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艾爾溫.薛丁格的圖書 |
$ 180 ~ 342 | 薛丁格:我的人生,我的世界觀
作者:艾爾溫‧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 / 譯者:黃玉林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3-08-08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普通級 共 10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暴雪娛樂於1995年開始著手設計《星海爭霸》系列遊戲。這款遊戲首先在1996年的電子娛樂大展上進行展示,並最初採用了《魔獸爭霸II》的遊戲引擎。《星海爭霸》同樣使暴雪娛樂建立了影片製作部門,最初用以在《星海爭霸》的故事主線中插入一系列過場電影短片。
1998年《星海爭霸》發行之後,大部分《星海爭霸》開發人員繼續進行了其官方資料片《怒火燎原》的開發。2001年,《星海爭霸:暗影獵殺》開始由Nihilistic Software領導開發。不同於先前的即時戰略系列遊戲,這是一部動作冒險遊戲。然而在2004年,《星海爭霸:暗影獵殺》宣布被無限期推遲。《星海爭霸II》於2010年7月27日發行。《星海爭霸II》資料片《星際爭霸II:蟲族之心》則於2013年3月12日發行。《星海爭霸II》最後一部資料片《星海爭霸II:虛空之遺》在2015年11月10日發行。和《星海爭霸II:自由之翼》以及《星海爭霸II:蟲族之心》不同的是,這次虛空之遺在中國大陸的發售與全球Battle.net伺服器的時間同步。於2017年8月14日《星際爭霸》及《星際爭霸:怒火燎原》資料片高畫質重製版正式發售。
原版《星海爭霸》及其資料片發行初期即受到大量好評,僅於1998年即售出了150萬套,,是當年銷量最好的PC遊戲;而十年內總銷售量則超過950萬套。 部分評論媒體將其視為史上最為傑出 和重要 的遊戲之一,並讚揚它對於即時戰略遊戲發展的貢獻。這一系列的遊戲吸引了全世界眾多的玩家。特別是在韓國,職業選手及戰隊在電視上進行對抗,收視率很好。
維基百科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薛丁格,
不只是量子力學奠基者,
更啟發DNA結構生物學發現,
還是鑽研奧義書、叔本華與斯賓諾莎的哲學家,
對「自我」、「世界」、「意識」等課題有著獨到見解。
東華大學物理學系副教授
黃玉林 翻譯、導讀
薛丁格是二十世紀最偉大、也最謙虛的天才。寫於1960年的手稿〈我的人生〉,是向來不喜談論自己的薛丁格,唯一一次細述生平。讀者可藉此瞭解是怎樣的知識養成,讓他的興趣不僅限於物理學與數學,更包括生物學與哲學。
〈我的世界觀〉出版於1961年,由兩篇長文構成,分別寫於薛丁格學術生涯初始與退休之後,雖然中間間隔了35年,但它們彙整了他對世界本質的哲學觀點。薛丁格的世界觀源自印度的吠檀多哲學,認為只存在著一個單一的意識,我們都是它的不同面向,並進而推演出一種敬畏生命的倫理學立場。
論者指出,薛丁格的理論物理學創見,其源頭可能正是他的哲學思索。
突然將你從虛無中喚來享用這個壯觀、無視於你的奇景的那個東西,它是什麼?也許一百年前,另一個人坐在這個地方,像你一樣懷著敬畏和渴望,仰望著山上餘暉漸退的積雪。他和你一樣感受痛苦和喜悅。他是別人嗎?難道不是你自己嗎?
薛丁格最知名、譯為最多語言的作品之一。
——《維也納日報》(Wiener Journal)
精確科學的實踐者薛丁格,對哲學的驚奇所做的動人沉思。
——《新聞報》(Die Presse)
作者簡介
艾爾溫‧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
1887年生於奧匈帝國維也納附近的埃德伯格(Erdberg),1906年至1910年在維也納大學學習物理與數學,1910年取得博士學位。
1926年提出薛丁格方程式,奠定了量子力學的基礎。1933年,薛丁格與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Paul Dirac)因他們對量子力學的貢獻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用以說明量子力學在宏觀條件下的不完備性的「薛丁格貓」思想實驗,甚至成為一般人耳熟能詳的概念。
在頂尖物理學家之中,薛丁格以其學養的深度與廣度著稱。他的著述觸及物理學的許多面向,包括統計力學和熱力學、電介質物理學、色彩理論、電動力學、廣義相對論和宇宙學,並嘗試建立統一場論。薛丁格也在1944年發表了生物學的經典巨著《生命是什麼?》(What is Life?),他在該書從物理學的角度探討遺傳學的問題;當時正值分子生物學起步之際,日後發現DNA結構的華生(James Watson)與克里克(Francis Crick)以及生物學家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都深受其啟發。
薛丁格年輕時廣泛閱讀叔本華作品,深受其影響並進而接觸到奧義書的學說。同時,他也鑽研斯賓諾莎的作品。他曾表示,自己內心最深的願望是成為詩人;在開始學院生涯時,他原本打算一邊講授理論物理學,一邊研究哲學,但未能如願(詳見本書)。薛丁格在哲學的涉獵範圍包括古代和東方哲學、倫理學和宗教等,尤其對意識、心物二元論、感官知覺、自由意志與客觀實在等主題感興趣。
1961年,薛丁格因肺結核病逝於維也納,死後葬於奧地利的阿爾卑巴赫(Alpbach),墓碑上刻著薛丁格方程式。
譯者簡介
黃玉林
台灣高雄人。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畢業,德國哥廷根大學第四物理學研究所碩士、博士。哥廷根大學電子顯微技術實驗室博士後研究。目前任教於花蓮東華大學物理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