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傳記文學史上著名的父愛創傷故事!
在這部自傳中,戈斯以自我表達為目的,講述了自己擺脫父權和宗教碾壓、走向自由與獨立的經歷,建構了一個與維多利亞時代父權觀念背道而馳的嚴父乃至惡父形象。
《父與子:信仰與偏見》在傳記藝術層面融入現代小說的寫作手法,改變了傳統傳記的書寫規範。
作為英國「新傳記」的前奏,《父與子:信仰與偏見》開啟了現代派文學「反父權」的先河。
文章擬從倫理學、文學和心理學三個方面,揭示《父與子:信仰與偏見》「反父權」的主題。
作者簡介:
艾德蒙.戈斯(Edmund Gosse,1849-1928)
英國詩人、作家、文學史家、文評家。代表作有:《父與子》(Father and Son)、《桌上的書》(Books on Table)、《圖書館私語》(Gossip In A Library)、《十八世紀文學史》(A History of Eighteenth-Century Literature)、《易卜生傳》(Life of Ibsen)、《傑瑞米‧泰勒傳》(Life of Jeremy Taylor)、《面貌和印象》(Aspects and Impressions)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靈魂深處的力量
這本書記錄的是兩種氣質、兩類內心,甚至是兩個時代的鬥爭。鬥爭的結果,不可避免地造成兩者的決裂。這裡講述的兩個人,一人生來就要飛回起點,而另一人則身不由己地要被帶向前方。有時,兩人都無法用同樣的語言溝通;他們從未懷揣共同的希望,當然也不會為共同的渴望所激勵。但至少,即使在最後時刻,沒有一個人對另一方表現出怠慢,也未以一種可悲的遷就審視對方,這對生者而言,無疑是種慰藉。兩人之間的情感,不斷受到外部力量的衝擊;相比之下,健康、命運或環境引起的變化已無足輕重。兩人都能篤守一個信條:血濃於水(緊密的家庭關係必須得到珍惜和維繫),這也算是一種慰藉吧!雖然這種慰藉令人唏噓感歎,但不管怎樣,終究是一種慰藉。若非如此,本書的故事也就無從談起。
兩人的摩擦發端很早,但顯然不可能在作者的嬰幼年時期。為了讓讀者瞭解兩個人的情況(非同尋常)和大致的氣質(也許天生就是對頭),有必要在開篇時盡己所能進行一番回憶,以期呈現一個真實而完整的畫面。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為了尊重家族傳統,作者在講述故事中還做了一些必要的解釋。
父母都是清貧、溫厚之人,年事已高,孤獨、敏感而且清高──雖然他們都未意識到這一點。兩人都屬於所謂的中產階級,有一個共同之處:祖輩都曾在十八世紀時大富大貴,只是後來家族逐漸沒落衰敗了。這兩個家族,都是在健康方面先出了問題,才導致財富的衰敗。父親的家族衰敗的過程緩慢持久;而母親的家族衰敗的過程則快速迅捷。外祖父生來富有,十九世紀初結婚不久,就在北威爾斯的斯諾登峰的山坡上買了一小塊土地,過上了似乎有些驕奢的生活,養了一群獵犬,享受著揮金如土的快樂。他的妻子對他過這種大手大腳的生活並不反對。他有三個孩子:我母親和兩個弟弟。他聲稱自己是盧梭的信徒,極力督促孩子們接受教育,這也算是他性格中屈指可數的優點了。但他自己卻難以篤守《愛彌兒》的教導,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雇用了家庭教師教授盧梭一心想要阻止的課程──歷史、文學和外語。
母親是外祖父的掌上明珠,能讓她出人頭地是他最值得炫耀的事。她學習希臘語、拉丁語,甚至還接觸了一點希伯來語。但最重要的是,她學會了獨立思考,這也直接導致了在一些關係重大的問題上,總與她那隨和、奢侈和放縱的父母勢不兩立。母親到了三十歲,在回顧人生時,曾私下裡寫過這樣的話:「回想起來,我從未有過一刻不摯愛宗教。」她的想法與眾不同:「如果必須追溯自己獻身宗教的起端,我最初的願望和嘗試應該開始於嬰幼兒時期。假如要把我的悔改一直推遲下去,直到我不再犯下罪過,那麼我就永遠都不可能獻身宗教了。」當時,如很多年輕人一樣,她的道德意識已然復蘇,因此她對父母恣意妄為的尋歡作樂深惡痛絕。外祖父因毫無節制且肆無忌憚地揮霍,最終敗光了家業,不得不賣掉地產,過上了一貧如洗的生活;母親是家裡唯一不為這種衰敗而感到懊悔的人。而我,儘管外祖父的所作所為實在有些離譜,可以說罪孽深重,但我想,自己應該還會喜歡他的。可惜他八十歲去逝時,我才九個月大。
就宗教信仰而言,父母幾乎是沿著同樣的路徑走到了同一地點,這種人生交集,也算冥冥之中的定數吧。母親最初入的是英國國教,而父親則起源於於衛斯理宗,兩人都在未徵求對方意見的前提下,在體驗了千奇百怪的神學經歷後,不約而同地對新教的所有教宗,取得了幾乎截然一致的態度:於超然孑立和毫無偏見之中,投入自我冥思。父母所認同的那些教宗,應該行走於光明之中。而每個與他們意見相左的宗教,都幾乎確定無疑地滑落到其宗教界限的邊緣,那裡漆黑一片,父母是永遠不會跟隨的。因此透過不斷抉擇,兩人完全出自於個人意願,將自己關在了任何新教的大門之外,最終,只與一些與他們持同樣觀點的極端加爾文宗的信徒聚會,他們一致奉行的是所謂的「摒棄」信念──摒棄牧師、摒棄儀式、摒棄節日,摒棄任何形式的教堂用品。只有上帝的晚餐和研習《聖經》,才能令這些古板苛責的靈魂凝聚成一體。他們互稱「弟兄」,是外界把他們誇大為「普里茅斯弟兄會」。
第一章
靈魂深處的力量
這本書記錄的是兩種氣質、兩類內心,甚至是兩個時代的鬥爭。鬥爭的結果,不可避免地造成兩者的決裂。這裡講述的兩個人,一人生來就要飛回起點,而另一人則身不由己地要被帶向前方。有時,兩人都無法用同樣的語言溝通;他們從未懷揣共同的希望,當然也不會為共同的渴望所激勵。但至少,即使在最後時刻,沒有一個人對另一方表現出怠慢,也未以一種可悲的遷就審視對方,這對生者而言,無疑是種慰藉。兩人之間的情感,不斷受到外部力量的衝擊;相比之下,健康、命運或環境引起的變化已無足輕重。兩人都能篤守一個信...
