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卷
序
第一章 青少年時期
第二章 留法勤工儉學
遠涉重洋
留法勤工儉學
世界觀的轉變
在莫斯科的日子裡
第三章 回國參加大革命
到黃埔軍校
北伐戰爭和在武漢軍委
第四章 南昌起義
從武漢到九江
在馬回嶺
在南昌
南 下
失利之後
第五章 廣州起義
起義之前
起義經過
失敗之後
第六章 白區鬥爭
在香港廣東省軍委
在順直省委
在上海
第七章 在中央革命根據地
去中央革命根據地
到紅一軍團工作,參加打漳州
水口戰役和樂安、宜黃戰役
到建甯、黎川、泰寧開闢新區,鏖戰滸灣
第四次反“圍剿”
第五次反“圍剿”之前
參加第五次反“圍剿”
政治思想工作
第八章 長 征
突破敵人第一、二、三道封鎖線
奔襲道縣,強渡湘江,突破敵人第四道封鎖線
黎平會議和渡烏江
打開遵義,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
四渡赤水和遵義會議後的餘波
過彝族區,強渡大渡河
翻越夾金山與四方面軍會師
過草地,與張國燾的鬥爭
出臘子口,在吳旗鎮打騎兵結束長征
打直羅鎮 獻奠基禮
第九章 在陝北
東 征
西征和紅軍三大主力會師
山城堡戰鬥
第十章 開赴抗日前線
洛川會議前後
冒雨出征
首戰平型關
五台分兵
第十一章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初創
受命之後
從五台到阜平
邊區黨政機構的建立
開闢冀中平原根據地
冀東的開闢與反復
第十二章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鞏固
人民充分發動起來了
改造雜色武裝
遊擊戰與殲滅戰
反摩擦鬥爭
第十三章 晉察冀根據地的建設政策是重要保證
《雙十綱領》
反敵經濟封鎖的鬥爭
邊區的文化
有朋自遠方來
下 卷
第十四章 百團大戰
正太路破襲戰
擴大戰果
勝利中的問題
大戰中的插曲
第十五章 在反“掃蕩”的戰火中
“鐵壁合圍”的破產
冀中五一反“掃蕩”
艱苦的 1942 年
向“敵後之敵後”挺進
第十六章 在延安的日月
從敵後回延安
延安整風
抗日戰爭的勝利
關於創建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基本經驗
第十七章 解放戰爭前夕
飛回晉察冀
在歷史的緊要關頭
支援東北
反擊傅作義進犯
停戰前夕的爭奪戰
第十八章 解放戰爭初期
大同集甯之戰
撤離張家口
淶源會議前後
第十九章 變被動為主動
三戰三捷
清風店殲滅戰
乘勝奪取石家莊
第二十章 黨中央來到晉察冀
毛澤東同志來了
敵機轟炸城南莊
在整個的棋盤上
第二十一章 在平津戰役中
文章從西線做起
和平解放北平
第二十二章 建國初期在總參謀部
我一生中最繁忙的時期
解放戰爭的後期作戰
軍隊的建設
第二十三章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
判斷與決心
工作重點移向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中的後勤工作
第二十四章 在科學技術戰線上
我們面臨的困難
十二年科學規劃
組建機構
組織隊伍
中蘇科技合作中的波折
堅持攻關
科學十四條
豐碩的成果和新的起點
第二十五章 關於林彪的幾個問題
戰爭年代林彪的問題
所謂“楊余傅事件”
所謂“二月逆流”
所謂“第一個號令”
附 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