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ircle of Security Parenting© program (COS-P)課程
引導家長改善依附關係,讓孩子獲得安全感
同步處理自身的情感需要,修復童年的傷
不再複製上一代的教養模式
◎如何在「撫養保護」與「促進孩子獨立性」之間取得平衡?
◎你成長方式,如何影響你的養育方式,以及您可以採取什麼措施?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黃之盈/諮商心理師、作家、留佩萱/美國心理諮商博士、美國執業諮商師───專業推薦
小時候與家長所形成的「依附類型」,將會決定孩子的安全感,
進而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甚至是成年後的親密關係。
本書將介紹美國經典「安全圈」(Circle of Security)法則,
由三位經驗豐富的臨床心理學家提出,透過安全依附,
即使曾有過內心的艱難經驗,孩子仍可以感到安全,知道受到父母照顧。
藉由這份信任,孩子能夠仰賴他人的幫助,
紓解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獲得信心,
在遼闊的世界裡自我探索,追尋成就。
「安全感從陪伴開始」
◎透過這本書,你可以認識到
──找到阻礙自我的「鯊魚音樂」,童年的傷不再阻礙你愛孩子
──知道如何善待自己,才能以身作則,善待孩子
──強力的案例,如何進行辨識和修復破裂的關係
──按圖索驥,培養孩子的情緒復原力與探索的自由
本書大綱
◎什麼是安全依附?
嬰兒必須依附照顧者,才能發育成熟。一個人的依附類型,從出生那一刻起,便會依照傳達給我們的方式,自然塑造我們的成長。依附研究顯示,有幸發展為所謂「安全依附型」的孩子,最可能成長茁壯為關懷、周到,有反省力,情緒和社交情商高,復原力強的人。
如果你希望孩子未來也如此,安全圈教養法將告訴你,如何藉由這些正面提昇生命的特性,令孩子有最好的成長。
◎孩子在安全圈中的需求
──安全圈頂部:安全基地的需求(探索的需求)
有安全感的孩子,會對世界感到好奇,想要向外探索,但在出發探索前,需要感受到父母全力支持他們走出去,好比斟滿孩子的杯子。
──安全圈底部:安樂窩的需求(安慰的需求)
孩子疲倦、嚇到、肚子餓、不舒服,會回到父母身邊,此時需要父母安慰,並幫助他們再度斟滿情緒杯。
◎鯊魚音樂:規避痛苦的警鈴
鯊魚音樂是潛意識的警鈴,會讓我們感到不安,從而阻礙我們看到孩子的需求。比如孩子想要探索(安全圈頂部的需求),但父母不願讓孩子離開;或者孩子跌倒想要安慰的抱抱(安全圈底部的需求),父母卻無視。這都是因為背景響著鯊魚音樂。父母童年接受的教養方式,會反映在成人的生活中,這是父母潛意識的自我保護模式,以逃避關係中的不安全感。
◎找到你的核心敏感度
分離敏感:在安全圈頂部出現困難
──比如,對孩子獨立自主的嘗試感到緊張,卻難以主張父母的權威
尊重敏感:在安全圈底部出現困難
──比如,希望孩子成為最好、最聰明的人(而非資質平庸),但無法給予孩子安慰
安全敏感:在安全圈底部出現困難
──比如,與孩子保持距離,對你來很理想
●專業推薦
「秉持夠好的父母,持續平靜自信地回應孩子,足以帶給孩子一輩子安全依附的禮物!」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作家
「這本書以依附理論為基礎,用安全圈幫助家長理解和辨認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需求,希望家長們都能讀到這本重要的書!」
--留佩萱/美國心理諮商博士、美國執業諮商師
●讀者回饋
「本書基於數十年來的研究,已經改變了我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它使我的生活變得更好,我的婚姻也變得更好,當然也使我的孩子們的生活變得更好。這不僅僅是關於撫養孩子──這種方法已經通過神經科學的依附研究得到了證明。這也不是某些以美國為中心的方法,這種方法已在全世界範圍內用於使人際關係保持健康。」
「這本書非常簡單準確地為父母提供了有關孩子的情感和依附需求的語言,而不必怪罪父母或孩子。負責這本書的臨床醫生發現了一種非常清晰的方式來描述他們的核心情感和依附需求。安全圈法則凝聚了60多年的依附研究,同時避免了繁瑣的術語。撫養有安全感的孩子,全面開始建立和修復與孩子之間關係。我非常真誠地推薦它。」
「父母的好工具!如果您需要一本書來幫助您找到一張「路線圖」,以應對父母的冒險歷程,以及如何最好地幫助您的孩子處理大感情和令人困惑的行為,那麼這就是本書!這本書幫助我「理解」我的孩子想透過他們的行為與我交流的內容。 它確實改變了我每天與他們互動的方式,並幾乎立即改善了我們的關係。本書以清晰易懂的方式撰寫,並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肯定,您最終會覺得自己可以做到,並且做得夠好。不要因為您已經弄亂了一切而沮喪,就像一些育兒書給您的感覺。 養育一個有安全感的孩子對於新手父母和經驗豐富的父母都是一本好書! 它一定會成為一個嘗試和真正的育兒經典!」