作者序
序
時下,小說的創作形式日新月異,卻也往往因過於粉飾美化而變得似是而非,因此也許有必要做出聲明:作者在講述下面的故事時,為了確保故事的嚴謹和真實,自始至終在刻意保持一種謹慎的態度。從嚴格意義上講,如果故事不真實可靠,就是對那些有興趣拜讀本書的讀者的一種輕視。作為一種文獻資料,本書記載了那些早已匆匆而過、無可挽回的教育問題和宗教事宜。從這方面來說,它是對漸趨消亡的清教主義觀念開出的一份診斷;同時,作者也希望藉此令讀者有所獲益。
其次,本書還將作者嬰幼兒時期的道德和思想的演變過程呈現出來,這些非同尋常的境遇別具深意,定會讓那些有心之人獲得啟迪。作者注意到,寫過自己真實童年經歷的人,通常最初是不願下筆的,而往往是在歲月匆匆而過、記憶變得模糊之後,才想起拾筆追憶。也許這類自傳會走入一些通常的誤區,它們要麼過於多愁善感,要麼過於沉溺自我不能自拔。這篇回憶錄的作者認為,如果有必要對自己的早年時光進行反省,就該在記憶猶然鮮活之時進行,因為這時的他還未因歲月流逝而變得健忘或敏感,更不會滋生偏見。
書中提及的人物,除了兒子之外,沒有一個人健在了。只有這一點,可能對事實有所損害。雖然如此,為了避免出現任何冒犯行為,經過深思熟慮,作者還是對書中談及的大多數人物的名字都進行了處理。
作者本人也是匿名的,讀者無論認為他是熟稔的老相識也好,還是萍水相逢的過客也罷,都無足輕重,因此不必費盡心思加以掩飾或明確。
也許,對思想衝突的描述,在雜糅著快樂和幽默的同時,還應融入對最嚴肅話題的討論,但這並非是通常之法。本書講述的故事,卻無可避免地將兩者交織並行起來。誠然,有趣的書籍總想將趣味貫穿始終,可一旦神學驚醒了一絲笑容,就會遭到非議。生活的構成並非總是如此隨心所願,如果本書不能反映真實生活的一面,它就毫無意義可言。在本書描寫的故事中,悲喜交融的情景隨處可見,那些為故事的悲愴所感染的人們,不必努力尋求解釋:為何喜劇膚淺蒼白,而悲劇又總難以或缺?
1907年9月
序
時下,小說的創作形式日新月異,卻也往往因過於粉飾美化而變得似是而非,因此也許有必要做出聲明:作者在講述下面的故事時,為了確保故事的嚴謹和真實,自始至終在刻意保持一種謹慎的態度。從嚴格意義上講,如果故事不真實可靠,就是對那些有興趣拜讀本書的讀者的一種輕視。作為一種文獻資料,本書記載了那些早已匆匆而過、無可挽回的教育問題和宗教事宜。從這方面來說,它是對漸趨消亡的清教主義觀念開出的一份診斷;同時,作者也希望藉此令讀者有所獲益。
其次,本書還將作者嬰幼兒時期的道德和思想的演變過程呈現出來,這些...
目錄
前言 信仰的力量
第一章 靈魂深處的力量
第二章 叛逆的祈禱
第三章 母親的離世
第四章 自我意識的覺醒
第五章 日漸濃厚的偏見
第六章 局限意識的發生
第七章 偏執的愛
第八章 家庭管理制度的變革
第九章 靈魂深處的自我救贖
第十章 繼母帶來的變革
第十一章 成長的煩惱
第十二章 出現裂痕
後記 我渴望純粹而簡單的信仰自由
前言 信仰的力量
第一章 靈魂深處的力量
第二章 叛逆的祈禱
第三章 母親的離世
第四章 自我意識的覺醒
第五章 日漸濃厚的偏見
第六章 局限意識的發生
第七章 偏執的愛
第八章 家庭管理制度的變革
第九章 靈魂深處的自我救贖
第十章 繼母帶來的變革
第十一章 成長的煩惱
第十二章 出現裂痕
後記 我渴望純粹而簡單的信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