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校閱、譯者代表序
「學校心理學」這個學門對臺灣學界與教育實務界者並不陌生,但長久以來各方均有自己的說法與理解,加上在大英國協體系下(英國、香港、新加坡、澳洲等),學校心理師之正式名稱是「教育心理師」,而臺灣心理諮商系「教育心理學」組,則多偏重於教學學習理論之探索建構,缺少心理師在學校實務工作方面的角度,因此增添了混淆。另外,在《學生輔導法》通過及近年的修正之後,各縣市不僅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協助學校推動學生心理健康與預防心理疾病之工作,也增聘具國家專業人員執照的心理師到中小學裡工作,因此有不少這類心理師認為自己就是「學校心理師」。此外,長久以來存在於學校中的輔導系統,也讓大眾或甚至學術界、實務界認為臺灣的學校中其實早有學校心理學之執行,只是沒有「學校心理師」此職務。但事實上,上述輔導諮商中心的心理師與不少學校輔導老師多半以醫療諮商個案的思維在學校工作,且臺灣的中小學校園被要求需完成之「與心理議題相關之行政事務」也是相當繁雜。這種以醫療方式在校園實施心理健康服務的效果難以彰顯之外,也常耗損學校中心理健康的專業人員。然而,「系統合作」、「生態諮商」、「普特/輔特合作」、「三級輔導」雖已提出多年,但卻少有適合臺灣校園文化的作法使其有效運作於學校場域。
本書共分成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學校心理學現今的實務(美國的背景),一開始就強調的兩項素養能力正是目前臺灣培養心理師的系所課程所缺乏的多元文化能力與諮詢合作(許育光、刑志彬,2019),而這兩項卻是目前美國學校心理學、學校心理師培訓最看重的兩項,且最能凸顯與其他心理專業人員不同之處。第二部分介紹五個重要的專業組織,其中美國心理學會第十六分會(APA Division 16)與全國學校心理師學會(NASP)在全書各章節多會提及,是形塑學校心理學專業的重要組織。另外,特殊兒童理事會更是特殊教育研究實務界最重要的學會之一,這也凸顯了學校心理學與特殊教育(或是說有特殊需求的兒童青少年)之間的緊密關係。第三部分為與學校心理學相關的理論基礎,呈現了學校心理學是一門應用心理學。第四部分是本書的重要支柱,雖然主題為爭議辯論,但這些議題一直都是在學校心理學推動上形塑該專業的重要論點。其他應用心理學(臨床、諮商、工商)也經歷過(或正在經歷)這些論點爭議的辯述。第五部分是介紹當前情境與展望未來,而我目前也正參加著第二十九章提到的未來研討會( 2024年版)。說「正參加著」是因為這次未來研討會不再以兩三天大型研討會(大拜拜)方式辦理,而是創新地運用六個月的時間持續學習、成長,鼓勵大家訂定自己在學校心理學的工作目標、達成檢核,這也受惠於科技進步得以運用線上方式進行。
本書由我在美國密蘇里大學求學時,學校重金挖角而來的Matthew Burns教授所編著,他邀集當前美國學校心理學各個領域傑出的學者,撰寫他們專長的主題。我自己的博士班指導教授也與兩位教授合作撰寫了預防科學對於學校心理學的重要性(第十五章),這正是我覺得學校心理學吸納公共衛生的模式後,將其應用在學校場域中最令人讚嘆的地方。回想起當初選擇去美國就讀學校心理學,主因即是希望能找到預防、積極的篩選介入處遇方法,讓學校環境中,不符合特殊教育服務資格、但在班上遭遇困難的孩子得到該有的實證為本服務,而不是只能被送到輔導室接受個別或小團體輔導,或者是被送去學務處用訓誡嚇唬的方式暫停他的不當行為。我後來也從公共衛生模式中學習到,如何讓學校內的教育者在每天已經很緊湊的活動中看到積極預防的好處,又能不增加他們的負擔,從而讓全校、全學區之下的每位執行者都能上手。
非常感謝心理出版社林敬堯總編輯當初義氣地答應出版此書並談妥版權,讓本書成為全臺灣第一本學校心理學專書(目前市面上是有一本,但是由中國的學者翻譯撰寫),也感謝心理出版社執行編輯陳文玲小姐及其高品質團隊在緊迫時間之下的耐心與細心校對,本書有相當多的專有名詞,翻譯者人數又多,要維持一致性的工作相當辛苦。更感謝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的老師及同學們,願意就自身專業領域,在百忙中投入本書的翻譯,讓當時剛回國任教就接下此重大任務的我感激不盡。感謝陳明終老師在退休後仍願意一起擔任總校閱的工作,讓本書有更佳的翻譯品質。感謝臺灣師範大學的洪儷瑜老師與美國愛達荷州立大學的范中豪老師時時關心此書出版的進度,並不斷給予我鼓勵支持。
本書章節較多且內容龐大,專有名詞與法令法條也常出現,在翻譯校對過程中已經盡力維持每個章節的一致性與品質,若有疏漏或錯誤也歡迎指正討論。期許透過這本書介紹美國行之多年但也是新興領域的學校心理學,能夠讓臺灣學校中的教育者與專業輔導人員對於心理學在學校中的運用有更深入、更廣面的理解與反思。
莊季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