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的夏天,當成千上萬的德國人民依然把希特勒當作偶像,「振奮」地生活時,德國南部的洛莎一家人卻不得不面對一天天糟糕下去的日子。原本,父親用大篷馬車帶着家人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子,四處做生意,四處為家。身為長子的恩斯特很喜歡這種自由的生活。然而,因為納粹黨實施的對吉普賽人明顯不公的管理政策,父親的生意遭受重創,再加上第四個孩子出生,家里的境況越發糟糕,而市政府的強行介入最終導致一家人被迫分開。那時,恩斯特·洛莎只有三歲。之后,母親去世,父親被關進集中營,恩斯特被送進了孤兒院。為了生存,恩斯特學會了欺騙和盜竊,成了修女們口中「無可救藥」的人。10歲時,恩斯特被轉移到納粹青少年管教所。因為屢教不改的偷盜和搗亂行為,他再次被認為「不正常」,並被心理醫生鑒定為「反社會精神病患者」。1942年,沒有任何精神問題的恩斯特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在這里,他與一個年紀相仿的女孩相愛。就在他憧憬着美好的未來時,他發現精神病院的高牆下,一場隱秘的殺戮正在進行:一些病人被神秘的灰色汽車帶走,從此再無消息;一些病人被活活餓死;還有一些離奇死亡……恩斯特憑借着勇敢和智慧幾番逃脫劫難,並堅信自己能再度過上自由的生活。然而,當心愛的女孩被秘密殺害后,他終於醒悟:風暴不會因為內心的美好信念而改變掠奪一切的本質,而自己肯定也在死亡名單上。1944年8月,納粹戰敗,精神病院的負責人接收到這樣一條指令:恩斯特·洛莎必須從地球上消失……
羅伯特·多梅斯(Robert Domes),1961年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伊興豪森。高中畢業后,在慕尼黑大學學習政治傳媒學。有30多年的媒體人生涯,其中有17年在阿爾高報社擔任編輯一職。2002年后轉為自由職業者,專注於運營多個記者項目,出版專著、期刊和各類手冊,組織和管理專業研討會等。《八月迷霧》是作者在五年的潛心研究和寫作后出版的第一部小說作品,上市后獲得了巨大的反響,並於2015年被拍攝成同名電影(電影也被譯作《八月的霧》),電影上映后同樣大受追捧,陸續獲得多個重要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