作者簡介:
肯特.霍夫曼Kent Hoffman, RelD
自1972年起,擔任心理諮商師。獲美國紐約馬斯特森研究所認證心理動力治療。工作對象包括監獄犯人、流浪漢,以及尋求心理分析治療的成年人。最早在90年代開始,為無家青少年以及他們的孩子,致力進行介入治療的設計。關於他畢生努力的基本主題,可見於TEDx演講:《無窮的價值》(Infinite Worth)。1985年起,霍夫曼博士於華盛頓斯波坎,與葛倫.庫珀、伯特.鮑威爾一起合作執業,因而共同創建安全圈,並廣為傳播,故獲得紐約依附聯盟所頒發之鮑比安妮沃斯獎(New York Attachment Consortium’s Bowlby–Ainsworth Award)等榮譽。三人曾合著《安全圈的介入措施》(The Circle of Security Intervention,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用書)。
葛倫.庫珀Glen Cooper, MA
自1970年代起,於機構或私人執業單位,擔任個人和家庭的心理諮商師。具家族系統、客體關係、依附理論、嬰兒心理健康評估等廣泛專長。庫珀先生長期擔任寄養家庭,並為寄養的孩子提供心理治療,亦為Head Start美國聯邦政府啟蒙方案長期顧問。
伯特.鮑威爾Bert Powell, MA
臨床工作於社區心理健康中心的家族治療門診開始,幫助廣泛一系列家庭發現並運用未經證實的優勢,來解決問題。鮑威爾先生獲得紐約市馬斯特森研究所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療認證。他是剛薩加大學諮商心理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並擔任《依附與人類發展》期刊(Journal of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編輯委員會之國際顧問。
克莉絲汀.班頓Christine M. Benton
《芝加哥郵報》作家、編輯。
譯者簡介:
鹿憶之
台北人,醫學院研究所肄,作品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小太陽獎。翻譯作
品涵蓋生活、健康、科學類,包括《反社會人格者的告白》、《如何豢養一隻奴隸》、《端粒酶革命》等。
章節試閱
序論
父母都希望能把最好的給孩子,為此窮追最新育兒理論和實踐方式、尋找最好的小兒科醫師和老師、認識能夠促進健康成長的食物、立志避免犯別人的錯處,或甚至避免自己父母的錯處。
然而事實證明,本意良善的父母、追求完美的父母,或至少特別注意不犯錯的父母,也會犯下一種重大錯誤。
本書要傳達的基本訊息是,我們天生已具備做個好父母所需的一切。身而為人,我們天生具備對兒女的正向想法,配有形成長久親密關係的驅動硬碟,足以運用這些天賦,教導孩子生而為人的意義。雖然旅途中可能充滿困惑的需求和不舒服的情緒,而且還可能有缺陷,但正由於不完美,才更必須不斷學習,即使過程顛簸。
即使我們都曾有過內心的艱難經驗,但透過安全的依附,孩子仍可以感到安全,知道受到父母照顧。藉由這份信任,孩子進而能仰賴他人幫助,紓解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獲得信心,在遼闊的世界裡自我探索,追尋成就。
在過去的三十餘年中,我們三位作者日益確信,安全依附是孩子最重要的基礎,就像營養、醫療和教育一樣重要,甚至更有用。因為孩子最早期的經驗是以安全依附為主,這顯示需求不僅是為了生存,更要成長茁壯,孩子必須確定自己可以向大人索求安全感,也要相信凡要求必定能得到幫助。
研究證據顯示,若孩子與至少一位成人產生安全依附,孩子的學校表現、交友狀況、身體健康都較好,日後將持續擁有更多親密持久的關係。對於具有各種困難問題的人們,在我們所協助的臨床工作中,漸漸發覺其痛苦的根源來自童年時期缺乏安全依附。由於小時候沒有得到適當的照顧,長大成人就逃避令人滿足的親密關係;在職場上不斷自我懷疑,不是成就低落就是過高;患有壓力相關的健康問題,或長期對生活和親密關係不滿。童年時期如果沒有人照顧你、幫助你、滿足你的需求,日後將難以控制對成功的渴望、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並放心探索自己的選擇。如果後來有了自己的孩子,又會怎樣?你猜對了,他們會很想要成為最好的父母,渴望與孩子建立連結關係,卻不知該怎麼做。即使自認懂得方法(畢竟他們讀過所有書),但從前的童年問題會投射出來,反映在所愛的兒女關係中。
