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旨在討論中古士族祖先記憶中的構成、載體以及意義。譜系和譜牒是其中最關鍵的話題。
上編“貞石證譜”,從譜系的石刻化傳統入手,探尋中古譜牒與石刻文獻的共生關係,追蹤譜牒知識的基本史源,在此基礎上觀察中古譜牒在士族社會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下編“個案研究”,集矢於中古碑誌中向來被學者忽視的介於虛實之間的祖先描述,尤其考察祖先記憶的模糊區域和階段性特徵,進而揭示這種祖先書寫與門閥興衰的交互作用。
外編“攬鏡自照”,通過深度評介域外重要學人的研究成果,總結和反思中古士族研究的問題、主義與理論,借此推動中外學術交流和中古史研究的開展。
本書作者熟練運用碑誌資料,結合傳世文獻,重繪士族祖先記憶中波瀾不驚而又光怪陸離的“光譜”,賦予士族研究這一舊話題以新的意義,可謂推雅取正,別開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