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KIRKUS Review好評推薦、超人氣TED演講點閱突破60萬次
即使每天走同一條路,也可以充滿驚喜。
本書帶我們留心生活,發現觀察的美好。
跟陌生人說話,竟能讓自己的存在更真實,瞬間打中你最深層的情感。
結合都市研究與人際關係學,這是一本關於溝通、觀察與傾聽的書,分享街頭隨機互動背後各種隱形的機制與意義。
作者在自己七年的街頭觀察實驗與研究中發現,比起自己的家人朋友,人們更願意跟陌生人吐露心聲;面對陌生人,反而更覺得被理解。這種特殊的親近感帶給我們的價值,就跟家人、朋友帶給我們的一樣,也讓我們轉變觀點,對周圍的環境更敏感、開放。你將能得到全新的視角,真正地覺察外在的世界。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而不是一張張被分類的標籤。四周充滿了等著你嘗試的冒險,
你可以真正探索自己如何認識這個世界,用直覺的感受選擇靠近誰、對誰釋出善意,停下腳步跟陌生人打招呼。這些勇敢的行為,可以徹底轉變你對世界的觀感,你周遭的世界也可能因你而改變。
TED Books系列
TED Books是介紹重要觀念的輕快閱讀系列,由TED團隊策劃製作,找專精領域又善於說故事的講者與作者,規劃出涵蓋多元領域的一系列TED Books。每本書的篇幅短到可以一口氣讀完,但是也長到足以深度解說一個主題,主題非常廣,從建築、商業、太空旅行、到愛情,包羅萬象,是任何有好奇心、愛廣泛學習的人的完美選擇。在TED.com上,每一本書都有搭配的相關TED Talk演講,接續演講未盡之處。十八分鐘的演講或播下種子、或激發想像,許多演講都開啟了想要知道得更深、想學得更多的渴望,需要更完整的故事。TED Books輕快閱讀系列正滿足了這個需求。
作者簡介:
綺歐‧史塔克(Kio Stark) 綺歐‧史塔克(Kio Stark)寫過小說《跟著我走》(Follow Me Down)以及自學手冊《遠離學堂》(Don’t Go Back to School)。她住在紐約布魯克林,常常與路上的陌生人說話。
譯者簡介:
陳冠甫 台大新聞所畢,美國喬治城大學管理碩士,目前於電子公司負責策略投資,熱愛電子3C科技,並在繁忙工作之餘兼任翻譯。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呂冠緯 TEDxMonga 講者、AppWorks 合夥人 林之晨 中央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 洪蘭 中央研究院院長 翁啟惠 TED×Taipei創辦人 許毓仁 台北市中山女高教師 張輝誠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 童子賢 新聞工作者 黃哲斌 台大電機系教授 葉丙成 Pansci 泛科學總編輯 鄭國威 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 劉安婷 (按姓氏筆劃排序)
名人推薦: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呂冠緯 TEDxMonga 講者、AppWorks 合夥人 林之晨 中央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 洪蘭 中央研究院院長 翁啟惠 TED×Taipei創辦人 許毓仁 台北市中山女高教師 張輝誠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 童子賢 新聞工作者 黃哲斌 台大電機系教授 葉丙成 Pansci 泛科學總編輯 鄭國威 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 劉安婷 (按姓氏筆劃排序)
章節試閱
