生也不是到這裡就結束了,它接著會把你調到新的工作、給你配偶、小孩,還會帶來產業的變遷,每一個階段,你都有好多新知識必須要掌握。所以你決定要化被動為主動,比別人更早抓住機會,提前開始準備,先研究清楚這個世界的走向。
當然,即使研究地夠透徹,也不代表打工的人就能得到長官的賞識,創業者也不見得會被市場青睞。但那沒有關係,因為最終,你看清楚了人生的真諦,不平等才是常態,因此你的成就也不需要與他人作比較,你要求的,是不愧對自己。
不愧對自己,就是要比昨天更進步。而進步唯一的方式,就是學習。繞了這麼大一圈,我們才發現人生的目的,其實就是學習,那為何我們還在欺騙孩子,學習是一種打怪升級的手段呢?
我們應該要勇敢打破一百年來「量產公式化」教育所造成的本末倒置,重新學會如何潛移默化地告訴孩子,學習,才是一輩子的朋友。我們必要建立起一個學習的新文化,一個富有又滿足的社會──這就是本書想要告訴你的事。
迎接「新學習時代」新學習時代推薦文~
陳藹玲
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我們正處於一個新時代中,由傳播科技創新引起的「“文化革命」,”正席捲全球。影響所及,、包括這本書所要探討的「教育」課題。常說,目眼前的教育模式仍是老師家長用著過去的經驗,、教導現在的孩子去面對遙遠的未來。這樣的教導方式會產生甚麼樣的問題?其實不用細想就很嚇人! 作者說:,「“這個新環境下的學習工具,使舊有的學習和學校教育 變得比較沒效率。」”,其實是非常保守的說法,! 面對巨大挑戰,全新樣貌的「“學習新文化」”,必須展開!
「“玩樂、發問、想像,無限的資源加上有架構的環境,創造有趣的終身學習。」
” 「“大量的資訊和非常個人化的動機融合在一起,開創出創新的使用空間。」
” 的確,! 用標準化的測驗和答案,檢視「”教導投入」‘和「“吸收產出」”的效果,是非常工業時代的思維,因為它把學生被看作當成工人,學習是當成工作,學校當成為工廠。轉眼來到在這個現新時代代中,透過線上遊戲、無線網路及林林總總的資訊平台,我們能用前所未及有的速度,、自動自發地的汲取資訊並真正擁有學習的快樂!然而,學校是不是不再被需要了?老師是不是不重要了呢? 別擔心,只要調整心態、理解新及任務,融合現代的傳播科技的發展,大家都會更愉快也更有收穫!如同作者所說的,認識改變並擁抱改變,是應對這項變遷的基本要素。
富邦文教基金會參與推動媒體素養多年,直到近年,教育部才將對應新媒體的資訊解讀能力置於基本能力和課綱中。回想民國91年,台灣還是位居亞洲第一個頒布「”媒體識讀教育政策白皮書」“的領先地位,但在短短幾年內裡,、教育場上的實際執行工作,卻落後其他許多其他國家。歸納癥結,、我們發現,、是父母、師長,以及和制定政策者的普遍「“害怕變動」“心態造成的。因為不了解而抗拒改變的心態裡可以被理瞭解,但不能被原諒,因為,我們將會賠上所有下一代的競爭力和國家整體的發展!!
「“只有當我們更重視試驗、玩樂、發問,而不是效率、結果、解答時,我們才真正擁有一個可供發揮想像力的空間。 因為,有想像力的地方就有學習。」
這本書來的正是時候,讓更多的證據說話理,、幫助許多還不甚了解自身、處於大革命中的大人們,一起迎向學習新文化!”
安安免費教學網站創辦人 沈芯菱
之初創投創辦人 林之晨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周祝瑛
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陳藹玲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主任 張曉生
臺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盧希鵬
專業推薦
名人推薦:學習是目的,不是手段
林之晨
appWorks 之初創投合夥人,《Jamie 流行銷》作者
從有印象以來,臺灣社會就開始灌輸給孩子這樣的觀念:「你要好好讀書,才能夠考上好高中、好大學,找到好工作,然後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似乎學習只是一個手段,一個在人生的階梯上「晉級」的方法。
然而,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之後,王子與公主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了嗎?當然不是。上班第一天,你會發現以前在學校學的東西,拿到真實社會用途有限,所以公司得先給你為期三個月的新人集訓,接著...
