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數字,當初多懂一點就不會賠錢啦!
31個關鍵財務比率,讓你看清企業營運的真相!
想要避開地雷、搶占先機,這些分析技巧別等專家來教。
投資時,這些陷阱你踩到了嗎?
◎ 一家好公司就是好的投資標的。
錯!你認為將會締造優於市場表現的公司,才是好的投資標的!因此,你應該要知道如何用比率作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
◎ 本益比高的公司就是好的投資標的
錯!本益比僅能告訴你市場如何看待一個公司。事實上,好的投資就是你相信該公司目前的本益比太低了!
◎ 高股利殖利率愈高愈好
錯!股利殖利率若高於3%就要小心了,千萬要檢視股利保障倍數,以確保股利分配的穩定性。
◎ 資本報酬率愈高愈好
不完全對。你應該要比較資金取得成本,如果資本報酬率低於它,表示公司的資本基礎正在一點一滴被侵襲中。
◎ 財務槓桿還是低的好,再來一次金融風暴可不得了。
不完全對。如果一家公司的獲利成長,高財務槓桿可是你的大利多。重點是要適當安排你的投資組合,做好風險管理。
◎ 觀察一家公司的績效表現時只看毛利率
不完全對。其實淨利率比毛利率更重要。一家沒有看管好營運費用的公司,其後果可能會十分嚇人。
◎ 股利保障倍數高一點的好
不完全對。股利保障倍數要大於1才安全,但更重要的是穩定性。此外,若你追求的是資本成長,應偏好低一點的股利保障倍數。
如果你一直踩在這些陷阱上,難怪投資總是看走眼,一定要釐清正確的分析觀念才行。
如果你連股利殖利率、資本報酬率、股利保障倍數等名詞都沒聽過,那你更需要趕快認識它們。
了解關鍵的財務比率,不保障你就能投資百戰百勝,但肯定能讓你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
※ 什麼是比率?為什麼了解比率很重要?
簡單來說,比率就是用一個數字除以另外一個數字。在金融術語中,財務比率通常就是把同一份財務報表中取出的兩個數字相除。
在最普通的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中可能就包含了至少50個數字。僅從這兩種財務報表中就可計算出2500個比率!然而,這些比率大部分是無意義的,在為數眾多的比率中僅有少部分能有效地幫助投資大眾。
而這也是本書的寫作目的:協助一般投資人去蕪存菁,迅速找到正確的分析工具,以做出成功的投資決策。
書中提出的每一個關鍵比率都可以用來衡量某個面向的企業表現。
不論你現在是瞎子摸象、擲骰子碰運氣還是等別人報明牌,
只要花點工夫跟這些數字打交道,就能讓你的投資更可靠、更安心。
幸運的話,你還能比別人搶先看到潛在良機,把別人錯失的利潤賺到自己的荷包裡喔!
※ 你也可以做自己的投資顧問
本書羅列了9個面向、31個財務比率的介紹,而且是專為一般投資人書寫的內容。
這9個面向分別為:
獲利能力比率、投資比率、股利保障倍數、邊際利潤、槓桿、償債能力比率、效率比率、政策比率、波動性。
每一個財務比率,都會有定義解釋,並告訴讀者如何取得這個數字。更重要的是,該如何使用這個比率進行分析。
此外,作者也會就容易被混淆的不同比率做特別說明,例如未稀釋和已稀釋的每股盈餘究竟差在哪裡? 什麼時候該利用哪一個數字才對? 還有最需要小心注意的:如何不被財報上的數字矇騙。
學會31個關鍵比率之後,你對一家企業的理解也許還不輸電視上的投資名嘴唷!
擁有本書,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的最佳投資顧問。
作者簡介:
擁有特許公認會計師(FCCA)及英國特許註冊會計師(ACA)資格,身兼特許會計師、講師及作家等多重身分。羅柏林區的財務相關著作多達四十本,包含《讀財務報表選股票》(The Investor’s Guild to Understanding Accounts)、《薪資概要》(Payroll Factbook)、《稅賦概要》(Tax FactBook)。他也替通訊社、雜誌、報紙撰寫評論;並曾兩度擔任證券交易所大獎(Stock Exchange Awards) 的最佳財報項目評審。
譯者簡介:
李嘉安
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工作範疇為經營企畫分析,定居台南。相信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看懂數字說故事。
章節試閱
導言
什麼是比率?