序章 整個城市,充滿驚喜 肉舖的櫃檯好高,我要踮腳老闆才看得見我。我點了一份三明治,老闆點了點頭。我聽見頭頂上傳來:「你好嗎?」老闆踩在儲貨梯子上跟我打招呼。 「不錯啊,」我回答,「等我吃到美味的三明治,還會更好!」 老闆聽了大笑,轉頭去拿貨架上的罐頭。 「那,你好嗎?」我問。 老闆轉過身,「我嗎?看到你來店裡,讓我有了美好的一天。」他微微彎腰,臉上帶著微笑。感受到老闆的善意,我也開心地接受這樣的讚美。他接著問,「妳今天休假嗎?」我穿得比較休閒,他會這麼問很正常。 「嗯,我是作家,我的工作就是坐在電腦前。」我比了一個打字的手勢。 老闆問我在寫些什麼。 「是一本關於與陌生人接觸的書。」 「真的嗎!那真是太棒了。」他緩緩地從梯子上爬下。「你知道嗎,我常常跟陌生人說話。在店裡當然天天跟陌生人說話,這是我的工作。但在別的地方,我也常跟陌生人說話。老闆的雙手往空中畫了一個大圈,他指的範圍是整座城市。「不管在電梯裡還是其他地方,有些場合或時機可能沒那麼恰當。但通常只要打聲招呼或道聲早安,心情就會非常不一樣。有一天我在電梯裡對身旁的女士說『早安』,然後就盯著電梯門,沒再說其他話,我不想讓那位女士覺得我有什麼奇怪的意圖。結果她也對著我說,『早安。』然後還說,『謝謝你,現在我終於覺得自己像個活生生的人了。』我一直試著對陌生人釋出善意,希望大家不要對周圍的人視而不見。」 與從未謀面的人說話,就像一場冒險。這是屬於我的快樂、我的叛逆、也是我的解放,這就是我生活的方式。 為什麼要與陌生人接觸?與陌生人說話,就像在一成不變的日常步調中增添了美麗且充滿驚喜的插曲。你改變了自己的視角,產生了短暫卻有意義的連結;你會發現一些新的、你以為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你會開始丟掉「人與人之間總是會懷疑彼此」這種想法。 對這個主題,我已經思考了好久好久。我最感興趣的其實不只是我自己與陌生人的互動,我對於別人的經驗也同樣好奇:全世界的人們是如何與陌生人互動的?為什麼人們通常不會主動和陌生人說話?什麼時候人們不願跟陌生人說話?過去十年,我的興趣也延伸到網際網路的虛擬世界,許多新科技提供了人們建立連結的新方式,但目前所有的新科技都還沒完全發揮「真正團結陌生人」的潛力。為了加快科技拉近我們彼此距離的速度,我在紐約大學的互動電子媒體學程(Interactive Telecommunications Program)開了一門課,讓科學家、程式開發人員與App設計人員了解,他們希望觸及的廣大人群,究竟如何彼此互動,以及為什麼人們在不認識的人面前會有某些特定的行為。 我們會在書中討論,為什麼與陌生人說話是有好處的。我們也會探討,最簡短的對話,能開啟什麼樣的機會。你在什麼情況下會願意對街上擦身而過的陌生人說「嗨」?這樣的互動可能開啟什麼樣的對話?在什麼地方比較有機會與陌生人互動?你要如何結束一段對話?這些問題聽起來都很簡單平常。但你會發現,其實沒那麼容易。 現在,我們來談一些基本原則。這本書要探索的,正是那些大家以為顯而易見的事,所以我們還是把一些理所當然的事說得更清楚,以防萬一:當我探討與陌生人的對話時,我指的是開放、尊重且真心的互動。你接下來將讀到的內容,絕不會鼓勵任何令人討厭或是惡意的街頭騷擾行為,這種行為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也絕不是人性最美好的展現。針對性地、單方面地把自己的意見砸向陌生人,其實也是一種暴力。例如發出噓聲、攻擊性的言詞、對別人的外表品頭論足、嘲笑、間接與直接的威脅等。一般人在這些情況都不會願意繼續互動;如果一直碰到這種行為,會讓大家更不願意對陌生人敞開心門。身為一位「街頭公民」(citizen of the street),你有兩個責任。第一,保持親切體貼,尊重他人。第二,看到這些言語或肢體上的野蠻舉動,只要你判斷立即發聲不會讓情況更糟,就應該勇敢表達抗議。大聲點出這些麻煩製造者、仇恨和騷擾者,幫每個人放心在公共場合與陌生人產生正向互動。言語上的野蠻騷擾行為,你不該做,也不該放任不管。 