章節試閱
第四章 學習共同體
新的學習文化以三項原則為基礎:
1. 舊的學習方法無法趕上這個快速變遷的世界。
2. 新的媒體形式,使同好間的互相學習變得更容易、更自然。
3. 新科技塑造了這種共同體參與新媒體的本質,擴大了同好間的學習。
我們在第三章已經談過第一個原則,現在讓我們來檢視「同好間的學習」,以及「共同體」的概念。
形成共同體
今天的變革主要是因為我們有能力,以毫不設限、沒有過濾的立即方式,去製造、使用、散播知識。例如,人們不再需要去擁有電視台、報紙或廣播電台,就能散播資訊。只要一台可以上網的電腦,大家就可以去閱覽或使用資訊及觀點,而其內容的多樣化,幾乎超乎人們的想像。
同樣重要的是:大家也會把自己的知識混合進去,有些貢獻可能很大。例如,建立新的網站。有些可能是一系列小小的貢獻。例如,在部落格發表評論,或在論壇上貼文。有些甚至小到就只是拜訪一個網站。都算是貢獻。但是在任何情況下,參與都會造成影響,包括從中汲取資訊、形成這股資訊之流、增加這股資訊之流等。
在新的學習文化裡,教育最重要的部分,是在面對快速的變遷時,展現一個可以理解的學習模式。老師不需搶著把最新的資訊交給學生,因為學生自己採取了主動角色,正在幫忙創造、塑造最新資訊,尤其是關於「社會的資訊」這個領域。
我們稱這是一個「共同體」的環境。如同這個名詞所含有的意義。這是把一群人、技術及才華,都集合在一起,製造出比各個部分的總合更巨大的成果。從目的來看,共同體並非只有共同的意念、行動或目標(雖然這些元素可能存在,或通常都在)。而是指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採取主動介入的方式。
共同體不同於一般社群。社群可以是被動的(雖然它們絕非全都如此),共同體卻絕不是被動的。在一個共同體裡,人們就是為了學習才歸屬這個集團。社群的力量來自於「歸屬感」,而共同體的力量卻源自於「參與」。
在新的學習文化裡,共同體正如同我們所定義的,因為有人參與而形成這個媒體。它們是內容中立的平台,等待參與者去互動。它們的設計是為了促進同好之間的學習,那才是它們存在的理由。而且,一旦不如此,就會讓它們步向死亡。因為,它們所創造出來的東西,不費一磚一瓦的投資成本,所以當它消逝時,它就只是停止存在而已。
「給人一條魚,只能餵飽他一天;教他釣魚,則使他不致挨餓。」所以,創造一個共同體,每個人都能學習如何餵飽自己一輩子。
學習共同體
在一個共同體裡,並沒有所謂的核心圈或重心。大家可以自在地在不同時候,以不同理由進入這個團體、離開這個團體,而他們的參與可能會因為主題、興趣、經驗或需求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因此,有無數方法可以評量共同體。事實上,它們的規模及多樣化,一直在增長,並在科技的基礎條件控制下,提供更多管道來接觸持續增加的資源。
參與一個共同體,並不需要符合某些標準的貢獻,例如,明白易懂的創意內容。但是,卻可能需要持續追蹤、提供網站的貼文評價等這些基本東西。感謝數位化的媒體,才能有這麼廣泛多樣的共同體,它們的模式、目的及組成,各不相同,種類幾乎有無限多種。事實上,它們建構了一個學習之海、提供無數方法,教大家如何捕魚。而且,因為真正的共同體並不受實體或地理上的限制,所以,任何人只要想要,都可以盡情參與。
例如,部落格的力量,就某種程度上是在創建這個部落格的作者手中;有一部分是在留下評論的讀者手中;也有一部分在那些和它連結、引用、參考或回應的人手中;還有一部分是在那些什麼也沒做的讀者身上,他們只不過是讓網站的伺服器紀錄了他們的造訪。任何一個這些情況的單獨存在,都不足以讓人了解這個現象。這是結合主動及被動(例如,評論、評價及連結)的一種參與形式,使部落格或網站得以成功。