我們寫這本書是為了讓人們能夠按圖索驥,形成安全依附。依附理論是由心理醫師約翰.鮑比(John Bowlby)和心理學家瑪麗.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於一九五○年代所制定的劃時代理論,並經過了數十年的改進。自三十多年前開始,我們著手指導將依附的益處帶入家庭,並提供簡單、人人都做得到的方法。長久以來,認為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是健康發展關鍵,此依附理論一直受到贊同,但尚未轉化為父母容易實際利用的方式。科學家認為,安全依附對發育成長中的兒童(以及日後長成的大人)來說,可謂是「心理的免疫力」,有上千份重要研究報告清楚揭示安全感的必要性和益處,卻藏於論文期刊中,使父母不得其門而入。我們很想將這些潛力強大的真知灼見,帶給能夠充分利用的人,也就是父母等照顧者。
這就是我們稱為「安全圈」的故事開始。我們的團體課程為期二十週,原本是為擔心學齡前幼兒親子關係的父母所設,後來漸漸發展為個人治療及學校、社服機構、寄養家庭等其他用途,遍及全世界。其間歷經辛勤的修訂,並隨著我們深入探索依附這種原始深刻關係,不斷在進步。
研究已證實,安全圈教養法可幫助一些父母處理貧窮、入獄服刑、教育不足、虐待等最困難的阻礙,讓這些人能夠與孩子形成安全的依附。很多成人根本不具有健康的教養模範。身為臨床心理學家與科學家,我們非常滿意這結果。書中的安全圈地圖無關種族文化。在深刻的本能層面,身而為人,我們彼此連結在一起。對於我們三位作者來說,透過安全圈視野,也看清並深化了我們對婚姻、孩子和同事的認識。對於我們和許多其他人來說,信念和希望得到重建,因此推動世界變得更加正向。
我們一次又一次看見父母願意克服最艱鉅的挑戰,與孩子保持連結,證實了我們的信念,相信人天生具備當父母的資質。有時我們只需要按圖索驥,便可自行找到方法。也許我們自己所得的教養,在情緒流動性中留下空白。或者照顧我們基本需求的人並非適任的照顧者,但他們通常會否定自己的過錯,使我們變得缺乏信任感。或者由於我們自己變幻莫測的成年生活,造成早年與孩子脫離連結,而如今變得極度渴望重新建立連結。這本書將帶你回到安全圈,或讓你保持停留在安全圈中。若能如此,我們相信其他一切都能船到橋頭自然直。
大多時候你的確會做好。研究顯示,約有%父母會與子女形成安全依附關係。安全感無法嚴格測量,因此可考慮視為「大部分是安全的」,或「某種程度上安全」。研究得知,安全感也可藉由學習獲得。重要的是要知道,即使擁有安全依附,也不代表事情永遠看起來很好。即使一切順利,與孩子形成安全依附的父母也會犯錯,而且他們雖然大多時候能敏感地回應孩子的需求,但並非每次皆如此。
「夠好的養育」是我們的使命。
讓孩子知道,身邊有一個會愛護自己的人能夠依賴,願意隨時陪伴,可發展孩子的信任感,這對孩子一生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至關重要。「關係」就是我們實際的生活,連結我們的家庭、團體和職業。如果你遇過要求很高的完美主義者老闆,或者你希望伴侶或配偶能夠堅持不懈地滿足你所有需求,你會明白「完美」在關係中不起作用,有用的是復原力、敏感的反應和陪伴時間,是承認錯誤和缺失,還有彌補錯誤和缺失,當然也從錯誤和缺失中學習。
最親密的關係經過嚴苛考驗後,我們不僅學習到自己內心深處的需求,能夠信任另一個人,而且即使是最具同理心的人,實際上也經常會出現缺失和關係不睦。不過日常的關係破裂都能得到修復。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沒有缺失的「完美」教養,等於是在告訴孩子 我們的表現本身比符合孩子的需求更重要,這也是在為孩子設定不切實際的期望。沒有人是完美的,所以期望完美的關係,注定要失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於嘗試瞭解彼此的相同和不同之處,並從中學習、成長。這就是我們希望孩子能夠擁有的友誼、工作關係、伴侶和婚姻關係。
一切都從父母自己開始。想像你六歲的孩子從學校放學回家,心情低落。你會只給他一些點心,單純地希望食物會讓他感覺變好嗎?(如果你晉升沒過或好友斷交,然後伴侶用一塊餅乾想要安慰你,你會有什麼感受?)這種情形無需心理學家或經驗特別豐富的父母提醒,就能知道孩子需要比吃東西更強的鼓勵。但有時我們需要幫助年幼的孩子確認他的感受:同學昨天還是「最好的朋友」,今天卻去和別人玩,感覺是多麼悲傷和困惑。孩子需要擁抱撫摸,或一些安靜的共處時間,才能重新振作。孩子需要你的幫助和確認,來釐清自己的難過感受,這種感受在孩子和你的關係中是屬於他的。
這些不同面相和反應,身為父母的你可能表現得很自然,但你並不瞭解自己的反應對孩子有多重要。你不只是要讓他當下感覺變好,讓他可以出去玩或專心寫作業(雖然你的確這麼希望)。雖然他只感覺很痛苦,不過你教導他的是感覺,告訴他悲傷的感覺是好的,情緒是在傳達重要訊息。你教導他可以在別人的幫助下度過痛苦。你在幫助他瞭解自己是一個重視友誼的人,重視忠誠度。換句話說,你正在幫助他成長,促進健康自我的發展,幫助他瞭解如何航行在波濤洶湧的關係中。
