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新興宗教」和「宗教對話」,均是國際宗教學界所關注的重要研究課題。流覽中外文專業資料,關於新興宗教和宗教對話的論著皆可謂數不勝數,浩如煙海,但將二者關聯起來予以研討的理論專著卻如鳳毛麟角,實在罕見。讀者打開的這部新著便是為彌補這方面的缺憾而做出的一種學術嘗試。
這部新著是作者在其博士學位論文基礎上修改完善而成的。作者莊政憲生於長於寶島臺灣,他本科學習自然科學,碩士階段轉讀中國哲學,又經多年的社會工作,終下決心來北京大學攻讀宗教學博士學位。大約是在四年前的一個春光明媚的午後,政憲同學剛修完博士班的多門課程,就趕著與我相約,商討論文選題。他關懷社會現實,傾心實證方法,十分感興趣於新興宗教研究,我則向他建議,捕捉國際著名宗教學家齊相探討的某個重大現實問題,設法將新近的理論傾向和方法論觀念引入新興宗教研究。望著窗外燕園裡漸露枝頭的嫩葉,我們期待這種學術嘗試能為日後同類課題研討帶來些許新意與活力。此後,不記得有過多少回交談,也不記得改過多少次方案,政憲同學才定奪了其博士論文的探索主題,即著眼於國際學術界關於宗教對話研究的新近理論動向——宗教實踐論,試以當代臺灣新興宗教的實踐觀為例,以期印證「二者之間的呼應關係」。
確定上述選題及其學術立意後,政憲同學便奔波於海峽兩岸。歷經查閱文獻、研讀專著、請教專家、探訪實地等諸多環節,他選取了八個臺灣新興宗教組織作為研究典型,一方面廣泛搜集整理文字材料,另一方面進行了大量深度訪談。根據這兩方面的實地調研資料,他又廣為參考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新近研究成果,從宗教實踐觀、社會實踐觀、宗教他者觀、宗教對話觀等多重視角,較為細緻而深入地探討了當代臺灣新興宗教的社會實踐活動及其重要現實意義,並就如何推進臺灣新興宗教研究、應對全球苦難問題、跨宗教對話的實踐願景等,提出了一些有參考價值的學術見地。
中國讀書人向以「文章千古事」為治學座右銘。這部新著雖是用心竭力之作,但還遠談不上成熟完美,無論在實證考察、理論闡釋,還是二者的切合上均留有大量探討餘地。
好在政憲同學就此交叉課題的學術探索剛剛起步,他將持久努力,潛心鑽研。這種學術情懷令我感筆,故以辛卯年初秋的「序言」相勉,期待他早日收穫更多更好的學術成果。
張志剛
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哲學系、宗教學系博士生導師
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長
辛卯年初秋記於北大燕園
推薦序2
宗教倫理的理想與實踐--樂見宗教研究社群的新秀誕生
當代的宗教學家保羅.尼特(P a u l F . K n i t t e r)、漢斯.昆(H a n s K h n g)、約翰.麥奎利(J o h nMacquarrie)分別提出「宗教對話」、「宗教和平」、「宗教實踐」、「宗教責任」、「宗教合作」來承擔「全球苦難」等全球宗教倫理論述,引起宗教學界及宗教實務界的關注。學界關心的是宗教的終極價值的命題與核心議題的再詮釋,實務界則把焦點放在宗教團體到底能為人類和平的建構,全球苦難的化解,做出多少貢獻。
本書中,作者則企圖結合宗教學者的「理想」與新興宗教領袖的具體作為「事實」,用宗教哲學家的理想主張當作「量尺」(scale),用此衡量(measure)臺灣地區八個新興宗教領袖,對這些理想論述的回應,理解該教派實踐此全球宗教倫理的實際程度。
作者著力甚多於臺灣新興教派的社會調查,調查前反覆與本人討論深度訪談問題,不辭辛勞的南北奔波,收集新興教派領袖對尼特等學者主張的回應。
發現臺灣地區部分新興宗教領袖在化解全球苦難的方法,對跨宗教對話的立場,具相當深厚的「東方宗教」色彩。對於全球苦難的化解,著重於信仰者的身體與精神苦難的消除,認為宗教本來就是應該滿足信徒的「身、心、靈」,信徒在參與宗教儀式活動中,就是修德,而修德即是修行的重要法門。至於全球苦難中的「地球」整體的苦難,和宗教團體的信仰差異,引起的宗教、政治「暴力」衝突的苦難,大部分新興教派皆避而不談。換言之,臺灣地區的新興宗教對於「在地」信徒個人苦難的消除,重視的程度遠甚於「全球」集體災難與暴力困境的化解。
由於本研究只對新興宗教領袖調查,沒有辦法對照傳統宗教領袖是否也只重視信徒個別苦難的消除,而這也是本研究未來可繼續發展的主軸問題焦點。甚至應該分析與詮釋傳統與新興宗教在全球倫理的具體作為,與理想形成不同差異時,論述此落差的內在因素。
莊君是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長張志剛教授的高足,也是臺灣第一位拿到北大宗教哲學領域的博士。余在2009年接受北大邀請,擔任講座期間,忝為其研究計畫的審核者,曾勉勵他為臺灣人爭光,也為華人宗教學界在世界宗教學界盡一份心力。今天,他終於拿出亮眼的研究成果,既為自己,也為華人宗教學術史留下可貴且可敬的紀錄。所以,本人非常樂於推薦本書給讀者,希望大家能認識當代宗教哲學家「高瞻遠矚」的全球宗教倫理呼籲,也可明白本地新興宗教領袖的視野。當然,也在本書的閱讀過程,肯定臺灣優秀的年輕研究新秀的用心,期待他未來有更傑出作品問世。
張家麟 2011.9寫於台北