部落格是一個學習媒介,但是它卻不會教導人,它們只提供一個空間讓共同體得以形成。我們不可能去預測共同體會變成什麼樣子,在它成形之後,我們也一樣很難去用傳統的方式管理它。這和老師在教室裡主導課程講授的情況並不相同,這個有生命的社群,透過共同體創造出有意義的學習,因為,所有詢問的問題都發自於這個共同體本身。
有人也許想問:我們如何能駕馭這股「同好學習」的集體力量,來達成特定的學習目標?這其實又落到20 世紀時相同的陷阱裡。只要想去限制或主導這個共同體,就會破壞它的獨特性及創新性。
--
第三章 擁抱改變
在人類的歷史上,「改變」是哲學上思索的一個主題。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觀察到:「從來沒有人踏進相同的河流中兩次,因為那不是相同的河流,而他也不再是同一個人。」他的意思是:當你把腳從水中移開,然後再放回水中,河流和人都已經改變了。
在整個20世紀,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我們有一條流動緩慢的河流。穩定、持續,並維持文化現狀,所有進展都被小心的控制著,這種環境同時影響了教育及科技。
數位資源
在上個世紀的中期,科技是以「逐漸改變」的方式在進展。「彩色電視機」的發明就是最好的例子。
貝爾實驗室(Bell Labs)在1929年發展出第一個彩色訊號,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在1940年首度將它呈現出來。接下來幾年,三大電視廣播網的其中兩家(全國廣播公司(NBC)及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美國廣播公司(ABC)並未參與)開始實驗測試彩色電視機。到1950年代初期,才開始實驗彩色轉播,而且花費了三年進行統一規格,彩色訊號才符合聯邦電信委員會(FCC)的規定。直到1966年,三家電視網的黃金時段,才全都開始播送彩色節目,直到1972年,全美家庭彩色電視機的數量才超過黑白電視機。根據尼爾森公司(Neilson)的調查,至1999年,美國68%的家庭擁有彩色電視機。*3
現在把這些數字和使用網路科技的數字比較一下。在1997年,有18%的家庭擁有電腦網路;到2001年,數字成長至50%;兩年之後,它成長至55%;到了2006年,它成長至65%*4;到2008年,已經成長至73%*5。總之,從彩色訊號到普遍使用彩色電視機,花了70年的時間。而且,一般民眾要使用它實在再簡單不過了──你所要做的,就是去買一台電視機。
上網就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了。例如,經過了10年的時間,大部分的使用者會有好幾台不同電腦,安裝並學習多種操作系統,還要透過一大堆電子郵件伺服器、網路瀏覽器、新聞閱覽器、影片播放器等。他們的軟體會需要改變、更新、修補、修正好多次;他們會發現上百個網站,也會在網站間遷移,還可能會創造一大堆身分、電子郵件信箱,以及許多連絡點。如果你問一位上網有10年之久的人,現今網路世界有什麼變化?你得到的答案可能是──「一切都不一樣了」。
而這種改變不是表面的改變,整個網路基本結構都會擴大,來因應這些改變;事實上,也可以說是它促成了這些改變。就以「頻寬」來說,YouTube網站在2007年所占用的頻寬,比2000年時所有網路所用的頻寬還多。而且,在那個時候,YouTube可能會失敗:因為當時並沒有寬頻(要有寬頻才能播放影片)、快速的資訊處理器,以及先進的影像卡,而且數位化的能力以及發送數位化內容的能力,當時都尚未發展出來。
今天,到處都有寬頻、數位相機、網路攝影機,而且都已內建在電腦主機裡,或很便宜就可以在電腦資訊商店裡買得到,所有新型的電腦都可以傳輸數位內容。事實上,現在許多手機所擁有的電腦功能及上網功能,比起2000年時家用電腦的平均水準都要來得更高。處理器、耗電量、寬頻及儲存空間等,全都有大幅的進步,大約每18個月就有兩倍速的進展。在2010年看似平凡無奇的事,卻是十年前想都想不到的發明。因為持續地產生、使用、更新、改變資訊,新的閱讀、寫作、思考、學習方式等,至今也應運而生。
