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門有兩百多年歷史的現代學科,藝術史在大多數時候是以歐洲為中心的。由此也引發了根本的學科問題:在全球轉向的大背景下,依賴歐洲文化及語言構建出的經典話語體系及解題思路,一旦走出西方語境,將如何面對其他文化傳統?又在何種程度上可借為他用?我們能否超越自身的固有視角,找到解釋多元文化的有效路徑?
埃爾斯納在書中回溯了藝術史這門西方學科的緣起,特別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一批現代藝術史家,如李格爾、沃爾夫林、瓦爾堡等人的標誌性貢獻及其對後世的深遠影響。在梳理藝術史學科理論發展的同時,他聚焦于潘諾夫斯基,深度剖析其圍繞“解釋之圈”所搭建的系統框架背後的學理邏輯,展開批判的思辨探討。在此基礎上,埃爾斯納提出擺脫歐洲中心論的學科訴求,為尋求全新的研究範式提示了一種可能的藍圖,以多元比較的模式接近紛繁複雜的非西方藝術。此外,埃爾斯納深入討論了藝術史學中的幾個關鍵議題。他以李格爾和斯齊戈夫斯基為代表,介紹了維也納藝術史傳統中兩股相互衝突的思潮;面對大寫的藝術,埃爾斯納探討了圍繞其概念起源及其所具有的集體性、自律性和價值而形成的神話式宣言;並呈現出對李格爾“藝術意志”這一藝術史中極富爭議的概念的再次思考。而後,埃爾斯納重點論述了20世紀二十年代德語藝術史界對李格爾遺產的兩條繼承路線——一是以潘諾夫斯基的“圖像學研究”體係為例的新康德主義式的批判性回應;二是以新維也納學派的卡施尼茨的“結構分析”方法為例的新黑格爾主義式的解釋與拓展。
作者簡介:雅希·埃爾斯納(Ja? Elsner,1962年— ),英國藝術史家、古典學學者,牛津大學基督聖體學院古代晚期藝術教授。埃爾斯納早年先後在劍橋大學、哈佛大學、考陶爾徳藝術學院研習古典學和藝術史,于1991年獲得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博士學位,2017年當選為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其專著涉及古代晚期的藝術、儀式及視覺性,著有《藝術與古羅馬觀者:從異教世界到基督教時期的藝術嬗變》《古羅馬之眼:藝術與文本中的視覺性與主體性》等。雅希·埃爾斯納的研究橫跨幾大學術領域,為西方藝術史學史和理論的批判性反思帶來了全新的格局,是藝術史學界重要且影響力的當代學者之一。
譯者簡介:胡默然,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現供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業餘從事藝術領域翻譯,譯有《蒙克與攝影》(合譯)等。
曾清漪,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比較文學博士在讀,牛津大學比較文學與批判性翻譯碩士,清華大學文學士。主要研究興趣為中國現當代文學、視覺藝術,地理與空間研究,全球現代主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