這是一本關於說話的書,也是關於真正地看見、傾聽,以及對外在世界的覺察。希望能讓你明白,片刻相遇竟能如此詩意、瞬間打中最深層的情感;希望讓你能更深、更廣地認識走過身旁的陌生人;我想帶你看見街頭隨機互動背後的各種隱形的機制與意義;我希望給你一個全新的角度,讓你重新愛上這個世界。 第一章 誰才是陌生人 你是如何區分已知和未知的世界? 陌生人其實是個不明確的詞。大家都以為自己明白它的意思,卻又難以精準地解釋;陌生人的概念就像一個無形的框框,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所見所聞、各種大小決定以及行為方式。準備好了嗎?現在請試著想想看,陌生人這個詞對你來說,代表什麼意思。 我經常問這個問題,聽到的答案大致可以歸納成下面這個充滿矛盾的清單。「陌生人」就是: ‧ 你只見過一次的人。 ‧ 世界上所有你沒遇過或者根本沒見過的人。 ‧ 所有你不認識、但可能有機會認識的人;你可能知道這個人,但過去從未真的碰過面。 ‧ 你可能知道這個人的個人資料,但沒有真的遇過他,例如朋友的朋友、或是某個公眾人物。 ‧無論是想法上或是生活背景,都和你沒有任何交集的人。 ‧ 與你完全沒有共同點的人。 ‧ 跟你不同社交生活圈的人。 ‧ 你無法理解的人。 ‧ 具有威脅性的人。 ‧ 你經常遇到,但對他一無所知的人。 ‧ 一個你不知道名字的人。 討論「陌生人」的定義時,我們常常馬上聯想到「小心陌生人」。從小我們就被教導「陌生人很危險」的觀念,媒體也常常散播類似的訊息,但這些資訊卻時常與我們的真實生活經驗相反。如何界定陌生人,通常見仁見智,也會受文化與歷史影響。我們與陌生人互動的方式、對陌生人的想法,也會因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而改變。例如,每當有暴風雨、淹水、停電、大眾運輸系統罷工等意外發生,我們會暫時放下平時對陌生人的假設,這種時刻團結一心會勝過恐懼。然而現在的世界,伊斯蘭教義派(Islamic fundamentalists)恐怖攻擊頻傳,更加深了我們對陌生人的不信任,讓我們產生非理性、毫無根據的假設,隨時都在擔心哪些陌生人可能傷害我們。 我們對陌生人的想法與互動方式,也會因為當下情境不同而改變。四周是不是很昏暗?你是否獨自一人走在路上?你對周遭環境熟悉嗎?迷路了嗎?自己在環境中是否算是相對少數的族群? ◎陌生不等於危險 誰才算是陌生人?我們該跟誰打招呼?該避開哪些人?四歲的女兒常常追問我這些問題。我們住在住宅區與商店街交錯的城市,在家附近散步時,我都會觀察女兒如何觀察陌生人、對陌生人進行分類。 我常跟路人問好,女兒常常想知道為什麼。 她總會問,他們是妳的朋友嗎?如果對方只是我們常常遇到的人,或是在我們家附近走動的人,我可能會說,「不是,只是鄰居。」 有時她也會問,我們認識他嗎?「不認識,我們沒見過。」 那妳為什麼要跟他打招呼?「沒特別為什麼,我只是想表達友善。」 雖然那確實是我的本意,但我回答的時候還是猶豫了一下。身為女性,我也知道路上的陌生人並非全都具備良善的動機。友善待人是好事,我們也要學習何時不用太友善。但這都不代表我們應該時時提心吊膽。 我們的公寓附近有一個中途之家,住著一些顯然在某方面有點「脫序」的麻煩人物。他們可能穿著很破舊或是沒洗的衣服,也可能會表現出好像嗑藥一樣、瘋瘋癲癲的行為。有時候,他們的談話或肢體語言,不論是否真的會造成危險,都讓我必須對他們提高警覺。面對這些情境,我心裡多少會感到不舒服,但我希望女兒能從觀察我的判斷,也學著自己做選擇:我會向哪些人打招呼?面對難以捉摸或令人不太愉快的人,我如何避免互動?我希望女兒了解,在這個充滿陌生人的世界,要學會分辨一件很重要的事:難以捉摸與令人不愉快的特質,並不等於危險。 有天早上,我們走在往學校的路上,一個男人站在路中央,對著天空大吼大叫,他大力跺腳,雙手在空中狂亂地揮舞。我告訴女兒,「我們換另一條路走吧。」她問,「為什麼我們不走這條路,他不是我們的鄰居嗎?」