簡單來說,比率(ratio)就是用一個數字除以另外一個數字。在金融術語中,會計比率(通常)就是把從同一份財務報表中取出的兩個數字相除。
在最普通的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及損益表(profit and loss account, P&L. 1)中可能就包含至少50個數字。僅從這兩種財務報表中就可計算出2,500個比率!更別說從其他的財務報表或財務報表附註中,還可以得知多少比率。然而,這些比率大部分是無意義的,在為數眾多的比率中僅有少部分能有效地幫助投資大眾。
本書將依照比率所指涉的範圍為架構,列出重要且具代表性的比率,這些分析範圍會根據與投資者的相關程度來排列說明的次序。在解釋各個比率的定義後,更將進一步告訴投資者該如何使用這些比率。如果該比率有其他替代比率(或者是相關變化),也將於各章節中補充說明。
從公司財務報表中計算比率
在計算任何比率時,你必須確認自己使用的是集團的財務報表或是該公司的綜合財務報表(上述兩種名稱其實指的是同一份報表)。集團的運作方式為某控股公司持有另一個公司的股票,這個公司就是所謂的子公司;而子公司通常也擁有屬於自己的子公司,這就是集團的孫公司(sub-subsidiaries),這往往創造出一個超過100個公司的家譜。控股公司依法必須公告集團內各公司的單獨財務報表,但這些報表對投資者來說不是很重要,可以略去不看。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通常會公布在企業網站上,這些網站可以藉由在Google或其他搜尋引擎輸入公司名稱找到。企業網站中會有一個包含過去幾年的年度財務報表、半年度財務報表及其他重大訊息公告的區域供投資者查閱,投資者也可以直接向公司索取已公開的財務報表。許多公司也會在總部設於瑟比頓(Surbiton)的免費網站年報服務(Annual Report Service)上(www.orderannualreports.com)提供他們的財務報表2。在一般狀況下,比率也可以運用在未上市的小公司上,但他們的財務報表往往不像大企業那樣容易取得,不過某些公司的資訊仍可透過公司登記網(Companies House)付費取得。實際上,如果你受邀投資私募公司,既有的股東將會提供給你該公司的財務報表及其他相關經營資訊。
計算比率時,除了從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中取出的數據,你需要瞭解更多出現在《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或其他刊物及網站上的數字,如:股價(share price)。
財務報表還包含其他報表: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s)、敘述性報告和財務報表附註。這些訊息對投資者來說十分重要,但在計算比率時卻很少用到。
瞭解比率
以比率的定義計算出來的數值本身通常是個無用的數字。舉例來說:已知某家公司的流動資金比率(working capital ratio)是1.3,從這樣的數值,我們無法判定這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資,更無從得知這家公司的財務狀況是否健全。相同的比率在不同的產業所代表的意義更是截然不同。
為了使比率產生意義,我們需要把它拿來與其他公司比較或是觀察它的變化趨勢。首先,比較比率時,應挑選與該公司規模相當且產業別大致相同的公司;趨勢分析則是觀察同一家公司的同一個比率在不同年度的變化。投資者有時候會將同一公司的同一個比率繪製成曲線以解讀公司營運的動向。
要觀察處於穩健發展階段之公司的營運趨勢,這樣的方式是很不錯的選擇,卻不適合年輕的新公司。一家公司要在營運前三年發展出既定的營運趨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在三年後,新興公司的各項會計比率仍然十分不穩定,一個在經營表現上的小變化都可能造成比率數值大幅改變。
每個比率都在協助投資者瞭解一家公司的某些面向,例如:獲利能力、管理效率、流動性等等。計算出某公司的所有比率聽起來是一件單調乏味的事情,就算計算出某公司的所有比率,大部分的比率也無法揭露任何具重要性的訊息。
在計算比率時,你必須記得:幾乎所有的報表均含有部分主觀看法。某些人會針對下面這些問題提出他們的推斷:
˙這個資產價值多少?
˙這部機器可以用多久?
˙這筆應收帳款收得回來嗎?
這些觀點會反映在你所使用的財務報表中。假如經營者(或會計師)的見解是錯誤的,依照報表計算出來的會計比率也不會正確。
如前所述,會計比率高度依賴不同公司間或是同一公司不同期間的可比性原則(principle of comparability)。可比性原則源自比率需要比較才有意義的概念。會計準則的改變,如:公平價值會計(fair value accounting)的廣泛採用3,可能會扭曲使用此數值計算而得之比率的可比性。
如果你正盯著一個比率看,請確認它所提供的訊息對你來說是有用的。比率是協助投資者在問題產生初期就察覺出異狀的有效指標。公司總有辦法用一套說辭就將有問題變成沒問題。然而,請記住:一個公司發言人的言行舉止必事出有因,但你的計算機總是實話實說。
投資者該如何使用比率?
不論在什麼狀況下,投資者在投資一家公司前必須知道這家公司在做什麼。千萬不要將錢投資在任何你不清楚的東西上!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避險基金,也不知道保險公司的業務到底是什麼,在釐清這些疑問前,你連投資小小的一個單位都不要去想!瞭解公司的主要營業活動是瞭解會計比率背後的意義及考量各個面向後做出正確投資決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條件。
沒有任何一個比率能夠告訴你
一家公司是否為好的投資標的。
藉由數學運算得知一家公司是否為好的投資標的是不可能的!比率或許能指出一家公司正在成長中、開始獲利、擁有不錯的配股、管理得當節流有術等等,但上述這些看似有用的資訊,卻沒有一個能說明該公司是好的投資目標。
你必須更審慎地思考下面這句話:會計比率將會幫你發現一些別人忽略的投資機會。大型企業的財務報表及其他資料(事實上散戶無法取得所有的資料)是由經驗豐富的分析師透過複雜的電腦系統完成的,要發現他們沒有察覺的問題幾乎不可能。那小公司呢?你或許有機會能夠挖掘出什麼,卻因小公司通常由少數可以輕易改變政策的經營階層及股東掌握而顯得沒有意義。
但要注意的是:過度專注於計算財務報表比率是很危險的!投資者可能會染上比率癮,把大多時間花在分析公司財務報表而非擬定投資策略。許多成功的投資者完全不理會比率,或是僅使用小部分比率;相反地,多不勝數的分析帶來的卻是糟糕的投資成效。比率非萬能!它們只是眾多投資分析工具中的其中之一!