但是,如果你沒對兒子表達理解和關懷怎麼辦?假設你的孩子悶悶不樂地進入家門,而你正忙於計算開銷。孩子過來拉拉你的袖子,想要你將注意力從電腦上移開。但你的目光仍停留在螢幕上,不耐煩地說,「現在不行,寶貝,我要完成這個。」兒子只好走去客廳,直到半小時後你才發現他窩在沙發上悄悄哭泣。
這時對你是一個好機會,你可以教導孩子更重要的一課:你拋開疲倦和不耐煩(畢竟帳單和稅不好玩)過去坐在孩子身邊,輕揉孩子的背,問他出了什麼問題。讓孩子開口需要花費一番功夫,孩子不會立即回應你拖延的歉意和安慰,但終於恢復。結局簡單快樂,後果卻很嚴肅:你是在告訴孩子,即使成人也會犯錯,但會努力。你教會他,他依然可以相信你的陪伴支持,不過有時要對父母多點耐心。你所建立的是孩子一生的健康關係基礎,有困難,有解決方式,也有關係的破裂和修復。
如何使用本書
這本書旨在表彰你身為父母的天職和深度的正向意念,也是一本旨在提供清楚、容易記憶、基於研究的學習書,可以天天陪伴你,當你覺得困惑,需要指導的時候,提供支持和平衡。我們會說得簡單明瞭,因為教養需要簡單的「我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而非複雜的「第幾頁上面是說什麼?」希望在你閱讀、探索書頁過程之際,我們說的話會成為容易理解的力量,能夠給你支持。
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解釋依附為何如此重要,可提供你嶄新的見解。數十年來的研究顯示,安全感既難以捉摸,卻又容易獲得。有時我們都疏忽了與孩子(及其他親近者)間的密切連結。生活磋磨,危機四伏,出於需求,我們必須轉移注意力。這些時刻,我們容易忽視孩子的需求,減弱了彼此的連結。然而,隨著根深蒂固的安全圈關係圖,我們將很容易回到這最重要的關係中。
安全圈告訴我們,發育中的幼兒有兩大類需求:一方面需要舒適安全,另一方面需要進行探索。兒童每天都在這兩大需求之間來回穿梭,但有時我們不明白他們想要什麼。我們看見的是孩子的行為,如果行為難以處理,就會不知所措。我們經常會對孩子的需求視而不見,安全圈就是為了打開我們的眼界,看看孩子平常行為背後的意義、需求。第三章的安全圈地圖就是在描述孩子的需求,已引發全世界父母的共鳴。
這個時代重視功成名就,很難慢慢處理情緒,只要出現問題,都想要快速找到答案,解除不適。身為父母,確實如此(請谷歌搜尋「直升機父母」的英文helicopter parent,目前有四千七百萬個搜尋結果)。但對於建立孩子安全依附的關鍵部分,我們將它稱為與孩子「同在(Being-With)」。同在並非只是與孩子分享親子「優質時間」,比如看孩子打電玩、摧毀怪物,或在足球比賽中展現傑出運球的練習成果等實際的相處陪伴,而是創造共享的情緒體驗,讓孩子學到,主要的感受是所有人共同擁有的(同時也學到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感受)。強調與孩子「同在」,可幫助你優先看見平常看不見的需求,幫助孩子發展同理心,同時他也學習和你一起建立信心,相信能夠控管自己的情緒,排解困難。同在是第四章的主題。
我們說你天生已具備成為好父母的能力,這當然不是說你本能對負面干擾有免疫力。你父母或其他照顧者養育你的過程,會影響你的依附型態,就像你養育孩子也會影響他們的依附型態一樣,所有人都是如此。對於情緒性需求和依附類型需求,每個人都會有不安全感,影響所及不見得會使你有感覺,因為這些可能在你學會說話之前就儲存在記憶中。但是,等你生了孩子,嬰兒也會感受到這些影響,他們可能會假裝沒有某些需求,以保護你免於不舒服的感覺,也就是你有困難的地方,而且你的傾向會以某種方式傳承給下一代。第五章和第六章可幫助你察覺這些情緒,使你的孩子日後養育子女之際,能夠掙脫這些束縛,不再面臨同樣的困惑。讓你在發現情緒受到牽動的時候,可主動選擇,維護孩子的安全感。
認識安全圈以後,很多人會發現他們重新認識了親子間的重要連結,需要選擇安全感核心的是自己。當感到壓力或混亂,他們只需回想安全圈地圖(可貼在冰箱上)。但有些人覺得這個過程有點困難(所有人在某些特定時刻和情況下,都會覺得困難)。我們知道自己的出生背景,兒時無法獲得充分的安全感,因此小心注意「阻礙是什麼」變得更加重要。而且說實在,明白有所阻礙,對你來說反而更能得到領悟。建立這種求知慾和意願,以探索自己看不見的教養問題,在你進入第二部分以後會得到更多支援 包括自我檢查問卷,以及關於各種依附變形的描述。我們會向你介紹,許多父母和孩子從嬰兒期到青春期,如何處在重要依附關係中,你將會看見各種煎熬奮鬥。我們統統都會犯錯,但要懂得改過彌補,幫助孩子成長茁壯。
歡迎一起加入這個大家庭。
第一部分
All Around the Circle
安全圈完全解說
認識依附理論和安全感的重要性
一 依附為什麼重要
在親子之間最平常的時刻,發生的都是最不平常的事:
丹尼在等待媽媽微笑點頭認可,準備和其他孩子一起爬進沙箱。
當爸爸把一歲的女兒艾瑪抱到腿上,她立刻平靜下來,不過爸爸還站起來邊走邊講手機,幾乎沒看女兒。
媽媽要求傑克別再打玩具鼓發出噪音,但是用嘲諷的語氣說:「哇,節奏感真不錯,小伙伴。」他聽了立刻停止打鼓。
像這樣平凡的時刻並不引人注意,容易遺忘。但日積月累,卻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每當父母回應孩子安慰或信心的需求,都是在建立信任關係。每當父母顯示自己瞭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都在展現人天生會追尋的根本連結性。每當父母幫助嬰幼兒面對從沒看過的種種狀況,處理不舒服和挫折感,都在教孩子接受自己和他人的情緒(甚至包括「醜陋的情緒」)。
這些都是依附的禮物。孩子能夠自然形成安全依附,是父母(主要照顧者)能夠:
幫助孩子在受到驚嚇或不舒服時,覺得安全。
幫助孩子覺得足夠安全,願意探索世界,這是成長發育的基本條件。
幫助孩子接受和處理自己的情緒。
父母和孩子雙方都有強烈的依附。你甚至在孩子出生前就已與孩子建立連結,新生兒也有親近父母的強烈本能。除了父母,還有很多成人都能提供嬰兒生理需求所必須的食物、溫暖和保護。數十年的研究顯示,嬰兒會立即愛上父母的臉,即使嬰兒的眼睛無法聚焦,仍能感受父母的愛和奉獻,這是嬰兒的直覺,知道誰會陪伴在身邊,會幫助我釐清這個紛擾的新世界,發現其中的良善。
身為父母,我們的共同連結是,都想要孩子獲得良善、愛與同情、理解與接納、意義與實現。我們最重要的導師之一,發展心理學家朱迪.卡西迪(Jude Cassidy)以及社會心理學家菲利普.薛佛(Phillip Shaver)是我們最重要的導師,他們近來將安全依附定義為「對良善的信心」。我們認為這正是問題核心。我們希望孩子能自我實現,孩子也依此帶著嶄新的索求方式來到我們身邊,經常要求我們:「請幫助我相信你的良善、我的良善,還有我們的良善。」當然,這就是我們提供給孩子的。
「同在」的關鍵性
生命的開始多是與另一個人連結,而非分離。母親與嬰兒在出生前就有連結,不只是因為共享一副身體,而且這份關係在出生後通常會持續下去。嬰兒也會依附父親、祖父母或其他人,這些人的眼神訴說「我在這裡陪你」,然後花費許多時間盡力完成承諾。嬰兒本能即可辨認這種奉獻精神,從出生第一天起便開始回應。嬰兒的眼神總是盯著我們,我們下班回家,他會興奮地揮舞手臂,第一個笑容也是反應我們對他的微笑,沒有父母會忘記這份禮物。在安全圈課程中,當我們向父母傳達他們對孩子極度的重要性,會播放喬.科克爾(Joe Cocker)的歌曲〈你如此美麗〉(You Are So Beautiful),搭配親子之間的影音片段。
正如小兒科醫師兼心理分析師唐諾‧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曾說過:「如果你打算描述一個嬰兒,你會發現你描述的是嬰兒和另一個人。」他指的是父母對嬰兒的重要性。嬰兒的名字無論叫做吉諾還是莎莎,都有四肢和臉孔,但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我們通常認為嬰兒是完全成形的小小造物,深知自己的感覺和需求,也知道自己是誰,只是缺乏表達的語言。事實上,新生兒並不清楚自己的感覺,只知道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困難一次又一次發生(吃喝拉撒睡等需求)。當嬰兒哭鬧,父母凝視著他的眼睛,低聲細語「好了、好了」,就會神奇地發覺嬰兒的需求,以及解決辦法!父母其實是在告訴嬰兒「我和你在一起。我們分享同樣的感覺,還會一起解決問題」。這種交流一次又一次發生,嬰兒漸漸學會人類的情緒是自然的,可接受也可分享。他們知道有一個特別的成人可以照顧自己,並幫助他們漸漸學會照顧自己。這個過程稱為「情緒的共同調節」。嬰兒學會,雖然自己和父母有許多相同的重要特質,但自己是獨特的。嬰兒也學會,關係(也就是「同在」)對於形成自我至關重要。
直到二十世紀中期,發展心理學的焦點都在脫離他人的、獨立的自我。在西方社會,這個焦點在一生中主導形成了我們許多態度和期望。等到我們具有能力,就必須儘快負起責任,例如美國等社會政策經常傾向個人權力而非團體需求。然而在我們的安全圈工作中,出現的卻是相反觀點:重要的是「同在」。我們甚至會進一步說:自給自足,只是神話。從出生到老,我們的自主行動能力與他人的連結能力直接相關。這對養育小孩的父母有什麼意義?如果我們希望孩子獨立、走出去,走向世界,我們必須給予孩子充分的信心 只要有需要便可回到我們身邊。自主和連結,這就是安全依附。
看起來會像這樣:
蕾蕾三歲大,愛玩、充滿活力和好奇心。她和爸爸走到距離家門兩條街的公園,正要靠近攀爬設施時,蕾蕾很快回頭看了爸爸一眼,便衝過去攀爬她眼中的聖母峰。路人可能不會注意,但小女孩在回頭一瞥的瞬間,已得到她所需要的許可和支持。是爸爸回望的眼神,讓她知道這場新冒險徹底安全嗎?
