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愛我嗎?
文 / Carol (大穎文化總編輯)
前幾天中秋節的假期,我回南部高雄的娘家,去一個朋友家,朋友不在,他兩歲半的女兒跟阿公阿嬤在家。我跟阿公阿嬤聊了一下......
「媽媽還是沒回來嗎?」我問阿嬤。這是個準單親家庭,我的朋友和老婆分居中,正在協議離婚。小女孩從小跟著阿公阿嬤,媽媽在她十個月大時就走了。
阿嬤沒好氣的說:「她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要了,怎麼還會回來!」然後,開始數落起那個不盡責的媽媽做了多少過分的事,邊說邊罵。
阿公也偶爾插進話來說一兩句,他說孩子的媽媽對小孩沒耐心,一心只想過自己的生活,不願被孩子綁住,在家時,其實也不怎麼帶孩子,這樣的媽媽在不在,對孩子來說沒什麼差別......
小女孩枕著阿公的腿睡著,一動也沒動,我想她是睡得很熟吧。
阿公阿嬤是平實的老人,他們倒是沒有捏造媳婦的不是,說的都是實情。據我所知的,小女孩早在baby時期就都是爸爸在張羅她所有的事,媽媽像個旁觀者。
我聽著聽著,有時點點頭,表示我可以理解老人家說的。
過一下子,小女孩醒了,先是依依呀呀的唉唉叫,阿公安撫她,沒用,之後開始大哭,邊哭邊踢腳,像是很生氣的樣子。我幫忙哄著、阿嬤搬出小女孩平時喜歡的玩具逗她,我們三個大人十分努力的想盡辦法安慰小女孩、討好她,一切都沒用!小女孩依舊固執的大哭,她邊哭邊用手使力掐阿嬤的臉,那個蠻橫無理的模樣,連我看了都有些動氣。我問阿嬤,她每次睡醒都這樣嗎?不是!以往不會!
「妳到底要什麼嘛?!」阿嬤氣極了,對小女孩大吼。
「媽--媽--」小女孩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喊,因為她邊哭邊喊,聲音不是很清晰。但是,我們還是都聽到了。
她要媽媽!這個媽媽一直沒有對她盡到任何一點照顧的責任,甚至沒有陪伴過她,她還是要媽媽!
我恍然明白,小女孩生氣、哭鬧、掐阿嬤,是因為她覺得我們在講她媽媽的壞話!雖然我們說的是事實,在別人眼中不管多不值的女人,在小女孩心目中,終究還是媽媽。
小女孩的野蠻、粗魯、哭鬧......其實,都只是--她想問:「媽媽,妳還愛我嗎?妳為什麼不在我身邊陪我?為什麼阿公阿嬤要說妳是壞人?」
小女孩漸漸平靜下來後,我跟阿公阿嬤說:「她都聽到我們說的吧?下次請不要再在她面前提起媽媽的不好了吧!即使她睡著,也不要......」
阿公沉默、阿嬤眼眶泛著淚光。
在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孩子。不管我在台北還是高雄,總會遇見。
要分手的兩個人肯定對對方是很不滿的,不過孩子並沒有這樣的情緒,孩子有的只是難過、還有質疑--如果你們不在我身邊了、如果你們將有各自的新生活了,那麼,你們還會一樣愛我嗎?
離不離婚、誰是誰非,這都是大人的事。也許是婚前的認識不清、或者是婚後的生活折磨,走到今天這一步,大人們種的因,往往要孩子一起跟著承受那個苦果。承受吧!因為你是我們的孩子。如果你這樣想,至少做一點什麼,讓孩子的痛少一點、輕一點吧。
做一點什麼呢?......
這一天,小熊和熊媽媽一起到戶外踏青遠足。
他們在湖邊野餐、踢足球、吃熊媽媽親手烤的蛋糕,他們還動手做小木船,然後放小船在湖面上漂流。
小熊覺得很開心,可是,爸爸卻不在他們身邊。
「我們再也沒辦法跟爸爸一起去釣魚了嗎?」小熊沮喪地問。
「可能已經沒辦法了吧,」熊媽媽平靜地說,「我跟你爸爸離婚了。」
「那你們還會像以前一樣愛我嗎?」小熊擔心地問著。
「傻孩子,你一直都是我們唯一的寶貝,」熊媽媽微笑著說,「也是我們最愛的小熊啊!」
像熊媽媽一樣吧。平靜,但堅定的讓孩子知道--你一直都會是我們唯一的寶貝。我們永遠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