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即將面臨關廠命運的公司,在人人都宣判「死刑」的同時,經歷了九二一地震的衝擊後竟能浴火重生,地震後的第一時間,員工對公司的擔心遠勝於對自己家人的關懷,看在被派任台灣終結台中三洋的若林敏雄社長眼裡,其堅強的意志力遠超過關廠前的士氣,油然而生的毅力使台中三洋渡過最難困的時期,在往後的改革中,若林敏雄從意識改革、生產革新,及其他的改善手法,帶領台中三洋重新站起來,最後台中三洋以股東的名義,進一步成立蘇州三洋的歷程,對國內中小企業而言,是值得學習的典範。
以台中三洋改革之路的歷程,來讓國內中小企業做自己內部檢視的依據。本書希能對各個企業引起迴響,不管是正面臨改革或是事業已經是top的,都能有好的參考價值。若林敏雄:1967年畢業於日本國立群馬大學工學部合成化學系
1967-1989年畢業後即進入三洋電機株式會社半導體事業部負責製程及產品設計
1990-1993年擔任製品企劃部企劃課長,負責進行全球市場調查及新製品開發企劃
1994-1999年擔任品質保證部部長,負責廠內品管,處理顧訴抱怨事件。
1999-2003年派駐台中三洋電子,2001年6月就任董事長,原身負結束台中三洋之責,後因推動意識改革、組織精簡化及成立新事業,使得台中三洋電子免於關廠,甚至得以重生。2002年6月還進一步主導蘇州三洋半導體設廠事宜。
2004年擔任蘇州三洋半導體董事長。記得有一首詩這樣寫著:「最強的靈魂出於絕望憂苦,最偉大的成就往往灼滿了奮發求生的傷痕。」的確,痛苦是人生最偉大的導師,人們唯有通過痛苦所施加的層層煎熬與試煉,才能得到真正的喜樂。因為痛苦這把犁刀,一方面割破人心,一方面卻掘出了生命希望的新泉源。
四年前,任職於日本三洋電機的若林敏雄便懷著痛苦與忐忑不安的惶恐心情,銜命來到營運已是岌岌可危的子公司──台中三洋電子,準備擔任收拾殘局且做好關廠善後的苦差職。四年過去了,台中三洋電子不但沒有關廠,而且成功的在大陸開疆闢土,成為「日本三洋在中國圈的母公司」,同時,也是日本母公司最為稱許的典範子公司。這些令人不可思議且嘖嘖稱奇的成就,到底若林社長是如何辦到的?本書將為您一一解開謎題。
回想四年前,世界景氣步入大蕭條,台灣的企業在不堪虧損的狀態下,關廠的關廠,出走的出走,整個企業界無不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中,企業主更是個個懷憂喪志。這時若林社長臨危授命前來台灣,沒想到立刻經歷了一場百年強震的生死浩劫,這場摧枯拉朽的強震讓原本已經心灰意冷的若林社長,在看到全體員工發揮出堅毅無比的愛社心與團結精神後,深深為之動容,進而激發出他決心為這個企業生枯起朽、浴火重生的堅定信念。
談到台中三洋電子脫胎換骨的企業成功再造故事,早已是業界競相仿效學習的典範,然而成功背後總是隱含了許多令人為之津津樂道的歷程,誠如英國大文豪狄更斯所說的:「成功好比一張梯子,『機會』是梯子兩側的長柱,『能力』是插在兩個長柱間的橫木,只有長柱沒有橫木,梯子是沒有用處的」,若林社長能夠成就台中三洋電子起死回生的奇蹟,除了他個人卓越的領導能力外,且不惜打破先例,啟用台籍員工擔任最高階層的領導幹部,這種知人善用的領導特質,進而培養出公司全員一體攸關與共的革命情感,終於使得這家原本被判關廠死刑的企業,得以撥雲見日重新展現旺盛的生機。
這本書得以出版,尤其要感謝前台中三洋電子若林社長(目前擔任蘇州三洋半導體董事長)及其改革團隊不吝分享他們在這四年奮鬥中,不屈不撓的苦樂心情轉折,書中每一則小故事都在在地展現了三洋人發揮台灣人的拼搏精神,勇敢對抗惡劣現實環境的堅毅韌性,更見證了事在人為與化危機為轉機的真諦。他們的故事,讓我們深深體會到把黑夜當成黎明,時間就會源源不絕;把挫折當成起步,成就就會不斷地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