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最後時刻的疑問、不安或圓滿,建立彼此的深刻連結──
傾聽即療癒。
傾聽即療癒。
「今晚有盛大的展覽,我正要搬幾個箱子去我太太的藝廊。你知不知道這個展覽在哪裡舉行?」
走到生命盡頭的人是一腳踩在天堂,另一腳踏著土地。
「我找不到我的護照。」
「聽起來真讓人心煩。」
「是啊,現在我去不了該去的地方。」
「你去不了,就困在這裡了。」
「對,我就夾在兩個國家中間,我人在這個國家,但是我想要去那個國家。」
人生主題轉化為象徵,宣告別離。
即將啟程的旅行、反覆表達感謝、前後矛盾的句子……
生命終點前的語言之所以難解,也許是因為臨終之人正在經歷文字難以描述的經驗。
當所愛之人即將過渡到另一個世界,不妨記下聽到的一字一句。不必剪裁、編輯或害怕,也不須論斷。
「當我們伴隨心愛的人走向那一道大門,在旅途上我們既能勝任嚮導,同時也可以當一名遊客。」
莉莎‧史瑪特在父親生命的最後注意到其語言內容的變化,因而開始追蹤記錄,後來成立「最後話語專案」(Final Words Project)。
透過專案網站、臉書粉專和電子郵件,收集資料遍及美國和加拿大,親自或利用電話進行專訪。談話內容超過一千五百份,有的是隻字片語、也有完整的文句,說話當時是過世前數小時到數週都有。
此研究計畫有兩層目的,一是透過話語內容的解析,為往生者與家人(包含朋友和照顧者)之間尋找感情的連結,二是抽象的哲學層次,希望分享對「死後世界」的觀點,也研究臨終語言的模式和功能。
史瑪特發現人們步入人生終點時,其談話都有共同的語言模式和主題,進而將這些扣人心弦的言語意涵及發現寫成此書。
名人推薦
知名作家 李偉文、全美暢銷書《天堂際遇》作者 伊本‧亞歷山大 暖心推薦
瀕死體驗研究先鋒 雷蒙‧穆迪博士 專文導讀
臨終病患的語言教人困惑,鄭重地重新思索其意義,這項工作很早以前開始就應該開始了。莉莎.史瑪特對於這個現象的分析引人入勝,將是未來許多博士論文和臨床研究的起點;我們在乎的人逝去時的話語不可捉摸,曾經令許多人感到驚奇與不可思議,這本開路先鋒之作也必能為這些在世者帶來安慰和領悟。──雷蒙‧穆迪,醫學、哲學博士,《死後的世界》作者
《聽懂臨終絮語》是臨終者最後話語的經驗及洞見寶庫,並經由語言學家的心靈逐一揭示。它建議我們何妨將誕生與死亡看作相同過程的不同面向,二者均是生命週期所不可或缺的;而且,我們的靈魂緊緊相連,不會因為死亡而終止。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生命過得最充實?臨終者的話語為我們呈現了最重要的一部分線索。──伊本.亞歷山大,神經外科醫生,《天堂際遇》及《天堂的地圖》作者
莉莎.史瑪特輕柔地邀請我們,將心耳調校到另一種現實,聆聽臨終者所吐露的話語。她仔細觀察、記錄了臨終者如何神祕而怪異地使用熟悉的隱喻、符號、時間迴路等工具,表達他們知覺擴張後的非線性經驗。時下我們無非是將死亡看成失敗的過程,我們必須改變這種心態,轉而將它視為不斷深化的意義和驚奇。《聽懂臨終絮語》在這方面踏出了重要的一步。──茱莉亞.阿桑特,《最後邊境》作者
本書的研究深刻動人而且細膩精闢,關於生命臨終時和另一個世界之間可能產生的溝通,為您提供了新穎有趣的資訊饗宴。──保羅.裴瑞,《瞥見永恆》共同作者
莉莎.史瑪特對生死門檻這個領域的洞察力,為我們開啟了知覺之門,有助於了解死亡做為人類經驗的一部分,以及死亡究竟是什麼。──麥克.韋恩,《量子革命》作者,電視節目《採訪尖端人物》製作人兼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