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話說中國古建築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談中國古建築的小書
讓我們用目光、用手、用心,
去輕輕地觸摸古建築,
去諦聽它們的滄桑往事,
去感悟它們的文化內蘊,
去體味它們的餘風流韻。
《話說中國古建築》包含既有常規所稱的古建築,如:亭、台、樓、閣、堂、宮、城、關、榭、館、廊、軒、廬、齋、墓等;也有屬於古建築的小單元,如:門、窗、階、牆、柱、樑、鬥、拱、天井、欄杆、門檻等;同時還談論古建築的造景,如:假山、石獅、壁畫、屏風、簾幕、鐵馬、虎櫥、噴泉、植籬等。
本書打通文、史、哲、藝的阻隔,豐富的內容融合了知識性、趣味性與文史價值,讓讀者悅然而閱。
本書特色
中國的建築有兩種特色:第一,體現一種倫理道德觀念,讓人尊德守序,去惡崇善;第二,體現一種「天人合一」,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蘊。作者聶鑫森旁徵博引,談論中國古建築的種種特色,融合知識與趣味,帶領讀者如何觀賞中國建築物之美與其典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聶鑫森
北京大學中文系作家班畢業。出版過五十餘部小說、詩集、散文等專著。
目錄
引子
愛上層樓
臺觀四方而高者
小憩此亭中
傑閣崢嶸
無樑殿和斷樑殿
皇宮
銅人承露
宏偉的布達拉宮
候館梅殘
堂堂正正的堂
清幽文雅一軒中
香霧空蒙月轉廊
水雲拂榭
庭院深深深幾許
寺廟‧宗廟
玄都觀裡桃千樹
小巷深處有人家
曖曖遠人村
古代學校與書院
古代的考場―貢院
瓦子‧戲樓
倉與庫
獄與牢
廈子‧抱廈‧清廈
廂房‧耳房
格局奇異的當鋪
左右有局
棚舍為廠
安營紮寨
廄有肥馬
庵
淨潔的齋
王維的「終南別業」
結廬在人境
文人的書房
古代的浴室
古代的廁所
飄香的庖廚
酒樓‧酒店‧「大酒缸」
湘西吊腳樓
上海的石庫門
冬暖夏涼土窯洞
半邊街
盛民與自守的城
鹿角‧鹿腳和地包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古運河溯源
鐵牛
沁芳閘
千古奇觀都江堰
石窟―藝術的寶庫
公園
古橋風韻
鬼斧神工的古棧道
古隧道―石門洞
綠楊蔭裡白沙堤
墓‧墳‧陵
古陵墓前的石獸
牌坊
巍巍豐碑
雙闕百餘尺
華表說薈
壇―祭場
高標跨蒼穹
鐫刻經文及寺史的經幢
月迷津渡
在河之洲
桃花塢
大教場‧演武場
馬毬場及馬毬運動
心如古井
坎兒井和井渠
虎櫥
石舫與船廳
炮臺屹立如虎闞
堡與碉堡
堅固的石室
神秘的瓷窯
山頂千門次第開
鋪首銜環
戟與門戟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說牆道壁
高屋建瓴
秦磚漢瓦
橫樑直柱
鉤心鬥角
碧紗櫥
映階碧草自春色
別有意味的欄杆
門檻
天井
老屋聽雨
窖―地下貯藏室
火窖‧火道‧火炕
鑿池引水
磊石為山
雪洞
曲徑通幽處
石敢當‧石子畫
門旁威猛看石獅
太平天國的壁畫
影壁
輕靈的屏風
風簾翠幕
古建築的脊飾和角飾
美麗的翼角
鐵馬叮當
噴泉之詠
植籬依依
花架
棚
漢字裡的古建築形態
光與影
聯匾的款式
序
引子
在我的出生地──湘中古城湘潭,至今仍留存著許多古建築:關聖殿、魯班殿、海會寺、昭山寺、望衡亭、陶侃墓等。飛簷翹角,流金溢彩,使人產生一種古典的情懷與思緒。及長,得到許多旅遊之機緣,每赴一處,我最喜歡去看的仍是那些古香古色的樓、臺、亭、閣、榭、軒、廊、寺、廟、墓、園林……流連其間,不忍離去。
著名古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說:「中國建築既是延續了兩千餘年的一種工程技術,本身已造成一個藝術系統,許多建築物便是我們文化的表現,藝術的大宗遺產。」(《中國建築史》)
作為中國古建築這個「藝術系統」,它的主導思想是什麼呢?第一,體現一種倫理道德觀念,讓人尊德守序,去惡崇善;第二,體現一種「天人合一」,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蘊。