網路不論在科技及資訊方面,至今都有很大的改變。科技不僅把資料從一個地方,以最快速的方法傳送到另一個地方,它所傳送的資訊也不再是靜態的。資訊科技已成為一個參與的媒介,它增加環境的持續改變,也因為有人參與而重新塑造了資訊科技。這個過程,很自然地以幾近躍進的方式在進步:我們愈是和這個充滿資訊的空間互動,這個環境就有更大的改變,而找尋資訊的動作,不只重新塑造這個賦予資訊意義的環境背景,也改變了這個意義本身。
網路上所報導的新聞,它從許多來源累積出這些資訊。光是讀這則新聞,其實就改變了當天的新聞模式。當有愈多人對這則新聞感興趣,這篇報導就會被擠到更前面的網頁上,更容易被看到。甚至就變成有更多人暴露在它的前面,這則新聞也得到更多注目,使它的影響力也持續變大。
當改變很緩慢時,很容易適應。在上個世紀裡,許多日常作息及習慣,都以緩慢的方式來因應改變。例如,每隔十年或二十,就會有新科技出現在職場中,公司會提供上課機會,給予員工在職訓練、舉辦研討會,或訂定進修時間表,讓每個人都能跟得上這個速度。簡單來說,他們可以創造有組織、集中化的學習方法,來幫助大家適應。但是,如果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就會變得更困難了。例如,每年都要重新訓練員工,就會變成公司沈重的負擔(而且它很容易造成人力疏散)。那麼,如果我們面臨的是每星期、每天,甚至每小時的改變,情況會變成怎樣呢?
讓改變被看見
「維基百科」」可能是擁抱改變的好例子,也可能是新的學習文化最好的例子。人們可以從穩定的觀點,也可以從擁抱改變的觀點來看「維基百科」,然後從這個網站裡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閱讀內容。事實上,你所選擇的觀點,不僅決定你認為這個網站有什麼用處,也決定你會專注在這個網站的哪一方面。
在2005年,《自然》(Nature)公布了由吉姆.賈爾斯(Jim Giles)所指導的研究結果,它把「維基百科」和印刷版本的同類型《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做比較,比較兩者的正確性。這項研究著重在實際上的錯誤、遺漏,以及誤導性的評論。
研究發現,「維基百科」和《大英百科全書》的正確度幾乎一樣。新聞媒體大肆報導這個發現,也正好呼應了丹尼爾.特迪曼(Daniel Terdiman)在「科技資訊網」(CNET) 上的文章標題:〈研究發現:「維基百科」和《大英百科全書》一樣正確〉。
然而,這項研究所使用的比較方法,是從一個錯誤的觀點出發的。它真正評比的是:這兩者的資料來源哪一個比較穩定。如果這項研究是從擁抱改變的觀點來評定,那麼結論可能正好相反──「維基百科」和《大英百科全書》幾乎一樣不正確──兩者皆不正確。《自然》的分析發現,在50篇文章裡,《大英百科全書》有123個實際的錯誤、遺漏,以及誤導性的評論,而「維基百科」則有162個(這兩個數字相當接近,因此被視為兩者勢均力敵)*7。但是,最嚴重的問題是:你不只關心資料實際上有誤,你還關心資料過時了。
在一個持續改變的世界裡,想要穩定的知識,其實是一場不可能會贏的遊戲。如果一個國家改了名字或國界改了,怎麼辦?一個印刷出版業如何面對競爭激烈,且常常徹底改變的科技領域,一個實驗、一個新的評論,甚至就可能完全扭轉的那個領域知識。
「維基百科」不像《大英百科全書》,「維基百科」可以針對某些知識,詳述過去爭論的內容。在這方面,它的確很傑出。「維基百科」的辭條,它所提供的知識不僅是目前、短暫的現況,它的每個辭條裡,也會揭露過去的爭論、解答及後續的改變等,來說明今日的現況是如何形成的。
