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廟的存在常讓人感到恐懼,這恐懼其實是來自於我們對祂們的陌生和忽視。先有接觸,方能跨越陌生與疏離。中山大學師生透過 「 閩南民間文學與文化采風」課程,藉由田野調査、影像記錄、在地書寫、轉譯手法與策展活動等多元記錄和專題成果,一步步認識這片土地上可敬的先民,尋找祂們的故事,探討祂們的生命與高雄之自然環境、城市特質、歷史發展、族群互動、產業變遷一同共構而出的豐富面貌。
祂們的死難是歷史的過往,銘刻著這座城市、這片土地、這些族群的創傷記憶。因認識而理解,因理解而寬容,我們便能釋放對於祂們的恐懼,死者得以安息,而生者也能在祂們的故事中找到撫慰和繼續前行的力量。本書記錄了臺灣中山大學師生觀察、理解、體驗與轉譯高雄陰廟信仰的歷程,及其後續所獲得的成果和省思。希望能藉此增加人們對於陰廟的認識,不再恐懼;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提供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學教學者不同的教學參考。
作者簡介:
編著者簡介
羅景文,高雄市人,現為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民間文學、越南漢文學、古典小說。從小喜歡看廟會熱鬧,對於民俗文化丶民間文學有濃厚興趣,時常在廟埕與墓埕之間尋找故事。曾獲中山大學研究績優、教學績優與優良導師等獎項,著有《高雄大社青雲宮神農信仰文化誌》(榮獲108年度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地方志書類「佳作」)、《憂國之嘆與興國之想—¬¬越南近代知識人潘佩珠及其漢文小說研究》、〈同源記憶的延續與變異 以高雄桃仔園保生大帝兄弟類型傳說為考察中心〉、〈衝突、競爭與合作南臺灣神靈鬥法傳說中的敘述結構、信仰關係與地方互動〉、〈誰的富強之業—中、日、越三圍參觀者對於1902年河內博覽會的觀察與書寫〉、〈愛深責切的民族情感:論二十世紀初期越南知識人黎懙在《南風雜誌》上的文史書寫〉等二十餘種論著。
作者序
編者序
「老師,那個成果冊的出版時間我再幫你延後喔!」文學院的助理這麼說。「老師,請問什麼時候會出版?我很想看到我們的成果冊。」修課的同學這麼問。沒想到這一晃眼,竟然也將近四年過去,不少當時修課的學生都已經畢業了。筆者好幾次和編輯助理吐露心聲,說實在是編的很辛苦,要修訂大學部同學們的十一篇報告,逐一就各篇報告內容、論述方式、句式詞彙等方面進行修改,而且內容要盡可能符合民間文學與民俗學認知與學術研究規範,這簡直比編學術論文集還不容易。除此之外,筆者也得要不斷回顧107-2 與108-2 兩學期的課程內容,在茫茫記憶之海裡撈起出訪資料、展覽記錄、整理各方媒體報導,再從各種途徑回憶師生互動情形,想辦法為這本成果冊留下更完整的記錄,太多太多的線索需要理清,出版的時間也就一延再延,彷彿走在沒有盡頭的路一樣。這種感覺很像筆者尋訪陰廟的經驗:在巷弄間往來穿梭,卻錯身而過,找不到要探訪的廟宇;在墓園裡迷失方向,差點找不到離開的路徑;在Google Earth 裡繞圈迷航,找不到要標註的地點;又像找到了廟,卻始終找不到知曉陰廟故事的講述者。然而,每每要放棄時,猛一抬頭或是轉角偶遇所獲的欣喜,又為疲憊的身軀灌滿能量,就像散工(suànn-kang)後的一杯阿B 一樣,得以提振精神、恢復體力。筆者時常思考究竟是什麼原因,不斷引領並支持我們走在這條追尋的道路上?