當我們走進北京明、清的巨大建築群故宮和一般的王府時,就會發現在建築面積、建築體量、建築色調上的明顯區別,是皇帝和臣子尊卑有序的反映。而走進祭祀祖先、供奉祖先神主的宗廟,高大恢宏,莊嚴肅穆,讓人馬上想起古人所說的「宗,尊也,廟,貌也,先祖神貌所在也」的教誨。即便是建築構件,比如臺階(又稱階級),因級級向上,讓人意識到「吾聞有國有家者,必明謫庶之端,異尊卑之禮,使高下有差,階級逾邈」(《三國志‧顧譚傳》)。另一個方面,古建築講究順應自然,與自然糅為一體,並體現受益避害的特點,表達一種「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客觀世界的內在關聯」(王瑛《「善」與「真」的對話》)。這在古典園林的建築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建築史上,一般將世界建築分為兩大類,即東方建築和西方建築。東方建築以中國建築為中心;西方建築以歐洲建築為中心,「它的源頭是古代埃及和西亞建築,金字塔、方尖碑、神廟建築和神廟中柱式結構都在日後的建築中保留和繼承下來」(錢正坤《世界建築史話》)。兩類建築的根本區別在於:「中國的建築是人住的房子,西方建築更像是神住的殿堂。它牽涉到一個以『人』為中心和以『神』為中心的文化概念。神是『永恆』存在的,而人卻是暫時存在的」(錢正坤《世界建築史話》)。於是,西方建築體現一種挑戰自然、與時間抗爭的思想。以石材為主要建築材料來尋找「永恆」的存在,以直沖雲霄的建築高度來抗衡地心引力,同時,不惜花費巨大的工作量來完成它,比如雅典的奧林匹亞宙斯廟建築群,前後用了近三百年的時間;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花了一百二十年方峻工。
中國古建築正如明人計成在《園治》中所言:「固作千年理,寧知百歲人,足以樂閑,悠然護宅。」意思是我們所創造的環境能適應自已可使用的年限就足夠了。這種「不求原物長存之觀念」(梁思成語),導致了中國古建築以木結構為主的傳統形式流傳。歷代刀、兵、水、火及雨、雪、風、霜的侵毀,這些建築物自難長存。加之對毀壞的原物進行修復時,因時代更替,受新的倫理道德觀念制約,隨意刪加內容,所以梁思成曾說過這些古建築即便留下了,也不是「當時」的原物。
中國古建築總體佈局方面,通常以院落組群為基本佈局原則,強調群體的軸線,「一切組織均根據中線的發展,其佈局秩序均為左右分立」(梁思成《中國古建築史》)。而西方建築,「主要以表現單體的氣勢為目的」(劉先覺《定法異式殊途同歸》)。
西方建築最傑出的成就是創造了古典柱式。而中國古建築則以「翼展之屋頂」、「斗拱為結構之關鍵」、「崇厚階級之襯托」(梁思成語)等獨特的形式自立於世。
這本小書是專談中國古建築的。
讓我們用目光、用手、用心,去輕輕地觸摸古建築,去諦聽它們的滄桑往事,去感悟它們的文化內蘊,去體味它們的餘風流韻。
借用一句通俗的歌詞:「請跟我來!」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716257
- 叢書系列: 新美學
- 規格:平裝 / 334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
|
| 作者:許添盛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5-10-01 66折: $ 660 | | 作者:王怡仁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7-12-01 66折: $ 792 | |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07-10-01 66折: $ 660 | | 作者:潔絲慕音 出版社:橡實 出版日期:2017-05-15 66折: $ 851 | |
|
|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 出版社: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9 $ 379 | | 作者:郭仕鵬 出版社:朱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7-03 $ 221 | | 作者:九井諒子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2 $ 395 | | 作者:九井諒子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2 $ 395 | |
|
| 作者:江達威 出版社:財經傳訊 出版日期:2025-01-16 $ 345 | | 作者:林政毅、陳千雯 出版社:麥浩斯 出版日期:2025-01-19 $ 455 | | 作者:清漪 出版社:北京億森同創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17 $ 59 | | 作者:龍牙翔 出版社:紳士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23 $ 22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