一個簡單的問題,又刺激我思考後續一連串的問題:到底是什麼事情讓我感到不自在?這個判斷是來自敏銳的直覺,還是我沒能察覺的偏見?那天我告訴女兒,「因為那位先生看起來很生氣,我想現在還是不要太靠近他比較好。」女兒問,「他為什麼生氣?」我回答:「我不知道他為什麼生氣,但是從他大吼大叫、拳打腳踢的樣子來看,我現在不想靠近。」她接受了這樣的解釋。如果我當時說話的對象是大人,我也許只會說「這個人瘋了」;但是面對女兒,我會避免使用過於簡略的說法。我不是說話特別謹慎,而是怕女兒接著問更多我當下無法回答的問題。像是,什麼是發瘋?他為什麼會發瘋?他一直都這樣嗎?我要怎麼知道一個人發瘋了? 對我來說,當下最重要的是,她學會了觀察,而不是把人貼上標籤,或是把人隨便地分類。 這是非常困難的挑戰,人類的大腦本來就會將認知到的事物進行分類。我們會把自己遇見的每個人分門別類,作為了解對方最快速的捷徑。我們將人分為年輕、年長、白人、黑人、男性、女性、陌生人、朋友;我們的腦袋裡有標記著「老人」、「女性」、「陌生人」的記憶盒,我們會用盒子裡的資訊,來判斷眼前看見的人。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分類是我們僅有的線索,但是快速貼標籤的行為會讓我們無法深刻地理解他人。 ◎我們,他們 我們從家庭、學校,甚至每天走在路上,學會分類每個人,並且從分類中衍生出對特定族群的刻板印象;人類的歷史中,這種看待他人的方式可以算是根深蒂固。某些學者大膽認為(之後又被媒體過度簡化報導),人類從演化早期就形成了這種分類「我們與他們」(us and them)的本能,讓人類在資源匱乏的環境選擇要幫助誰、排除誰,如此一來,群體才有比較大的生存機會。換句話說,恐懼與偏見,在很久以前的人類社會是有實際功用的。某種程度上,我們要歸屬於一個對外封閉的群體,才能分到存活必需的資源。但是,對於這類「人類本來就是這樣」的說法,我們都應該抱持懷疑態度,有人可能濫用這種說法,作為無法改變的藉口。就算「我們與他們」這個想法已經歷史悠久,並不代表就是理所當然,或是應該被接受;偏見並不是無可避免、無法改變的,恐懼與排外的防衛本能也不應該持續影響我們的行為。 當然,我們要學會判斷誰值得信任。這個世界充滿危險,有些危險的確是由我們不熟悉的陌生人帶來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想辦法安全地在世界生活,在決定該相信誰的時候,我們可以警覺,同時保持優雅。否則,我們會被困在單調乏味的生活中,缺乏人與人真心的交流,也沒有能啟發我們生命的美麗插曲。 要真正了解一位從未謀面的人真的不容易;我們太常偷懶走捷徑,幫別人貼上各種標籤。如果要仔細分析各種資訊後才下判斷,往往會耗費許多時間與精力,這不是瞬間的反應,而是可以透過訓練達成的能力。你可以找個沒什麼風險的地方練習看看;趁著白天到公園散散步,觀察周遭的人們。你看到了什麼?什麼事情讓你覺得放鬆,或讓你心生警戒?哪些人算是陌生人? 不管你發現什麼,無論你的想法從何而來,都可以確定一件事:我們周遭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而不是一張張可以被分類的標籤。我們四周都充滿了等著你嘗試的冒險,你可以真正探索自己如何認識這個世界,用直覺的感受選擇靠近誰、對誰釋出善意,停下腳步跟陌生人打招呼。這些勇敢的行為,可以徹底轉變你對世界的觀感,你周遭的世界也可能因你而改變。
序章 整個城市,充滿驚喜 肉舖的櫃檯好高,我要踮腳老闆才看得見我。我點了一份三明治,老闆點了點頭。我聽見頭頂上傳來:「你好嗎?」老闆踩在儲貨梯子上跟我打招呼。 「不錯啊,」我回答,「等我吃到美味的三明治,還會更好!」 老闆聽了大笑,轉頭去拿貨架上的罐頭。 「那,你好嗎?」我問。 老闆轉過身,「我嗎?看到你來店裡,讓我有了美好的一天。」他微微彎腰,臉上帶著微笑。感受到老闆的善意,我也開心地接受這樣的讚美。他接著問,「妳今天休假嗎?」我穿得比較休閒,他會這麼問很正常。 「嗯,我是作家,我的工作就是坐...