2020 年1 月筆者曾在高雄旗山採訪一間小廟的管理人,將近85 歲的管理人帶著他的太太一起來到廟裡接受筆者的訪問,筆者按例請教老伯關於神明的事蹟與小廟的沿革。儘管老伯講述的內容有些破碎,但可以看得出來他很努力地回憶他所知道的一切,而且他還得要提高音量,來對抗公路旁不斷呼嘯而過的車輛聲。我曾問他廟裡會有其他人來幫忙嗎?他說目前只有他一人,每天會帶著太太一起來給神明上香、打掃一下小廟。我笑著說您們感情真好。他說因為太太失智了,不帶著她怕她會亂跑。當下,我的眼裡映著他太太無神的表情,耳裡只剩川流不息的車聲,這世界彷彿只剩沉默的時間在流動著,筆者趕緊用其他話題來掩去自己的唐突。後來,老伯還是有問必答,大概是已經原諒筆者的魯莾吧!記得筆者起身準備離開的時候,老伯不斷感謝筆者記錄這些故事,這些可能是他很久沒詳細說的故事。大概一兩個星期之後,旗山某位臉友告訴筆者,這位老伯在跟這位臉友偶遇的狀況下,向臉友提及筆者曾到廟裡採訪他這件事,看得出來老伯的念念不忘。
人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年事已高的老伯能否找到願意管理廟務、傳承記憶的接班人?一切仍在未定之天,這或許需要特殊的機緣。但也是這份相遇的緣分,讓筆者得以聆聽神蹟與老伯的生命故事。在當下,筆者不僅感受到老伯對陌生者交淺言深的熱情,更在講述與聆聽之間,體會到我們是在做同一件事:我們正在一起抵抗記憶的消失。這些陰神多是犧牲於民變或族群互動,而日後受人祭祀的本土神明,祂們的故事銘刻著地方開拓與發展的歷史痕跡。但在諸多內外緣因素的影響之下,陰廟陰神敘事的記錄與傳承本就不易,甚至有人不願回想、不欲討論,因此祂們的故事極易在歷史的長流中湮沒消失。我們的努力就是希望祂們的故事不被遺忘,一旦被人們的記憶所遺忘,人們不知所拜者為誰,為何而拜時,那將是真正的死亡!老伯應該也是想到這點,毫無保留地向筆者訴說他所知道的一切,因為只要故事能將傳承下去,就能抵抗記憶的消失。這樣的自我提醒,不只迴盪在筆者腦海之中,也是許多修課學生的真實感受,他們發現陰廟陰神原來有那麼多值得發掘的故事,雖然這些故事正快速地消逝,但只要能多一些記錄,便能多一份被人們記得的機會,這正是支撐我們繼續走下去的原動力。雖然尋找與記錄故事的過程並不完全順利,但只要是踏在自己的土地上,就能在穩當而紮實地步伐裡,一步一步看到臺灣土地與人情之美。
這一本書正是我們抵抗記憶消失的記錄,在此要感謝許多熱情協助我們的團體和長輩朋友。首先要感謝本書中各廟宇及相關執事人員無私地提供資料、熱情地講述故事,甚至允許我們再三打擾。筆者和修課學生每每在濃厚的人情味裡,感受到這份心意,讓我們想用這些在地信仰的記錄好好來回饋這片土地。限於篇幅,筆者無法逐一表達感謝,但一定要向諸位執事人員再三致意,謝謝您們成為我們撰寫此書重要且堅強的後盾。非常感謝國立中山大學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和社會實踐組吳涵瑜組長的大力支持,以及社會系專案經理張淑雯小姐的協助,不僅為兩學期的課程提供資源,更提供本書及陰廟桌遊(本課程另一成果)之印製經費,使兩項成果得以順利出版發行,讓夢想有實踐的機會,能與社會實踐組(原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USR「城市是一座故事館」計畫、USC「城市是一座共事館」計畫合作,一起為高雄「故事」而「共事」,創造「共識」,真的是我們的榮幸。