十四秒後,她已經在峰頂,回頭看爸爸,全身每個毛孔都洋溢驕傲,成就感滿滿地喊著:「我已經長大了。」
「對,蕾蕾,妳已經長大了,」爸爸回答。(蕾蕾不知道爸爸必須努力忍住想要干預、保護的念頭,他還是有些害怕她可能會摔倒。但是,基於從前有過在這個攀爬設施的經驗,他雖感到自己有就近保護的必要,但發現女兒有力量、有熱情,能夠保持平衡,在公園這個特殊區塊,她找到自己的方式。)
又經過二十秒,蕾蕾爬下來。她依然覺得很有趣、有成就感,但她選擇跑回爸爸身邊。爸爸面帶微笑,顯露為女兒的成就感到自豪,父女都很高興。她看著他的眼睛,兩人短暫肢體接觸,然後她又跑走,往溜滑梯跑過去,準備進行下一輪探索。
再說一次,這就是安全依附。在那單純的時刻,爸爸和蕾蕾在一起,在女兒探索有些害怕的任務中,及時回應女兒的需求變化。值得注意的是,蕾蕾也知道爸爸會回應,因為他過去已做過很多次。這整個程序看起來天衣無縫,未經籌謀。蕾蕾基本心理需求的表現,以及父親的回應,已成為編織父女關係的經緯。
依附:綿延不絕的傳承
蕾蕾和父親可能未曾有意識地思考過他們的互動方式,但兩人間安全依附的益處確實堅強,對我們所有人來說也一樣。親子關係是孩子與他人建立的「最初」關係,若這種關係是親密的,會像一隻蝴蝶破繭而出,展翅高飛,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我們會帶著這種最初的關係,進入未來所有關係、工作、人際溝通,如果它屬於安全依附,可能就可以「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數十年的研究顯示,與主要照顧者保持安全依附,可使兒童在各方面的評估都更健康、快樂,包括競爭力和自信、同情和同理心、抗壓性和耐性……以及調節情緒,保持身體健康等能力……還有追求個人的人生成就和滿足。
孩子最初關係中的安全依附,是奠定一生人際關係的良好基礎。毫無疑問地,關係是取得人生各領域成功和滿足的引擎和架構。研究顯示,社會關係促進身心健康,甚至可降低死亡風險。人們愈參與社會關係,早逝的可能性愈低。事實上,相較於社會關係好的人,孤獨者的死亡率是兩倍。西方社會對於「同在」的重要性似乎正在發生轉變,書籍和演講等關於「脆弱」價值的主題,愈來愈受歡迎。我們開始意識到,關係不僅是「額外的」。與同事相處最良好的人,通常先獲得晉升,因為這種人不僅能夠合作,往往也最富有生產力。我們受到形成的關係所支持,這些關係甚至定義了我們,因為在每個與他人的「同在」中,我們得到的遠比孤單一人要更多。
「我讓自己安心,他一直都足智多謀,韌性強又有自信。出發兩天後,……他在電話中充滿活力,對好的開始興高采烈。我對他說:『冒險順利,祝你好運』。我知道這正是他需要聽到的。我隔著遙遠的距離與他相繫,知道他多年來的安全依附經驗,使他握有足夠的工具 關愛、依附和資源。正是因為安全依附,使他能夠遠行探索。」
──海蒂.羅保(Heidi S. Roibal),美國新墨西哥州家庭健康衛生專家,在二十三歲的兒子獨自啟程橫跨美國之際所說
依附:確實重要
直覺上,你深知「同在」的重要性。信任與安全感可改變關係:當你傾訴童年一個羞恥的祕密,可加深友誼;冒著被拒的風險求婚,結果使親密關係更強固;要求應得的晉升,同時建立同儕情誼與相互尊重。畫出有生以來最美的一幅畫、在工作上推出偉大的創新改革,或是寫出一篇精彩的講稿等,即使這些重大成就似乎與旁人無干,也多因安全感而能夠實現。當我們開放並接納他人,我們就容易變得寬大、有創造力、有能力、冒險卻不涉險、頭腦清楚,因為我們知道自己的付出,在安全的環境中,能夠得到理解和接納。當這些事情發生,而且我們成功達成,與他人分享快樂所得的滿足感,又會強化依附的重要性。
安全依附就像一隻隱形的虛擬泰迪熊。讓你有信心,相信自己、相信你有安全基地,帶著這份信心,度過每天重要的轉變和歷程。事實上,成人通常透過人際關係衡量自己的生活,關係進展順利,生活自然好過。
安全的依附是知道有人支持你,知道有人支持你,便開啟了充滿各種可能的新世界。
如果你對安全依附已有正面經驗,便不會驚訝於完全缺乏依附的毀滅性。早在十三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決定進行一項實驗,他想知道如果大人都不和新生兒說話,嬰兒是否還會說亞當和夏娃的語言。因此皇帝下令照顧者都不得對嬰兒說話或做手勢,結果嬰兒變得雙眼無神。七百年後,相似的警示情況出現,一九三○和四○年代,孤兒院兒童的死亡率為%。證明即使提供食物、居所、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如果不能對某位主要照顧者產生依附,兒童依然無法生存。
證據歷歷,為何還要花費這麼久的時間才開始重視依附?除了需要時間,實際是因為,接納一個新理論,通常代表要取代根深柢固的舊觀念。在二十世紀初期,關於兒童發展的教育理論,有兩個主流思想派別,一個是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另一個是華生和斯金納等人的行為主義理論:
佛洛伊德認為,他在成人病患身上所看見的心理問題,可能是源於各種無意識的思想,這些思想在嬰兒時期就開始嗡嗡作響,並隨著嬰兒長大而繼續發揮作用。這個過程驅使嬰兒與父母互動,以及對食物和其他照顧等的需求。即使無意識心靈並不會與生活在現實世界的人產生共鳴,這種理論仍取得一些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的關注(還包括治療成人的精神分析學家)。
另一個陣營則是行為主義派,他們相信嬰兒將特別的笑容獻給媽媽,還有即使身邊有其他照顧者,當媽媽離開視線,嬰兒會哭泣,等媽媽一抱就奇蹟般地不哭了,這些都是因為嬰兒心中有著「酬償心理」:如果他們笑,媽媽會開心,也會更靠近。如果他們哭,媽媽會回來。美國行為主義之父華生認為,嬰兒受到依附所驅動,使媽媽留在身邊,以便提供需要的食物、溫暖、尿布等。今天很少人會否認人類對酬償具有正面反應。然而,由於早期所形成行為的強度高,難以拔除,華生因此建議母親不要過度顯示對孩子的關愛,否則孩子長大成人會覺得這個世界理應如此對待自己,造成適應不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比帶來理性的觀念。鮑比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關心戰後孤兒院和醫院中的兒童,想知道這些收容所對他們有何不良影響。孩子們都吃得飽,穿得暖,接受最好的照顧,有細心的醫療保健,只是缺少父母。相對來說,戰前的孤兒都遭受極大的痛苦,沒有照顧和關愛,缺乏親近的主要照顧者。一九五○年代,鮑比和同事約翰.羅伯遜曾拍攝記錄了一位住院十天的兩歲孩子,父母每天只能探望半小時,結果小女孩從活潑變得非常沮喪。
鮑比的觀察結果,改變了醫院的探視規則,後來影響並形成專業的兒童保護法則。鮑比的努力,回答了一個自人類出現有史以來的大哉問:為什麼即使孩子成長茁壯所需都能得到滿足,缺乏父母或照顧者的影響還是如此巨大?
