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厝,燒過間」是喜樹當地流傳的俗諺,每年農曆八月二十四日,喜樹居民信守天妃娘娘及萬皇宮葉、朱、李三府千歲的指示,舉辦「龜醮」,表達對誤食「龜靈公」的懺悔,並能提倡也約定從此捕獲海龜需放生。這項民俗活動傳承至今,已成喜樹當地之民俗特色,更符合現今生態保育的觀念。
喜樹龜醮是全國獨一無二的祭典,儀式內容不但富有教育意義,保存者萬皇宮也用心辦理及申請,且在民國110年正式為本市無形文化資產,可說是實至名歸。顯示這項民俗不僅僅是宗教祭典而已,而是喜樹地區生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這樣的文化意涵,早已列入喜樹國小的校訂課程中,喜樹的孩子們也年年自主自發參與龜醮祭典的進行。
感謝臺南市政府教育局的支持及經費的挹注,財團法人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盧彥芬執行長的陪伴引導,安紅主任、名淵、惠蓉、玉琳、榮仁、旻玲老師的指導與協助,以及喜樹國小孩子們的繪圖創作,更感謝萬皇宮蔡忠壽主委及委員會的協助及資料提供,促使這本繪本順利產生,讓美與善的文化種子繼續傳播。
校長/黃懷慧
無心之過、懺悔之心、彌補之情」是《喜迎龜醮》的最佳寫照。繪本問世前,適逢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期間,看著全球生命消逝的數字攀升,內心真是百感交集、五味雜陳。
在當時經濟困頓的時代,為求溫飽,以討海捕魚為生的人們,定會將漁貨成為桌上佳餚;卻是造成火災的真正主因,也促使海龜生命無來由的消逝。
過程中最讓人震撼的是:學著接受生命的消逝,而前人為我們後世留下哪些珍藏的美好記憶及值得傳承的美德;最後龜零公大度無私的寬容、漁民們的懺悔彌補之心,讓龜醮傳奇成為喜樹社區裡最引以為傲的「臺南市無形文化資產」,亦是喜樹國小校本課程中最佳的人文典範。
孩子們透過校本課程的洗禮、繪本的創作,珍惜生命的可貴,最後延伸至環保教育觀念的建立及海洋生態保育的永續,才是這本書產出的初衷。
指導老師/江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