例如,在「維基百科」裡,克里斯多福.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這個條目,在過去幾年已經更改、更新過數千次。這些改變都被儲存起來,而且可以透過一系列,針對哥倫布在美國歷史上所扮演角色的辯論,追溯出這些內容。這個條目,以各種形式,反應出在文化、社會,以及政治等方面,對於殖民地化、探險,以及寫作的歷史,很多的觀點都在改變。「維基百科」使我們可以跨愈時間來閱讀這些資料。
一般印刷品較傾向於穩定的知識,製作永久紀錄,而且會因為形式、內容甚至架構,而不得不把一些類似的內容放進去或排除在外。這樣一來,就使那些資訊變成看不見了。試想,如果我們可以看見,百科全書每一辭條訂定過程的每個層面,包括發布者如何選擇要誰寫、原始的辭條內容是什麼、其他人對原始辭條的想法、從編輯到發布的過程,以及如何做出這些編輯決定,還有專家及一般的讀者對此的評論,我們就會看見辭條的內容有很大不同。
「維基百科」讓我們能看見這些、了解這個過程,並參與它。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也需要有新的閱讀方法,要有能力去評估有爭議的知識,並決定要如何去解讀它。而且,因為「維基百科」是一個活動中、改變中的知識呈現,這樣的閱讀習慣一定會擁抱改變。
第四章 學習共同體
新的學習文化以三項原則為基礎:
1. 舊的學習方法無法趕上這個快速變遷的世界。
2. 新的媒體形式,使同好間的互相學習變得更容易、更自然。
3. 新科技塑造了這種共同體參與新媒體的本質,擴大了同好間的學習。
我們在第三章已經談過第一個原則,現在讓我們來檢視「同好間的學習」,以及「共同體」的概念。
形成共同體
今天的變革主要是因為我們有能力,以毫不設限、沒有過濾的立即方式,去製造、使用、散播知識。例如,人們不再需要去擁有電視台、報紙或廣播電台,就能散播資訊。只要一台可以上網的電腦...
目錄
推薦序 之初創投創辦人 林之晨
推薦序 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陳藹玲
本書佳評
第一章 終身學習的弧線
山姆的故事
在遙遠的銀河中授課
用Google搜尋錯誤
跨世代的遊戲玩家
點擊這裡,開始學習
故事的寓意
第二章 兩種文化的故事
機械理論的觀點
主動學習的環境
學習文化的轉型
學習的新文化
第三章 擁抱改變
點燃學習之光
數位資源
學習去擁抱改變
讓改變被看見
透過玩樂及想像來學習
第四章 學習共同體
同好間的學習
形成共同體
學習共同體
第五章 在共同體裡的個人
新的共同體
夜裡觀星的力量
共同體和教育
部落格的誕生
他為什麼要寫部落格
用簡單的方法來解決
協同學習
終身學習的要素
第六章 知道在心口難開
「心領神會」的學習
從教導到學習
懂得提出問題
問題和解答
在遊戲中學習
靈感
天賦和學習的新文化
集體的靈感
第七章 求知、創造及玩樂
求知
創造
玩樂
第八章 數位科技的社交學習
一起混
閒晃
沈迷電腦
第九章 善遷世界的新學習文化
我們的新時代
學習共同體與虛擬空間
學習的想像力
學習的真價值
在玩樂中學習
謝辭
推薦序 之初創投創辦人 林之晨
推薦序 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陳藹玲
本書佳評
第一章 終身學習的弧線
山姆的故事
在遙遠的銀河中授課
用Google搜尋錯誤
跨世代的遊戲玩家
點擊這裡,開始學習
故事的寓意
第二章 兩種文化的故事
機械理論的觀點
主動學習的環境
學習文化的轉型
學習的新文化
第三章 擁抱改變
點燃學習之光
數位資源
學習去擁抱改變
讓改變被看見
透過玩樂及想像來學習
第四章 學習共同體
同好間的學習
形成共同體
學習共同體
第五章 在共同體裡的個人
新的共同體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