感謝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的支持,讓我們在課務上有較為充裕的經費可以執行,甚至讓越南行美夢成真,促成臺越雙邊的教學合作。感謝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提供經費,讓我們在108-2 的課程有更多的教學嘗試與實踐經驗。也要同時感謝《沿岸.地景》的製作團隊,楊婉儀老師、杜佳倫老師、吳孟謙老師、許仁豪老師、何怡璉老師、楊雅雲秘書、楊媛淳助理、李杰恩先生、楊祥鞍先生,和夥伴們一起工作,才知道策展的累人卻又迷人之處,更重要的是一起打拼的情誼。
學生是課程和學習活動的主角,有他們在「閩南民間文學與文化采風」課程裡努力的採訪記錄,才有這十一篇精彩的成果,還記得我們一起為田野調查而苦惱,為期末成果展而忙碌,為越南胡志明市的活動而爆肝。總是為你們擔心,最後卻又為你們的成果而喝采。也要謝謝你們暖心的回饋,為這兩學期的課程和師生互動留下十分難忘的回憶。筆者藉此機會向各位修課同學表達感謝。107-2 學期的修課同學:朱詠瑜、呂沛慈、李世傑、李靜柔、周家豪、林佳宜、林孟儒、林承翰、林宥承、林航羽、林嘉和、徐紹瑋、張絜、梁竣雅、莊淑媖、郭宇珊、郭艾伶、郭貝琪、陳志弘、陳怡君、陳品蓁、楊文淵、楊嘉琳、葉家良、趙姿婷、劉宜蓁、劉晉廷、潘冠縈、蘇意心、鐘晟齊、龔婕瑜。108-2 學期的修課同學有:王玟心、田浩旭、江妤芊、吳承瑾、林易甫、林玟慧、林昱婷、洪國靖、張絜貽、張嘉和、許育寧、許雅婷、陳立均、陳美廷、陳蔚、黃仲緯、黃宥鈞、黃映潔、黃紹展、黃斐、楊詠丞、葉家妤、廖彥柔、臧紫涵、趙彥瑋、蔡宗豪、賴冠志、謝佳純、謝武錡。(依照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令人難忘的越南行,要特別感謝胡志明市國家大學下屬社會科學暨人文大學東方學系教師阮黃燕(Nguyễn Hoàng Yến)老師(時任中山大學文學院客座助理教授)的協助,為我們聯繫越方師長、安排行程、提供翻譯,甚至還帶我們去品嚐美食(這很重要),實在是勞苦功高。同時感謝社會科學暨人文大學文學系 黎光長(Lê Quang Trường)主任、胡慶雲(Hồ Khánh Vân)副主任;越南學系段黎江(Đoàn Lê Giang)主任;文化學系黎氏玉蝶(Lê Thị Ngọc Điệp tặng)主任、陳福慧光(Trần Phú Huệ Quang) 副主任、潘英秀(Phan Anh Tú)副主任,以及文學系漢喃組的 同學們。也要謝謝胡志明市華人文化研究者劉金鐘(Lưu Kim Chung)先生帶我們認識當地華人文化。感謝諸位越南師長、朋 友的熱情招待和細心安排,讓我們在這次的跨國教學活動裡,獲 得遠遠超乎我們預期的成果,這是一趟豐碩又令人感動的旅程。
感謝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黃文車主任,以及鹽鄉文史工作室許献平老師的費心審查。在此也要感謝高雄苓雅聖公媽廟李文振主委、呂建利常委、鄭建雄常委,以及鼓山靈興殿十八王公廟曾寶隨主委、林台福總幹事、洪麗娟女士、方再麗女士,感謝兩廟執事人員熱情地支持課程,慨允廟宇作為課程田 野調查的示範場地,並在後續提供許多的協助和關心。同時感謝臉書社團「得其所乎(有應公社)」,裡面有許多探尋與研究有應公廟的高手,提供非常寶貴的資料,筆者總是受益良多。