推薦序
曾經有人問過我,如何達到個人的卓越(Excellence),我的淺見是:多元接觸(Exposure)、廣泛探索 (Exploration)、自我期許 (Expectation)、紮實執行 (Execution)與經驗累積 (Experience)。台灣社會或者華人文化較缺乏接觸與探索的階段,而TED或TED Talks所提供的內容正是閱讀這個世界的楔子。然而,淺碟式學習效果有限,一知半解往往比不知還可怕,而TED Books正好彌補缺少的這塊,讓我們對有興趣的議題可以挖掘得更深。何不看看幾部TED Books的演講影片,你很快就會知道,該買哪幾本! 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呂冠緯 三十多年前,TED 的開始,透過大型實體活動講故事,講值得擴散、能帶給眾人啟發的故事。寬頻連線與智慧手機普及後,TED又登上網路影音與 App,跨越國界,啟發了遍佈世界各地、數以千萬計的觀眾。而後,TED又增加了 TEDx,所謂獨立舉辦的TED論壇,讓更多有故事的人可以登上舞台,提供全世界他們的好故事。現在,很高興,三十年後,TED的故事又化身為書籍,要用文字的力量,讓更多好故事,啟發更多讀書人。 TEDxMonga 講者、AppWorks 合夥人 林之晨 九○年代中期,TED的演講剛剛可以上網看到時,真是非常的轟動,大家見面都會討論最新的演講。我記得的它門票是六千美元一張,非常的昂貴,但是人們還是趨之若鶩,大家都想擠進場去聽全世界頂尖的學者或CEO講他們一生的心得。每次轉播時,攝影機都會掃瞄一下現場的觀眾,我們都伸長了脖子去看誰是錢多到可以買得起這張票的人,羨慕不已。 現在回頭去看,TED的這個策略是對的,在一個富裕的國家,只怕東西不好,不怕價錢太貴,愈貴反而愈抬高了它的身價,而且因為只講十八分鐘,那更是要珍惜每一分鐘,更會好好的聽。美國總統威爾遜(W. Wilson)說:十分鐘的演講,我要準備一個星期,十五分鐘的演講則是三天,如果是一個小時的演講,那麼我現在就可以上場了。愈短的演講愈難講,林肯蓋茲堡的演講(Gettysburg Address)只有兩分鐘,可是它卻是每一代的年輕人,不分中外,都必須讀的文章。 其實,只要言之有物,短,聽眾反而能吸收。因為我們的注意力廣度不長,同一主題,超越十五分鐘,聽眾的注意力就開始游離。TED的創辦人非常睿智,把時間限定在十八分鐘,這個長度對聽眾是剛剛好,對講者卻是個挑戰,平日一堂課五十分鐘都嫌不夠,現在要在十八分鐘內把一個主題講清楚,怎麼可能?我記得上回去TED演講時,有兩週時間,每天晚上都在電腦前面刪減或調換投影片,要充分利用每一分鐘來傳播訊息。但是,講完後,我開始反省,為什麼明明十八分鐘就可以做到的事,我以前卻要花五十分鐘? TED的水準高,有口碑,現在它把演講的主題寫成三萬字左右,又印成大小正好可以放在口袋中的小冊子,適合在旅行中閱讀,真是一個好主意(只怕讀者會讀到忘記下火車)。這次天下雜誌拿到它的獨家代理權,台灣的讀者有福了,在資訊爆炸的二十一世紀,每個人時間都不夠用,我們需要快速的吸取重要訊息,而這一套書正好提供了這個需求,這些書的內容簡單扼要,沒有贅字廢話,看完好像去赴了一場盛宴,心靈得到滿足又沒有吃的肥腸滿腦的不舒適。 「閱讀豐富人生」,透過文字的傳承、閱讀的能力,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高更遠,我期待每個月的新書出來。 中央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 洪蘭 在每一場 TED十八分鐘演講結束後,我常常在想,要怎麼延續這些十八分鐘背後的力量? TED Talks 希望帶給大家的,不是稍縱即逝的感動,而是希望這些故事背後擴散出去的漣漪,可以鼓勵大家化成行動,發揮它原本就該具備的影響力,讓世界可以朝著更美好的方向前進,這就是 TED 「好點子值得被分享」的初衷。 我們用眼睛看世界,用閱讀觀照自己。如果 TED演講,是在心中種下一個讓好想法萌芽的種子,或是激發想像的小石頭。那 TED Books 系列叢書,就是接續演講的未竟之處,帶領大家沿著這些智慧軌跡,探索與思想的深度旅程。內容包羅:人權、太空、知識、科學、心靈、智慧等萬象領域。