各種研究所匯集成的證明,回答了這個答案。這些研究整理在頁專欄。
如同鮑比所推測,嬰兒可能受到驅使,必須依附主要照顧者,這是因為深植於本能的演化驅動力,旨在幫助物種生存。嬰兒告訴我們:在非語言層級,嬰兒可能比成人更瞭解依附的重要性,因此會堅定地追求依附性。鮑比和學生瑪麗.安斯沃斯已得到充分證據,證明生命早期缺乏依附對孩子是有害的,因此在十九世紀下半葉致力研究,終於確立了依附理論下面的三個次系統:
尋求照顧:本能地緊緊依賴可以安慰、保護和照顧自己的人。
探索:本能地依照自己的好奇心行動,追求征服與成就。
給予關愛:本能地提供嬰兒所尋求的照顧,產生連結。
你會在第三章中讀到,這三種驅動力形成了安全圈的架構,也解釋了為什麼嬰兒的生長茁壯、長大成人,還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都需要安全依附。諷刺的是,今天許多父母關心的仍是育兒行為,或許因為行為我們可看見,只要能夠改變,我們便相信問題已經解決。然而,行為僅是兒童需求的一種表現,它傳達的訊息是眼睛看不見的依附需求。
序論
父母都希望能把最好的給孩子,為此窮追最新育兒理論和實踐方式、尋找最好的小兒科醫師和老師、認識能夠促進健康成長的食物、立志避免犯別人的錯處,或甚至避免自己父母的錯處。
然而事實證明,本意良善的父母、追求完美的父母,或至少特別注意不犯錯的父母,也會犯下一種重大錯誤。
本書要傳達的基本訊息是,我們天生已具備做個好父母所需的一切。身而為人,我們天生具備對兒女的正向想法,配有形成長久親密關係的驅動硬碟,足以運用這些天賦,教導孩子生而為人的意義。雖然旅途中可能充滿困惑的需求和不舒服的情緒,而且還可能有...
推薦序
推薦序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種實用、明智的指南,以科學為基礎,同時又容易理解,能夠創造孩子所需要的依附關係,使孩子獲得最良好的發展,你來對地方了!肯特.霍夫曼(Kent Hoffman)、葛倫.庫珀(Glen Cooper)和伯特.鮑威爾(Bert Powell)三位都是資賦優異、經驗豐富的臨床心理學家,他們所提出的「安全圈」(Circle of Security)法則已得到證實,是幫助父母養育孩子實用而有效的方法。
數年前我初遇這三位大師,他們的敏感、寬容和謙遜,立刻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致力發展安全圈法則之際,也不斷參照他們對於兒童與照顧者之間依附關係的科學研究,以確保建立堅實的基礎。接著他們進一步測試理論模型的效果,目的不僅是為了自己的計畫,也為了全世界所有使用這套方法的人。此方法建立在神經科學方面的最新發現,自然是最新、最好的養育孩子方法。
依附是指人類等哺乳動物依賴照顧者,進而發育成熟。一些選擇性的依附特性,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會依照傳達給我們的方式,自然塑造我們的成長。依附研究顯示,有幸發展為「安全依附型」的孩子,最可能成長茁壯為關懷、周到,有反省力,情緒和社交情商高、復原力強的人。
如果你希望孩子未來也如此,安全圈教養法將告訴你,如何藉由這些正面提昇生命的特性,讓孩子有最好的成長。但你可能想要知道,如此自然的事,為什麼還需要讀書?為何不是每個人都有安全的依附關係?