最後特別感謝辛苦投入的教學助理(TA)和編輯團隊,這 兩學期課程的TA 分別是鍾燕雪小姐和高偉哲先生,恰好編輯團隊也是由我們這幾位成員所組成。燕雪做事認真謹慎,總是有條不紊地完成任務,在越南行時幫我們打點許多庶務,更在期中、期末為學弟妹們加油打氣,是學弟妹們眼中的暖心學姐。學期結束之後,燕雪也協助滙整課程成果與蒐集107-2 學期課程的七篇報告。108-2 學期課程則由偉哲接手,偉哲身兼數職,又是TA又是RA(研究助理),不僅要協助教學,滙整108-2 學期的課程成果和四篇報告,也要幫忙田野調查,籌辦各種工作坊,甚至是協助本書的編輯和校對。無怪乎學弟妹稱他為本研究室的「總幹事」,這一點也不為過,而本書書名中的「青衿覓陰光」亦出自偉哲的巧思。編輯工作相當瑣碎而忙碌,內容上必須糾誤補闕,使之符合學術規範;形式上必須符合撰寫格式和編輯規範,這兩項工作都耗去我們大量的時間。在此感謝陳琪璇小姐、郭映容小姐、周家豪先生和梁竣雅先生在編校過程中所提供的協助,以及美圖印刷設計公司劉建呈先生和仲雅筠小姐的專業美編印刷。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我們終於完成編輯,找到出口的那道光了。
這本《閩風拂斜灣,青衿覓陰光─高雄陰廟采風錄》不僅僅是民間信仰的記錄,更是我們追尋在地歷史及文化的起點,我們將持續發掘、關注更多的廟宇和神明故事。真心感謝各方神靈的庇佑,以及一路上幫助我們的各位長輩和朋友。這趟探索的旅程,正因為有您們一起投入的心力,更顯得意義不凡。是為序。
編者序
「老師,那個成果冊的出版時間我再幫你延後喔!」文學院的助理這麼說。「老師,請問什麼時候會出版?我很想看到我們的成果冊。」修課的同學這麼問。沒想到這一晃眼,竟然也將近四年過去,不少當時修課的學生都已經畢業了。筆者好幾次和編輯助理吐露心聲,說實在是編的很辛苦,要修訂大學部同學們的十一篇報告,逐一就各篇報告內容、論述方式、句式詞彙等方面進行修改,而且內容要盡可能符合民間文學與民俗學認知與學術研究規範,這簡直比編學術論文集還不容易。除此之外,筆者也得要不斷回顧107-2 與108-2 兩學期的課程內容,在...
目錄
編者序
序曲:尋見陰光的可能
被水吞噬的名字:以紅毛港、旗津兩地討海人供奉的枯骨為例
近代成神:陰神神格轉化抬升的歷程
不起眼的鄰居:二位元帥、萬應公、蔡應公的故事
良善與正義的靈魂:高雄陰廟初探
沙洲孤神,落葉歸根:旗津萬應公祖、八德公、水三娘的故事
不斷消逝的歷史:我與陰廟的超時空對話
祢是誰:從祭祀對象討論陰廟香火現況
逸聞與歷史的協奏:探討埤帝公與王曾公的沿革與信仰現況
落日餘暉:高雄終戰前後將士成神信仰及影像記錄
共同的記憶:男女孤魂共有的記憶儲庫
繪聲繪影:你不可不知的將軍廟宇故事
閩越合奏:越南胡志明市華人文化工作坊活動紀實
閩風拂過:課程相關報導與推廣活動
終章:在他們的故事中找到前行的力量
引用書目
編者序
序曲:尋見陰光的可能
被水吞噬的名字:以紅毛港、旗津兩地討海人供奉的枯骨為例
近代成神:陰神神格轉化抬升的歷程
不起眼的鄰居:二位元帥、萬應公、蔡應公的故事
良善與正義的靈魂:高雄陰廟初探
沙洲孤神,落葉歸根:旗津萬應公祖、八德公、水三娘的故事
不斷消逝的歷史:我與陰廟的超時空對話
祢是誰:從祭祀對象討論陰廟香火現況
逸聞與歷史的協奏:探討埤帝公與王曾公的沿革與信仰現況
落日餘暉:高雄終戰前後將士成神信仰及影像記錄
共同的記憶:男女孤魂共有的記憶儲庫
繪聲繪影:你不可不知的將軍廟宇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