知智無垠,但在追求過程中的樂趣也同樣無窮。 資訊紛至沓來的移動時代,我們的心需要安穩寧靜的時刻。閱讀 TED Books,體會智慧在動靜之間的生猛、敦厚及平衡。期待各位翻開書扉的同時,也踏上屬於自己的蛻變旅程。 TEDxTaipei 創辦人 、TED 亞洲大使 許毓仁 在我觀察,TED演講最驚人之處,在於三點: 一是善用網路新媒介,將主題式的、專業性的內容,轉為演講形式,化為影像,在網路上原先充斥著娛樂為主的影像世界,將專業知識內容勇敢投入其間,並巧妙設計出一場演講十八分鐘符合閱聽者最佳專注時間的規範,同時讓現場演講的效力隨著網路的延伸而無遠弗屆,產生驚人效益,不少影片的影響力遠遠超乎常人想像。 二是TED演講讓當代壁壘分明,甚至深院高戶的學術研究,或是各行各業傑出人士的多年經驗、獨到見解,可以透過簡短、扼要、明白的演講方式傳達給普羅大眾。換言之,TED演講讓專業知識真正的和大眾對話,真正做到最大的知識普及化;同時又打開各專業的小領域,讓各種專業知識進入溝通與相互了解。――在這個意義上,TED演講做了最驚人的通識教育成果。 三是TED演講,採取的策略之一,向全世界開放授權,只要向總會申請,符合總會規範和要求,就能自行辦理TED演講。所以一方面能引起風潮之外,另一方面也產生舉辦方的相互良性競爭,光是臺灣就有好幾個不同單位舉辦各種TED演講,而且舉辦方根本不需過度考慮場地如何,也不怕參與人數的多寡如何,因為真正的影響力實施,其實是來自網路的傳播與影響力,而成敗好壞的真正關鍵,更來自於講者的內容。 當然,短短十八分鐘演講,彷彿是深入知識寶庫前的店招或預告片,常讓人意猶未盡,該如何補足這種缺憾呢?TED系列書成了最好的入門導引書,我相信只要一本一本讀去,必定可以深入各式各樣寶庫。 台北市中山女高教師 張輝誠 十八分鐘太短,偏偏世界又太複雜,TED Books是一個不多不少的折衷方案。 從火星旅行、數學應用、認識恐怖分子、邊緣族群家庭,直到海洋食物的未來,我們都在網路上,看過上百支TED Talks影片,有些甚至被我們加入YouTube的書籤珍藏。 像是一道任意門,TED Talks開啓了我們對陌生議題的認識。至於門後幽深廣闊的世界,TED Books則像一本生動導覽,指出我們還未經歷的路徑。 新聞工作者 黃哲斌 知識是聰明人的娛樂,而真正的知識分子不孤高自賞,也絕不狐群狗黨。TED 先用十八分鐘,帶著表演性質的演講格式降低大眾跨入廣袤知識領域的門檻,再透過 TED Books 更進一步地讓講演者跟讀者用適合深度思辨的文字來對話。TED 不斷在尋找更好、更吸引人也更適合當代傳播環境的社會溝通與共學方式,並予以規模化,這是我非常佩服,也持續在努力的方向。非常高興見到 TED Books 系列在台灣出版,希望很快泛科學也能做到。 Pansci 泛科學總編輯鄭國威
曾經有人問過我,如何達到個人的卓越(Excellence),我的淺見是:多元接觸(Exposure)、廣泛探索 (Exploration)、自我期許 (Expectation)、紮實執行 (Execution)與經驗累積 (Experience)。台灣社會或者華人文化較缺乏接觸與探索的階段,而TED或TED Talks所提供的內容正是閱讀這個世界的楔子。然而,淺碟式學習效果有限,一知半解往往比不知還可怕,而TED Books正好彌補缺少的這塊,讓我們對有興趣的議題可以挖掘得更深。何不看看幾部TED Books的演講影片,你很快就會知道,該買哪幾本! 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呂冠緯 三十多年...
目錄
各界推薦 序章 整個城市,充滿驚喜 第1章 誰才是陌生人 第2章 稍縱即逝的親密感 第3章 流動的饗宴 第4章 溝通的潛規則 結語 與人的邂逅是最美的風景 街頭潛規則觀察筆記 致謝 作者介紹 相關主題的TED Talks TED Books TED
各界推薦 序章 整個城市,充滿驚喜 第1章 誰才是陌生人 第2章 稍縱即逝的親密感 第3章 流動的饗宴 第4章 溝通的潛規則 結語 與人的邂逅是最美的風景 街頭潛規則觀察筆記 致謝 作者介紹 相關主題的TED Talks TED Books 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