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斷受結果及數據評價的人生
他人總是以「結果」來評價我們商務人士。
小時候考試考得好就會被誇獎,考不好就會挨罵。
我也有過類似的經驗。求學時我很不擅長算術,老師常常指導我,希望我下次能考好一點。但是,有些題目不管怎麼努力練習還是不會解,所以我乾脆去買答案,結果又挨罵了。
考高中、大學時,學校都會舉辦模擬考,讓學生透過「偏差值」這項標準,掌握自己在該年級或全體考生中屬於什麼水準。
我們都不知不覺,在以結果評價孩子的環境下長大成人。
出社會後好像就擺脫了偏差值,其實他人依舊拿個人成績或考試結果來評價我們。加薪或人事異動,便是以看不見的「商務偏差值」作為判斷依據。
過去至今參加過的考試,同樣全是評估「自己的答案是否與正確答案一致」這項結果。
有人看了業績後搖頭嘆氣,也有人看了考試結果後,垂頭喪氣心想「我怎麼會這麼沒用」。
畢竟結果是一項指標,當然要重視才行,但光看結果也不會有任何改善。頂多是裝出反省的樣子,或是為自己找藉口吧。
這是因為有錯的並非結果,而是造成這種結果的「程序」。
「籃中演練」便是一種可將程序反映在行動水準上,將之化為數據定量分析的方法。
將行動化為分數的技術——籃中演練
「籃中演練」是針對管理階級或經營階層的訓練工具,近幾年來頗受關注。
這是一種在有限時間內做出諸多判斷的商務模擬遊戲,好比說以虛構的身分在60分鐘內處理20筆案子。目的是要測定及培養判斷模式、工作方式、如何解決問題等商務人士必備的以下10種能力。
A 問題發現力=發掘目標與現狀的落差、本質問題、組織課題的能力。
B 問題分析力=提出假設,並有效蒐集驗證必需的資訊、查明問題的能力。
C 創造力=打破舊框架的思考模式,以及配合各種資訊提出對策或點子的能力。
D 決策力=能夠準確做出判斷,並能合乎邏輯地說明理由的能力。
E 洞察力=掌握整體形勢及各案件之間的關聯性,以做出決策或擬訂明確計畫的能力。
F 計畫組織力=能夠有效率、有效果地活用、運用部下及組織的能力。
G 當事者意識=基於自身意志做出決策,察覺自己或團隊追求何物的意識。
H 人際能力=溝通能力、感受性、指導能力等人際關係方面的能力。
I 生產性=在有限時間內,有效率地處理多筆案子的能力。
J 設定優先順序=考量業務的重要性,為該處理的案子排序的能力。
受到關注的原因,在於籃中演練有別於過去的輸入式訓練工具,是一種藉由實際模擬,評估當事人能否發揮能力或技能的輸出式訓練工具。
我是日本首位籃中演練諮詢顧問,積極展開活動之餘,還成立了籃中演練研究所。有關籃中演練的著作目前已超過20本,累計發行量也達到50萬冊。
不過,籃中演練其實還有一項未曾在著作中提到的技術,那就是「評分」——將行動化為分數。
所謂的評分,即是將籃中演練的答案按照行動單位換算成分數,再以容易做出成果的行動為基準進行評估,測定受測者能夠發揮多少業務執行能力與管理能力。目前許多企業都將之作為管理者的擢用考試或選拔手段等評量工具使用。
本書除了介紹至今不曾公開的籃中演練評量技術「評分」之外,也想幫助讀者實際了解自己的強項與弱點,並思考該怎麼做才能交出更棒的成果。
將行動數據化後能夠發現的事物
此外,本書也刊載了籃中演練的題目,更提供其他受測者的答案,並加以分析與解說。
希望各位在一窺他人的工作方式時,也能透過將行動轉為分數的方法,發現至今未曾看見的事物體會其中的樂趣。
建議以下人士閱讀本書。
.不在乎才能或經驗,只想提升工作能力的人
.負責評估或教育部下的人
.想利用籃中演練選拔管理者的人
.為錄用人才而煩惱的人
本書介紹的評分方式,為籃中演練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原創技術。另外,由於這項技術日新月異,當各位閱讀本書時方法可能又會有所不同。
不過,「分析行動並將之數據化」的大原則始終如一,希望各位讀者能夠明白這一點。
鳥原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