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全面論述了語言演化與外化的相關問題。全書主要圍繞兩個問題展開:第一,“為什麼存在語言,以及為何語言為人類所獨有?”第二,“為什麼存在這麼多種語言?”在本書中,貝里克和喬姆斯基從生物語言學的視角來探討語言,關注語言的核心特性,採用“分而治之”的策略,將其他非人類獨有、非語言專用的成分暫時置之一旁。作者以偵探小說的寫法,以“什麼”“誰”“何時與何處”“如何”“為何”為主線,對語言演化所涉及的主要問題作出了回答,認為人類語言很可能是由一些“微小的大腦重新布線”而得以具有神經實現,而不同語言的差異則基本、甚至全部來自於與感知-運動系統連接的外化過程。
羅伯特·C.貝里克(Robert C.Berwick),麻省理工學院數據、系統與社會學院教授,主要從事計算認知科學和語言生物學和遺傳學等方面的研究,出版過《計算複雜性和自然語言》(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Natural Language,1987)、《句法知識習得》(The Acquisition of Syntactic Knowledge,1985)等著作。
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哲學家、認知語言學家和政治評論家,著作豐富,全球高被引作者之一。1955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語言學博士學位后在麻省理工學院從事教學和研究直至榮譽退休,曾任該校語言學與哲學系主任、認知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現任亞利桑那大學語言學教授。以《句法結構》(Syntactic Structure,1957)等著作創立了轉換生成語法理論,引發了多學科的“認知革命”。
程工,浙江省萬人計劃人文社科領軍人才,浙江大學外國語學院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句法學和形態學。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出版著作多部。
李滌非,浙江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句法學和形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