研究顯示,對待、安慰孩子的方式,會影響到孩子的安全感。但影響、阻礙育兒的因素也很多,其中一個就是父母的童年經驗。然而,研究很清楚明確:孩子能否依附父母的關鍵因素,並非父母童年時期發生的事,而是父母對童年經驗影響所產生的感覺和認識。經過一萬個案以上、鉅細靡遺的研究,顯示對於童年時期不快經驗的反應,最容易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發生作用,進而影響到日後育兒教養方式(這個發現整理在我的另一本書《發育的心智》The Developing Mind [2012])。即使我們與自己父母和照顧者的依附關係已具備安全感,能夠覺察並深入思考如何教養自己的孩子仍是有益的。學習和成長的空間總是不嫌多!好消息是,讓自己活得有意義,學習加強你和所愛之人的關係也永遠不嫌晚。
當你學習加強自己與孩子目前的關係,你將更清楚看見與孩子的溝通方式,能產生一種「同在(Being-With)」的深度回報感受。在本書中,你將瞭解為何「鯊魚音樂(shark music,這是作者為自己童年時期依附關係所取的名字,寓意甚深)」會在某些內隱記憶形式中出現。每個人都有過去以來所累積的情緒、圖像、身體感受、信念等,我們不見得會有自覺,但這些經驗卻會介入限制我們與孩子連結的能力。我們通常甚至都不知道鯊魚音樂干擾了親子的連結。本書將告訴你如何處理這些經驗,能夠解脫束縛,不再妨礙養育孩子。
關係絕不會是完美的。如果你對育兒抱有完美主義、嚴格的要求,實際上反而可能造成關係緊張。這本書充滿實用性的建議,你要先知道如何善待自己,才能以身作則,善待孩子。根據依附的研究,當我們這樣做,同時還可以修復並療癒在磨合調整、偶發的連結中,無可避免的關係破裂時刻。本書將透過強力的案例,以及重要修復過程的明確指示,教你如何進行辨識和修復破裂的關係。
在我閱讀書中充滿智慧的話語時,深感於謙遜的語調與嘔心瀝血的研究,令我一次又一次發出讚嘆,那纖細的敏感度、清明度,確實可謂智慧的結晶。本書不僅是獻給我們和孩子,也是獻給世人的一份禮物。謝謝你們,肯特、葛倫、伯特與同事克莉絲汀,組成了悠揚的大師之作。也謝謝讀者,由於你具有洞察力、勇氣和愛心,接納了這本書,為孩子的生命帶來安全感。享受你的未來歷程吧!
作者的話
很高興你能找到這份關於父母養育孩子的研究結晶,我們希望書中的資訊能與家長和專業人士分享。我們瞭解書面文字不能替代培訓和監督,也不認為閱讀這些資訊足以提供任何形式的安全圈(Circle of Security恣^介入措施。
保持安全圈的忠誠度,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為此,「安全圈」的英文名稱經過註冊,書中所有圖像也受到版權保護。有關此研究的進一步專業訊息,請參閱我們的書《安全圈介入措施》(The Circle of Security Intervention: Enhancing Attachment in Early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如需取得「安全圈」或「安全教養」的名詞使用許可,用於任何研究或宣傳品中,請到我們的網站詢問www.circleofsecurity.com。謝謝你協助維護安全圈的忠誠度。
國際間有許多人接受過我們的訓練,由於這些人的慷慨奉獻,本書愈加豐富。你會發現書中處處出現的引用文字,都是來自這些人的付出,使得本書更臻完善。
書中依附互動的一些軼事和插圖,來自我們個人和專業領域所遇見的各種家庭。有的經過徹底改寫,以保護個人隱私,有的經過重新編寫,有的具有共同主題的代表性。
推薦序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種實用、明智的指南,以科學為基礎,同時又容易理解,能夠創造孩子所需要的依附關係,使孩子獲得最良好的發展,你來對地方了!肯特.霍夫曼(Kent Hoffman)、葛倫.庫珀(Glen Cooper)和伯特.鮑威爾(Bert Powell)三位都是資賦優異、經驗豐富的臨床心理學家,他們所提出的「安全圈」(Circle of Security)法則已得到證實,是幫助父母養育孩子實用而有效的方法。
數年前我初遇這三位大師,他們的敏感、寬容和謙遜,立刻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致力發展安全圈法則之際,也不斷參照他們對於兒童與照顧者...
目錄
推薦序
作者的話
序論
第一部分 安全圈完全解說
認識依附理論和安全感的重要性
第1章 依附為什麼重要
第2章 安全感──與不完美作朋友
第3章 安全圈的依附地圖
第4章 安全圈上的一雙手
第5章 鯊魚音樂──父母的童年如何呼應日後教養子女的方式
第6章 溝通的行為──真假提示
第二部分 創造及維護安全圈
如何更大、更強、更聰明和更寬容,還要夠好
第7章 鯊魚遺骸──探索父母的核心敏感度
第8章 測試新水域──以安全感為優先
第9章 堅持給孩子安全感
推薦序
作者的話
序論
第一部分 安全圈完全解說
認識依附理論和安全感的重要性
第1章 依附為什麼重要
第2章 安全感──與不完美作朋友
第3章 安全圈的依附地圖
第4章 安全圈上的一雙手
第5章 鯊魚音樂──父母的童年如何呼應日後教養子女的方式
第6章 溝通的行為──真假提示
第二部分 創造及維護安全圈
如何更大、更強、更聰明和更寬容,還要夠好
第7章 鯊魚遺骸──探索父母的核心敏感度
第8章 測試新水域──以安全感為優先
第9章 堅持給孩子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