為了顧及完整性,本書包含了大部分投資者會接觸到的投資比率,但不代表這些比率都適合散戶使用。許多比率都可以因情況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釋,因此,在分析時不能僅用單一比率就驟下定論。
最後,請務必謹記在心:一家好公司不一定就是好的投資標的。
你認為將會締造優於市場表現的公司,
就是好的投資標的!
一個好的投資標的可能是經營不善的公司。如果你認為這家公司的績效將會比市場評價來得傑出,它就是一個好的投資!
每個投資者都必須擬定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你可以從下列的問題來思考:
˙我要投資什麼樣的產業?
˙我主要期待的是股利收入還是資本利得?
˙我要花多少時間關心投資標的的變化?
˙我願意承擔多少風險?我可以如何分散風險?
˙我追求的是長期成長還是短期收益?
上面列出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投資者必須依照自身的環境、能力及財務狀況來擬定投資策略。
雖然會計比率可以幫助你找出屬於自己的投資策略,但它們僅是組成答案的一部分。
導言
什麼是比率?
簡單來說,比率(ratio)就是用一個數字除以另外一個數字。在金融術語中,會計比率(通常)就是把從同一份財務報表中取出的兩個數字相除。
在最普通的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及損益表(profit and loss account, P&L. 1)中可能就包含至少50個數字。僅從這兩種財務報表中就可計算出2,500個比率!更別說從其他的財務報表或財務報表附註中,還可以得知多少比率。然而,這些比率大部分是無意義的,在為數眾多的比率中僅有少部分能有效地幫助投資大眾。
本書將依照比率所指涉的範圍為架構,列出重要且具代表性的比...
目錄
目錄
關於作者
作者序
1. 獲利能力比率 Profitability Ratios
1.1 每股盈餘 Earnings Per Share (EPS)
1.2 本益比 Price-to-Earnings Ratio (P/E)
1.3 企業價值倍數 Enterprise Value/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sation Ratio (EV/EBITDA)
股價營收比 Price-to-Sales Ratio (PSR)
2. 投資比率 Investment Ratios
2.1 股利殖利率 Dividend Yield
2.2 總報酬率 Total Return
2.3 資本報酬率 Return On Capital Employed (ROCE)
2.4 股東權益報酬率 Return On Equity (ROE)
2.5 資產價值溢價 Premium to Asset Value (PAV)
2.6 內部投資報酬率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
2.7資產報酬率 Return On Assets (ROA)
2.8股利支付率 Dividend Payout Ratio
3. 股利保障倍數 Dividend Cover
3.1股利保障倍數 Dividend Cover
4. 邊際利潤 Margins
4.1 毛利率與淨利率 Gross Margin and Net Margin
4.2 費用銷額比 Overheads to Turnover
5. 槓桿Gearing
5.1 財務槓桿比率 Gearing Ratio
5.2 利息保障倍數 Interest Cover
6. 償債能力比率 Solvency Ratios
6.1 酸性測試比率 Acid Test
6.2 流動比率 Current Ratio
6.3 燒錢率 Cash Burn
6.4防禦區間比率 Defensive Interval
6.5固定費用保障倍數 Fixed Charges Cover
7. 效率比率Efficiency Ratios
7.1 存貨週轉率 Stock Turn
7.2 股價淨值比 Price-to-Book Value (PBV)
7.3 過度交易與保守交易 Overtrading and Undertrading
7.4 項目比較法 Item Comparison
8. 政策比率 Policy Ratios
8.1 應付帳款付款日數 Creditor Period
8.2 應收帳款收款日數 Debtor Period
8.3 固定資產支出比率Fixed Asset Spending Ratio
9. 波動性Volatility
9.1 波動率 Volatility Ratio
9.2 標準差 Standard Deviation
附錄
目錄
關於作者
作者序
1. 獲利能力比率 Profitability Ratios
1.1 每股盈餘 Earnings Per Share (EPS)
1.2 本益比 Price-to-Earnings Ratio (P/E)
1.3 企業價值倍數 Enterprise Value/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sation Ratio (EV/EBITDA)
股價營收比 Price-to-Sales Ratio (PSR)
2. 投資比率 Investment Ratios
2.1 股利殖利率 Dividend Yield
2.2 總報酬率 Total Return
2.3 資本報酬率 Return On Capital Employed (ROCE)
2.4 股東權益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