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億年來,真菌分解岩石,製造土壤,降解污染物,在太空中生存,除了供養也會置有機體于死地;它們生產食物,量產藥物,操縱動物的行為,致人產生幻覺,影響天氣,造出雨、雪、冰雹——須臾之間,數以億計的生命被它們改變。微小的酵母是真菌,重達數百噸、蔓延10平方千米的蜜環菌也是真菌;沒有真菌的協助,植物在5億年前也許不可能離開水體登上陸地;到了今天,地球上超過90%的植物都依賴菌根真菌的存在——植物和真菌之間的古老聯盟孕育了陸地上幾乎所有已知的生命。越了解真菌,越會認識到萬物的存續離不開真菌。而截至現在,人類已知的真菌可能還不足其總體的十分之一。
在這趟探入潮濕黑暗地下迷宮的尋菌之旅中,本書的作者默林·謝爾德雷克前往意大利追隨神秘的松露獵人和機敏小犬,在英國的實驗室“採訪”能在兩點之間找出最短路徑的多頭絨泡菌;他深入巴拿馬的熱帶雨林,一路上遇到了仿佛同樣由菌絲聯結在一起的生態學家、人類學家、DIY真菌愛好者和嘗試用真菌解決人類現實問題的新異創客。他把與真菌的種種奇遇收入書中,邀請讀者環顧日常,一起去把它們抓個現行——采蘑菇,買蘑菇,吃蘑菇;發麵,釀酒,種植,創造——驀然回首,才發現,只要活着,真菌早就把我們抓了個現行。
作者簡介:默林·謝爾德雷克(Merlin Sheldrake),擁有植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以及科學史和哲學等多學科訓練背景,因對巴拿馬熱帶森林地下真菌網絡的研究而從劍橋大學取得熱帶生態學博士學位,后在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他是牛津大學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研究助理,與地下網絡保護協會(SPUN)和真菌基金會均有密切合作。默林的研究興趣涵蓋從真菌生物學到亞馬孫河流域民族植物學歷史的種種,極其熱衷於釀酒和發酵,為人類與非人類生物之間的關係深深吸引。他還好奇于諧振系統中聲音與形式的關係,也是一名音樂人,擅長鋼琴和手風琴。
譯者簡介:羅丁豪,馬克斯·普朗克神經科學研究所在讀博士生,主要研究哺乳動物的記憶與尋路系統,長期以來對真菌的交流機制頗感興趣。
審校簡介:周松岩,本科畢業於中山大學,碩士就讀於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熱愛自然觀察與文學,對大型真菌的多樣性與演化有着特別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